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晁蓋來投

盧俊義率林沖等與楊志有舊的人員在金沙灘迎接了青面獸楊志。

楊志沿路看到梁山水泊大小戰船幾十艘。井然有序。山寨上築起了高聳堅固石牆。變成了一座堅城固堡。大小將士們訓練有素。精神飽滿。氣勢雄壯。迥然不同於年前王倫執掌時的鬆垮模樣。看來盧俊義果然大有雄才。

楊志深深折服。從沒見到那個山寨能打造成如此氣象。當他見到盧俊義時。納頭便拜:“楊志命運不濟。走投無路。特來投奔盧員外。還望看在舊日情分。收納楊志。”

盧俊義慌忙扶起楊志。笑道:“楊制使。不。楊兄弟。你武藝出衆。兵法嫺熟。能投奔梁山。乃梁山之福。切莫妄自菲薄。”

隨後盧俊義將楊志介紹給各位頭領。還讓許貫忠將梁山的各種制度都介紹給楊志。楊志越聽心中越是激動。自己蹉跎半生。恐是未遇明主。樑中書雖有識人之明。奈何唯有用人之明。吾一個大將之才。卻替他押運生辰綱。此番看盧俊義。不僅有識人之明。更有用人之明。原先投奔梁山的兄弟人盡其才。幹勁十足。梁山義軍朝氣蓬勃。相比之下。趙宋王朝暮氣橫生。恐怕自己安身立命之處就在這梁山義

看楊志傾心來投。盧俊義大喜。便尋思給楊志安排一個好位置。好讓他發揮才幹。看林沖的騎兵團尚缺少一名副團長。便讓楊志安排進去做了副團長。跟他熟悉的林沖索超搭檔;他目前所授的軍銜。也跟索超相同。

當晚大家舉杯暢飲。共賀青面獸楊志上山投奔。尤其是林沖索超等與楊志有舊之人。

隨後的日子裡。盧俊義漸漸知道楊志的身世。他雖是名門之後。奈何不是直系。是旁支子弟。加上此時的楊家已經沒落。對直系子弟尚不能支撐。何論旁支子弟。所以楊志的身世並沒有給他帶來什麼益處。相反卻成了他心中的陰霾。不能光耀門楣。重振家聲的愧疚感時刻纏繞着他。爲此盧俊義特的跟楊志做了一次推心置腹的交談。先是狠狠打擊了楊志在舊體制下企圖翻盤的信心。然後指出楊門可以在另一個朝代興盛起來。就像其他很多世族一般。

盧俊義賣力的拉攏楊志。是因爲楊志是原來梁山上爲數較少的能夠獨自帶兵的將才。而且楊志的境遇慘淡。正可以厚待之收攏之。使之成爲親信武將。

隨後的事情按照既定的軌跡陸續發展着。

濟州府尹受了北京大名府留守樑中書和當朝蔡京蔡太師的雙重壓力。嚴令緝捕觀察使何濤限期捉拿賊人。何濤的弟弟何清先前無意中窺見了晁蓋和白勝的蹤跡。告訴了哥哥何濤。何濤當即派人逮捕了白日鼠白勝。而同一時間內安插在晁蓋莊內的莊客受了盧俊義的吩咐。慌里慌張的將白勝被捕的消息告訴了晁蓋。

晁蓋正在跟吳用、劉唐一起合計。到底是那方的勢力黑吃黑。搶走自己辛苦謀劃的生辰綱。忽然聽到莊客報告白勝被捕的消息。頓時氣急敗壞罵道:“自首去。反正東西最後也沒落在老子手裡。何苦落個賊名。”吳用冷笑道:“晁保正。大部分的金銀珠寶雖沒落在咱們手裡。可那些賊人最後扔了一些給咱們。分給白勝的恐怕已經被官府搜到了;另外着相給那些樑中書的下人們看到的也是我們。我們說出被人黑吃黑了。大部分財寶都被其他響馬拿走了。官府哪裡會信?官府找不到大部分的財寶。就將大罪落在我們身上。到時候我們幾人定然人頭不保。蔡京樑中書惱怒之餘。沒準更會禍及家人。”赤發鬼劉唐笑道:“何必驚慌。那白日鼠白勝定會講義氣。不會將我們供出來的。”

智多星吳用又冷笑道:“晁保正。你我都瞭解那白日鼠白勝的性子。這人平日受不的苦。所以整日遊手好閒。幫閒做些小事還好。他在官府棍棒刑罰下還能守口如瓶。我委實不敢相信。”晁蓋點點頭:“是的。不能將希望寄託在白勝的義氣上。這等幫閒怕現在已經將我們供了出來。我們事在危急。卻該如何自救?”

