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改判

由於西門慶平素魚肉鄉里欺男霸女無惡不作,全縣的平民無不厭惡與他。這番聽說他死掉了,西門家樹倒猢猻散,全縣的百姓紛紛涌往清河縣衙,一致給除暴安良聲張正義的武松聲援。

清河縣知縣和陽谷縣知縣看衆怒難犯,再加上胡一統的申訴和賄賂,便合計道道:“念及武松是個有情有義的好漢子,不如讓人把這案卷從新做過,改作:‘武松因西門慶逞兇毆打其兄長武大郎,故挺身幫助兄長跟西門慶互毆,互相爭鬥,扭打到獅子橋邊,西門慶打死武大郎,武松惱怒間防衛過當將西門慶打死。’”陽谷縣知縣也不願再替西門慶伸張,怕讓人翻起西門慶其他爛芝麻臭豆子的往事,引火燒身,也同意草草把這案件結了。

於是清河縣知縣讀了這案卷給武松聽了,武松暗叫好彩。兩位知縣聯合寫了一道申解公文,將武松和一些證人都押解到上面東平府申請發落。

這時的東平府尹還不是那個陳文昭,而是一個姓劉名子昂的人。此人乃厚道之人,爲官之道爲“千里做官只爲財”和“和氣生財”。劉子昂看過陽谷清河兩縣的申解公文,又把各人供狀、證詞看過,將這一干人,一一審錄一遍。把贓物並行兇刀杖封了,發與庫子收領上庫。將武松的長枷,換了一面輕罪枷枷了,下在牢裡。

劉子昂有心就按照清河知縣的案宗來將武松判得輕些,奈何他知道真實的情況,也知道西門慶現在尚且有一門高官親戚在那東京汴梁。劉子昂因無利可圖,也不願得罪西門慶的親家陳洪,但顧惜武松是一個有情有義的漢子,便不願如實地判武松一個重罪。

正猶豫間,門房回報,說是河北大名府的盧俊義盧員外拜見。

劉子昂素知河北第一富豪盧俊義的大名,心想莫非是我的招商引資政策到位,這個大財主難道是又來俺們這裡投資辦場的?頓時大喜,連忙命人迎了進來。

盧俊義進得門來,看着劉子昂就拜。劉子昂慌忙答禮,便問道:“盧員外遠道到此,風塵僕僕的,不知有何見教?”盧俊義小心道:“大人,可借一步說話。”

劉子昂忙讓左右退下,盧俊義便開門見山道:“府尹大人,希望你能幫我一個大忙,如果此事能成,我願在東平府內再開五家店鋪,另外再獻上黃金二百兩。”

劉子昂大驚道:“何事須要員外如此厚愛?”

盧俊義答道:“我師父周侗乃我大宋皇家御拳館天字號教師,這你是知道的啊,我師弟林沖、史文恭都乃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這你也是知道的吧,那我還有一個師弟你知道嗎?”

劉子昂疑惑道:“員外的師父和師弟們武功高強,聞名於五湖四海,劉某焉能不知,只是你還有一位師弟真不知道是那位?”

盧俊義笑道:“我那位師弟就是你今日收到的犯人武松,他爲兄報仇,殺死惡霸,論國法或有過錯,論人情殺人償命天經地義,請大人看在在下和我師父的面上寬容則個。”

劉子昂爲難道:“我把罪名寫的輕些也未嘗不可,只是那西門慶有一個親家陳洪據說是在東京汴梁廣有勢力,十分難惹。只怕那陳洪會找我晦氣。”

盧俊義笑道:“陳洪老賊自顧不暇,被蔡京蔡太師忌憚迫害,幾近丟官抄家,他焉能管到西門慶死活。”劉子昂大驚道:“京師官場變幻如此,員外怎麼得知的?”

盧俊義道:“這有何難,我在東京多有生意,禁軍大多教頭都與我交好,這樣的官場傾軋焉能瞞過我,我奉勸大人,不如把這西門慶一家再去整治一番,那你就有可能得到蔡太師的欣賞,對你仕途大大有幫助。”

劉子昂豁然開朗,笑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既然員外有要求,我馬上去辦,就判武松脊杖二十,刺配到北京大名府,也方便你就近照顧。員外意下如何?”

