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攻打江南

盧俊義在洪澤湖上大敗童貫的同時,關勝也在揚州大)v

關勝當時心裡有些惴惴不安,因爲他率領的是五萬人馬,而劉光世卻有十萬人馬,當時就想死守揚州,只要保住揚州就好了而就在這時,盧俊義派人送來一封書信,關勝看了書信大喜,便安排下去,此番必定能大破劉光世先是讓劉光世渡過長江,在瓜州安營紮寨兩軍對壘時,劉光世派王德帶兩萬人馬先做試探,結果王德提出跟關勝單挑關勝爲主帥,自然不能出馬,便派秦明上前秦明跟王德勢均力敵,兩馬相交戰了上百回合,關勝見耗費時間太長,便讓花榮射出冷箭,一箭射中王德的肩頭,秦明愛惜王德的武藝,狼牙棒砸在王德的盔甲上,將其砸下馬生擒活拿隨後關勝率出城的四萬人馬全部出擊,一舉將喪失主將的兩萬官兵擊潰,俘虜了將近五千人,其餘的潰退到瓜州跟劉光世會合,劉光世以前屢次獲勝都有賴於王德,如今王德被俘,劉光世信心大爲低落

當晚關勝收兵回營後,將其中一些王德的親兵蒙上眼睛關進軍帳之中,然後在夜半時分僞裝議論軍事說,宋兵來了十萬同我們打仗,卻不知道我們的兵力比宋軍多三倍以上,只要我們兵分左右翼包圍,以精兵衝進其中軍大帳,以舉火爲號,保證能把宋軍消滅

在第二天夜間佯裝防守疏漏,這數十名宋兵俘虜偷偷逃走,但這些宋兵跑出一段距離後,花榮又帶兵追上,佯裝將這些宋兵全部射死,其實卻留下了一個活口這個宋兵自然不知是關勝的計策,回到宋軍中,這個宋兵是王德的親兵,劉光世也認得他,那宋兵就把夜間所聽到的如實向劉光世作了報告劉光世派出的斥候也打探到,揚州內外有兩處樹林後隱約有殺氣和煙塵,揚州城內卻偃旗息鼓,甚是怪異劉光世派出的斥候探到宋軍有騎兵將近三萬,劉光世心道既然騎兵都快有三萬多人,按照一般的步騎比例規則,這支軍隊恐怕有三十萬劉光世綜合了所有情報,確定地認爲齊軍是比宋軍多很多,在內心深處便有了幾分膽怯

沒過多天,劉光世連連接到不利的情報,一是說明教殘部復起準備襲擊他的後方,後來又傳來消息說,他後方的糧倉已經被明教殘部所燒燬自然這些消息是齊國特工特意散佈,前去報告這些消息的都是齊國特工在劉光世軍中的臥底聽到這些不利的消息,劉光世覺得揚州不可取,他悄悄地告訴部下將領說:我們的糧草被敵人劫去,這裡遠離後方,應當趕快撤退,以免發生不利

宣和三年四月二十八晚,在運河北岸荒野中出現了連綿不斷的火光,劉光世認爲是齊軍前來燒營所致,他驚慌失措,出現了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錯覺,趕緊帶領部下乘黑夜狼狽逃跑主帥逃跑,其部下將領也紛紛撤退在黑夜之中,逃跑的士兵在慌亂之中自相踐踏,死傷很多,而在搶着衝上戰船橫渡長江逃回江南時,有的士兵慌不擇路,誤墜長江或被人擠下落水而亡者,不知其數

關勝軍中許多將領都是曉暢騎兵作戰的,所以他們這一軍內騎兵有上萬人,有些士兵再騎在一些騾子和驢子上僞裝騎兵,然後虛打旗幟,結果導致劉光世判斷出齊軍竟有三萬騎兵關勝軍反應迅速,知曉劉光世驚惶失措狼狽逃竄之狀,就在劉夢龍的水軍大船支援下,快速渡過長江,對劉光世軍進行圍追堵截關勝留花榮率一萬人馬防守揚州整頓俘虜外,他親率四萬人馬緊追不放劉光世沿路一直遭遇明教殘餘部隊的襲擊,死傷累累,最後十萬軍隊戰死了將近四萬,有四萬被關勝軍俘虜,只有一萬多殘兵敗將渡過鄱陽湖退守洪州(南昌)

