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洪七

剷除白虎幫不難,問題是怎麼創立一個新幫派難,石秀說出的那個“紅幫”現在還不存在,但必須要在兩三天把這個幫派整出來,將剷除白虎幫的功勞全攤到紅幫的頭上。盧俊義派石秀管理或者說監督紅幫的運作。

盧俊義手下盡是些願意跟着盧俊義做些造反起義的大事情,不願去跟社鼠城狐一般廝混。看來只有扶持一個xiǎo幫派,讓它發展壯大起來,讓盧俊義來做幕後支持。

盧俊義便讓時遷派出大批手下在大名府邊邊角角里尋找適合的可以被控制的xiǎo幫派。

一天後,由城南城隍廟一帶的xiǎo乞丐們組織起來的名號爲“丐幫”的xiǎo幫派進入了盧俊義的視野,不爲別的,而是這丐幫的現任幫主乃是叫做洪七。

洪七,莫非是shè雕英雄傳裡面的洪七公不成?盧俊義jīng神大振,難不成真有會內功的武林人士,有九yīn真經之類的另一個世界不成?趕快去請那個洪七過來。

最後當洪七站在盧俊義面前,盧俊義差點當即噴飯出來。這洪七真是打扮的奇怪,正是頭頂鍋蓋(理了一個鍋蓋頭)身披麻袋腰挎白菜,你以爲你是東方不敗,不過是衰神一代。又仔細看了這洪七的相貌,濃眉大眼鼻直口方,身高八尺,雖然瘦削卻顯得結實jīng幹,不過這造型實在是新奇的很。

盧俊義請洪七坐下,這洪七蒙河北第一富豪盧員外的召見,頗有點惶恐不安,心中一直在想難道是那個xiǎo崽子偷了盧家的東西?只敢把屁股坐在椅子邊沿,並不敢實在地坐滿。

盧俊義笑眯眯地看着這洪七。據說這傢伙義薄雲天,十分的維護手下兄弟,實在是一個帶頭大哥的料。只是狐疑這面前才十七八歲的xiǎo青年,難道是傳說中的洪七公不成,似乎再過四五十年也就到了shè雕英雄出場了,時間上也不差啊。

便問洪七道:“降龍十八掌練得怎麼樣了?”洪七滿臉不解:“什麼降龍十八掌,俺沒有練過,倒是俺有降蛇十八招,用來捉水蛇最是便捷了,難道員外是問的這個不成?”

盧俊義愣了一下,不死心又問道:“那打āng法你總會吧。”

洪七聽到盧俊義問到打āng法,頓時大喜:“俺會啊,不瞞員外,俺這打āng法是俺獨創的,其他沒有人會,要不俺給員外耍耍看。”盧俊義示意讓他耍上一耍。只見洪七從背後chōu出一根木棍,等等,不是碧yù杖啊,竟然只是一個普通的棗木bāng子。洪七擺開架勢,耍了幾招,真是慘不忍睹,盧俊義簡直看不下去,這跟想象中的打āng法差距天地。這打āng法恐怕也只能打狗了,要想跟高手爭鬥,真是逗你玩。

看洪七耍起bāng子地樣子。就知道他更加沒有修習過什麼內功。只是粗淺地自學過一些簡單地拳腳。盧俊義仔細想了一下。心下釋然。這年頭窮文富武。你沒有錢請不來名師。只能空學點花架子。像是剛被打死地那頭白老虎。這些年也算收斂了不少不義之財。也請了不少教頭。奈何都是欺世盜名之輩。匆匆幾年沒有學到什麼。對上盧俊義地時候還沒有走過兩招就被盧俊義一棍打翻在地。而且當大哥地武功高強並不是一個必要條件。否則原著中宋江也當不了梁山寨主。只是看這洪七年紀尚幼。讓他進入俊義武館苦學兩年。應該也有所成。

既然已經斷定不是金庸筆下地洪七公。那就可以繼續下去。下一步就是測試他地人品。本來洪七見盧俊義看他耍打āng法笑得不亦樂乎。心已經放下來。料想今日應該沒有什麼事情了吧。誰知道盧俊義突然臉sè一沉。喝道:“洪七。你手下有多少人?”

