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趙佶罪己

盧俊義陶醉在穿越時空~愛戀,陶醉在跟李清照的之時,他也不忘時時關注趙宋朝廷和nv真人的動靜,而此時的李清照可以完全放鬆地頂着神使光環做新nvxìng,她跟盧俊義一起分析情報,一邊研究該何時採取何種動作才能使得齊國利益最大化,一邊盡情地感嘆和嘲笑趙宋朝廷的昏庸無能。

齊國的老百姓歡騰熱鬧歡度chūn節,而宋境內的老百姓卻在凜冽寒風中惴惴不安,不知道自己的將來命運是什麼,而驚慌失措的宋朝君臣早已是一片混luàn了。

在金兵的瘋狂攻面前,他們除了知道金軍來勢洶洶之外,並不清楚金軍的進攻規模到底有多大,也不知道哪個地方能夠阻擋得住金軍,哪個地方可以抵抗多久。對於這樣一個朝廷而言,這一切都來得太突然了,沒有一丁點兒心理準備。

而這時,金國西路軍以粘罕()爲主帥,率軍十萬,從西京大同出發,攻打太原。

強盛的金朝滅亡實力強於宋朝的遼國之後,主懦臣庸的趙宋王朝面對急劇變化的外jiāo形勢卻缺乏長遠的戰略眼光和積極的應變措施,不懂得及時緩和與西夏的關係以chōu調戰鬥力較強的西北邊防軍加強北境防務,也沒有在太原等二線戰略要地佈署機動部隊。

完全出乎粘罕有幾場惡戰的預計,還在幻想着以屈讓和犧牲來換回燕雲各州的宋廷猝不及防,或潰或降,節節敗退,金朝西路軍接連攻取了朔、武、代、四州。

當時趙宋朝廷在太原的高官員就是童貫,他擔任的職務是陝西、河東、河北宣撫使,負責全權統率這三個地區地軍事力量,官邸暫設在太原。除了徵方臘取得勝利以外,童貫在與西夏、遼國的戰爭中,不懂治軍卻極擅隱瞞敗績、慌報軍功,正是他兩次伐遼的失利,使得北宋的**與孱弱在金軍面前暴露無遺,從而萌發了南侵地野心。

多次出使金地馬擴早就對金兵的南侵有所察覺,並提醒童貫早做防備,仍然沉醉於以百萬燕京代租費收回幽州空城而沾沾自喜的童貫卻對此充耳不聞。

金軍南侵前夕,曾參加京談判的馬擴再次前往粘罕軍中商議收回蔚、應二州,狂妄的粘罕笑道:“你還在指望得到這兩個州嗎?山前山後都是大金朝地土地,還有什麼好說的?你們把所有州縣奉上贖罪,我們纔可以原諒你們收納李銳。你現在就可以回去了,我不久就會派人去宣撫司。”馬擴回太原覆命後,大驚失sè地童貫不是按照馬擴的勸說佈署應敵的防務,而是做好了南逃的準備。

不,金國使者來到太原,提jiāo了金軍的宣戰書和討伐宋朝的檄文,並要求宋廷割讓黃河以北地土地。不知所措的童貫準備逃歸京城,太原知府張孝純勸阻道:“金人撕毀盟約,大人應當率領各路將士奮力抗敵,如果大人南歸,軍心必然動搖,這無異於把河東拱手送給金人呀,河東一旦失守,河北豈能保全?!請大人留下來與我們共同報效國家,更何況太原地勢險要,人民勁悍,金兵未必能夠攻取。”厚顏無恥地童貫居然說:“我的職責是宣撫,而不是守土,如果一定要我留下,還要你們做什麼?!”

十二月八日。童貫逃離太原線。張孝純聞迅後擊掌長嘆:“平時童大人何等威風。怎麼一旦風雲突變就心驚膽戰抱頭鼠竄。他還有什麼面目去見天子?!”

