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高麗盧氏

俊義是在召開攻略高麗的軍事會議之間召見這兩個特,與會的都是盧俊義的親信將領,都是梁山義軍的高級將領。

許貫忠聽了剛纔盧俊義的一段話,便問道:“剛纔主公講的最後一句話,是不是就是主公對如何處置高麗人的命令?主公能否再詳細地講解一番?”

盧俊義點點頭:“剛纔我講的既包含如何在戰後處置高麗人,也包括如何在戰時和戰前對待高麗人,如何爭取一部分高麗人的支持。高麗人分成二種,一種是本地土著或在五六百年前早就遷移到高麗的漢人,那些在五胡luàn華之前就以前遷移過去的漢人恐怕大部分已經不會說漢話了,已經蛻化成了當地土著;另外一種則是隋末或唐末遷移過去的,他們也許還會說漢話,還沒有將祖宗忘掉,還惦記着迴歸漢族王化。對於第一種人要打擊,對第二種人則要團結,不過這只是理論上的說法。實際上很有可能第一種人比第二種人還好爭取。

有些數典忘祖的敗類可能只記得高麗王對他和他家族的好,而忘了自己是唐人,是漢人。”

當盧俊義說到這裡時,高德歡忽然想起一事,便稟告道:“我們在高麗國內曾探聽到高麗境內也有跟主公同姓的家族,而且將近有四五萬人。問過他們的起源,說他們是在唐末時候渡海過去的,乃是唐朝史部侍郞盧從願、宰相盧文紀之後。盧文紀之子是徐州刺史盧鴻表,盧鴻表之子是兗州刺史盧震順,盧震順之子是翰林學士盧穗。盧穗因逃避黃巢之luàn,便帶着他的九個兒子及家眷航海東去,到達新羅國。當時新羅國孝恭王在位,盧穗到達後,孝恭王以國賓禮遇待之。盧穗及其九子盡忠新羅王室,爲擊退百濟與渤海國的進攻做出了貢獻,被分封九邑,盧穗的後代遂即分佈在高麗國各個地方。”

盧俊義聽了樸德歡的這番話,不禁陷入了沉思。

對盧穗和他的後人,後世今生都姓盧的盧俊義自然比那兩個特工知道的更詳細。

唐代末年,李唐國力衰退、朝廷**,王仙芝、黃巢在各地陸續發動起義,對貴族與高官一律實行殘殺與掠奪。無論大xiǎo官吏都爲躲避戰luàn而出逃到各地,身爲名mén甲族的大部分盧氏們也爲逃避戰luàn而遷移到金mén島、安徽、江蘇、江西、浙江、福建、廣西、雲南等地。

這時盧穗也帶領他的九個兒子及包括自己在內的八個翰林學士和家眷一起東遷至朝鮮半島,八學士即:任積、陸種、盧穗、田秋、徐稱、蘇獲、朱稷、閻稽。

此時的朝鮮半島上正值新羅第五十二代王孝恭王即位,孝恭王在東京(給予盧穗以國賓的禮遇。盧穗及他的九個兒子爲新羅的政治、經濟及社會穩定曾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新羅王室根據他們的功績,又因盧氏在中國曾是名mén貴族,對盧家九兄弟封伯九貫。即垓爲光州伯、塢爲jiāo河伯、址爲豐川伯、坵爲長淵伯、地爲安樂伯、坤爲安康伯、增爲延日伯、阪爲平壤伯、垣爲谷山伯。

悠悠千年過去,現代的盧氏在韓國已發展到三十餘萬人。在韓國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個領域,盧氏後裔都在發揮着重要的作用,盧武鉉和盧泰愚這兩個總統就是明證。

對這樣這批背棄故土效忠蠻夷地人。盧俊義不知道怎麼去面對。是該厭棄還是該歡迎?

