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溫柔的陷阱

王鶴的出現在西域之後,幾乎是把西域諸國掀了個底朝天。

他帶來了一個噩耗,一個西域人的夢魘,以至於麴叱幹在王宮中都不相信的消息。

大宋皇帝御駕親征,攜萬鈞雷霆之勢撲面而來,幾乎是完全不給西域考慮的時間,這種強大的實力和強硬的態度在王鶴這位戰爭使者的傳播下只有一個: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這種突然而至的戰爭氣息幾乎讓西域諸國喘不過氣來,但最爲首當其衝的便是高昌國,這個剛剛復興不久的國家在面對大宋這個龐然大物的時候,出現了極度的恐慌。

誰都知道大宋的強大,這個中原王朝戰勝了一直欺壓西域的西夏,戰勝了曾經讓天下瑟瑟發抖的遼朝,那麼便可以說這個王朝是這個世上最爲強大的王朝,戰無不勝!

確實如此,多少年來,大宋自從如今這位帝王的繼位後,多年征戰以來未曾一敗!

麴叱幹雖然是個徹頭徹尾的投機者,但他卻清楚,一旦自己歸降大宋之後,高昌國便會消失,成爲大宋的一部分,從此之後再也沒有復國的可能。

西域雖然被西夏人侵略,被西夏人屠殺,但終究會有一天重新復國,因爲西夏人不削於也不會建設西域,但宋人卻完全不同,麴叱幹看到了西夏的覆滅,看到了它從西夏逐漸的,一點一點的變成大宋的寧夏路!

麴叱幹看的清楚,不願意放棄自己現在所擁有的榮華富貴以及權利,高昌國有多麼的富有?曾經大宋商賈往來的稅收何止萬巨!

甚至連大宋收取商賈的稅收都是在高昌國之後,即便是最開始的幾年沒有對大宋商賈收以重稅,可架不住大宋的商賈多啊!

在之後高昌更是變本加厲的加收重稅,甚至和遼人勾結,其實麴叱幹心中清楚,一切都是高昌在引領西域,西域出現今天的局面也是高昌的所作所爲。

眼看着宋人暴露,大宋皇帝御駕親征,麴叱幹已經沒有了辦法,當他看着眼前的宮殿和宮中的財富,心中的痛苦油然而生,甚至恨不得要死自己。

在麴叱幹心中,這一切都是可以避免的,只要當初自己不對大宋商賈苛刻,不過分的從他們身上掠奪財富,不勾結遼人也就不會出現今天的局面,最少自己還能繼續從宋人商賈的身上安穩的收稅!

不過他並不認爲是自己的貪婪害了高昌和自己,而是錯在宋人,這些宋人就是如此苛刻,連一點威脅也不吃,一點苦也不想受,完全比不上西域人!

西域被西夏壓迫多少年?西域人能受得爲何你宋人就受不得?!

一種扭曲的心理在麴叱幹心中誕生,眼看就要有滅國之禍的麴叱幹早已經顧不得那麼多,放不下手中權利和財富的他決定拼死一搏。

而現如今最好的辦法就是求助於遼朝!

這些契丹人可是從自己這裡得到了大量的好處,若不是自己聯合西域諸國給他們開放商路,哪有今天遼朝的繁榮?雖然遼朝的繁榮和大宋不能相比,但卻比之前江河日下的遼朝好得多!

這一切都是拜西域所賜,拜高昌所賜!

麴叱幹理所當然的把所有希望寄託在了遼人身上,因爲現在的遼人已經離不開西域,離不開高昌了,這是一次開始,遼人要正式出現在西域,要和高昌綁在一塊!

麴叱幹當年選擇了大宋,選擇了對付西夏,可這一次他做出了另一個決定,選擇遼朝,把高昌和遼朝捆在一起對付大宋!

這是一個瘋狂卻大膽的計劃,也是麴叱乾的最後一搏,當然也是他的無奈之舉,他知道宋遼之間的實力差距,可若是有機會和大宋綁在一起,傻X纔會選遼朝!

現在他已經沒得選了,這是一場玩砸了的話劇,麴叱幹本以爲自己對大宋的威脅可以讓宋人服軟,或是讓這個王朝派出使者前來和談,讓高昌和大宋進行新的利益交換。

可誰知道,大宋居然對那些商賈如此保護,以遼人做伐逼宋人就範便是麴叱幹心中的妙計,誰知道玩脫了,大宋直接陳兵壓境,完全沒有和談的可能,明確的通知西域,要麼歸順,要麼滅亡!

在沒有第三種選擇之下,麴叱幹認爲西域只有奮起反抗才能獲得最終的勝利,才能讓宋人再次派出使者和談,若是上來便投降,最終西域,或者更爲確切的說,西域的統治者,被自己忽悠的統治者將會消失。

於是麴叱幹這位高昌國主以最快的速度寫下了高昌曉諭整個的國書,他要聯合西域,把事情挑明瞭說,西域的諸國的國主想要保全自己現在的地位,就必須要先戰勝大宋,否則便會淪落爲大宋的階下囚。

這是他從遼人使者的口中得知的,大宋對待無奈歸降的國主一般都是以高官厚祿誘惑之,但若是真的入了大宋,那就如同南唐後主李煜一樣,得一個違命侯的分封,最終也不得好死。

這就是一個擺在眼前的例子,大宋皇帝所謂的歸入華夏其實只是一個噱頭,什麼人能入歸華夏?只有普通百姓,只有他們入了大宋之後生活的更好,作爲王朝的統治者,官員入歸華夏會怎樣?反正不會給你自由!

