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燕雲往事

俊義一邊收攏田虎殘部,一邊全力鞏固佔領的淮西、,同時大力展騎兵。超速更新最新小說章節而他一直沒有放對燕雲十六州的關注,這一段時間內在燕雲地區生的事情已經改變了整個中國的局勢,矛盾的焦點就是燕雲地區的歸屬。

宋朝對燕雲的覬覦日久,不可放鬆。

燕雲十六州指的是幽州(今北京)、薊州(今天津薊縣)、瀛州(今河北河間)、州(今河北州)、莫州(今河北任丘)、檀州(今北京密雲)、順州(今北京順義)、新州(今河北鹿)、>州(今河北懷來)、儒州(今北京延慶)、武州(今河北宣化)、雲州(今山西大同)、應州(今山西應縣)、寰州(今山西朔縣東北)、朔州(今山西朔縣)、蔚州(今河北蔚縣)。

這十六州自東向西包括了後世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山西北部的東西長約六百公里,南北寬約二百公里,全部面積差不多爲十幾萬平方公里的一大片土地。而且這些州縣基本上都分佈在長城的南側,是長城這條古老的防線背後的戰略支撐點,其中的瀛、莫二州還向南深入到河北腹地數百里。從軍事角度來看,縱觀中國北方地理大勢,太行山、燕山等山脈呈S形綿延千里,勢如一條張牙舞爪的龍,屏蔽着華北大平原,保衛着中原腹地,實際上是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的一道分水嶺,歷代中原的漢族王朝無不在此設關守險,這樣可以避免派出很多兵士鎮守平原地區地關口要隘,省去了好多軍費開支。失去了這些土地和戰略支撐點,地處中原地王朝就等於失去了中國北部、西北部的山川之,也等於是失去了長城防線。

但後晉石敬將河北、山西北部的燕雲十六州割讓給遼國後,趙宋王朝失去了這一天塹,自燕京往南直至黃河,再無險礙可憑,華北大平原上一馬平川,極利於遊牧民族的騎兵馳騁。中原王朝盡失地利險要,再加上缺少了塞北傳統養馬的基地,缺少良馬精騎,難以同遼國爭鋒,也無法阻擋遊牧民族縱馬南侵。

從燕雲南下千里直至開封,都是平原地帶,連個像樣的山頭都少見。開封的北面除了黃河之外,再無其他天然地險阻障礙,基本上都是易攻難守的地方。北來的遊牧民族鐵騎會很輕易地越過遼闊而肥沃的千里平原而到達開封城下,使中原王朝陷入被動之中。“燕薊不收,則河北不固;河北不固,則河南不可高枕而臥。”

周世宗柴榮率領水陸兩軍北伐燕雲之地,一個多月地時間裡收復了寧、莫、瀛、易四州,本來他想一鼓作氣攻取幽州城,但卻因爲柴榮病重以及部分將領的異議而收兵,一個月後柴榮病逝,北伐之事也就不了了之了。周世宗柴榮是五代十國後期最有作爲地皇帝,無論在治國還是行軍打仗方面,都是一把好手,若非意外去世,他是極有可能收復燕雲十六州的。

宋太祖趙匡胤登基以後,對這一不利的國防形勢曾憂心忡忡地說:“天下視幽薊爲北門,無幽薊則天下時常不安。”當時廣大南方未定,後方不穩定,不便對遼用兵,趙匡胤就專門設立了一個機構叫“封樁庫”,其職能相當於是個大的儲錢罐,就是在每年的財政收入中,劃出一定比例的盈餘存儲起來。打算存滿了四五百萬貫後,就把儲錢罐砸碎了,與遼國談判關於交還燕雲地土地和人口的事宜。倘若是遼國同意了,這筆錢就作贖地款用,否則就充作軍費,武力奪取,以總數五百萬錢,單價二十五貫一個,買遼國二十萬精兵地人頭。可惜的是,趙匡胤不到五十歲,正值英年就在歷史迷案“燭光斧影”中死掉了。