想了許久。盧俊義方道:“你們嘗試聯絡一下那邊地盧家人。問他們可否忘了長清。忘了范陽?問他們對山東樑國公盧俊義可有印象。開玩笑似地問他們如果盧俊義派兵打過來他們會是什麼態度?畢竟已經過去快兩百年。我甚至懷疑他們還會不會說漢話。”

樸德雙疑惑地問道:“長清指地是?范陽指地是?主公我們須得明白。纔好問他們。”

盧俊義笑道:“那就需要從我們盧氏地起源說起。說起盧氏地起源。先要追述到姜太公。姜太公姜尚通曉軍事。明於治國之道。他輔助周文王治理周國。使得周國國勢強盛。諸侯賓從。文王姬昌下世。姜尚繼續爲武王姬發會合各路諸侯。滅亡商紂。建立了周朝。姜尚因大功封於齊。爲姜齊第一代國君。稱姜太公。齊文公是姜齊第十代國君。名赤。他地兒子名高。高地孫子名傒。爲齊國正卿。食採於盧。在現在地山東長清縣西南。長清乃周朝之古盧國。盧氏乃周朝姜太公之後。受封盧國。後世以國爲姓。後來田氏代齊。盧、高二氏被逐趕。離開長清之盧邑以後。散居於燕、秦二國之間。主要一支聚居於范陽。范陽盧氏在秦始皇時。有大名鼎鼎地五經博士盧熬。天文博士盧生。繼之西漢初期有

綰、東漢末被尊稱‘士之楷模。國之韓’之海內儒T5植。均出自范陽。及魏、晉、南北朝至隋。盧植之裔盧志、盧、盧偃、盧邈、盧玄等。都是官宦世家。書香mén第。從盧玄起至其曾孫。一家百口。共財同居。爲官著名而被史傳記載者就有十八人。帝族之子要找盧氏成親。史稱“范陽盧氏。一mén三公主。”帝族也要納范陽盧氏之nv爲貴妃。

史家有四海大姓崔、盧、王、謝之說。‘望出范陽。北州冠族’。至唐代尤爲突出。不僅狀元、進士、帝師。大出人才。有‘八相佐唐’、‘初唐四傑’之盧照鄰。‘大曆十才子’之盧編等人。自漢末至唐代六百多年中。正史中有記載地盧氏歷史名人達八百四十多人。范陽盧氏。賢良輩出。勳業燦爛。文豪蜚馨。范陽望族已成爲幾百年來盧氏家族地榮耀。因而盧氏家乖亦冠以‘范陽堂’地稱號。”

盧俊義這時詢問兩樸關於高麗的情報,一同參詳攻略高麗的還有義軍中各位高級將領,大部分人並不曉得主公的身世來歷,聽了這番話,都禁不住一同拜伏在地:“原來主公乃武聖姜尚之後,難怪神機妙算、用兵如神。主公世代名mén貴胄之後,尚能平易近人折節下士,實在令某將欽佩感激。”姓盧的將領一個個神采飛揚,被盧俊義的一段回溯刺激的豪情萬丈,其實也只不過類似於其他百姓的“老子先人也曾經闊過”,不值一曬。

盧俊義忙令大家起身,看了看屋內的都是自己的親信,便大笑道:“朱雀橋邊野草花,;姓家。這首詩各位都曾讀過,知曉其中意思。我帶領大家上梁山,四處征戰,不是爲我一家一姓之得失,而是爲了普天下的百姓,我希望日後我們的百姓都能安居樂業、幸福安康,我盧家不能顯達也沒有什麼要緊。”

衆將聞聽盧俊義的肺腑之言都深受感動,一起頌道:“主公心懷天下,乃萬民之福。”

盧俊義笑着讓大家安坐,剛準備吩咐高氏兄弟退下,卻忽地想起一個人,頓時心緒困頓,連話都不想說了。朱武見盧俊義愁眉不展,便問道:“主公,爲何發愁?”

盧俊義問道:“你知道東漢盧芳這個人嗎?”

