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北遼滅亡

律餘睹又名餘都姑,是耶律家族的近支,此人慷慨而歷任遼國副都統,在蕭奉先對自己的家人下黑手之際,他正好領兵在外,因此逃過了這一劫難。

但有蕭奉先在,他就永遠不可能再回遼國了,懷着對耶律延禧和遼國的無比失望,耶律餘睹作出了自己人生中的一大重要抉擇,那就是投靠阿骨打的金國。

宣和四年五月,耶律餘睹率領自己的一千多部下,離開遼國的軍營,向金國的領土進發。但耶律餘睹的運氣很不好,在去金國的路上,老天不幫忙,下起了大雨,嚴重影響了他們的行軍速度。而聞聽耶律餘睹竟敢叛逃金國後,耶律延禧非常生氣,於是他派出了五路人馬去追擊耶律餘睹。

第一路爲奚王府事蕭遐買,第二路北宰相蕭德恭,第三路太常袞耶律裡姑,第四路歸州觀察使蕭和尚奴,第五路四軍太師蕭幹。

這五路人馬很快便追到了閭山附近,離耶律餘睹的部隊不到一天的路程。

但叛徒近在眼前,五個有卻猶豫不決了,因爲誰都知道耶律餘睹是被冤枉的,都是蕭奉先這個jiān臣搞的冤假錯案,如果他們幫蕭奉先抓住了耶律餘睹,說不定哪天蕭奉先會對他們也下毒手,“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道理他們豈能不知。於是這五位遼國的將軍統一了意見,那就是到此爲止,不再追擊,藉口是耶律餘睹已逃入山中,不見蹤影。

耶律餘睹因此逃過了遼**隊的追捕順利了進入了金國的領土。

遼國的副都統耶律餘睹率領部下來投降,這對於阿骨打來說,絕對是個好消息,已前雖然也有遼國將領投降金國,但都是些xiǎo角sè。而耶律餘睹不同,此人非但是遼國皇帝近親,而且還和遼國文妃有着親戚關係,可以說是個對遼國政局有一定影響力的人物。

耶律餘睹降金後,金進一步瞭解了遼天祚帝沉>酒sè,荒於遊獵,任用jiān佞,迫害忠良無辜,衆叛親離的情況,也知道了遼的軍事實力,且金自攻克遼上京後,已休整多時,故完顏宗翰向阿骨打提出,應該乘當前人強馬壯、土氣高漲的有利時機,向遼發起進攻。

宋宣和三年十二月,阿骨打任命弟弟完顏斜也(完顏)爲內外諸軍都統,侄子完顏蒲家奴、完顏宗翰、長子完顏宗幹、次子完顏宗望爲副都統,降將耶律餘睹爲先鋒官,率領大軍向遼國中京發動進攻。耶律延禧此時已成了驚弓之鳥,還未等到金國大軍兵臨城下,便提前開溜,逃到了居庸關。中京城內羣龍無首,遼國將士們不願再爲這個昏庸無道的主人賣命了,宣和四年一月初,中京城守將獻城投降,金國佔領了遼國地第三個京城。

金兵攻陷中京。遼天祚帝逃至鴛鴦泊躲避。這時。又傳來耶律餘睹領金兵追來地消息。天祚帝十分驚恐不安。蕭奉先心懷yīn謀。乘機又向天祚帝獻策說。耶律餘睹是遼宗族。不會滅掉遼國。此來只不過是想立他地外甥晉王爲帝罷了。要天祚帝爲了國家社稷與自家xìng命。將晉王處死。這樣就可使耶律餘睹不戰自退。天祚帝又一次聽信了蕭奉先地讒言。將晉王賜死。晉王素有威望。百官將士們聞知他冤死地消息。十分悲傷。從此遼軍人心更加離散。

在此同時。金軍在耶律餘睹引導下繼續向遼進攻。分道bī近天祚帝在鴛鴦泊地行宮。天祚帝率領五千衛士倉惶逃到西京大同府。慌luàn中連傳國璽也遺失在桑乾河旁。途中。衛士們紛紛逃離。只剩下趙王、樑王及侍衛三百餘人。