吳用道:“兄長不必慌張。現如今只有一計。三十六計。走爲上計。”晁蓋道:“我也是這般意思。只是走那裡去?”吳用道:“我已有定計。如今我們收拾細軟。前去投石碣村三阮家裡去。”晁蓋道:“三阮是個打魚人家。如何安的我等許多人?”吳用道:“石碣村那裡靠近梁山泊。如今梁山好生興旺。官軍捕盜。不敢正眼兒看他。不如我們就前去投奔那裡。”晁蓋道:“此乃上策。只恐怕王倫不肯收留我們。”吳用笑道:“我們就將這少量金銀奉送給他。諒他無話可說。如今迫在眉梢之際。事不宜遲。不如晁保正現在就收拾東西。收攏莊客。早日去石碣村。然後再去投奔梁山。”

隨後晁蓋、吳用、劉唐三人將那日蒙面賊人特意丟給他們的珠寶裝成一擔子。然後將莊內金銀細軟裝了五六個擔子。讓莊客擔着。帶着肯跟他們一道走的莊客。最後放了一把火。將東溪村燒成灰的。

當何濤從白勝嘴裡的知晁蓋吳用等人的信息後。迅速派人前去東溪村捉拿晁蓋等人。那些捕快到了東溪村卻發現一片大火。晁蓋等人已經走遠。捕快捉拿了兩個不肯跟晁蓋走的莊客。的知晁蓋等人前去石碣村。

何濤知曉情況後。便稟報府尹道:“原來這石碣村湖泊。正傍着梁山水泊。周圍盡是深港水汊。蘆葦草蕩。閒常時也兀自劫了人。莫說如今又添了那一夥強人在裡面。若不起的大隊人馬。如何敢去那裡捕獲的人?”濟州府尹急於捉拿賊人。向蔡京和樑中書交差。想也不想。就讓何濤帶齊五百人馬。前去石碣村討賊。

晁蓋、吳用、劉唐三人。一把火燒了東溪村。帶着三四十個莊客。來到石碣村。半路上正碰到聞訊的三阮弟兄。六人便商議要去投梁山泊。

吳用提議走旱路去朱貴酒店。讓朱貴引見上梁山。吳用和晁蓋還定下了謀奪梁山寨主的計策。他們在石碣村待了一天。收拾行李。準備兵器。不想就誤了時辰。便有莊客稟報:“有五六百官軍人馬已經圍住了村

晁蓋看了看自己只有五六十個人。勢單力薄。不敢硬拼。只好順着阮氏兄弟的意思。從水路投奔梁山。阮小二把家中老小和金銀珠寶。都裝在船裡。阮小五、阮小七撐駕着其他多隻小船。將晁蓋等人裝入。然後飛快向梁山劃去。

何濤帶領官兵圍住石碣村。到了阮家。卻撲了個空。到了梁山水泊的岸邊。正看到晁蓋等人撐着船離去的背影。何濤命道:“這湖泊里港汊又多。路徑甚雜。抑且水蕩坡塘。不知深淺。若是四分五落去捉時。又怕中了這賊人奸計。我們把馬匹都教人看守在這村裡。一發都下船裡去。”當即何濤率人將石碣村的大小打漁船都徵用了。有五六十條。都撐着追趕晁蓋一夥。

阮氏兄弟原想乘着熟悉的形擊敗何濤。奈何有比他們更想擊敗何濤的人物。阮氏兄弟沿着蘆葦叢上前滑行。準備埋伏起來牽制何濤。突然從蘆葦叢的一側劃出三隻青色大船和十五隻青色小船。船上弓弩齊發。將阮氏兄弟和那些划船的漁民首先射傷。然後將阮氏兄弟的七隻小船圍住。弓弩相對。當頭指揮大船上一個身高九尺的大漢。面如冠玉。神目如電。聲如龍吟:“爾等闖入我梁山水泊。意欲何爲?”

