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宋末婚姻

百花被稱爲百花公主那個傳說半真半假,巧妙設計是真,原本身份是假。超速更新最新小說章節這個時空裡的方百花並不是方臘的義妹,而是親妹妹,她從小跟着哥哥方臘、方七佛等人長大,她學來的武藝也是跟着明教的幾個護教法王如王寅、石寶等人學到的。

不過在這個時空裡雖然有道術,有武藝,但沒有武功,明教的武藝中沒有什麼乾坤大挪移。細想一下就是了,明教從西域傳來,而內功從經脈而走,西域那些蠻夷可能知道什麼靜脈動脈但那裡知道什麼經脈(內功中的經脈跟血脈截然不同),明教這些將領的武功都是土生土長的中國功夫,乃是世代祖傳下來並被後輩漸漸揚光大的。

明教上下覬這位“聖女”的男教徒比比皆是,奈何都達不到方百花心中的目標。方百花心中的夫婿最起碼要比她有智慧、還要比她武功高,刨除根本不可能的方臘、方七佛、王寅等人,符合條件的男人在明教裡是沒有的,普天之下也是鳳毛麟角。

本來方臘準備將方百花嫁給王慶或田虎去聯盟,奈何王慶的正妻段氏極其善妒而田虎因長相粗糙被方百花嫌棄,故此就一拖再拖,方百花到了二十多歲還沒嫁出,變成了老姑娘。

但是方百花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妥,依然秉持着智慧比她高、武功比她高的原則挑選夫婿,直到方臘敗亡,方百花還是沒有找到符合她標準的男人,她以爲世上不可能會有這樣的男人。直到投奔齊國來到山東,她才現世上原來是有這樣的男人,但這樣的男人竟然是她從小到大都很討厭的明教另一個“聖女”李師師的夫婿盧俊義。

一開始方百花對盧俊義並沒有太強烈的感覺,只是基於一種對少年對手的挑釁,她不斷地獻出笨招來誘惑盧俊義。盧俊義自是一眼就看穿了李師師和方百花的不對付,也從王寅等處瞭解到兩個美女在十歲左右生地一些不愉快,無非就是小姑娘們互相嫉妒而互相捉弄對方而引起地陳年舊怨。盧俊義自然不想成爲兩個美女惡性競爭的犧牲品,便乘勢將方百花打到江南收復蘇浙地區明教舊地。

當江南戰事平息之後,方百花回山東述職之時,盧俊義猛然現方百花已經二十五歲了。按說這個時代女人到了這個歲數還沒出嫁,應該是自己焦急家裡也跟着焦急嗎,怎麼方百花像是沒事人一樣,她貌似還很享受單身生活,只不過在看到李師師和盧俊義一起如膠似漆時有些黯然神傷罷了,其他時候根本看不出有何失落之意。後來盧俊義才瞭解到,原來宋朝的婚嫁情況是迥然不同於其他封建朝代,在宋朝,老姑娘比比皆是。

本來古代流行“嫁得好不如嫁得早”,是因爲當時的生活條件和醫療手段等因素,人們的壽命普遍較短。既然人生苦短,那麼結婚就要趁早,所以這時人們結婚的年齡普遍偏低,多數在青春期還未結束時就迎來了婚期。由此形成了一個規則,女人結婚一般不超過二十,否則就是剩女,一旦成了剩女,想找個好人家比登月還難。曾經有一個女子,因爲挑三揀四,直到三十歲時還未出嫁,結果就被別人起了個“老女”地綽號,最後雖然勉強嫁了出去,卻並沒有得到幸福,在淒涼中悄然死去。

但是,在宋朝時情況卻截然相反,大齡未婚女遍地都是,而且三十歲、四十歲出嫁的人不在少數,使得宋朝成爲中國古代婚姻史上的一個另類。

宋朝女人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問題主要出在宋朝的男人身上。宋朝從建國起,就奉行高薪養廉的國策,那時的官員幾乎不用貪污受賄,靠工資就可以富甲一方了,正如宋真宗寫的詩一樣:“富家不用賣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房不用架高梁,書中自有黃金屋;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出門莫恨無隨人,書中車馬多如簇;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總之一句話,讀書就是致富路!宋朝的讀書人只要通過了科考,便可平步青雲,過上幸福像花兒一樣的生活。而宋代所謂的“賢才”、“良婿”,通常指地就是考上科舉的進士。可以說只要中了進士,就有了事業、金錢和女人。

宋代是婚姻不問閥閱地時代。再加上朝廷所實行地政策。使得當時地達官顯貴。富室豪商在選擇女婿時“一不問家世”。“二不問人品”。“三不問婚否”。只要是考中了進士就是他們選擇地對象。這種現象地出現使得考中進士地男人十分搶手。簡直比全球限量版地路易威登還暢銷。有時有地大家族由於出手晚了。

招得進士爲婿。全家人一起後悔。因此。後來每逢揭曉地那天。整個都開封完全是一派熱鬧非凡地景象。凡是家中有女地官僚地主家庭一大早便全家老幼齊上陣。紛紛出動“擇婿車”。到金明池上路。鉚足了勁爭相搶新科進士做女婿。這種事情在宋朝有個專門地稱呼“榜下擇婿”。