三月。金兵接近西京。蕭奉先又提出逃往夾山。天祚帝只得丟棄輜重。串輕騎逃到夾山。但金兵仍緊迫不捨。這時天祚帝才醒悟過來。知道上了蕭奉先避luàn芶安地當。下令驅逐蕭奉先父子。蕭奉先逃跑不到數裡。被金兵捕獲。在押解途中被遼截回處死。

天祚帝西走雲中時。留下南府宰相張琳、參知政事李處溫與秦晉國王耶律淳留守燕京。天祚帝逃入夾山後。與燕京失去了聯繫。李處溫與族弟處能、於外依靠怨軍。內結jiāo都統蕭幹密謀擁立耶律淳爲帝。宣和四年三月。李處溫與大臣耶律大石、左企弓、虞仲文等集遼、漢百官、各軍將士及百姓數萬人。涌到耶律淳府第。引唐靈武故事請耶律淳即帝位。耶律淳不從。李就將早已準備好地紅袍披在他身上。這時百官拜舞歡呼。耶律淳再三推辭

已即位。羣臣上尊號爲天錫皇帝。改保大二年爲建封天祚帝爲湘yīn王。以李處溫爲太尉。左企弓守司徒。虞仲文參知政事。回離保知北院樞密院事。又改怨軍爲常勝軍。軍旅之事悉委耶律大石。這樣。遼便分成二大勢力範圍。天錫帝擁有燕、雲、平及上京、遼西等地。稱爲”北遼”;而天祚帝僅擁有沙漠以北西南路、西北路招討司諸番部族而已。

遼天祚帝逃往夾山後。金兵沿着其逃亡地路線繼續追擊。

耶律淳被李處溫等擁立爲天錫皇帝另立政權後,爲了求得生存,分別遣使向金、宋求和,均遭拒絕。爾後,雖然打敗了宋軍的進攻,但仍處於金、宋夾擊之中。而其內部又矛盾重重,擁立他地遼、漢大臣互相勾心鬥角,爭權奪利。宋宣和五年二月,耶律淳稱帝不到一年,就染病在身,他自知難以康復,密授李處溫爲蕃漢馬步軍都元帥,準備囑以後事。

這時,又傳來天祚帝傳檄各郡,合諸蕃漢兵五萬,準備於八月進攻燕京的消息。耶律淳大驚,集合大臣商議對策。李處溫提出了”迎秦拒湘”之說,即迎立天祚帝次子秦王定,抗拒湘yīn王天祚入燕京。耶律淳心雖不願,卻也無法可想,憂病jiāo加,病情惡化,二月二十日,在內外jiāo困,又急又怕中死去。耶律淳年六十,無於嗣,羣臣議定德妃蕭氏爲皇太后,主軍國事,迎立天祚帝次於秦王定爲帝。

雖然隨後數月內,蕭幹大敗郭yào師和劉延慶,斷了南邊宋軍之患,卻無力抵抗北邊兇猛的金軍。宋宣和四年四月,遼西南面招討使耶律佛頂及雲內,寧邊、東勝等州均投降了金朝。接着,金圍攻遼西京,遼將耿守忠領兵來救,金宗翰、宗雄、宗幹各軍陸續趕到,宗翰率領所部從中路發起進攻,其餘金兵下馬以弓箭shè遼兵,耿守忠大敗,金很快攻下西京。西京一失,遼西路州縣部落隨即土崩瓦解,紛紛投降金朝,天祚帝一直逃到天德軍與yīn山之間。

宣和五年,天祚帝得到夏崇宗的許諾,開始往西夏逃竄,途中幾個兒子都被金軍俘獲。

宋徽宗雖然委任童貫爲山西河東河北宣撫使,主持收復燕京事宜,然而對他的活動很不放心,故而派遣了一名姓李的內侍,微服混雜童貫的軍中,密切注視童貫的一舉一動,當他探知“燕京既失,州縣復陷,人民奔竄”的實情以後,曾暗中密奏宋徽宗,宋徽宗立即以手札斥責童貫誤事:“今而後不復信汝矣。”