二十年後,在剛剛平滅北漢之後,爲了永久地消除北方禍患,宋太宗趙光義想一鼓作氣收復幽州。在不到五個月地時間裡,宋軍數十次戰鬥,然而,這支剛剛攻佔太原的勝利之師沉於歌舞昇平地宴慶和美女的溫柔,在酒桌上和牀第間還很威猛,到了戰場上就是一支不堪再戰的疲憊之師,已經到了強弩之末的地步,最終慘敗於高梁河戰役。趙光義背上中了兩箭,但是幸運的是可以坐上了騾車南逃,宋軍天下無敵的精茫銳氣也被消磨了不少,中原王朝爲收復燕雲十六州而動的對遼國的第二次戰爭遂告失敗。宋雍熙三年,宋太宗趙光義趁着遼國女人、小孩當政(遼聖宗以及太后蕭燕燕,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蕭太后),又集結兵力三十萬,兵分三路,東出雄州,中路出飛狐口,西路出雁門關,揮師北伐。戰前宋朝君臣在軍事上做了長達七年的準備工作,連佔領了遼國土地後要任命的官員都準備好了,而且各路的領軍主帥曹彬

進、潘美(《楊家將演義》中奸臣潘仁美的原型),統一南方的戰爭中立下過赫赫戰功的常勝將軍。三路大軍的進展開始都非常順利,遼軍採取誘敵深入的計策,在歧溝關等地宋軍被當時遼國的名將耶律休哥擊敗,全線潰退。東線的慘敗最終導致整個戰局的不利,宋太宗趙光義被迫下令全線撤退。西路軍掩護寰、朔、雲等州的羣衆撤往內地,很快遼軍的騎兵殺到了,宋軍傷亡慘重。西路軍的副統帥也就是世人皆知的楊業(楊繼業),也在戰鬥中被俘,先是不降再而絕食殉國。至此,宋帝國企圖以武力收復燕雲地區的最後一次努力也宣告失敗。幸好這一次宋太宗趙光義沒有親臨前線,否則宋軍還要準備騾子車供他逃跑之用,不過宋太宗最終的死亡是背上的箭傷復,而箭是遼國人上一次射的。

在這一次宋遼之間的軍事大決戰中,曾經在統一中原戰爭中百戰百勝的宋朝雄師徹底地敗在了遼國鐵之下,成了不折不扣的“熊”師。在這種失敗的打擊下,宋朝的君臣將士普遍得了“恐遼症”,並且這個病一直持續到遼國滅亡都沒有痊癒。從此以後,宋朝已經喪失了收復燕雲十六州的勇氣,只能夠面對現實,考慮如何防範遼國騎兵快速南下的問題。

當那個猛女蕭太后派遣遼軍大舉南侵宋朝,很快打到了黃河岸邊。宋太宗的兒子宋真宗可沒有祖上那樣威猛,在寇準的壓力下方纔“御駕親征”。宋軍精神大振,絕地反擊,殺死了遼軍的先鋒蕭達凜,艱難地取得了初步勝利。膽小的宋真宗看到形勢變好馬上見好就收,簽訂了宋遼澶淵之盟。蕭太后也看到遼國根本也戰勝不了宋朝,也就順水推舟同意了。自從宋太宗時代北伐失敗後,得上了“恐遼症”的宋朝最終以歲銀十萬兩、歲帛二十萬匹的代價,買回了遼人不再侵略宋朝的一句承諾,雙方簽下了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盟約。宋金雙方的皇帝都是對天誓保證今後互不侵略,這個是宋朝皇帝求之不得的。建國剛剛四十四年的北宋王朝,採取了“以土地換和平”的策略,被迫以相對屈辱的姿態,即同意了燕雲十六州的漢族政權失地歸屬於遼國,換得了這份得之不易的和平。

若從經濟角度來看,這一年十萬兩的歲幣,對於當時屬於老少邊窮地區的遼國來說,還真的是雪中送炭的東西。但是對北宋這個經濟大國而言,根本也不算什麼負擔。十萬兩銀子,如果平攤到北宋五千萬老百姓的頭上,也就是區區兩文左右。大宋人民一年少吃一個燒餅,天下就用打仗死人了,不必再爲北方大國的頻頻入侵而煩惱了。