十月十六日。趙宋朝廷樞密使宦官童貫從太原風塵僕僕地逃回了東京。逃回途中童太監根本就沒有坐下來吃飯。所有地飯都是在馬背上吃地。乘坐地馬也累死了幾匹。

促使童貫那麼快回京地最重要地一個原因。便是金人地那份宣戰詔書。以及他得到了一份金人討伐宋朝地檄文。這兩件東西告訴童貫一個可怕地事實:金人南下。不是爲了xiǎo打xiǎo鬧地那些土地和財富。不是來佔便宜地。他們瘋狂進攻地背後。是爲了廢黜北宋天子。佔領宋朝地所有土地。這種天大地事情。絕非xiǎo臣敢於上奏。就連跑回到東京地童貫本人也不敢拿着這份狂妄地宣戰詔書輕易地上奏天子。

其實。在童貫面奏趙地前幾天。宋朝君臣已經知道了金人入侵地消息。並且知道了燕山府、河北河東地很多地方已經淪陷了。面臨如此危急地局面。大臣們認爲金兵地入侵是趙在政治上地失誤造成地。建議趙應先降罪己詔。說不準可以挽回人心。一致對外。挽狂瀾於既倒。

趙現在也不管什麼面子了。同意

意見。這個罪己詔在得到趙地認可後。於二月式頒告全國。詔書中說:“自登基以來。言路閉塞。阿諛奉承之聲不絕於耳;jiān侫掌權。宵xiǎo得志。縉紳賢良之人。陷於元黨籍中受到迫害。政治**。世風澆漓。賦斂苛重。生民之財日竭;戍役繁劇。君民不堪其憂。無益於國計民生之事多。侈靡已形成風氣。國家地財源已經被挖殆盡。而謀利者還誅求不已。戍邊地士兵衣食不繼。而冗官冗將卻坐享富貴。災異屢屢出現。實乃上天示警。而朕不知悔悟;天下百姓怨聲載道。而朕深居宮中。絲毫不知。追思過去地過錯。悔之何及!”

當然,趙這道罪己詔並非單純向國人謝罪,是爲了通過自我批評,把全國人民對自己統治的怨氣轉移到對金人的憤恨上去。

趙很清楚他這二十多年來做了多少不得人心的事,以前他統治穩固,chūn風得意,日子過得不錯,他根本不想承認。到如今大敵當前,危及到了自己的寶座,爲了收人心,他不得不屈尊承認。趙還在詔書中信誓旦旦地表示,號召人們上書言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並且號召天下的勤王之師前往東京彙集,準備與金兵一戰。並且還答應,無論出身有多卑微,只要在未來的抗金戰爭中出力的,都可以加官晉爵,有大功勞的還可以拜爲將相。

趙爲了表示自己是認真悔過,並非敷衍搪塞,在痛心疾首一番之後,向人民承諾廢棄所有的苛政:裁撤大晟府、行幸局、採石所、都茶場等壓榨百姓的機關;罷花石綱;遣散朝庭閒散人員,削減宮廷用度以及侍從官;停止都城內外包括道觀、宮觀在內的大型土木工程;以前因爲這些苛政強佔的百姓的土地,都歸還原來的佃戶。

趙這份臨時抱佛腳的罪己詔,在國家面臨危險的時候還是有些作用的。至少是對以前自己的錯誤進行了深刻的反省,並且號召全體人民進行抗戰。

這邊趙忙着除弊政,那邊金兵可沒有閒着,進入十二月下旬以後,金軍快速通過了三鎮,即將到黃河岸邊,形勢越發危急。北宋政fǔ的君臣朝聚朝堂,夜會私邸,平日裡一個個都是能言善辯、八面威風,此時卻是面面相覷、束手無策。到底是戰、和、守、逃,都沒有明確的想法,四派意見爭議不休,趙也茫然無計。