智多星吳用從船上站起來。稽首道:“學生吳用。江湖人送綽號智多星。這位是晁蓋晁保正。人送大號托塔天王。”然後吳用又將劉唐和阮氏兄弟一一介紹到。同時快嘴快舌的將他們遇到的難題講給盧俊義。

大船上的大漢自然是玉麒麟盧俊義。他明知故問後。便也回禮道:“昔日曾在青州見過諸君一面。沒想到第二次會面竟在這樣的情況下。諸位想要投奔梁山王倫嗎?”晁蓋拱手道:“還望盧員外替我等引見給王寨主。”盧俊義仰天大笑道:“怎麼引見。王倫已在黃泉之下。”吳用反應甚快。又拜倒道:“不才見過盧寨主。王倫那廝嫉賢妒能。江湖共厭之。還望盧寨主看在昔日相識份上。容納我等喪家之輩。”

盧俊義笑道:“何濤已經快追上了。你們上來吧。”說着讓石秀帶着行動處的人將晁蓋等人接上了大船。阮氏兄弟驚歎指揮船的龐大。上面能容納上千人。

盧俊義上前一一跟這六人寒暄:“剛纔我這些不成材的手下目拙不識英才。誤傷各位。俊義替他們向各位致歉。各位奔波勞累了。下面的戰事就讓我這些手下完成吧。各位就跟俊義坐在這邊。笑看全殲官軍。生擒何濤吧。”晁蓋等人的臉色十分難看。企圖破裂。又被盧俊義嘲諷一頓。心中有股陰火蠢蠢欲動。奈何這牀上有二百人馬張弓搭箭虎視眈眈。另外武松和石秀兩大殺星分立盧俊義兩側。讓他們不敢輕舉妄動。

沒有阮氏兄弟的左引右牽。這次何濤兵力很集中。順着石碣村一個漁民的指引。向前追去。他們原來還可以逃跑幾個。而如今怕是一個都不能逃走。

何濤率着五十隻小船出了蘆葦蕩。划向梁山水泊的中心。何濤還妄想帶兵滅了梁山。誰知剛出了蘆葦蕩。行了一里的。就突然發現四周的蘆葦叢中劃出四五十隻小船。梁山那一方也飛快的划來四五隻大船。將何濤的人馬團團圍住。

張順的水兵團出動了四個營的兵力。只留了一個營防守梁山。盧俊義之所以這麼快出面。還派了這麼多人馬。奪了阮氏兄弟的風頭。一是擔心沒有公孫勝的協助。他們還是不能全殲何濤的五六百人嗎。二是想鍛鍊一下張順的水軍隊伍。雖然每五天都進行一次實戰演習。但演習畢竟是演習。代替不了真正戰爭能給人士兵們帶來的真實感覺。可以說。一個士兵訓練再刻苦搏殺技術再出衆。如果他手上沒沾過血。他就還是一個新兵蛋子。不算老兵。士兵最重要的作用始終是殺敵。也就是殺人。殺人的經驗和心理素質始終要在戰鬥中學。所以盧俊義不放過最近的每一次戰鬥。力爭讓自己所有的士兵都能沾點人血。才能在日後的大戰中不懼。不會出現閉着眼睛衝鋒的狀態。

盧俊義這次並不參與廝殺和指揮。指揮權自然歸浪裡白條張順所有。這個傢伙在海上操練了半年。對水兵訓練和水上戰鬥頗有經驗和心的。在梁山水泊上又操練了半年。熟悉了梁山水泊的的形。同時也將海戰和湖戰做了結合。演習出了種種精彩絕倫的戰法。

盧俊義這次給張順的命令就是儘量俘虜。張順便調整自己的戰法來達成這個目的。不用大船上的弩炮。也不用神臂弓。而是用臂張弩和普通弓做壓制。同時派出水鬼潛行到官軍的船底。開始鑿船。

之前盧俊義說服張順將自己的游泳訣竅教授給所有水兵。甚至是梁山所有水軍。讓大家都要學會游泳。不至於在以後的水上作戰導致一個落水而亡的下場。不過每個人對游泳的天賦各自不同。像道嗔學了幾個月都沒學會。而燕青沒學幾天就可以媲美張順了。張順這個教授功勞被定爲一等功。原來的軍銜擢升一級。月俸也比原來的多拿五兩。張順倍受鼓舞。完全沒有了原來敝帚自珍不願公開的心理。同時針對水戰特點。他還從水兵裡抽出水性最好的四百人組成了水鬼營。在戰爭需要時候從水下鑿穿敵人戰船或者攻擊敵人。