但從軍事政治角度來看,這個盟約在國家利益與外交實踐中卻是北宋建國之初在外交領域上的最大敗筆,把宋朝實實在在地變成了“送朝”,開了“花錢買平安”的頭。“澶淵之盟”的簽訂在法律上使趙宋朝廷實際上承認了契丹人對燕雲十六州的合法統治,把那些地區的同胞徹底地送給了敵人,這標誌着趙宋不僅在軍事上放棄了收復失地的企圖,而且在政治上也將燕雲地區徹底劃爲境外了,這樣真是對不起在這些地區苦盼王師的老百姓,燕雲漢民苦盼百年終於絕望了,南宋江北漢民再次重複這樣的期盼卻再次絕望。最可恥的是,澶淵之盟不僅違背了石敬獻敵以來漢族人民渴望統一的心願,也將自後周以來,周世宗、宋太祖、宋太宗厲兵秣馬強攻打、收復失地的雄心壯志拋棄一空了,真的很對不起祖宗先人。澶淵之盟爲北宋此後的對外政策定了個標準模式,也就是花錢可以擺平外交,對後世的消極影響是不言而喻的,可謂是開了個壞頭。明明是遼國到宋朝的土地上搶吃的喝的,軍事上也快要失敗了,卻轉爲敲詐勒索,拿出“我是流氓我怕誰”的看家本領,你不給錢我就天天折騰你,我的日子過不好你也不要想過舒心的日子。後來的女真金國、蒙古元國都效仿契丹遼國如此整治趙宋朝廷,苦的卻是廣大漢民。

而趙宋朝廷竟然在獲得初步勝利的時候甘願結這種屈辱性的城下之盟,交錢以圖芶安,其軟弱無能、恐敵畏戰之態,盡爲外邦所看透,以後連西夏這樣的小國也膽敢與中原分庭抗禮,強求通商,哭着喊着索要“見面禮”,最後趙宋竟然按照澶淵之盟的標準照單全給。這之後,歷代趙宋皇帝都喜歡花錢買平安交保護費,養成了簽訂不平等條約的愛好。因爲這個愛好,就招進來了投其所好的金國賊人。(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章節更多,!)