盧俊義笑答道:“如此甚好,多謝府尹大人了。”

隨後這府尹劉子昂把卷宗裡的罪名都改得輕了,申去省院,詳審議罪。卻派了個心腹人,夾帶了一封緊要密書,星夜投京師來替他辦事。那刑部官有和劉子昂有好交情的,把這件事直稟過了省院官,議下罪犯:“武松雖系報兄之仇,鬥殺西門慶人命,亦則自首,難以釋免。脊杖二十,刺配五百里外。西門慶,**婦女殺害無辜,雖該重罪,已死勿論。文書到日,即便施行。”

東平府尹劉子昂看了來文,隨即行動,牢中取出武松,讀了朝廷明降,開了長枷,脊杖二十。東平府裡的差役們都收了盧家的打點,二十杖只有兩三下挨着肉。另外取一面五斤半鐵葉團頭護身枷釘了,臉上免不得刺了兩行金印,迭配大名府的牢城。

盧俊義謝別劉子昂,遠遠跟着押解武松的差役後面,暗暗保護武松。跟了兩日,料想無事,就想加快速度。剛剛超越武松等人向前策奔之時,武松大叫道:“盧員外留步。”

盧俊義大驚,自己不是一直都在暗中幫助武松,和他尚未照面,他怎麼能認出自己。吃驚歸吃驚,策馬回頭道:“莫非是武二郎?”

武松感激涕零道:“員外一直照拂小人,小人愧不敢當,只是不知武松何德何能,能受到員外如此厚愛。”

盧俊義怎好說我此番專門爲了搭救你而來呢,笑着說道:“愚兄此番前來東平府有生意往來,想不到竟遇到兄弟如此好漢,我跟這東平府尹有舊,故此略施援手,也是希望兄弟這樣的英雄不要遭難太多。把你發配到大名府乃我的意思,你武功雖好,但是野路不正,希望你到了大名府有空就去俊義武館向我師父周侗討教一番,他很樂意教授你這樣的好漢的。”

武松大喜,他雖然在少林寺學過幾天,但是少林寺那樣清規戒律甚爲嚴格的地方,武松怎麼能呆得住,所以沒有學到太多東西就出來遍訪名師,奈何世上沽名釣譽之人很多,有真本事的人很少,到最後有些見識的人就說,你去找周侗學才能學到真功夫,武松就記在心裡,奈何一直無緣得見,今番有了盧俊義這話,正是一個機緣。

盧俊義跟武松又敘話一陣子,盧俊義本來想親自回去安排武松,但既然武松認出他來,便修書一封,讓武松帶給燕青等人,讓燕青在大名守備府上下打點,安排武松一個閒職,好讓他時時去俊義武館跟周侗學武。

