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四百六十七章好皇帝?

bookmark

即便是被如貞娜娜用不確定的語氣,或者說試探的語氣說是“好皇帝”趙禎也算是心情不錯的,把手中精美的兔毫盞從闕樓上扔下去,聽着輕微的碎裂聲望向如貞娜娜道:“好皇帝?這朕倒是要聽聽理由。”

瀟灑和隨意讓如貞娜娜放鬆了心中的戒備,這是一場簡單的對話,雙方之間的身份是君臣,但同時又是提問者與回答者。

當然,趙禎之所以和如貞娜娜說這些不着邊際的話,其實有着自己的想法和考量,這個女人雖然歸附大宋,是大宋的臣子,但趙禎卻沒有一點心理負擔,因爲在大宋她依舊是個外人。

畢竟每一個外族在徹底融入大宋之前都是受到防範的對象,即便是如貞娜娜把自己的話說出去,也難以有人相信。

趙禎又不是傻子,簡單的道理他還是知曉的,當然也是爲了能夠讓如貞娜娜瞭解大宋的實力有多麼的可怕,未來的方向又是在何處。

誰又知道未來的事情?

如貞娜娜的未來是什麼模樣趙禎清楚,早晚有一天變成大宋的部族,這是一種無法抗拒的吸引力,趙禎比誰都清楚。

眼下的如貞娜娜和嘉莫人都會被大宋所吸引,成爲大宋的一部分,何況這是嘉莫人主動歸附,內遷也指日可待。

如貞娜娜有些可惜趙禎扔掉的那個兔毫盞,只不過看着三才悄然而至放下一個全新的建盞後再次消失,她就知道這東西對大宋皇帝來說算不得什麼。

“官家對大宋百姓來說當然是一個好皇帝,可對於外族人來說卻並非如此,自官家登基即位以來,南征北戰,東征西討,多少王朝滅與大宋之手?”

趙禎摸了摸鼻子,這難道就是如貞娜娜的控訴?

“那你爲何要說朕是好皇帝?難道是因大所迫?”

趙禎的反問讓如貞娜娜微微一笑:“官家雖然好戰,但卻並沒有濫殺,每戰皆是進退有度,或以勢壓人,且若有能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機會,官家必會如此,可見官家並非暴君。”

趙禎反倒是被如貞娜娜說的有了興趣,笑眯眯的擡手道:“哦?繼續說,朕很想聽聽你的分析嘞!”

相比之下,如貞娜娜比較客觀,也相對來說理性一點,所以她的話才能引起趙禎的興趣,不卑不亢的語言最是能打動人,讓人覺得真摯。

“雖說嘉莫人乃是高原部族,但對中原之事卻是有所瞭解,尤其是官家的幾次用兵,皆是女王必須瞭解透徹的,所以……”

趙禎有些驚訝:“這麼說你們早就對大宋加以關注了?”

如貞娜娜點了點頭:“確實如此,我等雖隱蔽於女王谷,但歷代女王皆會對中原之況加以瞭解,至於如何瞭解,官家是知曉的。”

趙禎點了點頭,嘉莫人聰明靈巧,善於僞裝,只要他們不想讓人發現,即便是黑手也很難發現他們的蹤跡。

深思熟慮了一會,如貞娜娜開口道:“大宋自開國之後,太祖太宗真宗三代帝王之變加起來也沒有官家這一朝變得多。”

這話倒是沒錯的,趙禎點了點頭,這一點明眼人都不難看出,但如貞娜娜接下來的話纔算是真正的擊中要害。

“官家不光是做出了超越三代帝王的改變,更是漢家從未有過的改變,許多事情便是我這個外族聽了都要詫異萬分的。”

“比如呢?”

“比如官的重商之策,這別說是大宋,就是整個漢家都沒有的事情,但在官家手中卻被用的如此嫺熟,彷彿官家與生俱來便是一個商賈一般…………”

如貞娜娜忽然頓住,她想起來自己現在可不再是嘉莫人的女王,還是大宋的臣子,小聲的開口道:“臣女口不擇言,還請官家恕罪。”

趙禎擺了擺手道:“這是朕讓你說的,自然不會治罪於你,你還真是說對了,朕可不就是以商賈起家的?當初朕命蔡伯俙開辦蔡記的時候,還未登上帝位,說到底朕也是重視商賈,並且是大宋最大的東家。你且接着往下說,朕還真的是想聽聽。”

如貞娜娜點頭道:“官家重商只是其一,其二便是重視格物,其實這東西在漢家早有出現,但卻有着另外一個名字“奇技淫巧”官家是開華夏之先河,第一次把“奇技淫巧”變成儒家學說中的格物。”

趙禎擺了擺手道:“不是朕變得,而是事實如此,格物本就是研究各種事物,以探究大道,儒學中有這般的內容,只是被讀書人和老頑固們故意給忽略了,格物是需要天分的,是需要真正的智慧和鑽研的,相比之下,死讀書,讀死書就要容易的多……”

如貞娜娜再次點頭,這一次她豎起了第三根手指,望向趙禎道:“這最後的不同不在官家做的事情,而在官家自己的身上!官家善於推陳出新,善於革故鼎新,這些都是歷代帝王所沒有的,縱觀漢家史書,沒有一位帝王願意改變儒學在漢家的地位,而是願意用儒學對子民進行教化,我嘉莫一族的智者早就說過,漢家的教化便是讓人在規矩中生活,誰走出了這個規矩,那誰就是背叛者!”