這時,唯一可行並且可以自己的好辦法就是將家屬遣散四方,在南方有親戚的就去投靠親戚,沒有親戚的就投靠下屬,反正在京城裡面當官都有地方的下屬,不少政fǔ官員已經開始轉移財產了。汴水之上,無數船隊絡繹不絕,滿載金銀財寶,破làng揚帆,駛往東南的州郡,雖然東南現在已經陷入齊國盧賊之手,但聽說盧俊義很少殺官,到時候賄賂一番齊軍,便可繞路去荊楚和西川。趙手下的這些大臣都是酒囊飯袋之徒,金兵離得還很遠,不考慮如何退敵,就知道想這家裡的一畝三分,這樣的官僚隊伍關鍵時刻怎麼能夠指望得上。

十二月二十晨,也就是金兵入侵中山的當天,回來了幾天的童貫與李邦彥商量後,知道紙裡是包不住火的,終於下定決心入朝面奏趙。在皇宮裡,兩人畏畏縮縮、支支吾吾,費了老半天的勁,總算顫顫巍巍地呈上了那份金人的宣戰詔書和那份檄文。

趙也知道童貫從前逃跑回來了,只是最近的麻煩事情太多,還沒有來得及顧上他。他不看那些東西還好,一看猶如五雷轟頂。檄文中說:“趙在當藩王的時候就包藏禍心,yīn謀奪取天子之位。

他惜暗中藉助宮廷之力,剪除自己的兄長,終於登上了天子的寶座,險惡之心肆意地發作,日甚一日。黃袍加身後志得意滿,頭腦昏聵,目空四海,鄙夷一切,自認爲有天命,即使作惡多端也無可奈何。”語言之惡毒,可謂前所未有。

作爲堂堂的大國天子,被蠻國如此點着名地辱罵,真是恥辱到頂了。但是打仗也打不過人家,想到此處,趙皇帝不覺然淚下,顫着音說道:“休、休,卿等晚來商議!”

此此刻,尚在猶豫不決階段的趙下定決心推出大動作,準備禪位!既然金人已經和他撕破了臉皮,把他貶低得一錢不值,和他們繼續打jiāo道太丟臉了,還是讓太子來收拾這個殘局吧,自當神仙去了。(未完待續,如yù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首發