盧俊義給關勝這條計策純粹是參照原來歷史上遼國燕京守將對待劉光世父親劉延慶的招數,劉氏父子真可謂上陣親兄弟、逃跑父子兵,劉光世在歷史上一直是逃跑將軍,膽小懦弱,只靠鎮壓農民起義和殺良冒功擢升,對待金軍只有一潰千里這條計策既然能讓老子中招,對待在逃跑上青出於藍的兒子更爲有效

關勝大軍便一邊整編俘虜,收攏明教殘部,一邊準備乘勝將原方臘佔據之地盡數收復而在這時,盧俊義大敗童貫,便派劉夢龍的五萬水軍前往支援關勝收復這江南水鄉

關勝回師揚州,將俘虜送去警衛軍系統做整編,然後又從蘇北補充了四萬多警衛軍精銳,再補充了一部分新近投奔來的明教殘部,減去小部分戰損,送走一些傷兵去做屯民,然後將關勝軍的基層將士安插到另外一軍做基層軍官,而關勝軍的基層士兵則有新兵補充,如此整編後

國陸軍第七軍,有方百花任軍長,方百花、杜微、黃TL白欽任各師師長,李助轉任第七軍軍部參軍,原方臘的兵部侍郎高玉轉任杜壆的第六軍軍部參軍

關勝地陸軍第三軍地戰鬥力在新士兵補充後戰鬥力也有所減弱不過他們面對地敵人比他們還要青澀江南諸州府經歷方臘之亂各州府郡縣地防備力量爲之一空現在上任地都是新官招募地廂軍也都是新兵沒有像樣地訓練更沒有像樣地武器裝備最重要地是他們沒有合格地將領而每個州縣地城池都頻遭戰亂尚未修繕好此時正方便攻打正好可以在戰爭中學習比空洞地訓練更能迅速地將一個新兵變成一個百戰之士

關勝、方百花地兩軍跟劉夢龍水軍合兵一起總共十五萬人馬分兵三路劉夢龍地五萬水軍配合盧俊義收復長江以南地州府關勝則帶五萬人馬在海軍第三軍地協助下收復沿海諸州府而方百花領着陸軍第七軍收復蘇浙地區地腹地尤其是方臘開始經營發展地地區劉夢龍和關勝地人馬中都有明教將領跟隨他們負責收攏招撫明教殘部

三路人馬先一同拿下了潤州現在應該叫它做鎮江趙政和三年時改潤州爲鎮江府據說趙當時認爲鎮江地地理位置優越背山面江形勢雄險爲鎮守江防之地故取名鎮江

鎮江地處世界第三大河流長江和中國最長人工運河京杭大運河地交匯處站在鎮江地堤岸上就能清楚看到江對面地揚州如果有敵軍佔據鎮江就能截斷蘇浙這富饒之地對汴梁地糧賦供給所以鎮江一直都有近萬官軍佈防不過在劉光世潰逃後鎮江知府也棄城逃跑三路人馬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江南重鎮鎮江然後劍指江南賦稅重地

劉夢龍之前是大宋金陵水師統制當然對金陵也就是對江寧府和長江特別熟悉於是他帶着五萬水軍配合盧俊義統領地八萬陸軍不費吹灰之力攻佔了江寧府及其治下地句容、溧陽、高淳等地雖然是利用童貫詐取但有了劉夢龍這條過江龍也加快了攻城拔寨地速度

劉夢龍水軍有一部分船隻和人員協助盧俊義攻略江北諸州府而劉夢龍水軍而率領大部分水軍前去攻打江南臨江地州府縣城如果攻不下則求援陸軍支援不過劉夢龍地水軍大船上都安裝了火炮如此犀利地火器江南大部分城池都抵擋不住所以劉夢龍地進展也很快速

