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掃北高麗

俊義知道高麗人擅長射箭,便預先命所有人員,包括工兵都穿上了盔甲,帶上了頭盔和麪罩,在殲滅敵軍的同時最大程度保護自己不受損失。

拓俊京命弓弩兵還擊,命其他兵種頂住盾牌,伺機逃到漢陽城北門,打開北門,逃回開城。

盧俊義早料到拓俊京的預謀,在北門密佈了重兵,而且在北門城牆上架起了十門火炮。

因爲運輸的問題,盧俊義這次從山東只帶了十門麒麟炮,安放在馬車上,外面用油布緊緊包裹起來,謊稱是自帶的大宋特產的糧蔬,用來調劑口味的,盧俊義纔不願意讓這玩意落在高麗人手裡。這次爲了全殲拓俊京部,就將火炮搬了出來。

麒麟炮現在用的已經是開花彈,但十門炮去轟擊十萬人,也顯得有些弱了,盧俊義便命令炮兵對準拓俊京部所有高級將領的大旗處猛轟。經過三四年的改良,麒麟炮發射的頻率已經不亞於後世的火炮,一發發炮彈飛向拓俊京的大旗處。這番轟出的開花彈裡還裝着一種毒氣,等炸開後,除了炸斷敵人的大旗,將敵軍和馬匹炸得血肉橫飛,四肢開裂,四散奔逃之外,還將炮彈開花處十丈內的敵軍都聞到毒氣昏厥倒地。

幾百發炮彈轟出後,北高麗軍在原本的混亂之中更有一大波更大的混亂,一杆大旗倒下處,高麗士兵慌亂地四散奔逃,六神無主地嚷出一句高麗話,那句話迅速傳遍整個高麗軍隊,使得高麗人鬥志全消,士氣大潰。

樸德雙大笑道:“啓稟主公,剛纔那一炮不偏不倚正好打中拓俊京,將他當場炸死,這些高麗兵羣龍,不,羣蟲無首,自是一片大亂。”

盧俊義聽到拓俊京已經死於炮彈之下,便命令身邊的號兵吹響衝鋒號。

響亮的衝鋒號吹過,南門到北門這條大道兩邊的民房裡涌出無數宋軍槍兵,這些以逸待勞的生力軍輕鬆自在地,收割着這些剛剛從古川戰場上拼殺回來疲憊不堪的高麗兵的性命。

那些高麗兵不僅疲憊不堪,又被宋軍的炮彈恐嚇失魂,接着又聽到主帥陣亡的消息,士氣大落,潰不成軍。宋軍將高麗兵圍攏起來,輕鬆地屠殺着六神無主的高麗兵,同時宋軍將士齊聲用高麗話吶喊道:“繳械不殺!”

三個時辰後,戰鬥結束,北高麗的高級將領全部戰死,所有戰死的高麗兵共有四萬五千多人,沒有受傷的,因爲受傷的都被宋軍給安樂死了,這些異族士兵不配使用大宋的軍醫。加上拓俊京從南高麗軍那裡抓獲得到的俘虜,宋軍總共俘虜了將近七萬人高麗兵,全部用連排繩索捆起來,押運到停靠在仁川港的孫立海軍戰船上,由孫立軍負責分類,即挑出能夠且願意加入漢籍和不能或不願加入漢籍的,全部押往山東,再行安置。

讓人通知逃回水原地尹瓘聚攏殘兵前來合兵。尹瓘到了。向盧俊義索要之前被俘地南高麗官兵。被盧俊義義正詞嚴地羞辱了一頓。稱:“拓俊京不會伏擊我軍。焉知就不會伏擊你軍。要知道我背後是大宋。你背後是他真正地對手。等殲滅了你們。我大宋軍就會撤退。這一點你就想不到。還敢倚老賣老。你還敢向我索要你軍被拓俊京抓獲地俘虜。要知道北高麗現今缺糧。拓俊京已經將那些俘虜全部推下了漢江。現在估計都餵了海里地大魚。”