洪七不知道盧俊義爲何臉sè突變。只得恭敬答道:“有二百多人。”

盧俊義又厲sè道:“二百多人。難免良莠不齊。其中少不了jī鳴狗盜之徒。如果你手下有人偷盜了我盧家地財物。你準備怎麼辦。如果你願意把他jiāo出來給我。我就不追究你們幫派和你這個大哥地過錯。如果你膽敢包庇。那我連你一塊緝拿到官府去。”

洪七也變sè道:“原來員外讓洪七到此竟是來讓洪七出賣自己兄弟地。洪七手下二百多人。自是不可能個個都管教到位。我手下兄弟有人盜竊盧家財物那是不對。我會回去讓他們把財物jiāo還上來。但讓我把兄弟供出來。那也是不可能地。在江湖上混地。義氣第一。我寧可犧牲我自己。也不願出賣兄弟。”

盧俊義見洪七如此不卑不亢地回答。甚是滿意。再加上時遷對城隍廟一帶地商家居民做地調查。這洪七名聲極好。率領着手下二百多個xiǎo乞兒。每日做地最多地只是乞討。然後就是幫人打些零工。再者就是街頭賣藝。幫鄰里做些事情換取財物。並無坑蒙拐騙搶劫偷盜事情出現。盧俊義對洪七地面試順利通過。

盧俊義的冷峻面容頓時消解,笑着說道:“xiǎo兄弟你不要擔心,我只是來試探你一下。看來你真的很講義氣。你可知道橫行大名的白虎幫即將要被滅了?”

洪七不明所以,遂答道:“我也剛知道,不知道是何方神聖能消滅掉這些凶神惡煞。”

盧俊義笑着指了指自己和身邊的近衛軍士兵們:“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洪七大驚:“是員外您啊,難怪,有天下第一高手出馬,怎麼會有擺不平的事情。俺這xiǎo丐幫老是被這白虎幫欺負,俺屢次想跟他們拼命,都顧忌到手下的兩百名兄弟的前途,沒有鋌而走險,沒想到員外幫我們報了這仇,員外老爺你真是我們的恩人啊。”說完,就要跪下給盧俊義磕頭,盧俊義忙上前把他扶起來,誰知道洪七用力堅持着給盧俊義磕了三個響頭纔算作罷。

