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情報網

人才、兵力、兵器、糧草、馬匹,這些對盧俊義都不是問題了,他都在精心地準備着。

金錢豹子湯隆帶了三四十個學徒,日以繼夜地打造兵器盔甲,奈何盧俊義手下已經有四千人,一下子根本滿足不了,盧俊義的手下現在根本沒有盔甲(暫時也不敢裝備盔甲),有些人連一把被朝廷容許的朴刀都沒有,只是拿着木棍揮舞練習。盧俊義並不擔心這個,一則還有大把時間,二則他信奉一句真理“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造”,趙宋的器械司下面的兵工廠每年造出二十多萬兵器,湯隆的小作坊怎麼也趕不上,但是那麼多兵器裝備在沒有精氣神的宋軍手裡,不正是等着盧俊義前去俘虜奪取的嗎。盧俊義在東京見過那些精銳禁軍和西北軍的樣子,雖然他佩服其中一些教頭和將領,但對整個宋軍的戰鬥力完全看輕,外表看起來再精悍有個屁用,沒有精神鬥志,一臉喪氣和刺字,不堪一擊。

盧俊義目前的武裝力量就是孤衛、寒衛和近衛,前兩隻滿員定製是一千人,因爲都沒過十五歲,都在盧家的俊義武館特訓,一千人已經是極限了,盧俊義誠惶誠恐地怕被樑中書知道自己的蓄謀,開玩笑,大名府城內外駐紮了十萬宋軍,盧俊義這點人不夠塞人家牙縫的。而近衛軍擴充到了二千人,盧俊義只能讓他們迅速拆成八股,每股二百五十人分佈在每個大城市內的俊義武館內做助教和其他事情做掩飾。

只能說北宋末年,趙宋朝廷承平已久,失去了早年的政治嗅覺,否則當初盧俊義的武館都不能建起來。而且因爲亂世之象已經出現,各地盜匪橫行,盧俊義這個大商人招攬些護院和商隊護衛也無可厚非。盧俊義就在這樣的背景下發展了起來,但始終擔心朝廷那天冷不丁地就發現了,所以一定要安插到朝廷、官府和宋軍內部一些情報人員,期望能夠在朝廷下手之前就做好準備。這個問題很重要,盧俊義會慎重考慮怎麼整一出無間道。

經過江州一行,每個相關人物都提前三年出場,盧俊義便驚覺自己做爲穿越者所擁有的未卜先知的本事淡化了,他知道混沌效應的厲害,自己這隻蝴蝶,已經影響了世界的運程,時空裡的每個人的命運都會跟着自己有或多或少的變化,變化大的能到了一種南轅北轍的地步,像是原來很願意上梁山的人沒準就能成爲梁山的死敵,原來跟梁山非常沒有緣分的卻順利的上了梁山。

命運變化很多時候都是瞬息萬變的,一夜成名了,一夜之間成了什麼什麼的,不勝枚舉。一個英雄的命運突然就被改變了,消息傳給盧俊義的時候已經是幾天後,已經完了,盧俊義再也不能靠着對原著水滸的瞭解去判斷每個人物的走向,這個已經不在他的控制之下了,這一點是他最爲害怕的。儘管這樣,建立一個情報網還是聊勝於無,大部分人的命運還不一定會那麼瞬間就天翻地覆,還是有跡可循。

他便吩咐時遷派遣手下得力的情報人員,前去各地收集每個可能跟着盧俊義混的文人、武將的信息,每半個月會傳來一次。像是在山東就派了五個人,專門盯着宋江、晁蓋、秦明、花榮等人,關注他們的一舉一動。在東京汴梁也派了二個人,專門監控着林沖、徐寧等一系列朝廷武將的變動。

盧俊義努力想打造的情報網,不單只是要掌握未來夥伴們的行蹤,還有敵人的舉動,像是趙宋朝廷、方臘田虎王慶、遼國、女真、西夏、高麗、東瀛,都在盧俊義的監視中。

自然那情報網的覆蓋範圍除了除了遍佈宋境,還在附近的其他國度和異族雜居地陸續覆蓋。情報網除了派專業的情報人員專門前去僞裝查探,還利用遍佈每個大城市的盧家店鋪。當然還有盧家開設的車行、鏢局、客棧、酒店都可以成爲獲取情報的好地方,另外還有一個更爲自然穩妥的情報來源,就是青樓。