在羞辱這個所謂地高麗名將地同時。那些被殺死地北高麗兵地腦袋全部割下。等宋軍內部統計了戰功後。將這些頭顱低價賣給尹瓘。讓這老頭冒領軍功。不至於在他高麗人面前太過丟人。同時將那些垃圾戰利品。如粗製濫造地兵器盔甲也全部賣給尹瓘。賣給尹瓘是爲了在攻打開京時。讓高麗人地內耗更實在些。尹瓘得了盧俊義地恩情。也不敢再說什麼。

當李資謙知曉拓俊京戰敗身亡。二十萬人馬渣都不剩。便急調在漢江北岸佈防地各州府人馬前往開京護駕。盧俊義聽聞這個消息後。便也將榮州、忠州等州府地高麗人馬全部調往開京。跟尹瓘地殘兵合併一處。以尹瓘爲主。宋軍爲輔。開始攻打開京。

盧俊義言辭鑿鑿地對尹瓘講道:“我宋軍未至時。你軍屢有敗績。等我軍到達高麗後。天兵奮起天威。盡滅李資謙心腹大將拓俊京地二十萬人馬。如今已經兵臨叛賊老巢之下。我軍疲憊不堪。攻城大計當以你軍爲主。我軍爲輔。另外我軍之前在大宋時曾是賊寇。做賊地最懂賊性。知道怎麼剿匪。攻城之時我軍幫不

忙。我心裡甚爲愧疚。不如我幫你整頓敵人佔領區地)F將除開京之外地其他城池都拿下了。等你攻下了開京以後。我便將這些城池移交給你。到時候掄起功勞我們一人一半。你看可好?”

尹瓘大軍慘敗。可謂晚節不保。更讓人不禁想起他十年前地慘敗。面臨撤職查辦地邊緣。卻被盧俊義扔過去五萬顆頭顱給遮掩過去了。尹瓘不由得深得感激。聽了盧俊義如此真摯地話語。忙不迭答應了。

盧俊義見妖僧妙清和他那三萬僧兵在那次伏擊中似乎並沒有受到太大損失,便跟尹瓘密議通過開京之役,除掉妙清和他的僧兵。尹瓘向來看不慣妙清這些妖僧對高麗朝政指手畫腳的不可一世模樣,憂心於王室會被寺院勢力架空,也同意盧俊義的主張。

李資謙見尹瓘統領了將近二十萬人馬圍住了開京,便派人向高麗北部的諸州府求救,尤其是他的根基地慶州。

盧俊義授意尹瓘放那些援軍進城,詭稱是甕中捉鱉。尹瓘並無北高麗軍的詳細情報,他接到的都是經盧俊義修改過的情報,他以爲開京城內現在只有五六萬人馬,其實是十五六萬,尹瓘以他的二十萬弱旅不知何時才能攻破開京,就讓他們先自相殘殺吧。

盧俊義留之前在漢陽府一役中較爲疲勞的張清、史文恭兩個師由朱武帶領(依照他現在假扮的身份是鄭居中),留在開京城外休整,除了提防開京城內的夜襲,就是督促尹瓘攻城。

盧俊義帶領其他人馬開始對高麗北部進行掃蕩,由李俊的海軍做配合,內陸城鎮內剿除那些有害於日後盧俊義統治的頑固地方武裝,包括盧氏的一些頑固分子,在沿海則是整個村寨的高麗人都是押運到海船上,再行運往山東、蘇北或臺灣。

高麗半島是一個寶地,奈何這裡居住的人太過愚鈍,生產力一直髮展不上來,別的不論,光看他們的築城技術,就遠遠落後於大宋,整個高麗除了開京、南京漢陽府、西京平壤府、東京慶州這幾個城池還像個樣子(甚至趕不上大宋某些縣城),其他的城池簡直破爛的像是個村寨,甚至還比不上大宋的某些村寨,像祝家莊和曾頭市他們拍馬都追不上,談不上基本的防禦力。盧俊義大軍所過之處,可謂勢如破竹。

