第一千四百零八章花樣百出

在趙禎看來,眼前的燧發槍就是歷史發展的大勢,也是軍事革新的開始,棘輪弩是好,但和眼前的燧發槍比起來,那差距就不是一般的大了。

在不同的事情,弩箭和火槍之間的距離也在變得不同,開始的時候棘輪弩甩火槍三條街,可現在火器營的燧發槍甩了棘輪弩三條街。

現在的燧發槍已經不是當初裝填速度極慢,沒有膛線靠運氣的燒火棍了,它擁有了簡單快捷的裝填,以及可靠的打火裝置,大宋前裝式線膛燧發槍的有效射程已經能夠達到四百米開外,而神臂弩的最大射程只有三百多米。

在原本的戰場上神臂弩是獨霸一方的遠程利器,但現在,在火槍的面前,在成熟的改良和應用之下,差距越來越明顯。

大宋的燧發槍已經變得極爲先進,甚至領先於原本存在它的年代,鉛製米尼彈的應用使得線膛燧發槍的射程更遠,精度更高,已經能負擔得起在戰場上的點名射擊。

更加變態的是,大宋的格物院和火器營的工匠在弩箭原有望山的基礎上,給了火槍以更加精準的瞄具,這種瞄具類似於後世步槍上的覘孔瞄具。

就是和在槍口的上方增加一個突起,在後面的打火處上增加一個圓環狀的望山,在三百步之內用圓環和突起罩住敵人就行,在三百步外稍稍根據經驗稍稍擡起望山…………

趙禎已經被這種超時代的設計震驚的說不出話來,在詢問火器營中的工匠之後,工匠的話讓他久久無語:“啓奏官家,這東西其實就是望山,只不過原來望山的前面以弩箭的箭尖爲標,而火槍的彈丸比弩箭飛的更加平穩,便用這凸起爲標了!”

原理是很簡單,但是要想在固有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就需要大膽的創新和反覆的實踐,最爲需要的便是突破性的思維方式,而大宋的格物學者恰恰擁有這些。

手中的燧發槍精美無比,趙禎甚至不能挑出它的毛病,眼下這東西唯一的不足怕也就是槍托不是很附和人體工學的設定,而當他提出之後,火器營的匠人們天人交戰許久之後才吶吶的開口道:“官家,那東西華而不實,雖然用這舒服,可也要增加成本,實在得不償失,一個簡單的弧度能卡在胳膊上便可。”

趙禎呆了一下,看着匠人們的表情,他知道,眼下提出這種想法是多麼的愚蠢,大宋的火槍造價本就高昂,再爲它增加成本,簡直就是傻X…………

製造火槍的目的是什麼?還不就是他的操作簡單,可用於實戰!若是因爲一個槍托和握把加長生產週期和成本,真是如匠人們所說那般得不償失。

摸了摸槍聲,趙禎再次舉槍射擊,在微微的秋風中,燧發槍產生的煙霧很快散去,嗆人的味道也消失了,只有那個倒下的標靶顯示着燧發槍的犀利。

趙禎摸着火槍光滑的木託,喃喃自語:“這東西就是大勢所趨啊!”能近戰肉搏,能遠程射擊,能快速移動,能車馬並行,這樣的兵器對於現在的戰爭來說已經趨於完美?!

而線膛燧發槍已經足以取代弓弩出現在戰場上,平射的武器永遠要比拋射來的精準,這是不爭的事實。

李酒在一旁給趙禎地上一塊溫度剛好的手巾,露出驕傲的笑容:“官家,這火槍如何?能否拋棄那些長槍手單獨作戰?”

趙禎無奈的指了指他:“你就是想要帶着火器營在戰場上耍威風,陌刀手朕就不給你配了,但長槍手依舊需要,在遇到高速機動的騎兵時,可不是你這一人高的火槍能對付的!你拿什麼應對?”

輕撫槍聲,趙禎微微感慨:“這麼好的東西杵在地上抵擋騎兵的衝鋒,朕可捨不得嘞!”

李酒眼神閃爍,最終點頭應下:“末將遵旨!”

趙禎拍了拍他的肩膀:“這就對了,待咱們大宋的火槍能用上紙殼裝藥,那時候射速會更快,頻率會更高,再配合火炮火藥彈,來多少騎兵也有迴旋的餘地。”

趙禎給火器營配備長槍兵最主要的目的還是在給他們對抗騎兵作戰的能力,實在是速度限制了一切。

火器營中的每一個士兵都是經驗豐富和絕對忠誠的,用他們作爲長槍手實在是太過浪費,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從曹康的軍中調遣長槍手前來,在火槍手之前組成一道“槍林”。

這就需要熟練的配合,以及完美的訓練,時間緊迫,在趙禎說完之後,李酒便急衝衝的整軍訓練了,實在是沒有辦法,他在一開始是不打算和別的兵種配合的,最多便是在火器營中配備棘輪弩投擲手,以及火炮。

至於棘輪弩投擲手,完全就是用棘輪弩取代人臂力投擲的功能,這東西趙禎同樣見過,也被它天馬行空的想象所折服。

所謂的棘輪投擲,就是用的大宋最常見的棘輪弩改造而成,在原本該安裝弩箭的地方加上一個可以容納火藥彈的圓筒,圓筒底座,底座並不深,剛好容納進火藥彈的四分之一。

這個距離是最爲合適的,當棘輪發射的時候,地下的圓筒會連同火藥彈一起向前拋射,但卻會在離開的一瞬間停下,通過慣性把火藥彈投擲出去。

雖然火藥彈的形狀增加了它在空氣中的阻力,可將近兩百步的距離是人的臂力無論如何也扔不到的!