劉夢龍接着獨自攻佔了太平州治所當塗及其屬下的當塗、蕪湖、繁昌等縣,其中根據盧俊義的指示,他重點又攻佔了一個小鎮和一片礦山,那裡被稱爲馬鞍山在這裡派駐四千人馬,開始招募礦工,從各地拉戰俘奴隸過來開採,爭取早日建立起一座不亞於萊蕪的鋼城,在這裡開始開採南山、姑山、桃衝、羅河等鐵礦,因爲盧俊義依稀記得這裡是中國七大鐵礦生產地之一,好像這裡可開採的鐵礦足有二十萬億斤,足夠日後快步進入工業時代使用

另外盧俊義還命令劉夢龍佔領一個地方並修築要塞,那就是採石礬,這自古就是長江重要的古津渡口,南北交通要道,又因地勢險要,鎖鑰金陵,向爲兵家必爭之地史書記載發生於此的戰爭凡二十多起,其中就有多起決定興衰成敗、朝代更迭的戰爭,孫策突襲牛渚營、東晉滅吳、韓擒虎伐陳、黃巢擊楫中流、趙匡胤攻南唐,昔日曆史上的宋金采石之戰、常遇春三打採石磯、陳友諒稱帝、太平天國守天京,無不在這裡展開了驚心動魄的戰爭

劉夢龍在太平州留下了六千人馬,但也在俘虜和漁民中招收了六千人,便行軍便訓練,他又攻下了池州治所貴池及銅陵、青陽、石棣、建德、東流等縣,池州有一個九華山需要留意,這是狗屁的中國四大佛教聖地之一,寺廟百座,僧尼千人,爲了日後滅佛,從現在開始就派駐了一千人馬在此盤查,但凡發現有寺廟污穢即可以佛法查封,讓禿驢們有苦難言

隨後劉夢龍又在陸軍協助下攻佔江州治所德化及其治下彭澤、湖口、瑞昌、德安等縣江州就是日後的九江,攻下此地便扼住鄱陽湖進出長江的咽喉劉夢龍在此又招募了一些漁民加入水軍,做了一番訓練後,便開始攻掃蕩鄱陽湖,鄱陽湖上承贛、撫、信、饒、修五河之水,下接長江,是古代從北方進入江西的唯一水道,湖汊交錯甚多,昔日周瑜在此操練水師,後來朱元璋與陳友諒在此水戰,如今水賊甚多,劉夢龍就在剿匪壯大水軍力量(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n,章節更多,作者,正版閱讀!)