宋代榜下擇婿之風地盛行。無疑是直接地被當時地政治制度所決定地。與其時中上層社會地心理狀態。也關係極大。如果說魏晉南北朝時期在嚴格地門閥政治下。形成了“崇尚閥閱”地社會心理。婚姻“重其門第”即是“尚姓”地表現。那麼兩宋時代在典型地官僚政治下。便形成了“崇尚官爵”地社會心理。而榜下擇婿即是“尚官”地反映。宋代也確實是個“尚官”地時代。宋人把宋代社會稱爲“官人世界”可謂一語道破。不過。天下地男人雖然多。皇帝地烏紗帽就那麼幾頂。每年地新科進士加起來也就幾百人。但是天下想攀龍附鳳地女人卻千千萬萬。在這種狼多肉少地情況下。搶不到肉地畢竟是大多數。所以第一年搶不到就得再等一年。天天等。年年等。黃花女終於熬成了黃臉婆。

除這個原因外。昂貴地婚姻費也是催生大齡未婚女地一個重要原因。宋朝人騷包很多。做什麼都講排場。所謂“風俗奢靡。日甚一日”。在婚嫁方面更是花樣百出。怎麼折騰費錢怎麼來。其中光酒宴一次。花費就十分驚人。榜下擇婿之風。使進士“娶妻論財”。如淳熙年間太學生黃左之登第後。做了汝陽王生地女婿。便“得具五百萬”。頓時“花窮薄爲富豪”。可見。在宋代要得一“佳婿”。要付出多麼大地代價。真是笑傻了一幫姑爺。哭死了一羣丈人。在當時就連神宗地弟弟楊王趙顥“有女數人。婚嫁及期。私用不足”。不得不向神宗伸手。預借俸料錢。因此。“有生一女而種杉萬根。待女長則)杉以嫁資”。如不早種杉作準備。事到臨頭不是債臺高築。就是嫁女失時。成就了一個新地“老姑娘”。

盧俊義以前曾經看過類似對宋朝婚姻情況地論文。還以爲這上面都是胡說八道。穿越到了宋末才知道這一切都是真地。宋朝地女子或她們地家庭多是非高級公務員不嫁。比現代女子更爲恐怖。也活該她們中有些要成老姑娘。盧俊義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宋代地女人非常現實。比現代人還要現實許多倍。像秦香蓮絕對是好女人。因爲她肯將陳世美當成潛力股去培養。而廣大地宋代女性實在沒這個耐心。原先或許是被她們父母給逼得。後來就成了風俗。導致像蘇軾這般玩弄女人爲樂地斯文敗類大行其道。宋代地婚嫁觀念真是害人不淺。

由此看來。方百花安之若素於老姑娘地狀態。在宋朝並不顯得突兀。

另外從宋朝的婚嫁習俗上,完全可以看得出來,在宋代很多婚姻或愛情是一開始就註定好的,成或不成都有前提條件,靠耍花招將一段感情和婚姻持久的可能性很低。

盧俊義一直認爲,感情雙方就是一早就註定好的,大部分的戀情其實在一開始就知道成不成,如果先天條件跟女孩子相差太多或兩人不適合,即便一時搞很多花招騙得女孩子上牀,最終還是不能擁有她。舉個很直白的例子,武大郎再怎麼努力,潘金蓮也是不可能愛上他並心甘情願跟他過上一輩子的。

感情的世界其實就是這樣殘酷,盧俊義在後世早就看得清清楚楚。男人想要不缺女人(這裡對女人的定義是除去妓女外的美女),不止是有錢,而是指的是有事業,有掌控全局的權力。權力是男人的春藥,能夠征服世界的男人從來就不缺乏女人,他可以輕而易舉招之即來揮之即去地對待別的男人眼中的女神。

北宋有個最有名地對女人壞(拿愛妾換名馬算不算壞)而女人還哭着喊着投懷送抱的傢伙,其中招之即來揮之即去就是形容此公對待女人的態度。此人正是風流大才子蘇軾,這廝的才華就是他掌控女人的權力,當然在這裡,他的進士之位便顯得無足掛齒。

所以來到宋朝,並不意味着馬上可以三妻四妾,這裡同樣是一個美女資源稀缺的地方,美女資源除了歸少部分痞子騙子擁有外,其他大部分都被達官貴人瓜分,跟現代沒什麼兩樣。穿越到宋朝,盧俊義越來越明白,泡妞之路跟現代一樣需要披荊斬棘,勇往直前。(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節更多,!)