童貫見到宋徽宗地手札大爲恐懼,既然宋兵無力收復燕京,只好求助金國。他派遣王瑰由易州、飛狐前往雲中拜見阿骨打,要求金國快些起兵,與宋朝夾攻燕京。阿骨打表示,金兵將於十月一日起兵,初五這一天可以到達居庸關,初六日宋、金合攻燕京。

遼蕭後聞訊,五次上表乞和,完顏阿骨打不許。於是遼派勁兵守居庸關。金兵至關,恰巧發生山崩,壓死不少守卒,遼兵不戰而潰,金銀術哥一軍順利過關,向南推進。

由阿骨打統率的金國大軍遵時於十月五日到達了居庸關,並佔領了居庸關。

燕京城中的蕭後和耶律大石當夜率領契丹車帳駐於城下,謊稱野寨迎敵,抗擊金軍,實際上是做逃離的準備,宰相左企弓等人送行到城mén以外。蕭後表示,她要親統大軍,與金兵決一死戰。言罷她與耶律大石一行人馬連夜奔行,到達了古北口。在此蕭後逃向yīn山,投奔天祚帝,卻被處死。

耶律大石往西而去,軍隊被金軍打散,自己也被俘虜,頗受禮遇,後耶律大石逃出,許多遼人匯聚到他身邊,一度與天祚帝匯合,但終不和出走。耶律大石招募萬餘衆穿過回鶻西去,在中亞廣袤的草原上開拓出了一片新天地。

蕭率領奚人、海人東行去奚王府,成立了獨立的奚國(蕭氏本來就是奚族),退化成遊牧民族,sāo擾燕地。

宋宣和五年六月,完顏阿骨打進入燕京城。北遼知樞密院左企弓、虞仲文、樞密使曹勇義、參知政事康公弼等率大臣奉降表向金太祖請罪投降。金太祖命他們各守舊職,並令左企弓等撫定燕京所屬州縣。至此,遼的五京全都爲金攻佔。

北遼至此土崩瓦解了。(未完待續,如yù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idian,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首發