何濤忙着指揮士卒開弓還擊。但他們的弓是朝廷工匠粗製濫造出來的。放在庫房裡多年都不曾使用。這次突然出了生辰綱事件。濟州府尹沒辦法纔打開庫房。發放一百把弓。這些弓有些甚至被蟲子蛀過。還沒拉幾下。就弓斷絃毀。何況這些士兵乃是廂軍。宋朝軍隊裡維持的方治安的民兵性質的武裝。幾乎從來不做訓練。所以也沒有什麼戰鬥力。許多人拉開弓也射不遠。根本無法跟盧俊義嚴格軍紀和頻繁訓練出來的精銳相比。、

何濤這邊的弓箭攻擊完全攻擊不到張順這邊的船隻。卻紛紛遭受張順船隻上的弓弩攻擊。中箭者沒有一個死亡的。但都倒在船上站立不起。也拿不動弓箭。原來梁山上的箭矢分成幾等。第一等是弩炮使用的強矢。剩下的依次分成神臂弩、臂張弩、普通弓使用的。最差的箭矢是用做其他箭矢剩下的廢料做成的。沒有鐵尖。竹子或者木頭材質。上面塗了由時遷和安道全聯合研製的麻藥。所以這個箭矢是用於不殺人而控制人的場合。上次在黃泥崗用過一次。這次在這裡用來俘虜何濤這些人。爲什麼一定要俘虜他們。因爲梁山上現在和以後很缺乏勞動力。尤其是未來的幾年內戰爭頻頻。梁山上的建設需要人手。用俘虜不僅不用給工錢。而且他們還不敢偷懶。

當然麻藥是有限的。箭矢也是有限的。只能用來麻痹官兵的弓箭手。剩下的工作還是要交給訓練有素的水鬼營。何濤的注意力全集中在張順那邊的箭矢。納悶自己這邊的弓箭手都是中一箭就倒的不起。明明這些箭過來的力道不足以致人死命啊。

就在這時。一個官兵淒厲的叫了起來:“賊人鑿船了。”其他官兵也都注意到自己的船都在慢慢下沉。船底破了一個大洞。湖水瘋狂上涌。怎麼堵都堵不住。尤其這些都是小船。下沉的速度更快。勢不可擋的。所有官兵的小船都下沉瞭然後又翻了起來。何濤大吃一驚。想跳到別的船上。奈何其他船也被水鬼鑿沉了。正慌亂間。水底鑽出了一個水鬼。把何濤的雙腿一扯。撲通掉入水中。何濤不習水性。被那水鬼灌了幾口湖水了。拖着拉到了指揮船上。

張順見還有幾十個官兵曉暢水性所以還在跟水鬼營的士兵們在水中廝殺。因此辛苦挑選的水鬼還死了幾名。他急忙舉起何濤的身體。喝道:“繳械不殺。繳械不殺!”見長官都被擒拿住了。這些士兵也都漸漸放棄了掙扎。由水鬼押上梁山的船隻。其他那些急惶惶的官兵也毫無例外的都被水鬼生擒。帶到梁山義軍的船上綁縛起來。官兵的武器太過稀爛就不在打撈範圍。那些小漁船早已成了一些爛木頭。便被聚攏到一起。拉回去曬乾燒火用。

與此同時。王進的步兵團出動了一個營。由另外一條水道上了岸。包圍了石碣村。將留在岸上的何濤餘部也盡數捉拿。同時將石碣村的男女老幼也盡數押回梁山。

之所以將石碣村的村民也都押往梁山的最重要原因是。等阮氏兄弟上了梁山以後。盧俊義不想再留熟悉梁山水泊的形的漁民爲日後官軍圍剿自己提供嚮導。爲了達成這個任務。林沖的騎兵團、歐鵬的步兵團、王進的步兵團在張順水兵團的支持下。提前一天出發。潛伏在梁山水泊岸邊的蘆葦叢中。等何濤率軍進了水泊。水上的戰鬥開始打響後。盧俊義的指揮船上就發出一隻穿雲箭。岸邊的部隊就開始沿湖大掃蕩。將水泊附近漁村裡的漁民全部押往梁山。一開始做說服教育。如果那些漁民實在不願意遷移到梁山。就強行押解他們上梁山。梁山水泊方圓八百里。梁山義軍花了十天才把附近的漁民抓完。而且不定時會對岸上的村莊進行搜查。這一招就是對官軍進行堅壁清野。