這話實在是說的太好了,趙禎有些驚訝的望着如貞娜娜,看來自己的選擇真的是沒錯,這個嘉莫一族的智慧相當了得,不光對大宋瞭解的透徹,對漢家文明的歷史也如此瞭解,當真是了不起的。

“那朕又有何不同?”

“官家開格物,重科舉,加恩武舉,推武將,這些看似是官家不同尋常的地方,可事實上官家和我嘉莫人的處事之法一樣,只要是對自己有用的,那就去做,而不是因爲規矩和禮法而退卻!”

“啪啪啪!”趙禎微微鼓掌,望向如貞娜娜道:“你們嘉莫人果然特別,尤其是眼光相當了得,歷代總結出的智慧也不簡單,難怪會出如此多的能工巧匠,朕知道你們是實用主義者,實話告訴你,朕也是實用主義者!”

“實用主義?”

趙禎笑了笑:“意思就是隻要有用,便沒有什麼禁忌,只要不違背基本的道德就能什麼事情都可以做。”

如貞娜娜點頭道:“官家說的是,嘉莫人在做事上皆是如此。”

第一千一百零三章烏古乃的野心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又是一條老路第兩千四百五六十章北上的列車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爲公的公路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二百零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兩千五百七十五章外交的種子第五百一十七章天子出征第兩千二百六十七章欲擒故縱第四百四十章火炮初現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七百八十一章沒佔到便宜就是吃虧第二百四十一章陌刀鋒芒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女人的戰爭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把事情鬧大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征服與統治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一千零三章無巧不成書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九百五十三章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兵貴神速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背嵬鐵騎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南歸,難歸……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八百六十五章瀟灑歐陽修第兩千四百五十七章舊漕新運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回還是不回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第九百四十七章安插宗室第二百四十四章趙禎的腰第二百一十四章十里長亭,風雲際會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兩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第六百三十五章爆發邊緣的皇后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第兩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鐵鷂子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惡魔來襲第七百六十二章上京雲動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契丹的反擊第兩千四百七十八章東方戰旗第二百四十四章流產的《武經總要》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磨刀霍霍向張儉第七百一十九章神奇的羊毛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一千零六十章人算不如天算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九百四十章公主的心上人第三百九十二章老兵的最後榮耀第一百四十六章蘿蔔加大棒第八百思十七章回回炮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東方文明的崛起第一千八百八十章戰爭是最賺錢的買賣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兩千三百二十八章在泉州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五百八十一章無辜的老乙幸第八百思十八章伏兵第兩千三百四十八章時代的規則第九百一十五章鳳求凰第三百三十一章稅,國之本也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一百二十章溜門撬鎖第兩千兩百零七章東城豪門的“真面目”第六百第二十一章縱火焚宮殿第兩千五百三十七章尼西亞之戰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皇權要限制,相權也要限制第兩千二百七十四章貨殖律第五百章帝王一怒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徹底打碎的枷鎖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五百五十二章“趙二爺爺”留下的難題第九百八十三章糧食十萬石第兩千三百零五章仁青東“求學”第兩千五百零一章蔡伯俙的擔心第六百八十三章天子之所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兩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無奈第兩千六百四十章上帝站在哪一邊?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烏古部的薩滿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
第一千一百零三章烏古乃的野心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又是一條老路第兩千四百五六十章北上的列車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爲公的公路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二百零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兩千五百七十五章外交的種子第五百一十七章天子出征第兩千二百六十七章欲擒故縱第四百四十章火炮初現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七百八十一章沒佔到便宜就是吃虧第二百四十一章陌刀鋒芒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女人的戰爭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把事情鬧大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征服與統治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一千零三章無巧不成書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九百五十三章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兵貴神速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背嵬鐵騎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南歸,難歸……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八百六十五章瀟灑歐陽修第兩千四百五十七章舊漕新運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回還是不回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第九百四十七章安插宗室第二百四十四章趙禎的腰第二百一十四章十里長亭,風雲際會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兩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第六百三十五章爆發邊緣的皇后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第兩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鐵鷂子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惡魔來襲第七百六十二章上京雲動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契丹的反擊第兩千四百七十八章東方戰旗第二百四十四章流產的《武經總要》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磨刀霍霍向張儉第七百一十九章神奇的羊毛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一千零六十章人算不如天算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九百四十章公主的心上人第三百九十二章老兵的最後榮耀第一百四十六章蘿蔔加大棒第八百思十七章回回炮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東方文明的崛起第一千八百八十章戰爭是最賺錢的買賣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兩千三百二十八章在泉州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五百八十一章無辜的老乙幸第八百思十八章伏兵第兩千三百四十八章時代的規則第九百一十五章鳳求凰第三百三十一章稅,國之本也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一百二十章溜門撬鎖第兩千兩百零七章東城豪門的“真面目”第六百第二十一章縱火焚宮殿第兩千五百三十七章尼西亞之戰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皇權要限制,相權也要限制第兩千二百七十四章貨殖律第五百章帝王一怒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徹底打碎的枷鎖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五百五十二章“趙二爺爺”留下的難題第九百八十三章糧食十萬石第兩千三百零五章仁青東“求學”第兩千五百零一章蔡伯俙的擔心第六百八十三章天子之所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兩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無奈第兩千六百四十章上帝站在哪一邊?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烏古部的薩滿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