第十六章 攻曾頭市第五十四章 稅制改革第二十三章 趙明誠第七十三章 建設種田第九十一章 誅殺劉豫第十四章 血染獅子樓第二十四章 統一道教第二十四章 統一道教第二十五章 武松拜師第十二章 大敗關勝第七十二章 宋失黃河第六十章 擊敗宗望第二章 到了水滸時空第八十七章 分權壟斷第三十九章 高麗盧氏第一百一一章 輕取韓滔第二十二章 攜美同歸第二章 拼命三郎石秀第四章 夜幕驚魂第六章 燕青第十九章 王進被高俅逼走第十九章 一統江淮第七十八章 倭國內耗第十五章 晁蓋中箭第七十七章 金軍暫撤第四十九章 所謂地主第六十章 思想劣根第六十八章 娶李清照第三十章 發展馬政第八十一章 抓獲趙構第十四章 血染獅子樓第四十章 山東羣雄第九十七章 趙佶動怒第三十三章 意亂神迷第五章 雞肋麒麟功第二十章 討價還價第三十八章 喬道清敗第九十三章 女真族滅第二十五章 一敗高俅第十五章 鄆哥第四十一章 田虎敗亡第五十七章 水師動員第八十章 滅倭在即第六十八章 娶李清照第九十二章 承繼宋統第六十八章 一槍救二將第六十五章 金軍南下第九十一章 梁山擴軍第七十章 趙佶罪己第八十二章 汴京失陷第四十八章 未娶妻先納妾第五十三章 宋非良國第十一章 拜訪樑中書第五十二章 金錢豹子湯隆第三十二章 遇梁紅玉第一百一五章 鋼城萊蕪第一百一七章 新式火炮第五十二章 遼國殘部第五十五章 救人閹人第七十九章 耗盡倭兵第十二章 龐春梅第五章 雞肋麒麟功第七十二章 天仙又如何第十章 公孫來救第十三章 收兩美婢第二十八章 收少華三英第五十章 結盟方臘第八十章 船火兒張橫第十章 過年第九十三章 孫立混入第八十九章 阻擊金兵第七十八章 復興架構第二十四章 高俅來犯第四十四章 遼國內亂第三章 明教歸附第六十九章 張叔夜第七十八章 太原被圍第六十章 擊敗宗望第五十六章 麒麟春功第四十七章 約扈三娘第六十二章 大敗粘罕第一百一三章 救下三娘第四十二章 預謀倭國第七章 佛教愚華第二十一章 噩夢驚魂第十一章 鬥敗高廉第一章 看過水滸嗎第七十章 梁山軍制第九十四章 破祝家莊第二章 拼命三郎石秀第九十二章 承繼宋統第五十章 張覺之變第三十一章 鼓上蚤第三十九章 孫安大敗第三十九章 高麗盧氏第五十一章 坦誠相見第六十五章 二十一條第八十九章 齊國憲法第七十六章 趙桓議和第二十一章 佔領蘇南
第十六章 攻曾頭市第五十四章 稅制改革第二十三章 趙明誠第七十三章 建設種田第九十一章 誅殺劉豫第十四章 血染獅子樓第二十四章 統一道教第二十四章 統一道教第二十五章 武松拜師第十二章 大敗關勝第七十二章 宋失黃河第六十章 擊敗宗望第二章 到了水滸時空第八十七章 分權壟斷第三十九章 高麗盧氏第一百一一章 輕取韓滔第二十二章 攜美同歸第二章 拼命三郎石秀第四章 夜幕驚魂第六章 燕青第十九章 王進被高俅逼走第十九章 一統江淮第七十八章 倭國內耗第十五章 晁蓋中箭第七十七章 金軍暫撤第四十九章 所謂地主第六十章 思想劣根第六十八章 娶李清照第三十章 發展馬政第八十一章 抓獲趙構第十四章 血染獅子樓第四十章 山東羣雄第九十七章 趙佶動怒第三十三章 意亂神迷第五章 雞肋麒麟功第二十章 討價還價第三十八章 喬道清敗第九十三章 女真族滅第二十五章 一敗高俅第十五章 鄆哥第四十一章 田虎敗亡第五十七章 水師動員第八十章 滅倭在即第六十八章 娶李清照第九十二章 承繼宋統第六十八章 一槍救二將第六十五章 金軍南下第九十一章 梁山擴軍第七十章 趙佶罪己第八十二章 汴京失陷第四十八章 未娶妻先納妾第五十三章 宋非良國第十一章 拜訪樑中書第五十二章 金錢豹子湯隆第三十二章 遇梁紅玉第一百一五章 鋼城萊蕪第一百一七章 新式火炮第五十二章 遼國殘部第五十五章 救人閹人第七十九章 耗盡倭兵第十二章 龐春梅第五章 雞肋麒麟功第七十二章 天仙又如何第十章 公孫來救第十三章 收兩美婢第二十八章 收少華三英第五十章 結盟方臘第八十章 船火兒張橫第十章 過年第九十三章 孫立混入第八十九章 阻擊金兵第七十八章 復興架構第二十四章 高俅來犯第四十四章 遼國內亂第三章 明教歸附第六十九章 張叔夜第七十八章 太原被圍第六十章 擊敗宗望第五十六章 麒麟春功第四十七章 約扈三娘第六十二章 大敗粘罕第一百一三章 救下三娘第四十二章 預謀倭國第七章 佛教愚華第二十一章 噩夢驚魂第十一章 鬥敗高廉第一章 看過水滸嗎第七十章 梁山軍制第九十四章 破祝家莊第二章 拼命三郎石秀第九十二章 承繼宋統第五十章 張覺之變第三十一章 鼓上蚤第三十九章 孫安大敗第三十九章 高麗盧氏第五十一章 坦誠相見第六十五章 二十一條第八十九章 齊國憲法第七十六章 趙桓議和第二十一章 佔領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