那些頑固的地主武裝也只是有數百個破刀,撐破天有一兩千人,茶盞功夫就盡數束手。

盧俊義可以容忍大宋有地主,但不能容忍這個新領地有異族地主,所到之處所有的地主莊園都被按上李資謙同黨的罪名,抄家滅族。連同那些不肯歸附盧俊義的盧姓地主也一併處理,獨留盧瑄一家遷移到山東盧氏老家。

爲了防止高麗人識破盧俊義乃假詔援助高麗,盧俊義便命海軍封鎖了高麗的所有出航通道,假稱爲了戰爭暫時海上戒嚴,使高麗暫時跟大宋失去聯繫,雙方的商業暫時中斷,於此同時也隔斷倭國和高麗的聯繫。另外在攻打各州府城池和各地主武裝時,盧俊義突出了快速和隱密,防止其他州府和地主武裝聞聽消息後合兵一處。

除了佔領城池、剪除地主武裝外,盧俊義還着重派兵佔領了北高麗(日後朝鮮)的諸多礦山,像耿耿於懷的上農金礦和茅山鐵礦,是要在第一時間就開始佔領,押解高麗奴隸前來開採。一路推進到鹹州,再往北部就是女真的地盤,不願現在就跟金國撕破臉,盧俊義便在鹹州、安州、定州一帶安放了三個團的兵力防守,率領其他人馬攻打高麗的西京平壤。

在提前一個多月前盧俊義就派士兵扮作高麗商人潛入平壤,在多年前就打入平壤的臥底特工配合下,在盧俊義大軍到來之時,裡應外合,拿下了平壤城。進城發現,這裡的大部分軍隊都派往開京,只剩下三千弱卒,難怪如此好拿。在平壤城裡擒獲到一位名人,即寫出“大同江水何時盡,別淚年年添綠波”和“紫陌春風細雨過,輕塵不動柳絲斜”的詩人鄭知常,他和金富軾一樣,都是高麗有名的詩人,這樣的人物自然不能等閒視之。

等盧俊義揮兵會師到了開城,已經是三個月之後。這三個月內,尹瓘攻不破開京,李資謙也擊不退尹瓘,尹瓘已經死傷六七萬人,而李資謙也損失了二三萬人,而因爲盧俊義派人前去開京投毒,致使李資謙又損失了一二萬人。(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看小說到文學網http://