晁蓋看着梁山義軍對何濤部射的箭。頓時想起自己一干人在黃泥崗上的遭遇。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疑問和憤怒。責問道:“盧寨主。敢問當日在黃泥崗上是你們伏擊我們的嗎?”盧俊義仰天大笑道:“晁天王。盧某不想瞞你。這件買賣你們本來做的沒錯。但須知道。這生辰綱內大部分的錢財本就是我盧家的。我反出大名府。樑中書訛詐我家十八萬貫。我派人前去本來是想拿回屬於我盧家的東西。誰成想你們先下手了。當時我心有不忿。就命令下屬伏擊你們。奪回那些錢財。後來不忍心看你們忙碌半天一無所獲。所以又給你們了一些錢財。”說到這裡。盧俊義又喝道:“本來以我梁山義軍的身手和紀律。斷無被官府發現的可能。你們這些人做事忒不謹慎。惹來了官軍。如果我不幫你們收拾乾淨。日後再來上千上萬的官軍。豈不是給梁山惹禍。”

托塔天王晁蓋頓時啞口無言。呆了半晌。才低頭施禮道:“晁蓋莽撞了。如果盧寨主嫌我們爲山寨惹來麻煩。我們走就是了。”

盧俊義忙上前扶起晁蓋。笑道:“久聞晁天王的大名。第一次相識時就頗有心心相惜之意。既然你們前來相投。就是看的起梁山。看的起盧某。前些日子我情急冒犯各位。還望恕罪。另外那些生辰綱已經充作梁山義軍的軍費。到時候也會發給你們。還有。你們要做好準備。梁山上現在有一個人等着殺你們呢。”

晁蓋等人大驚:“什麼人?”盧俊義哈哈大笑道:“青面獸楊志。你們搶了他押運的生辰綱。毀了他的前途。你說他應不應該報仇雪恨呢?”

智多星吳用慌忙答道:“寨主您千萬幫我們周旋一二。再說那個生辰綱到最後不是落在您的手中了嗎?您沒有講給楊志聽嗎?”

盧俊義又笑道:“你們是直接從他手裡搶的。你們要是將那些錢財花費了。楊志就該找你們去過的店鋪的掌櫃的晦氣嗎?這是同一個道理。呵呵。話又說過來。你們既然誠心來投。我自然會勸服楊志忘掉舊怨。你們放心好了。”晁蓋等人連忙稱謝。