朱武這才知道盧俊義爲何發愁,便道:“知道,在新莽取代西漢期間,天下大luàn,羣雄紛爭,盧芳抓住當時“天下鹹思漢德”的民心傾向,編造自己原是漢武帝曾孫劉文伯,又是匈奴王室的親外曾孫(漢武帝迎娶匈奴谷蠡渾邪王的姐姐爲皇后,生了三個兒子,劉文伯爲第三子之嫡孫),結果邊民和匈奴部落無不信以爲真。隨後盧芳打着恢復漢室的旗號,號召羌、胡各部落一起舉兵討伐王莽僞政權。盧芳派使者聯絡邊外的羌、匈奴各部族,選送美nv給這些汗王,並美其名曰“和親”。被矇蔽的匈奴單于率數千騎兵把盧芳接到匈奴境內稱帝。盧芳表面上是繼承了漢室帝位,實際上是充當了匈奴單于的兒皇帝,並將僞政權的‘都城’建在九原,幫助匈奴貴族霸佔漢朝的北方疆土,爲匈奴各部充當看mén犬,並時時準備導引匈奴部南侵,奪取劉氏的中央政權。後來因內部矛盾激化,身邊干將們相互火併,先後被殺,還有一些將領紛紛率領部衆向漢朝投降,衆叛親離,盧芳無可奈何亡命匈奴部落境內。

東漢建武十六年,匈奴人再次把盧芳推出,命令他帶上僱傭軍到高柳建立僞政權。但這時盧芳的騙局早已被戳穿。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他不得不向漢朝皇帝上書,認罪投降。漢光武帝劉秀不僅既往不咎,還封盧芳爲代王,並允許他在明年正月回京覲見。但是,盧芳卻在冬天就擅自擁兵入朝,當南行到昌平時,被朝廷及時發現,並立即派使臣進行阻止,重申前詔。他不得不原途返回,可能是心中有鬼,所以這時非常憂恐。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盧芳又下決心再次叛漢。而他所發動攻打邊郡的戰鬥,因不得人心而均告失敗。最後在將亡兵散、衆叛親離的情況之下,還是在匈奴的保護下,與妻兒又第三次逃入匈奴境內,在大漠中度過十餘年殘生,病死於異鄉。”

