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國事家事

趙旭跟着三才穿過迎陽門進入後苑,趙禎瞧見了招呼他過去,這下大宋天家除了趙昀還沒到之外便算是聚齊了。

趙昀雖然回到神都,但卻不住在宮中,而是在他的楚王府中住下,這是趙禎專門給他留下的府宅,爲的就是方便他回到神都城中。

身爲嫡子的他早已不適合在皇宮中留宿,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王語嫣瞧見趙禎和趙旭父子兩站在不老松下說話,第一時間就把趙靈和後宮的嬪妃們給支應開,此時的天家父子在談論的可不是婦孺可以聽的話。

趙禎用餘光瞧見了,王語嫣在這些事情上做的很得體,什麼時候該做什麼她幾乎從未犯錯,這也是趙禎幾十年來中意她的地方。

“旭兒啊!你且說說陳善靜在朝堂上的上奏如何?”

趙旭點了點頭:“兒臣以爲他之所言格局太小,有失大國氣度,若是父皇採納,天下人如何看待大宋?手段看似不錯,但終究瞞不過有心人的眼睛。”

趙禎微微點頭:“嗯!說的不錯,還有呢?”

趙旭稍顯尷尬,小聲道:“孩兒不知……”

“還有便是這想法幼稚可笑,自作聰明!”趙禎的語氣中帶有不滿:“你想想吐蕃在大宋的干預下暫時是維持平衡,但卻會失去青唐和角廝羅,讓他對大宋產生不滿,認爲自己被拋棄,甚至背叛!”

趙禎的話讓趙旭稍稍吃驚,隨即一想還真是這個道理,他和大多數朝臣一樣,心態早已改變,把大宋的地位放的高高在上,同時也對大宋四周的小國,小族不放在眼中,認爲他們是小國寡民,荒蠻之地,沒有什麼可重視的。

現在看來父皇卻是完全不這樣,他反倒是比較重視角廝羅和他的青唐吐蕃。

“眼下若是我大宋拋棄曾經的盟友,反而去援助他的對手,這是在人家的背後捅上一刀!便是對我大宋有利,那也是暫時的,從此之後誰還敢與我大宋互爲盟友?”

“父皇說的極是!”

趙禎苦笑着搖了搖頭:“這不過其一,其二便是眼光,對大勢判斷的眼光!吐蕃不可能永遠混亂下去,也不可能永遠戰亂不休,與其在不受控制之下統一,不如在青唐,在角廝羅的手中統一,如此便能和我大宋爲善,也能讓我大宋更好的在吐蕃產生影響。”

現在趙旭才知道父親的真實想法,也發現了陳善靜所言的可笑。

見趙旭深思,趙禎滿意的點了點頭:“旭兒,這交朋友是好事,認識青年才俊更是好事,但要有分辨其才的能力,才能,品行,謀略,眼光,缺一不可,但在朝中不同,朝廷用人要善用,而善用之前提便是知人。”

“兒臣謹記父皇教誨!”

……………………

趙昀很快便到了,他現在對趙旭已經完全沒有威脅,甚至可以說把皇位放在他的面前他也不會感興趣了,在方丈洲可比在大宋要自由精彩的多。

雖然也是屬於大宋的土地,但卻不會受到朝廷的過分管轄,天高皇帝遠,並且朝廷也沒有必要擔心方丈洲會對大宋造成威脅,一來相距太過遙遠,而來大宋有廣闊的縱深和強大的艦隊。

在大宋和方丈洲之間已經形成了一種信任和互惠互利,不少大宋百姓已經開始向方丈洲遷徙,尤其是那裡發現了金礦之後。

經濟,貿易,文化已經使得方丈洲和大宋之間形成一種牢不可破的信任與上下關係。

此次趙昀前來不是爲別的,而是爲了向趙禎請教,當年是趙禎支持他,並且給他方丈洲的封地,現在他要經營下去,遇到許多難題,這就應該來取經了不是?

所以趙昀來的“理直氣壯”,不光帶來了方丈洲的大量特產,還有大宋現在最需要的東西,黃金。

大宋的經濟不斷髮展,發行的官鈔數量也越來越大,如此大的官鈔數量最需要的便是黃金和白銀之類的貴金屬進行保障。

畢竟大宋的官鈔乃是金本位的貨幣制度,可以直接兌換黃金,這就對黃金的儲備有着極大的要求,同時也對朝廷發行的官鈔數量有着嚴格的限制。

趙禎並不擔心黃金和白銀的問題,畢竟大宋還有一個產量驚人的巨大“金礦”沒有開採,美洲大陸現在還是一片沒有被外族接觸和開墾的處女地。

女真人已經開闢了一條陸上的可行路線,這兩年大宋的人才不斷前往美洲大陸考察和探索,並且和當地的瑪雅文明開始了通商往來和文化之間的交流。

這個文明需要大量的大宋貨物,對於他們來說大宋的精美貨物成爲一種必需品,而且價格也不貴,一袋黃金可以買好多。

但大宋的商人數量太少,因爲美洲距離大宋實在太過遙遠,路上的不測也太多,沒有多少人願意前往。

看着眼前堆積如山的金器,金飾,連趙禎都要感嘆趙昀的大手筆,東西雖然對趙禎沒有什麼誘惑,但堆積如山的金器在陽光下散發着的迷人光芒對趙禎的衝擊力卻是蠻大的。

“父皇,這些都是兒臣給您和母后,娘娘們帶來的禮物,皇兄,靈兒也都有,喜歡的儘管挑選,另外還有一部分稅款,已經送到三司入庫,總計黃金十萬兩,白銀一百五十萬兩!”