),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第七十四章 荊公後裔第四十一章 小李廣第六章 燕青第七章 入雲龍歸順第三十八章 喬道清敗第十八章 以武會友第三十三章 俊義遇險第一百零二章 設元首府第一百二九章 雞失足尾第九十四章 初定皇位第三十八章 混血特工第二十二章 救下高僧除二惡第二十四章 統一道教第六十五章 金軍南下第二十四章 黯然返鄉第八十二章 未來的海軍大將第三十一章 朝廷定策第八十三章 開發倭地第一百一五章 鋼城萊蕪第八十四章 青州三山第十三章 收兩美婢第五十三章 天壽公主第十二章 過元宵第十四章 童貫進犯盧俊義的呆和能(轉載)第二十四章 統一道教第四十三章 伐遼慘敗第十九章 大敗柴進第二十九章 高俅慘敗第五十二章 遼國殘部第二十四章 賽秦瓊第一章 緩取流求第四十六章 搶敵之妻第六十六章 倭人真相第四十六章 燕京往事第七十六章 趙桓議和第一百零一章 宋江慘敗第八十五章 截生辰綱第四十六章 燕京往事第十章 玄教三界第一章 緩取流求第八十三章 開發倭地第七十五章 金圍汴京第三十七章 金毛犬段景柱第五十二章 遼國殘部第五十九章 衆美入門第一章 方臘敗亡第八十三章 江南方臘第七十六章 神化崇拜第九十四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二十二章 攜美同歸第五十章 調整地主第九十四章 破祝家莊第七十六章 趙桓議和第六十七章 韓世忠鬥史文恭第八十五章 反官本位第十七章 破曾頭市第三十章 處置高俅第四十二章 花家槍法第十七章 利用童貫第三十一章 鼓上蚤第八十一章 倭國滅亡第六十三章 廟島海戰第五十二章 遼國殘部第十章 殺破狼第七十一章 軍銜制度第二十五章 武松拜師第四十三章 海上之盟第三十五章 名將脫穎第十五章 晁蓋中箭第一百一四章 英烈陵園第六十二章 吞併高麗第一百二八章 雄雞失喙第十五章 晁蓋中箭第七十七章 建復興黨第二十章 十字坡第八十七章 分權壟斷第一百二六章 膠東黃金第六章 扶道抑佛第九十八章 造船第八十四章 靖康之恥第五十三章 宋非良國第八十八章 改良宋律第二十一章 收服樊瑞第六十二章 吞併高麗第六十八章 愚蠢文人第二十三章 人口制勝第五十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七十五章 必當復仇第六十六章 謀奪梁山第九十二章 戰扈三娘第五章 經營山東第八章 帥才關勝第四十四章 政治任務第六十四章 決心拯救李師師第三十二章 遇梁紅玉第七十五章 必當復仇第十七章 破曾頭市第四章 侵擾日本第八十五章 反官本位
第七十四章 荊公後裔第四十一章 小李廣第六章 燕青第七章 入雲龍歸順第三十八章 喬道清敗第十八章 以武會友第三十三章 俊義遇險第一百零二章 設元首府第一百二九章 雞失足尾第九十四章 初定皇位第三十八章 混血特工第二十二章 救下高僧除二惡第二十四章 統一道教第六十五章 金軍南下第二十四章 黯然返鄉第八十二章 未來的海軍大將第三十一章 朝廷定策第八十三章 開發倭地第一百一五章 鋼城萊蕪第八十四章 青州三山第十三章 收兩美婢第五十三章 天壽公主第十二章 過元宵第十四章 童貫進犯盧俊義的呆和能(轉載)第二十四章 統一道教第四十三章 伐遼慘敗第十九章 大敗柴進第二十九章 高俅慘敗第五十二章 遼國殘部第二十四章 賽秦瓊第一章 緩取流求第四十六章 搶敵之妻第六十六章 倭人真相第四十六章 燕京往事第七十六章 趙桓議和第一百零一章 宋江慘敗第八十五章 截生辰綱第四十六章 燕京往事第十章 玄教三界第一章 緩取流求第八十三章 開發倭地第七十五章 金圍汴京第三十七章 金毛犬段景柱第五十二章 遼國殘部第五十九章 衆美入門第一章 方臘敗亡第八十三章 江南方臘第七十六章 神化崇拜第九十四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二十二章 攜美同歸第五十章 調整地主第九十四章 破祝家莊第七十六章 趙桓議和第六十七章 韓世忠鬥史文恭第八十五章 反官本位第十七章 破曾頭市第三十章 處置高俅第四十二章 花家槍法第十七章 利用童貫第三十一章 鼓上蚤第八十一章 倭國滅亡第六十三章 廟島海戰第五十二章 遼國殘部第十章 殺破狼第七十一章 軍銜制度第二十五章 武松拜師第四十三章 海上之盟第三十五章 名將脫穎第十五章 晁蓋中箭第一百一四章 英烈陵園第六十二章 吞併高麗第一百二八章 雄雞失喙第十五章 晁蓋中箭第七十七章 建復興黨第二十章 十字坡第八十七章 分權壟斷第一百二六章 膠東黃金第六章 扶道抑佛第九十八章 造船第八十四章 靖康之恥第五十三章 宋非良國第八十八章 改良宋律第二十一章 收服樊瑞第六十二章 吞併高麗第六十八章 愚蠢文人第二十三章 人口制勝第五十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七十五章 必當復仇第六十六章 謀奪梁山第九十二章 戰扈三娘第五章 經營山東第八章 帥才關勝第四十四章 政治任務第六十四章 決心拯救李師師第三十二章 遇梁紅玉第七十五章 必當復仇第十七章 破曾頭市第四章 侵擾日本第八十五章 反官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