第十四章 血染獅子樓第三十二章 賬本名冊第五十三章 天壽公主第十一章 潘金蓮第四十七章 約扈三娘第二十五章 一敗高俅第四十六章 惑扈三娘第一百章 宋江來犯第四章 編排明教第七十九章 誅穆氏雙熊第八十章 女真崛起第六十七章 漢奸藥師第十八章 收史文恭第六十三章 少壯崛起第六十六章 謀奪梁山第六十五章 大獲全勝第八章 佛教真相第五十八章 紅袖添香夜寫書第四十二章 預謀倭國第二十章 攻打江南第一百三十章 雄雞難鳴第五章 雞肋麒麟功第二十三章 人口制勝第八十五章 地道退金第九十四章 初定皇位第十五章 鄆哥第四十一章 金點子第九十五章 情報網第二十二章 攜美同歸第四章 編排明教第二十九章 高俅慘敗第一百一一章 輕取韓滔第二章 巧取流求第十章 公孫來救第六十八章 娶李清照第十五章 童貫潰敗第七十九章 梁山軍校第八十五章 地道退金第三十七章 金毛犬段景柱第八十八章 改良宋律第八十二章 培養血性第一百二一章 佔領青州第九十三章 孫立混入第二十四章 統一道教第一章 方臘敗亡第十五章 晁蓋中箭第六十九章 所謂階級第十八章 收史文恭第二十七章 破假招安第八十六章 弱化官僚第五十九章 漁翁得利第二章 拼命三郎石秀第五十九章 衆美入門第十五章 鄆哥第二十三章 攻佔浙西第二十四章 黯然返鄉第四十四章 整軍備戰第三十章 洪七第三十六章 榮升父親第八十六章 弱化官僚第八十六章 趙宋敗因第十七章 矮腳虎王英第九十一章 梁山擴軍第五十七章 水師動員第四十六章 搶敵之妻第一章 方臘敗亡第八十六章 弱化官僚第四十章 收服馬靈第五十三章 林沖蒙冤第五章 經營山東第三十一章 大興馬政第八章 實情第五十一章 坦誠相見第十三章 攻下大名第十九章 一統江淮第三十六章 郝思文和宣贊第二十六章 岳飛拜師第三十三章 意亂神迷第三十四章 石將軍石勇第七十六章 趙桓議和第八十四章 青州三山第三十二章 大興騎兵第八十九章 齊國憲法第一百二八章 雄雞失喙第三十三章 抓捕第二章 拼命三郎石秀第三十三章 魔鬼訓練第七十五章 金圍汴京第三十七章 名將之瑕第三十九章 高麗盧氏第二十一章 佔領蘇南第四十九章 所謂地主第四十一章 田虎敗亡第二十四章 高俅來犯第七章 入雲龍歸順第七十章 絕非朋友第六章 扶道抑佛第七十九章 耗盡倭兵第七十三章 建設種田第三十三章 俊義遇險
第十四章 血染獅子樓第三十二章 賬本名冊第五十三章 天壽公主第十一章 潘金蓮第四十七章 約扈三娘第二十五章 一敗高俅第四十六章 惑扈三娘第一百章 宋江來犯第四章 編排明教第七十九章 誅穆氏雙熊第八十章 女真崛起第六十七章 漢奸藥師第十八章 收史文恭第六十三章 少壯崛起第六十六章 謀奪梁山第六十五章 大獲全勝第八章 佛教真相第五十八章 紅袖添香夜寫書第四十二章 預謀倭國第二十章 攻打江南第一百三十章 雄雞難鳴第五章 雞肋麒麟功第二十三章 人口制勝第八十五章 地道退金第九十四章 初定皇位第十五章 鄆哥第四十一章 金點子第九十五章 情報網第二十二章 攜美同歸第四章 編排明教第二十九章 高俅慘敗第一百一一章 輕取韓滔第二章 巧取流求第十章 公孫來救第六十八章 娶李清照第十五章 童貫潰敗第七十九章 梁山軍校第八十五章 地道退金第三十七章 金毛犬段景柱第八十八章 改良宋律第八十二章 培養血性第一百二一章 佔領青州第九十三章 孫立混入第二十四章 統一道教第一章 方臘敗亡第十五章 晁蓋中箭第六十九章 所謂階級第十八章 收史文恭第二十七章 破假招安第八十六章 弱化官僚第五十九章 漁翁得利第二章 拼命三郎石秀第五十九章 衆美入門第十五章 鄆哥第二十三章 攻佔浙西第二十四章 黯然返鄉第四十四章 整軍備戰第三十章 洪七第三十六章 榮升父親第八十六章 弱化官僚第八十六章 趙宋敗因第十七章 矮腳虎王英第九十一章 梁山擴軍第五十七章 水師動員第四十六章 搶敵之妻第一章 方臘敗亡第八十六章 弱化官僚第四十章 收服馬靈第五十三章 林沖蒙冤第五章 經營山東第三十一章 大興馬政第八章 實情第五十一章 坦誠相見第十三章 攻下大名第十九章 一統江淮第三十六章 郝思文和宣贊第二十六章 岳飛拜師第三十三章 意亂神迷第三十四章 石將軍石勇第七十六章 趙桓議和第八十四章 青州三山第三十二章 大興騎兵第八十九章 齊國憲法第一百二八章 雄雞失喙第三十三章 抓捕第二章 拼命三郎石秀第三十三章 魔鬼訓練第七十五章 金圍汴京第三十七章 名將之瑕第三十九章 高麗盧氏第二十一章 佔領蘇南第四十九章 所謂地主第四十一章 田虎敗亡第二十四章 高俅來犯第七章 入雲龍歸順第七十章 絕非朋友第六章 扶道抑佛第七十九章 耗盡倭兵第七十三章 建設種田第三十三章 俊義遇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