第十八章 佔據淮西第十一章 拜訪樑中書第二十三章 人口制勝第八十二章 培養血性第四十四章 整軍備戰第二十八章 規劃擴軍第八十四章 靖康之恥第四十一章 金點子第二十三章 趙明誠第八十五章 截生辰綱第五十六章 麒麟春功第三章 經營流求第五十八章 兩妹出嫁第十四章 童貫進犯第七十一章 趙佶禪位第四十三章 海上之盟第五十九章 衆美入門第九十二章 承繼宋統第九十章 黃門四傑第三十章 處置高俅第四十四章 整軍備戰第七十七章 倭國忍者第一百零三章 建獨龍堡第三十六章 楊家復興第一百零四章 緩行土改第七十四章 荊公後裔第四十二章 花家槍法第七章 關勝來犯第三十七章 金毛犬段景柱第九十章 齊國律法第八十五章 地道退金第八十九章 盧家被剿第五章 誘惑難擋第一百二二章 又見清照第五十八章 強弓硬弩第四十章 股權激勵第一百零二章 設元首府第十六章 生擒童貫第六十九章 所謂階級第九十六章 福建廣東第七十二章 愚蠢同情第四十七章 田虎舊部第一章 病關索楊雄第一百零一章 宋江慘敗第九十七章 信鴿第二十一章 佔領蘇南第二十五章 一敗高俅第六十章 天機先生許貫忠第四十一章 田地私有第八十九章 盧家被剿第二十三章 趙明誠第八十七章 宋亡安逸第四十章 山東羣雄第二十八章 三敗高俅第一章 方臘敗亡第一百零一章 宋江慘敗第三十九章 分解第五十六章 麒麟春功第九十四章 破祝家莊第九十七章 統一北方第八十九章 阻擊金兵第三十四章 田虎將亡第六十章 掃北高麗第六章 扶道抑佛第五十八章 強弓硬弩第六十七章 火拼王倫第五十五章 救人閹人第九十四章 破祝家莊第六十八章 娶李清照第七十七章 病大蟲薛永第九十三章 紫髯伯皇甫端第九章 白眼狼第六章 奇山怪路第五十五章 救人閹人第九十七章 趙佶動怒第一百二二章 又見清照第十九章 大敗柴進第四十四章 遼國內亂第一百一四章 英烈陵園第十二章 龐春梅第九十二章 戰扈三娘盧俊義的呆和能(轉載)第一百章 宋江來犯第三十四章 石將軍石勇第七十章 趙佶罪己第七章 佛教愚華第九十八章 兵陷東平第七十章 梁山軍制第五十六章 調軍謀朝第二十五章 兩大護法第四十三章 中秋佳節第六十四章 決心拯救李師師第二十七章 繡防第一百一一章 輕取韓滔第七十章 長亭送別第七十四章 荊公後裔第八十五章 地道退金第二十六章 岳飛拜師第一百一零章 呼延來犯第七章 關勝來犯
第十八章 佔據淮西第十一章 拜訪樑中書第二十三章 人口制勝第八十二章 培養血性第四十四章 整軍備戰第二十八章 規劃擴軍第八十四章 靖康之恥第四十一章 金點子第二十三章 趙明誠第八十五章 截生辰綱第五十六章 麒麟春功第三章 經營流求第五十八章 兩妹出嫁第十四章 童貫進犯第七十一章 趙佶禪位第四十三章 海上之盟第五十九章 衆美入門第九十二章 承繼宋統第九十章 黃門四傑第三十章 處置高俅第四十四章 整軍備戰第七十七章 倭國忍者第一百零三章 建獨龍堡第三十六章 楊家復興第一百零四章 緩行土改第七十四章 荊公後裔第四十二章 花家槍法第七章 關勝來犯第三十七章 金毛犬段景柱第九十章 齊國律法第八十五章 地道退金第八十九章 盧家被剿第五章 誘惑難擋第一百二二章 又見清照第五十八章 強弓硬弩第四十章 股權激勵第一百零二章 設元首府第十六章 生擒童貫第六十九章 所謂階級第九十六章 福建廣東第七十二章 愚蠢同情第四十七章 田虎舊部第一章 病關索楊雄第一百零一章 宋江慘敗第九十七章 信鴿第二十一章 佔領蘇南第二十五章 一敗高俅第六十章 天機先生許貫忠第四十一章 田地私有第八十九章 盧家被剿第二十三章 趙明誠第八十七章 宋亡安逸第四十章 山東羣雄第二十八章 三敗高俅第一章 方臘敗亡第一百零一章 宋江慘敗第三十九章 分解第五十六章 麒麟春功第九十四章 破祝家莊第九十七章 統一北方第八十九章 阻擊金兵第三十四章 田虎將亡第六十章 掃北高麗第六章 扶道抑佛第五十八章 強弓硬弩第六十七章 火拼王倫第五十五章 救人閹人第九十四章 破祝家莊第六十八章 娶李清照第七十七章 病大蟲薛永第九十三章 紫髯伯皇甫端第九章 白眼狼第六章 奇山怪路第五十五章 救人閹人第九十七章 趙佶動怒第一百二二章 又見清照第十九章 大敗柴進第四十四章 遼國內亂第一百一四章 英烈陵園第十二章 龐春梅第九十二章 戰扈三娘盧俊義的呆和能(轉載)第一百章 宋江來犯第三十四章 石將軍石勇第七十章 趙佶罪己第七章 佛教愚華第九十八章 兵陷東平第七十章 梁山軍制第五十六章 調軍謀朝第二十五章 兩大護法第四十三章 中秋佳節第六十四章 決心拯救李師師第二十七章 繡防第一百一一章 輕取韓滔第七十章 長亭送別第七十四章 荊公後裔第八十五章 地道退金第二十六章 岳飛拜師第一百一零章 呼延來犯第七章 關勝來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