第九十四章 破祝家莊第三十四章 田虎將亡第三十三章 俊義遇險第五十三章 宋末鴉片戰爭第四十五章 笨女孩第一百零七章 麒麟神力第五十五章 出書第七十四章 愚蠢人道第七章 關勝來犯第六十四章 決心拯救李師師第十一章 潘金蓮第十章 殺破狼第一百二五章 橫掃山東第八章 景陽岡第七十三章 建設種田第三十四章 鎮壓鹽商第七十章 絕非朋友第一百一二章 降服凌振第七章 入雲龍歸順第六十七章 火拼王倫第七十九章 耗盡倭兵第二十五章 武松拜師第七章 入雲龍歸順第二十六章 岳飛拜師第一百零一章 宋江慘敗第八十五章 雙姝相和第二十九章 謀白虎第八十八章 改良宋律第六十八章 梁山之主第十章 公孫來救第六十章 擊敗宗望第一百一八章 再造火槍第八十章 金再攻宋第五十二章 遼國殘部第二十二章 農商並重第五十八章 強弓硬弩第十五章 童貫潰敗第三十六章 楊家復興第四十六章 燕京往事第十五章 童貫潰敗第五十九章 衆美入門第五十二章 更生恩愛推薦讓宋江玩弄於股掌上的盧俊義第一百章 宋江來犯第一百零六章 再夢麒麟第二十五章 一敗高俅第一百二七章 海軍攻略第三十五章 重整商業第三章 風韻寡婦潘巧雲第一百零七章 麒麟神力第三十八章 喬道清敗第二十八章 三敗高俅第十七章 破曾頭市第八十一章 倭國滅亡第三十七章 雙槍將董平第五十七章 水師動員第八十一章 倭國滅亡第四十七章 約扈三娘第三十二章 遇梁紅玉第一百零二章 設元首府第四十九章 水滸西施第四十一章 田虎敗亡第三十五章 重整商業第六十五章 金軍南下第五十六章 合理剽竊第八章 實情第十三章 王慶敗亡第二十七章 少華三英第三十八章 混血特工第七十六章 趙桓議和第十六章 改判第一百二二章 又見清照第一百二三章 安置清照第五十七章 刮目相看第四十一章 小李廣第八十五章 地道退金第一百章 開國大典(大結局全書完)第五章 經營山東第九十二章 承繼宋統第一百一七章 新式火炮第九十九章 玉幡竿孟康第八十四章 靖康之恥第四十八章 燕雲往事第一百一九章 圍魏救趙第二十三章 人口制勝第四十九章 水滸西施第九十三章 孫立混入第八十一章 倭國滅亡第五十八章 紅袖添香夜寫書第四章 侵擾日本第一百三十章 雄雞難鳴第三十三章 意亂神迷第二十五章 一敗高俅第一百一九章 圍魏救趙第一百章 宋江來犯第六十二章 水滸桃園三結義第一章 緩取流求第六十六章 未來的炮兵大將
第九十四章 破祝家莊第三十四章 田虎將亡第三十三章 俊義遇險第五十三章 宋末鴉片戰爭第四十五章 笨女孩第一百零七章 麒麟神力第五十五章 出書第七十四章 愚蠢人道第七章 關勝來犯第六十四章 決心拯救李師師第十一章 潘金蓮第十章 殺破狼第一百二五章 橫掃山東第八章 景陽岡第七十三章 建設種田第三十四章 鎮壓鹽商第七十章 絕非朋友第一百一二章 降服凌振第七章 入雲龍歸順第六十七章 火拼王倫第七十九章 耗盡倭兵第二十五章 武松拜師第七章 入雲龍歸順第二十六章 岳飛拜師第一百零一章 宋江慘敗第八十五章 雙姝相和第二十九章 謀白虎第八十八章 改良宋律第六十八章 梁山之主第十章 公孫來救第六十章 擊敗宗望第一百一八章 再造火槍第八十章 金再攻宋第五十二章 遼國殘部第二十二章 農商並重第五十八章 強弓硬弩第十五章 童貫潰敗第三十六章 楊家復興第四十六章 燕京往事第十五章 童貫潰敗第五十九章 衆美入門第五十二章 更生恩愛推薦讓宋江玩弄於股掌上的盧俊義第一百章 宋江來犯第一百零六章 再夢麒麟第二十五章 一敗高俅第一百二七章 海軍攻略第三十五章 重整商業第三章 風韻寡婦潘巧雲第一百零七章 麒麟神力第三十八章 喬道清敗第二十八章 三敗高俅第十七章 破曾頭市第八十一章 倭國滅亡第三十七章 雙槍將董平第五十七章 水師動員第八十一章 倭國滅亡第四十七章 約扈三娘第三十二章 遇梁紅玉第一百零二章 設元首府第四十九章 水滸西施第四十一章 田虎敗亡第三十五章 重整商業第六十五章 金軍南下第五十六章 合理剽竊第八章 實情第十三章 王慶敗亡第二十七章 少華三英第三十八章 混血特工第七十六章 趙桓議和第十六章 改判第一百二二章 又見清照第一百二三章 安置清照第五十七章 刮目相看第四十一章 小李廣第八十五章 地道退金第一百章 開國大典(大結局全書完)第五章 經營山東第九十二章 承繼宋統第一百一七章 新式火炮第九十九章 玉幡竿孟康第八十四章 靖康之恥第四十八章 燕雲往事第一百一九章 圍魏救趙第二十三章 人口制勝第四十九章 水滸西施第九十三章 孫立混入第八十一章 倭國滅亡第五十八章 紅袖添香夜寫書第四章 侵擾日本第一百三十章 雄雞難鳴第三十三章 意亂神迷第二十五章 一敗高俅第一百一九章 圍魏救趙第一百章 宋江來犯第六十二章 水滸桃園三結義第一章 緩取流求第六十六章 未來的炮兵大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