有了這樣的投擲器,完全可以彌補大宋在中等距離上的轟炸問題,火炮適合攻擊遠距離的敵人,棘輪投擲弩卻是可以彌補在中等距離上的空白,而一排排的燧發火槍卻成爲中近距離拼殺的利器。

趙禎覺得在戰場上的實戰過後,大宋的火器營一定會更進一步,停留在沙盤上的推演即便是再好也不過是推演而已,只有在實戰中經歷血與火甚至是死亡的考驗後才能真正的成長起來。

而且趙禎在看到李酒展示的所有火器後默默無語…………他所看到的火器只不過是火器營的冰山一角,烈性炸藥製作的炸藥包,放在陶罐之中帶有鐵蒺藜的地雷,以及裝有鐵砂和鐵片的手炮,這東西完全就是在敵人貼臉之後,進行近距離大面積呼臉的東西!

趙禎望着三才默默道:“想想看,敵人正在衝鋒的時候,迎面而來便是這種帶有各種形狀鐵砂和鐵渣狠狠敷在臉上是什麼感覺?!”

三才憋了半天來了句:“人就廢了…………”

第五百二十八章瘋狂的李元昊第兩千三百四十三章西邊的異動第六十九章帝國系統的威力第兩千三百六十五章沒有誘餌,也沒有主力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張儉之死第兩千一百七十七章祭祀之謀第九百四十四章和親破滅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世上沒有白來的土地第兩千六百二十八章胡柯的本事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兩千兩百零一章出人意料的結果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再次上演的強盜邏輯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強?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項人來了第五百九十二章端午與足球第兩千四百三十五章內有乾坤第八百八十二章秘閣商議第兩千一百七十二章趙禎的“手腕”第五百二十九章偷雞不成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一千八百七十章那爛陀寺第七百章表裡山河第六百零四章今軍無事,就使蹴鞠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魚肉第二百五十章皇帝的朋友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兩千一百五十二章政治正確第二百零一章災民如潮第兩千零三十章萬國鹹通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兩千一百六十章甚囂塵上第一千九百零六章聖城之災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遼人的計謀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一千二百四十章高麗君臣對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七百六十章倭國使者的請求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三百二十六章赤裸裸的現實第兩千三百四十章槍桿子裡的“寶物”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倆個外戚第一千零二十四章黑暗的森林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三百二十六章赤裸裸的現實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七百九十七章打破人口天花板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無奈的平衡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兩千三百四十八章時代的規則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化整爲零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四種品格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朔望朝會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七百四十七章年關(上)第四百零七章油鹽不進的宋朝君臣第兩千五百二十二章江山社稷第五百七十三章刺客伏誅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惡魔出現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一千五百六十章蔡伯俙的能力第兩千一百六十一章契丹人的福利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誰動了皇權?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八百二十七章王師來援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三十三章最後一課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兩千零八十一章叛逃的邊軍第一千一百零一章兵棋推演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兩千五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要害”第五百九十章烏雲蔽日第九百九十五章掀桌,不玩了!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九百零八章出乎遼人意料的戰爭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斬龍”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兩千一百六十四章千古聖君第六百二十三章火器營第兩千三百六十四章“輸不起”的王朝第兩千五百二十八章從未高貴過的皇權第一百三十五章失心瘋的呂洞賓第七百三十章偉大的蹴鞠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六百二十六章勇士之死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祥之兆第兩千二百九十一章趙禎的“惡趣”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兩千三百八十七章逃脫的噶日噠措
第五百二十八章瘋狂的李元昊第兩千三百四十三章西邊的異動第六十九章帝國系統的威力第兩千三百六十五章沒有誘餌,也沒有主力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張儉之死第兩千一百七十七章祭祀之謀第九百四十四章和親破滅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世上沒有白來的土地第兩千六百二十八章胡柯的本事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兩千兩百零一章出人意料的結果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再次上演的強盜邏輯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強?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項人來了第五百九十二章端午與足球第兩千四百三十五章內有乾坤第八百八十二章秘閣商議第兩千一百七十二章趙禎的“手腕”第五百二十九章偷雞不成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一千八百七十章那爛陀寺第七百章表裡山河第六百零四章今軍無事,就使蹴鞠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魚肉第二百五十章皇帝的朋友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兩千一百五十二章政治正確第二百零一章災民如潮第兩千零三十章萬國鹹通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兩千一百六十章甚囂塵上第一千九百零六章聖城之災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遼人的計謀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一千二百四十章高麗君臣對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七百六十章倭國使者的請求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三百二十六章赤裸裸的現實第兩千三百四十章槍桿子裡的“寶物”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倆個外戚第一千零二十四章黑暗的森林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三百二十六章赤裸裸的現實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七百九十七章打破人口天花板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無奈的平衡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兩千三百四十八章時代的規則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化整爲零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四種品格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朔望朝會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七百四十七章年關(上)第四百零七章油鹽不進的宋朝君臣第兩千五百二十二章江山社稷第五百七十三章刺客伏誅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惡魔出現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一千五百六十章蔡伯俙的能力第兩千一百六十一章契丹人的福利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誰動了皇權?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八百二十七章王師來援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三十三章最後一課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兩千零八十一章叛逃的邊軍第一千一百零一章兵棋推演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兩千五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要害”第五百九十章烏雲蔽日第九百九十五章掀桌,不玩了!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九百零八章出乎遼人意料的戰爭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斬龍”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兩千一百六十四章千古聖君第六百二十三章火器營第兩千三百六十四章“輸不起”的王朝第兩千五百二十八章從未高貴過的皇權第一百三十五章失心瘋的呂洞賓第七百三十章偉大的蹴鞠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六百二十六章勇士之死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祥之兆第兩千二百九十一章趙禎的“惡趣”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兩千三百八十七章逃脫的噶日噠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