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九章春風吹,戰鼓擂

經過彭七的解釋趙禎才知道自己看到的那黑壓壓一片的契丹人並不是遼朝的二十萬大軍,這些人不過是遼人前軍,大概也只有五萬人左右。

前軍以至,那中軍和後軍就不遠了,趙禎很想看看遼人在知道自己沒死後是什麼表情,即便他是皇帝,心胸能容納的下天下也對自己躲在析津府皇宮裝死的事情耿耿於懷。

“把朕的節鉞,旗幟豎起來,給朕豎的高高的!讓對面的遼人看清楚!”

趙禎突然的大吼把彭七嚇了一哆嗦,連滾帶爬的跑向一邊準備,因爲官家在這裡,彭七原本是不打算把儀仗打出來的,畢竟這就相當於告訴敵人皇帝的位置,也暴露了官家隱藏許久身份。

代表皇帝的旌旗被豎了起來,節鉞之類的東西更是由禁軍舉着站滿了一面城牆,這陣勢雖然很大,但趙禎相信,除非遼人有望眼鏡,否則還是很難看見。

耶律宗信率領的五萬人已經抵達析津府外,但他依然覺得自己來錯了地方,這裡絕對不會是析津府,開玩笑!

析津府的規模和樣子即便是耶律宗信死了都不會忘記,他每年來這裡消遣耍樂的時間比在飛狐嶺的軍營裡還多,怎麼可能忘記城郭的模樣?

眼前這個宏偉的城牆簡直就是天神的傑作,城門外是一個巨大的甕城向外凸出,圓弧形的甕城外還有一圈稍顯低矮的圍牆,稍稍一想耶律宗信就明白,這一人高的圍牆根本就不是爲了阻止敵人,而是用來減速的,一旦衝到牆下就勢必要翻過圍牆,這會降低人的速度,成爲牆上守軍的活靶子……

除了甕城,和高大的箭樓角樓,城門的兩邊還有兩座如門牙一般的塔樓,黑色的飛檐屋頂如威嚴的天宮讓人不敢直視,他耶律宗信發誓,現在的析津府和原先的析津府簡直不可同日而語,要想拿下這樣的城池,單單是靠蠻力絕對不行,而恰巧契丹勇士最擅長的就是使用蠻力……

手搭涼棚看了半天,耶律宗信還是覺得要把此時析津府的變化告知皇帝,看來宋人是不打算放棄析津府,要和大遼來一場曠日持久的攻防之戰了。

撒出去的探馬就如一羣喪家之犬般奔了回來,耶律宗信看着兩腿打顫,腮瓜子直髮抖的騎士,上去就是一巴掌,清脆的巴掌把那其實的嘴都抽腫了,但好歹把魂給招了回來。

“廢物,不過是城池變得高大了點,加了些箭樓城樓之類的東西,就把你們嚇成了這樣?!我大遼的契丹勇士怕過什麼?”

騎士再經過耶律宗信的鼓舞后大着膽子把自己看得到的說出來:“宋人在城牆上部署了八牛弩……”

“八牛弩算什麼?”

“還有滾石檑木,鉛水熱油……”

“我大遼勇士難道怕這些?”

“還有藏兵的甬道……和大宋皇帝!”

“不就是…………什麼?!”

耶律宗信一把就拎起了哨探,把他的臉放到了自己的面前,咬着牙齒問道:“你剛剛說什麼,再說一遍!”

“大宋皇帝親臨城牆,登高而遠望,四周旌旗招展,斧鉞相交,儀仗環衛……”

耶律宗信抱着最後的期望一字一頓的說道:“他穿的是什麼?!”

“鎧甲,和大宋背嵬軍差不多的鎧甲,只不過肩甲猙獰好似龍頭,身上更是與龍紋盤繞,天子佩劍懸於左腰……咳咳……將軍饒命……”

耶律宗信每聽探馬說一句右手的力道便不自覺的使上一分,到了最後那哨探已經是滿臉的青紫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從他的話中耶律宗信知道,大宋的皇帝,漢人的天子,趙禎還沒死!