盧家原本並沒有大肆開辦青樓,只是在大名府有三四處,但自從盧俊義穿越至此,認識到青樓的暴利和合法性,還有它所具有的天然情報集散地的價值。盧俊義便召集時遷和燕青,讓他們招攬一些願意經營青樓且對盧家忠心耿耿的人才,讓他們接受全面的間諜培訓,然後開始大肆在宋境和鄰國開設青樓。

當時的社會風氣使然,成年男子有些地位的,無不以“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爲榮,連皇帝都喜歡,何況一般的官吏們了。既然時下的達官貴人們愛上青樓,就投其所好多蓋些這樣的娛樂場所。

這些男子上到青樓,像是後世的一些人物談生意都愛去什麼高級會所一樣。他們高談闊論,一則是爲了釋放原本的壓力,二則是爲了在妓女面前顯擺自己的地位,卻不知道自己的話語已經落在有心人之耳。那些妓女都要經過嚴格的蒐集情報的訓練,每次招待過一個客人,都要講客人講過的話記下來,尤其是有關朝廷行事的,如果蒐集到的情報有用的話,那名妓女將會得到重獎,而且對蒐集情報之事,嚴令妓女們保密,誰敢透露出去,割舌處死。

盧俊義原來屬意李師師去掌管所有的青樓生意,但李師師好不容易擺脫了賣笑生涯,掌管了娘子軍,以償做飛將軍的夙願,纔不願重新面對那些齷齪事情。盧俊義便讓燕青做總負責,具體的情報人員的派遣工作則由時遷負責。

盧家經營的店鋪、車行、青樓或者派出專人打探所獲取的,都是從明處看暗處的一種情報獲取方式,雖然有用,但並不十分確實,也不一定迅速,跟後一種情報獲取方式相比,前面的明線只能作爲參考。當然明線也是缺一不可,明線和暗線的情報互相照應,才能得出最爲接近真相的情報。