大宋的金本位是一兩黃金等於十兩白銀,一兩白銀等於一貫錢,一兩黃金便是十貫錢!

而趙昀出去才幾年的時間,一下就帶來二百五十萬貫的稅款,這是稅款,而不是當地的總收入,便是早就有所準備的趙禎都覺得驚訝,更別說邊上的趙旭了,只能用羨慕的眼神看着趙昀。

“你這小子,一來便讓你皇兄眼饞!”

趙旭毫不猶豫的拿起一把金劍,這是一把小小的金劍,裝飾之用,長不過兩寸可掛在腰帶上作爲佩飾。

誰知趙昀長嘆一聲:“皇兄,我是來向父皇求教的,眼下方丈洲我是一點沒有頭緒,就快大亂了!”

趙禎不滿的開口道:“朕這裡還有一大攤的事情要處理,天竺,塞爾柱,吐蕃,沒有一個省油的燈,你妹夫現在還在雲南路待着呢!”

難得一家人都在,趙禎也放鬆些,對於趙昀他還是滿意的畢竟那片土地什麼都沒有,趙昀算是白手起家……

第五百五十章財帛動人心第兩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穫第六百八十七章投名狀第兩千零四十九章紅宮中的鮮血第兩千五百二十三章神都大劫案第二百二十五章驚現鉅款第二百六十四章武人的瓊林宴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大宋出兵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惡魔出現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宋軍的弱點第一百四十四章殺威棒第一百六十章亂局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恆邏斯城外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兩千零六十一章一場影子的追逐第九百三十八章人死身後事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官員的權與責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沒有贏家的贏家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三百零六章深宮瑣事多第兩千四百三十五章內有乾坤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第一百二十五章傳國璽的下落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六百第二十二章趙氏孤兒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從一個皇帝到另一個皇帝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屠滅敵烈部第四百三十六章宰相請辭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政治騙局第八百七十六章騎兵的序曲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九百六十章盛名之下無虛士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海運與遷徙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兩千四百二十章節東方一直在改變着西方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兩千五百四十三章開局不太好的趙仁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倭國皇帝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上京城的“昨天”與“今天”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逼人造反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誰的棋子?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一百八十五章悲劇的彭七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開國公的傻兒子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帝后的手段第八百五十章大宋重騎,所向披靡第四百四十二章妙計茶中來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一千零二十九章種馬征服世界?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上京城的“昨天”與“今天”第二百六十八章投機者第八百七十五章步卒的精妙第二百八十七章四民論,強國論第兩千五百六十九章東方的神兵利器第九百九十章師出有名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大家一起完蛋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二百一十八章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一千四百六十章遼計(上)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一百一十二章商場如戰場第二百四十四章趙禎的腰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大國盟約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狼狽爲奸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賴着不走的皇帝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意識形態的差別第三百二十九章仙鶴起舞,家燕築巢第一百一十六章太子拆王府第兩千二百八十二章空手套白狼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北戍司軍的崛起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一百章彭七與三才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蕭撻裡的掠奪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賽馬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第兩千三百七十六章青年才俊的“標準”第兩千一百四十一章彌勒教的背後第一千零八十九章大宋的邊牆修不得!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五百八十一章無辜的老乙幸第兩千五百八十二章教育的重要性第五百八十二章城牆上的博弈第兩千二百五十八章三槐王氏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將星升起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吐蕃與角廝羅
第五百五十章財帛動人心第兩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穫第六百八十七章投名狀第兩千零四十九章紅宮中的鮮血第兩千五百二十三章神都大劫案第二百二十五章驚現鉅款第二百六十四章武人的瓊林宴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大宋出兵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惡魔出現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宋軍的弱點第一百四十四章殺威棒第一百六十章亂局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恆邏斯城外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兩千零六十一章一場影子的追逐第九百三十八章人死身後事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官員的權與責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沒有贏家的贏家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三百零六章深宮瑣事多第兩千四百三十五章內有乾坤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第一百二十五章傳國璽的下落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六百第二十二章趙氏孤兒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從一個皇帝到另一個皇帝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屠滅敵烈部第四百三十六章宰相請辭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政治騙局第八百七十六章騎兵的序曲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九百六十章盛名之下無虛士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海運與遷徙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兩千四百二十章節東方一直在改變着西方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兩千五百四十三章開局不太好的趙仁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倭國皇帝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上京城的“昨天”與“今天”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逼人造反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誰的棋子?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一百八十五章悲劇的彭七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開國公的傻兒子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帝后的手段第八百五十章大宋重騎,所向披靡第四百四十二章妙計茶中來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一千零二十九章種馬征服世界?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上京城的“昨天”與“今天”第二百六十八章投機者第八百七十五章步卒的精妙第二百八十七章四民論,強國論第兩千五百六十九章東方的神兵利器第九百九十章師出有名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大家一起完蛋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二百一十八章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一千四百六十章遼計(上)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一百一十二章商場如戰場第二百四十四章趙禎的腰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大國盟約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狼狽爲奸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賴着不走的皇帝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意識形態的差別第三百二十九章仙鶴起舞,家燕築巢第一百一十六章太子拆王府第兩千二百八十二章空手套白狼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北戍司軍的崛起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一百章彭七與三才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蕭撻裡的掠奪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賽馬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第兩千三百七十六章青年才俊的“標準”第兩千一百四十一章彌勒教的背後第一千零八十九章大宋的邊牆修不得!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五百八十一章無辜的老乙幸第兩千五百八十二章教育的重要性第五百八十二章城牆上的博弈第兩千二百五十八章三槐王氏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將星升起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吐蕃與角廝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