如果大宋皇帝死了還出現在城牆上一定是宋人的臣子想要穩定軍心和民心,弄出來的一個障眼法,並且穿着的也應該是皇帝最常穿着的袞服玉帶之類的身份服飾,一旦百姓看見便會當真。

而從哨探的口中得知,城牆上的皇帝居然還穿着龍紋鎧甲,這就不一般了,這非常符合大宋皇帝貪生怕死的性格……同時也說明城牆上的很可能就是大宋皇帝本人!

這和張儉給出的消息完全不同,後果不可想像。

很快耶律宗信就感覺到了這一消息帶來的後遺症,五萬前軍已經瘋傳大宋皇帝沒死的傳言,更有甚者在裡面添油加醋的胡說八道,大宋皇帝如果真的是有老天庇佑就不會中箭了!

想到這裡耶律宗信身體不由自主的顫抖起來,不……也許大宋皇帝就根本沒有中箭,所有的一切都是他演的一出好戲,一出誘騙大遼主動攻伐析津府的好戲!

想到這裡即便是在春日陽光的照射之下,耶律宗信的背後依然瞬間溼透,如果真的如同他的猜想,那大宋皇帝的城府與手段實在太可怕了,最主要的是對人心的玩弄,能用簡單的幾件事就把大遼的密探和聰明過人的左丞相玩弄於鼓掌之中,這……實在是多智近妖!

耶律宗信鬱悶的快發狂,心中憋屈不說,連手下的將領都開始竊竊私語,不少人露出疑惑的眼神打量着自己或者轉頭望向北方,不用說他們已經開始懷疑這些由張儉散播出的消息是不是在騙他們。

世界上最不能琢磨的東西便是人心,一旦你開始琢磨便覺得所有的事情都是假的,都是虛妄,都是騙局,但就在耶律宗信和他手下將士們琢磨的時候,中軍的消息很快傳來,命五萬大軍向析津府進攻,以千人爲梯次開始試探宋人的城防,這是一種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試探手段,用人命去堆……

大遼衝鋒的號角聲響起,耶律宗信就毫不猶豫的斬殺跑得最慢的漢人士兵,他的前軍主力便是三萬漢軍,剩下的兩萬人一半是熟女真,一般是渤海人,對於基數最大的漢人,耶律宗信是從來不珍惜的,三萬的漢人讓他的軍隊戰力下降的很厲害,剩下的兩萬人才是他手中的寶貝和王牌。

春風撲面,戰鼓聲在析津府響起,趙禎看着如難民一般衝向析津府的遼軍用手指了指道:“這些人就是遼朝的步卒?也太寒酸了一點,最起碼給個快刀之類的,用個爛木頭算怎麼回事?”

彭七則是緊緊的盯着趙禎按在劍柄上的右手急得快暈倒,見趙禎沒有動作實在忍不住猛然跪倒:“臣懇請陛下拔劍!”

趙禎恍然,拔出腰間的天子劍道:“攻城者如犯宋土,殺無赦!”

彭七長長的鬆了一口氣,天子親征,劍不出鞘則大軍穩如山,雖敵咫尺而不發一弩,此爲聽令,當趙禎拔劍出鞘斜指遼軍的時候,所有守軍大喝:“犯我宋土,殺無赦!”