所以纔會有那麼多的人誇讚大宋的好,誇讚大宋皇帝的仁慈,誇讚他的愛民!其實呢?不過是底層的人太多而已!

麴叱幹在國書中寫的很清楚,事實西域的其他國主也看的清楚,若是沒有腦子和手段,怎麼能在西域這片競爭殘酷的土地上生存下去?

西域從來就沒有真正的和平過,只有在利益面前的時候,纔會恢復短暫的和平,唐時有過一次,大宋入主天下的時候是最近的一次。

麴叱幹話說的是事實,也是沒錯,想要保留自己的王國,想要繼續獲得自己的權利,那只有一個辦法,以戰促和!

西域不光要自己團結起來,還要和遼人結盟,真正的和遼朝捆綁在一起,在戰勝大宋之後,還有和談的可能,若是戰敗,不僅僅是西域倒黴,遼人也要倒黴!

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逼人造反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章臺之對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迎接未來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八百黑手的歸宋之旅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帝王之學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兩千兩百一十章贖罪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兩千六百一十四章瘋狂的信仰第兩千一百七十九章皇帝的宗親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曲女城大火第五百一十五章御駕親征第一千四百零六章火器營第兩千六百三十五章曼西科特之戰第八百零六章皇帝的收網第九百五十五章虛虛實實第兩千三百五十八章來自邏些城的消息第七十八章楊家的百戰雄兵第兩千兩百零八章祁國公府的“醜聞”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七十三章小胖子的火藥實驗第五百零二章最佳時機第四章內侍陳琳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大宋的帆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商賈之分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大宋的官制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結黨營私,國之禍事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一百九十章一石三鳥第兩千二百五十四章東京來客第兩千四百五十二章皇駕中的狄青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第兩千零四十九章紅宮中的鮮血第兩千一百九十三章宗室的後院第二百六十八章投機者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王安石的態度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西域之亂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嚮導阿依庫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哲爾克的心思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深入第四百八十一章雲南舊事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趙禎的條件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兩千三百九十一章進攻與待援第兩千零七章君臣對奏第九百七十六章撥雲見日,如夢初醒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該上路了第兩千一百一十七章彌勒教的前世第八百一十一章誰是魔鬼?第兩千五百七十六帝王會面第三百二十八章蠶食倭國第二百七十一章李元昊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兩千四百八十三章教宗的到訪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朕是怎樣的皇帝?第五百六十九章瘋掉的信然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六百八十章大殿啼血第一千零四十二章蔡伯俙使倭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戰爭的導火線第三百六十九章悲催的趙允言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送瘟神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皇帝靜夜思第兩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執法”第兩千五百八十二章教育的重要性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開國公的傻兒子第五十章王宅風波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東方帝國的幫助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強宋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大宋有錢!第六十六章八賢王?八大王!第六百零四章今軍無事,就使蹴鞠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神衛軍的作用第三百八十八章南人?党項人?契丹人?華夏人!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意識形態的差別第一千七百二十章自治區第七百九十四章“自戀”的帝王第一千零九十九章歷史的答案?第一千七百六十章大宋的糧食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
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逼人造反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章臺之對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迎接未來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八百黑手的歸宋之旅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帝王之學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兩千兩百一十章贖罪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兩千六百一十四章瘋狂的信仰第兩千一百七十九章皇帝的宗親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曲女城大火第五百一十五章御駕親征第一千四百零六章火器營第兩千六百三十五章曼西科特之戰第八百零六章皇帝的收網第九百五十五章虛虛實實第兩千三百五十八章來自邏些城的消息第七十八章楊家的百戰雄兵第兩千兩百零八章祁國公府的“醜聞”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七十三章小胖子的火藥實驗第五百零二章最佳時機第四章內侍陳琳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大宋的帆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商賈之分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大宋的官制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結黨營私,國之禍事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一百九十章一石三鳥第兩千二百五十四章東京來客第兩千四百五十二章皇駕中的狄青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第兩千零四十九章紅宮中的鮮血第兩千一百九十三章宗室的後院第二百六十八章投機者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王安石的態度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西域之亂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嚮導阿依庫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哲爾克的心思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深入第四百八十一章雲南舊事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趙禎的條件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兩千三百九十一章進攻與待援第兩千零七章君臣對奏第九百七十六章撥雲見日,如夢初醒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該上路了第兩千一百一十七章彌勒教的前世第八百一十一章誰是魔鬼?第兩千五百七十六帝王會面第三百二十八章蠶食倭國第二百七十一章李元昊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兩千四百八十三章教宗的到訪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朕是怎樣的皇帝?第五百六十九章瘋掉的信然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六百八十章大殿啼血第一千零四十二章蔡伯俙使倭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戰爭的導火線第三百六十九章悲催的趙允言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送瘟神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皇帝靜夜思第兩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執法”第兩千五百八十二章教育的重要性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開國公的傻兒子第五十章王宅風波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東方帝國的幫助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強宋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大宋有錢!第六十六章八賢王?八大王!第六百零四章今軍無事,就使蹴鞠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神衛軍的作用第三百八十八章南人?党項人?契丹人?華夏人!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意識形態的差別第一千七百二十章自治區第七百九十四章“自戀”的帝王第一千零九十九章歷史的答案?第一千七百六十章大宋的糧食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