盧俊義眼中的暗線,換成後世的詞彙,就是安插特務間諜。

第三十九章 孫安大敗第八章 實情第五十六章 方臘謝我第十四章 血染獅子樓第七十六章 攜美逃跑第三十章 處置高俅第八十八章 宋江崛起第四十四章 遼國內亂第八十一章 沒有血性第九十一章 誅殺劉豫第八章 景陽岡第二十章 討價還價第八十三章 江南方臘第四十九章 洞房花燭夜第二十二章 救下高僧除二惡第二十章 十字坡第十七章 與李綱孫立論武第三十九章 高麗盧氏第三十九章 高麗盧氏第九十三章 孫立混入第八十七章 梁山匯英第三十七章 預謀高麗第二章 巧取流求第四十一章 田虎敗亡第二章 巧取流求第七十三章 孔雀開屏第一章 病關索楊雄第十七章 矮腳虎王英第一百零七章 麒麟神力第六十四章 倭國內亂第四十六章 苦惱第五十四章 稅制改革第九十四章 初定皇位第五十一章 坦誠相見第四十九章 水滸西施第六十一章 攻破開城第三十三章 意亂神迷第五十章 張覺之變第四十章 臺灣製糖第六十四章 迎擊索超第五十八章 聯軍指揮第四十二章 預謀倭國第二十章 討價還價第十八章 收史文恭第四十七章 約扈三娘第四十二章 廉政公署第四十一章 田虎敗亡第七十七章 建復興黨第九十八章 統一宋境對盧俊義的一些考究(常歡樂)第九章 完善玄教第二章 拼命三郎石秀第五十一章 蕭幹投奔第八章 帥才關勝第九十四章 初定皇位第五十四章 百花公主對盧俊義的一些考究(常歡樂)第七章 入雲龍歸順第六十六章 未來的炮兵大將第四十三章 海上之盟第十五章 鄆哥第一百零五章 一夢麒麟第四章 夜幕驚魂第一百二八章 雄雞失喙第十六章 攻曾頭市第八十章 滅倭在即第八十三章 金軍變向第一百零四章 緩行土改第七十三章 孔雀開屏第一百一三章 救下三娘第四十二章 花家槍法第七十章 趙佶罪己第五十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七十七章 金軍暫撤第三十三章 抓捕第五章 趙佶昏招第二十六章 限制明教第六十章 思想劣根第九十二章 承繼宋統第二十二章 攜美同歸第三十六章 說服第六十五章 大獲全勝第六十三章 快速轉移第十七章 矮腳虎王英第三十六章 楊家復興第三十五章 公審第十八章 單騎救美第十八章 收史文恭第九十章 齊國律法第五十章 結盟方臘第四十六章 苦惱第二十五章 兩大護法第六十六章 倭人真相第二章 巧取流求第三十八章 收燕青爲義弟第十六章 生擒童貫第一百二十章 圍點打援第八十一章 混江龍李俊第六十三章 廟島海戰第七十一章 劣等民族
第三十九章 孫安大敗第八章 實情第五十六章 方臘謝我第十四章 血染獅子樓第七十六章 攜美逃跑第三十章 處置高俅第八十八章 宋江崛起第四十四章 遼國內亂第八十一章 沒有血性第九十一章 誅殺劉豫第八章 景陽岡第二十章 討價還價第八十三章 江南方臘第四十九章 洞房花燭夜第二十二章 救下高僧除二惡第二十章 十字坡第十七章 與李綱孫立論武第三十九章 高麗盧氏第三十九章 高麗盧氏第九十三章 孫立混入第八十七章 梁山匯英第三十七章 預謀高麗第二章 巧取流求第四十一章 田虎敗亡第二章 巧取流求第七十三章 孔雀開屏第一章 病關索楊雄第十七章 矮腳虎王英第一百零七章 麒麟神力第六十四章 倭國內亂第四十六章 苦惱第五十四章 稅制改革第九十四章 初定皇位第五十一章 坦誠相見第四十九章 水滸西施第六十一章 攻破開城第三十三章 意亂神迷第五十章 張覺之變第四十章 臺灣製糖第六十四章 迎擊索超第五十八章 聯軍指揮第四十二章 預謀倭國第二十章 討價還價第十八章 收史文恭第四十七章 約扈三娘第四十二章 廉政公署第四十一章 田虎敗亡第七十七章 建復興黨第九十八章 統一宋境對盧俊義的一些考究(常歡樂)第九章 完善玄教第二章 拼命三郎石秀第五十一章 蕭幹投奔第八章 帥才關勝第九十四章 初定皇位第五十四章 百花公主對盧俊義的一些考究(常歡樂)第七章 入雲龍歸順第六十六章 未來的炮兵大將第四十三章 海上之盟第十五章 鄆哥第一百零五章 一夢麒麟第四章 夜幕驚魂第一百二八章 雄雞失喙第十六章 攻曾頭市第八十章 滅倭在即第八十三章 金軍變向第一百零四章 緩行土改第七十三章 孔雀開屏第一百一三章 救下三娘第四十二章 花家槍法第七十章 趙佶罪己第五十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七十七章 金軍暫撤第三十三章 抓捕第五章 趙佶昏招第二十六章 限制明教第六十章 思想劣根第九十二章 承繼宋統第二十二章 攜美同歸第三十六章 說服第六十五章 大獲全勝第六十三章 快速轉移第十七章 矮腳虎王英第三十六章 楊家復興第三十五章 公審第十八章 單騎救美第十八章 收史文恭第九十章 齊國律法第五十章 結盟方臘第四十六章 苦惱第二十五章 兩大護法第六十六章 倭人真相第二章 巧取流求第三十八章 收燕青爲義弟第十六章 生擒童貫第一百二十章 圍點打援第八十一章 混江龍李俊第六十三章 廟島海戰第七十一章 劣等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