第三十五章 名將脫穎第六十二章 吞併高麗第十二章 龐春梅第八十四章 青州三山第二十八章 規劃擴軍第三十八章 喬道清敗第六十三章 廟島海戰第八十五章 雙姝相和第六十六章 謀奪梁山第十三章 收兩美婢第十四章 童貫進犯第六十一章 攻破開城第六十四章 金預謀宋第六十一章 東窗事發第四十章 山東羣雄第三十八章 混血特工第一百零八章 發明鏡子第二十二章 農商並重第九十章 黃門四傑第三十三章 意亂神迷第一百三十章 雄雞難鳴第八十三章 江南方臘第四十一章 田虎敗亡第一百一六章 呼延搬兵第九十二章 戰扈三娘盧俊義的呆和能(轉載)第七十章 長亭送別第七十五章 滅親自罰第四章 侵擾日本第一百零四章 緩行土改第六十二章 確定根據地第七十六章 神化崇拜第八十二章 培養血性第四十八章 未娶妻先納妾第九十四章 初定皇位第一百二五章 橫掃山東第七十二章 宋失黃河第五十一章 蕭幹投奔第二十四章 高俅來犯第十章 公孫來救第八十章 女真崛起第七十二章 宋失黃河第七十六章 趙桓議和第八十四章 靖康之恥第二十五章 武松拜師第八十四章 青州三山第八十章 船火兒張橫第十一章 鬥敗高廉第八十八章 改良宋律第三十八章 混血特工第八十四章 靖康之恥第四章 侵擾日本第八十二章 徹滅倭族第四十七章 純粹發泄第一百一五章 鋼城萊蕪第六十八章 娶李清照第八十四章 靖康之恥第三十一章 朝廷定策第二十八章 規劃擴軍第七十章 趙佶罪己第七十八章 復興架構第九十二章 承繼宋統第六十六章 謀奪梁山第六十七章 倭兵惡行第二十二章 農商並重第十一章 全民信仰第四章 編排明教第二十九章 高俅慘敗第七十一章 軍銜制度第四十章 山東羣雄第八十五章 地道退金第三十三章 意亂神迷第六十五章 大獲全勝常歡樂很喜歡的一首歌第十章 公孫來救第四十三章 中秋佳節第二十二章 佔領浙東第七十二章 宋失黃河第六十一章 忽悠許貫忠第三十六章 榮升父親第六十二章 吞併高麗第十八章 以武會友第三十章 處置高俅第三十六章 郝思文和宣贊第七章 關勝來犯第九章 白眼狼第八十六章 趙宋敗因第一章 方臘敗亡第一百二七章 海軍攻略第七十七章 建復興黨第十三章 見到清明上河第十章 公孫來救第七十章 梁山軍制第七十一章 趙佶禪位第十九章 大敗柴進第三十一章 紅幫第二十三章 攻佔浙西第八十章 女真崛起第八十章 金再攻宋第八十二章 汴京失陷
第三十五章 名將脫穎第六十二章 吞併高麗第十二章 龐春梅第八十四章 青州三山第二十八章 規劃擴軍第三十八章 喬道清敗第六十三章 廟島海戰第八十五章 雙姝相和第六十六章 謀奪梁山第十三章 收兩美婢第十四章 童貫進犯第六十一章 攻破開城第六十四章 金預謀宋第六十一章 東窗事發第四十章 山東羣雄第三十八章 混血特工第一百零八章 發明鏡子第二十二章 農商並重第九十章 黃門四傑第三十三章 意亂神迷第一百三十章 雄雞難鳴第八十三章 江南方臘第四十一章 田虎敗亡第一百一六章 呼延搬兵第九十二章 戰扈三娘盧俊義的呆和能(轉載)第七十章 長亭送別第七十五章 滅親自罰第四章 侵擾日本第一百零四章 緩行土改第六十二章 確定根據地第七十六章 神化崇拜第八十二章 培養血性第四十八章 未娶妻先納妾第九十四章 初定皇位第一百二五章 橫掃山東第七十二章 宋失黃河第五十一章 蕭幹投奔第二十四章 高俅來犯第十章 公孫來救第八十章 女真崛起第七十二章 宋失黃河第七十六章 趙桓議和第八十四章 靖康之恥第二十五章 武松拜師第八十四章 青州三山第八十章 船火兒張橫第十一章 鬥敗高廉第八十八章 改良宋律第三十八章 混血特工第八十四章 靖康之恥第四章 侵擾日本第八十二章 徹滅倭族第四十七章 純粹發泄第一百一五章 鋼城萊蕪第六十八章 娶李清照第八十四章 靖康之恥第三十一章 朝廷定策第二十八章 規劃擴軍第七十章 趙佶罪己第七十八章 復興架構第九十二章 承繼宋統第六十六章 謀奪梁山第六十七章 倭兵惡行第二十二章 農商並重第十一章 全民信仰第四章 編排明教第二十九章 高俅慘敗第七十一章 軍銜制度第四十章 山東羣雄第八十五章 地道退金第三十三章 意亂神迷第六十五章 大獲全勝常歡樂很喜歡的一首歌第十章 公孫來救第四十三章 中秋佳節第二十二章 佔領浙東第七十二章 宋失黃河第六十一章 忽悠許貫忠第三十六章 榮升父親第六十二章 吞併高麗第十八章 以武會友第三十章 處置高俅第三十六章 郝思文和宣贊第七章 關勝來犯第九章 白眼狼第八十六章 趙宋敗因第一章 方臘敗亡第一百二七章 海軍攻略第七十七章 建復興黨第十三章 見到清明上河第十章 公孫來救第七十章 梁山軍制第七十一章 趙佶禪位第十九章 大敗柴進第三十一章 紅幫第二十三章 攻佔浙西第八十章 女真崛起第八十章 金再攻宋第八十二章 汴京失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