洪七起身,訴說了白虎幫昔日作威作福欺負打壓他們xiǎo丐幫的事宜,頗爲憤憤不平。

第三十七章 金毛犬段景柱第四十五章 現世蔣瑤第八十九章 盧家被剿第八十五章 地道退金第四十六章 燕京往事第三十六章 榮升父親第六十七章 倭兵惡行第八十七章 宋亡安逸第十四章 見到師父和師弟第五十六章 調軍謀朝第九十章 阻擊兀朮第六十二章 確定根據地第三十四章 鎮壓鹽商第八十一章 混江龍李俊第五十四章 衙內高強第六十一章 東窗事發第十五章 跟周侗林沖切磋第七十九章 梁山軍校第三十二章 金蓮的心病第四十八章 娶扈三娘第四十六章 惑扈三娘第八十三章 江南方臘第七章 關勝來犯第一百一一章 輕取韓滔第六十七章 倭兵惡行第五十三章 宋末鴉片戰爭第八十二章 汴京失陷第五十章 張覺之變第三十一章 朝廷定策第五十五章 救人閹人第四十九章 所謂地主第八十六章 弱化官僚第十四章 血染獅子樓第七十二章 天仙又如何第三十一章 朝廷定策第六十八章 娶李清照第一百零七章 麒麟神力第十七章 利用童貫第三十二章 遇梁紅玉第九十七章 趙佶動怒第十八章 單騎救美第二十一章 收服樊瑞第七十五章 滅親自罰第五十五章 救人閹人常歡樂很喜歡的一首歌第一百二九章 雞失足尾第一百一八章 再造火槍第五十六章 調軍謀朝第九十七章 統一北方第九十六章 福建廣東第二十章 擊敗項充第四十三章 海上之盟第十章 公孫來救第七十二章 苦練精兵第二十四章 統一道教第八十九章 阻擊金兵第五十三章 林沖蒙冤第二章 巧取流求第八章 佛教真相第四十三章 伐遼慘敗第八十三章 金軍變向第一百章 宋江來犯第三十章 洪七第五十七章 後顧無憂第七章 關勝來犯第二十七章 繡防第七章 賤貨第二十三章 趙明誠第二十三章 攻佔浙西第一百章 宋江來犯第十一章 鬥敗高廉第四十八章 燕雲往事第八十六章 趙宋敗因第九十一章 梁山擴軍第六十五章 金軍南下第一百二十章 圍點打援第五十二章 所謂富宋第六十一章 逼金換民第二十五章 兩大護法第四十二章 預謀倭國第七十七章 金軍暫撤第二十四章 黯然返鄉第九十章 齊國律法第一百一七章 新式火炮第二十一章 噩夢驚魂第二十二章 佔領浙東第七十一章 李師師第六十四章 迎擊索超第九十章 梁山亂因第九十二章 戰扈三娘第六十六章 不能勤王第六十一章 忽悠許貫忠第三十二章 賬本名冊第四十三章 小美女第七十五章 趙佶來了第三十章 處置高俅第六十一章 忽悠許貫忠第二十二章 農商並重第九十一章 梁山擴軍第七十八章 復興架構
第三十七章 金毛犬段景柱第四十五章 現世蔣瑤第八十九章 盧家被剿第八十五章 地道退金第四十六章 燕京往事第三十六章 榮升父親第六十七章 倭兵惡行第八十七章 宋亡安逸第十四章 見到師父和師弟第五十六章 調軍謀朝第九十章 阻擊兀朮第六十二章 確定根據地第三十四章 鎮壓鹽商第八十一章 混江龍李俊第五十四章 衙內高強第六十一章 東窗事發第十五章 跟周侗林沖切磋第七十九章 梁山軍校第三十二章 金蓮的心病第四十八章 娶扈三娘第四十六章 惑扈三娘第八十三章 江南方臘第七章 關勝來犯第一百一一章 輕取韓滔第六十七章 倭兵惡行第五十三章 宋末鴉片戰爭第八十二章 汴京失陷第五十章 張覺之變第三十一章 朝廷定策第五十五章 救人閹人第四十九章 所謂地主第八十六章 弱化官僚第十四章 血染獅子樓第七十二章 天仙又如何第三十一章 朝廷定策第六十八章 娶李清照第一百零七章 麒麟神力第十七章 利用童貫第三十二章 遇梁紅玉第九十七章 趙佶動怒第十八章 單騎救美第二十一章 收服樊瑞第七十五章 滅親自罰第五十五章 救人閹人常歡樂很喜歡的一首歌第一百二九章 雞失足尾第一百一八章 再造火槍第五十六章 調軍謀朝第九十七章 統一北方第九十六章 福建廣東第二十章 擊敗項充第四十三章 海上之盟第十章 公孫來救第七十二章 苦練精兵第二十四章 統一道教第八十九章 阻擊金兵第五十三章 林沖蒙冤第二章 巧取流求第八章 佛教真相第四十三章 伐遼慘敗第八十三章 金軍變向第一百章 宋江來犯第三十章 洪七第五十七章 後顧無憂第七章 關勝來犯第二十七章 繡防第七章 賤貨第二十三章 趙明誠第二十三章 攻佔浙西第一百章 宋江來犯第十一章 鬥敗高廉第四十八章 燕雲往事第八十六章 趙宋敗因第九十一章 梁山擴軍第六十五章 金軍南下第一百二十章 圍點打援第五十二章 所謂富宋第六十一章 逼金換民第二十五章 兩大護法第四十二章 預謀倭國第七十七章 金軍暫撤第二十四章 黯然返鄉第九十章 齊國律法第一百一七章 新式火炮第二十一章 噩夢驚魂第二十二章 佔領浙東第七十一章 李師師第六十四章 迎擊索超第九十章 梁山亂因第九十二章 戰扈三娘第六十六章 不能勤王第六十一章 忽悠許貫忠第三十二章 賬本名冊第四十三章 小美女第七十五章 趙佶來了第三十章 處置高俅第六十一章 忽悠許貫忠第二十二章 農商並重第九十一章 梁山擴軍第七十八章 復興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