第一千九百一十章搜捕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宋人愛簪花第兩千三百五十八章來自邏些城的消息第一百一十三章戰還是降,這是個問題第兩千四百一十六章無恥小人第兩千零二十章妖孽來了第五百三十章天有不測風雲第六十七章上朝三兩事第兩千二百九十七章大宋的火車第兩千一百六十七章小人喻於利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兩千三百四十三章西邊的異動第三百六十一章崩潰前夕第七百零四章宋小乙的部下第三百七十三章米尼彈頭第兩千零九十五章皇后的手段第一百八十五章悲劇的彭七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六百二十七章戰爭的經濟效益第一百三十六章獨夫與天道第九百四十七章安插宗室第六百七十二章東山再起第兩千一百一十二章融入其中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軍抵達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皇帝也非完人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王安石的智慧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死人與活人第兩千六百零四章“皈依”基督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哪一個更便宜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農奴的作用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皇帝挖的坑第兩千六百二十九章論“人才”重要性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兩千三百一十八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一騎紅塵帝王怒第八百二十六章堅守待援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混戰開始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六百八十七章投名狀第一千八百三十章朝會三兩事第三百四十五章熊貓沒義務第兩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無奈第五百一十七章天子出征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二百六十六章碩大的好人卡第六百八十九章什麼情況?!第五百九十一章冤案?無奈……第兩千零七十四章神都城的地下勢力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天水趙氏的家風第兩千零一百章巧舌如簧,死不悔改第兩千三百四十章槍桿子裡的“寶物”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海外的封地第三百八十一章遼人的噩耗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軍功不夠,劫城湊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於無聲處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趙禎與草原騎兵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北方有佳人第兩千一百八十一章“執劍人”第兩千三百四十二章“非人”的王韶第一千七百九十章以法限權第九百二十九章煌煌京城災民現第一百五十三章夜晚記事第六百零四章今軍無事,就使蹴鞠第九百二十五章大宋商品甲天下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一切反派都是紙老虎!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在挖坑的道路上樂此不疲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兩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兩千二百六十四章強大的錯覺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上)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第八百八十七章趙禎的密謀第一千四百零一章王朝最甚者,權利的平衡第兩千三百三十二章在船上……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中)第二百零一章災民如潮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一千零六十九章堂食棚子中的郝一口第三百七十四章大宋,大不同!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五百五十六章祥瑞天降第五十八章鬼畜的帝國系統第八百四十二章來自北方的狼第兩千三百九十八章還是有後手!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兩千二百四十八章帝國資本的大鱷第八百一十四章戰爭奏鳴曲第一百七十八章民心所向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存人失地第八百九十七章紮營博浪沙
第一千九百一十章搜捕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宋人愛簪花第兩千三百五十八章來自邏些城的消息第一百一十三章戰還是降,這是個問題第兩千四百一十六章無恥小人第兩千零二十章妖孽來了第五百三十章天有不測風雲第六十七章上朝三兩事第兩千二百九十七章大宋的火車第兩千一百六十七章小人喻於利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兩千三百四十三章西邊的異動第三百六十一章崩潰前夕第七百零四章宋小乙的部下第三百七十三章米尼彈頭第兩千零九十五章皇后的手段第一百八十五章悲劇的彭七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六百二十七章戰爭的經濟效益第一百三十六章獨夫與天道第九百四十七章安插宗室第六百七十二章東山再起第兩千一百一十二章融入其中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軍抵達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皇帝也非完人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王安石的智慧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死人與活人第兩千六百零四章“皈依”基督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哪一個更便宜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農奴的作用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皇帝挖的坑第兩千六百二十九章論“人才”重要性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兩千三百一十八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一騎紅塵帝王怒第八百二十六章堅守待援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混戰開始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六百八十七章投名狀第一千八百三十章朝會三兩事第三百四十五章熊貓沒義務第兩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無奈第五百一十七章天子出征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二百六十六章碩大的好人卡第六百八十九章什麼情況?!第五百九十一章冤案?無奈……第兩千零七十四章神都城的地下勢力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天水趙氏的家風第兩千零一百章巧舌如簧,死不悔改第兩千三百四十章槍桿子裡的“寶物”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海外的封地第三百八十一章遼人的噩耗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軍功不夠,劫城湊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於無聲處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趙禎與草原騎兵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北方有佳人第兩千一百八十一章“執劍人”第兩千三百四十二章“非人”的王韶第一千七百九十章以法限權第九百二十九章煌煌京城災民現第一百五十三章夜晚記事第六百零四章今軍無事,就使蹴鞠第九百二十五章大宋商品甲天下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一切反派都是紙老虎!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在挖坑的道路上樂此不疲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兩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兩千二百六十四章強大的錯覺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上)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第八百八十七章趙禎的密謀第一千四百零一章王朝最甚者,權利的平衡第兩千三百三十二章在船上……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中)第二百零一章災民如潮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一千零六十九章堂食棚子中的郝一口第三百七十四章大宋,大不同!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五百五十六章祥瑞天降第五十八章鬼畜的帝國系統第八百四十二章來自北方的狼第兩千三百九十八章還是有後手!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兩千二百四十八章帝國資本的大鱷第八百一十四章戰爭奏鳴曲第一百七十八章民心所向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存人失地第八百九十七章紮營博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