盧俊義聽了朱武對盧芳的講述,嘆道:“盧氏雖乃望族,也不乏這般數典忘祖、賣國求榮之輩,不知道盧穗的後人是不是也是那樣。高氏兄弟,你們二人到了高麗,跟其他人儘量聯絡那些在唐末渡海前去的漢人後裔,但務必xiǎo心,不要讓高麗王室發覺。”兩人領命離去。(未完待續,如yù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第三十七章 雙槍將董平第六十二章 水滸桃園三結義第二十八章 收少華三英第七十五章 滅親自罰第八十三章 神行太保和黑旋風第三十五章 重整商業第三十七章 雙槍將董平第二十章 攻打江南第二十章 攻打江南第九十七章 信鴿第一百零五章 一夢麒麟第四十一章 田虎敗亡第八十五章 反官本位第七十章 趙佶罪己第十五章 童貫潰敗第十九章 破廟第四十三章 海上之盟第四十七章 田虎舊部第六十四章 迎擊索超第二十三章 人口制勝第七十九章 梁山軍校第四十八章 拐帶回家第二十五章 武松拜師第六十七章 韓世忠鬥史文恭第八十三章 金軍變向第二十章 擊敗項充第一百一八章 再造火槍第十八章 佔據淮西第九十章 齊國律法第三十三章 意亂神迷第六十三章 快速轉移第三十八章 混血特工第九十章 阻擊兀朮第二十二章 佔領浙東第四十七章 田虎舊部第三十八章 喬道清敗第十五章 鄆哥第十章 殺破狼盧俊義的呆和能(轉載)第五十章 結盟方臘第六十二章 吞併高麗第二十章 攻打江南第八十五章 反官本位第十五章 晁蓋中箭第三十四章 石將軍石勇第六十一章 東窗事發第三十二章 大興騎兵第八十八章 金軍北歸第九十三章 紫髯伯皇甫端第六十九章 所謂階級第九十九章 攻下東平第二十六章 二敗高俅第三十章 洪七第三十五章 大刀關勝第一百二三章 安置清照第一百一七章 新式火炮第九十三章 孫立混入第九十三章 孫立混入第十章 公孫來救第三十五章 公審第十三章 收兩美婢第七十六章 趙桓議和第三十二章 大興騎兵第十八章 佔據淮西第一百一九章 圍魏救趙第六十章 思想劣根第八章 帥才關勝第九十三章 女真族滅第六十二章 大敗粘罕第四章 夜幕驚魂第八十四章 靖康之恥第二十七章 敲詐趙宋第一百零五章 一夢麒麟第三十七章 名將之瑕第二章 方臘殘部第七十九章 太原被佔第一百一六章 呼延搬兵第六十九章 張叔夜第三十五章 公審第三十八章 沒羽箭張清第十七章 矮腳虎王英第八十五章 反官本位第五十四章 百花公主第五十四章 百花公主第三十一章 大興馬政第一百一五章 鋼城萊蕪第八十一章 抓獲趙構第四十八章 娶扈三娘第八十五章 截生辰綱第十六章 生擒童貫第六十五章 二十一條第六十二章 水滸桃園三結義第五十一章 所謂冗官第一百二五章 橫掃山東第一百零二章 設元首府第一百二一章 佔領青州第六十三章 快速轉移第十三章 王慶敗亡第六十一章 攻破開城第六十六章 倭人真相
第三十七章 雙槍將董平第六十二章 水滸桃園三結義第二十八章 收少華三英第七十五章 滅親自罰第八十三章 神行太保和黑旋風第三十五章 重整商業第三十七章 雙槍將董平第二十章 攻打江南第二十章 攻打江南第九十七章 信鴿第一百零五章 一夢麒麟第四十一章 田虎敗亡第八十五章 反官本位第七十章 趙佶罪己第十五章 童貫潰敗第十九章 破廟第四十三章 海上之盟第四十七章 田虎舊部第六十四章 迎擊索超第二十三章 人口制勝第七十九章 梁山軍校第四十八章 拐帶回家第二十五章 武松拜師第六十七章 韓世忠鬥史文恭第八十三章 金軍變向第二十章 擊敗項充第一百一八章 再造火槍第十八章 佔據淮西第九十章 齊國律法第三十三章 意亂神迷第六十三章 快速轉移第三十八章 混血特工第九十章 阻擊兀朮第二十二章 佔領浙東第四十七章 田虎舊部第三十八章 喬道清敗第十五章 鄆哥第十章 殺破狼盧俊義的呆和能(轉載)第五十章 結盟方臘第六十二章 吞併高麗第二十章 攻打江南第八十五章 反官本位第十五章 晁蓋中箭第三十四章 石將軍石勇第六十一章 東窗事發第三十二章 大興騎兵第八十八章 金軍北歸第九十三章 紫髯伯皇甫端第六十九章 所謂階級第九十九章 攻下東平第二十六章 二敗高俅第三十章 洪七第三十五章 大刀關勝第一百二三章 安置清照第一百一七章 新式火炮第九十三章 孫立混入第九十三章 孫立混入第十章 公孫來救第三十五章 公審第十三章 收兩美婢第七十六章 趙桓議和第三十二章 大興騎兵第十八章 佔據淮西第一百一九章 圍魏救趙第六十章 思想劣根第八章 帥才關勝第九十三章 女真族滅第六十二章 大敗粘罕第四章 夜幕驚魂第八十四章 靖康之恥第二十七章 敲詐趙宋第一百零五章 一夢麒麟第三十七章 名將之瑕第二章 方臘殘部第七十九章 太原被佔第一百一六章 呼延搬兵第六十九章 張叔夜第三十五章 公審第三十八章 沒羽箭張清第十七章 矮腳虎王英第八十五章 反官本位第五十四章 百花公主第五十四章 百花公主第三十一章 大興馬政第一百一五章 鋼城萊蕪第八十一章 抓獲趙構第四十八章 娶扈三娘第八十五章 截生辰綱第十六章 生擒童貫第六十五章 二十一條第六十二章 水滸桃園三結義第五十一章 所謂冗官第一百二五章 橫掃山東第一百零二章 設元首府第一百二一章 佔領青州第六十三章 快速轉移第十三章 王慶敗亡第六十一章 攻破開城第六十六章 倭人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