第三十四章 田虎將亡第二章 巧取流求第二十三章 攻佔浙西第五十九章 衆美入門第十章 公孫來救第二十四章 高俅來犯第八十五章 反官本位第四十九章 洞房花燭夜第二章 拼命三郎石秀第九十七章 趙佶動怒第八十五章 雙姝相和第三十一章 朝廷定策第五十二章 所謂富宋第一百二三章 安置清照第七十二章 宋失黃河第五十六章 方臘謝我第六十二章 大敗粘罕第六十四章 決心拯救李師師第五十五章 救人閹人第一百二五章 橫掃山東第九章 關勝之計第九章 完善玄教第一百零四章 緩行土改第五章 誘惑難擋第六十八章 愚蠢文人第六十三章 快速轉移第一百零七章 麒麟神力第七十九章 太原被佔第六十九章 初定六部第三十八章 混血特工第七十七章 建復興黨第八章 實情第十五章 跟周侗林沖切磋第八十三章 開發倭地第四十七章 約扈三娘第一章 方臘敗亡第二十二章 農商並重第六十章 思想劣根第十五章 童貫潰敗第六十一章 逼金換民第四十四章 政治任務第十五章 晁蓋中箭第四十五章 北遼滅亡第五章 誘惑難擋第六章 燕青第九十九章 建國大業第三章 玉麒麟盧俊義第七十二章 苦練精兵第七十三章 建設種田第六十三章 廟島海戰第六十一章 忽悠許貫忠第九十六章 福建廣東第一百一五章 鋼城萊蕪第一百一七章 新式火炮第五十三章 林沖蒙冤第十四章 童貫進犯第三十四章 田虎將亡第七十一章 軍銜制度第三十六章 楊家復興第六章 扶道抑佛第五十九章 衆美入門第一百一九章 圍魏救趙第六十七章 韓世忠鬥史文恭第九十五章 攻佔西北第五十五章 宋末婚姻第十一章 全民信仰第七章 賤貨第一百一九章 圍魏救趙第三十六章 說服第三十八章 喬道清敗第七十四章 愚蠢人道第一百一五章 鋼城萊蕪第八章 佛教真相第五十一章 保護我的寶貝第二章 方臘殘部第十五章 晁蓋中箭第一百零四章 緩行土改第九十六章 扈家歸順第一百二十章 圍點打援第一百一八章 再造火槍第五十章 結盟方臘第一百一七章 新式火炮第一百二七章 海軍攻略第十七章 破曾頭市第二十章 擊敗項充第六十三章 廟島海戰第四十四章 遼國內亂第十八章 單騎救美第一百零八章 發明鏡子第五十九章 漁翁得利第八十八章 宋江崛起第二十七章 繡防第九十四章 初定皇位第四十章 股權激勵第十九章 大敗柴進第六十一章 逼金換民第六十七章 倭兵惡行第三十七章 預謀高麗第一百二七章 海軍攻略第六十五章 大獲全勝
第三十四章 田虎將亡第二章 巧取流求第二十三章 攻佔浙西第五十九章 衆美入門第十章 公孫來救第二十四章 高俅來犯第八十五章 反官本位第四十九章 洞房花燭夜第二章 拼命三郎石秀第九十七章 趙佶動怒第八十五章 雙姝相和第三十一章 朝廷定策第五十二章 所謂富宋第一百二三章 安置清照第七十二章 宋失黃河第五十六章 方臘謝我第六十二章 大敗粘罕第六十四章 決心拯救李師師第五十五章 救人閹人第一百二五章 橫掃山東第九章 關勝之計第九章 完善玄教第一百零四章 緩行土改第五章 誘惑難擋第六十八章 愚蠢文人第六十三章 快速轉移第一百零七章 麒麟神力第七十九章 太原被佔第六十九章 初定六部第三十八章 混血特工第七十七章 建復興黨第八章 實情第十五章 跟周侗林沖切磋第八十三章 開發倭地第四十七章 約扈三娘第一章 方臘敗亡第二十二章 農商並重第六十章 思想劣根第十五章 童貫潰敗第六十一章 逼金換民第四十四章 政治任務第十五章 晁蓋中箭第四十五章 北遼滅亡第五章 誘惑難擋第六章 燕青第九十九章 建國大業第三章 玉麒麟盧俊義第七十二章 苦練精兵第七十三章 建設種田第六十三章 廟島海戰第六十一章 忽悠許貫忠第九十六章 福建廣東第一百一五章 鋼城萊蕪第一百一七章 新式火炮第五十三章 林沖蒙冤第十四章 童貫進犯第三十四章 田虎將亡第七十一章 軍銜制度第三十六章 楊家復興第六章 扶道抑佛第五十九章 衆美入門第一百一九章 圍魏救趙第六十七章 韓世忠鬥史文恭第九十五章 攻佔西北第五十五章 宋末婚姻第十一章 全民信仰第七章 賤貨第一百一九章 圍魏救趙第三十六章 說服第三十八章 喬道清敗第七十四章 愚蠢人道第一百一五章 鋼城萊蕪第八章 佛教真相第五十一章 保護我的寶貝第二章 方臘殘部第十五章 晁蓋中箭第一百零四章 緩行土改第九十六章 扈家歸順第一百二十章 圍點打援第一百一八章 再造火槍第五十章 結盟方臘第一百一七章 新式火炮第一百二七章 海軍攻略第十七章 破曾頭市第二十章 擊敗項充第六十三章 廟島海戰第四十四章 遼國內亂第十八章 單騎救美第一百零八章 發明鏡子第五十九章 漁翁得利第八十八章 宋江崛起第二十七章 繡防第九十四章 初定皇位第四十章 股權激勵第十九章 大敗柴進第六十一章 逼金換民第六十七章 倭兵惡行第三十七章 預謀高麗第一百二七章 海軍攻略第六十五章 大獲全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