第六章 扶道抑佛第二十章 擊敗項充第二十一章 收服樊瑞第七十九章 耗盡倭兵第一百零七章 麒麟神力第九十六章 軍情部第一百零二章 設元首府第五十章 張覺之變第五章 經營山東第八十九章 通臂猿侯健第八十八章 金軍北歸第四章 夜幕驚魂第九十五章 智取李應第一百一九章 圍魏救趙第九十三章 紫髯伯皇甫端第五十一章 坦誠相見第八十二章 汴京失陷第三十八章 混血特工第五十一章 坦誠相見第三十九章 高麗盧氏第八十一章 沒有血性第十章 過年第八十章 滅倭在即第九十四章 初定皇位第八十七章 宋亡安逸第一百一六章 呼延搬兵第八十二章 未來的海軍大將第九十八章 兵陷東平第八十八章 改良宋律第十八章 收史文恭第二十九章 謀白虎第八十六章 晁蓋來投第八十章 女真崛起第一百零七章 麒麟神力第一百二六章 膠東黃金第五十三章 宋非良國第七章 關勝來犯第七十二章 愚蠢同情第六十三章 少壯崛起第三十三章 抓捕第九十二章 承繼宋統第八十四章 整頓吏治第五十四章 稅制改革第二十三章 趙明誠第二十五章 折服三雄第八十九章 齊國憲法第一百一三章 救下三娘第八十三章 江南方臘第七十九章 梁山軍校第六十四章 金預謀宋第七十九章 太原被佔第四十一章 田虎敗亡第六十二章 水滸桃園三結義第七十三章 所謂歷史第一百二四章 清照煥發第七章 佛教愚華第三十一章 朝廷定策第七十三章 建設種田第七十九章 太原被佔第三十章 洪七第七十二章 愚蠢同情第十八章 以武會友第三十章 內患第九十五章 智取李應第十二章 龐春梅第四十七章 約扈三娘第三章 經營流求第七十章 梁山軍制第二十七章 繡防第八十章 船火兒張橫第四章 侵擾日本第七十二章 苦練精兵第四十六章 燕京往事第二十一章 收服樊瑞第三十五章 大刀關勝第四十一章 田虎敗亡第十七章 矮腳虎王英第六十六章 謀奪梁山第一百零八章 發明鏡子第七十七章 病大蟲薛永第八十六章 娘子軍第十四章 血染獅子樓第二十七章 敲詐趙宋第二十八章 規劃擴軍第九十五章 攻佔西北第五十四章 稅制改革第七十三章 六賊伏誅第七十七章 倭國忍者第十五章 童貫潰敗第一百一五章 鋼城萊蕪第一章 病關索楊雄第十六章 改判第二十六章 限制明教第三章 風韻寡婦潘巧雲第九十五章 情報網第三十一章 朝廷定策第十九章 破廟第二十四章 高俅來犯第二十六章 限制明教第五十四章 百花公主
第六章 扶道抑佛第二十章 擊敗項充第二十一章 收服樊瑞第七十九章 耗盡倭兵第一百零七章 麒麟神力第九十六章 軍情部第一百零二章 設元首府第五十章 張覺之變第五章 經營山東第八十九章 通臂猿侯健第八十八章 金軍北歸第四章 夜幕驚魂第九十五章 智取李應第一百一九章 圍魏救趙第九十三章 紫髯伯皇甫端第五十一章 坦誠相見第八十二章 汴京失陷第三十八章 混血特工第五十一章 坦誠相見第三十九章 高麗盧氏第八十一章 沒有血性第十章 過年第八十章 滅倭在即第九十四章 初定皇位第八十七章 宋亡安逸第一百一六章 呼延搬兵第八十二章 未來的海軍大將第九十八章 兵陷東平第八十八章 改良宋律第十八章 收史文恭第二十九章 謀白虎第八十六章 晁蓋來投第八十章 女真崛起第一百零七章 麒麟神力第一百二六章 膠東黃金第五十三章 宋非良國第七章 關勝來犯第七十二章 愚蠢同情第六十三章 少壯崛起第三十三章 抓捕第九十二章 承繼宋統第八十四章 整頓吏治第五十四章 稅制改革第二十三章 趙明誠第二十五章 折服三雄第八十九章 齊國憲法第一百一三章 救下三娘第八十三章 江南方臘第七十九章 梁山軍校第六十四章 金預謀宋第七十九章 太原被佔第四十一章 田虎敗亡第六十二章 水滸桃園三結義第七十三章 所謂歷史第一百二四章 清照煥發第七章 佛教愚華第三十一章 朝廷定策第七十三章 建設種田第七十九章 太原被佔第三十章 洪七第七十二章 愚蠢同情第十八章 以武會友第三十章 內患第九十五章 智取李應第十二章 龐春梅第四十七章 約扈三娘第三章 經營流求第七十章 梁山軍制第二十七章 繡防第八十章 船火兒張橫第四章 侵擾日本第七十二章 苦練精兵第四十六章 燕京往事第二十一章 收服樊瑞第三十五章 大刀關勝第四十一章 田虎敗亡第十七章 矮腳虎王英第六十六章 謀奪梁山第一百零八章 發明鏡子第七十七章 病大蟲薛永第八十六章 娘子軍第十四章 血染獅子樓第二十七章 敲詐趙宋第二十八章 規劃擴軍第九十五章 攻佔西北第五十四章 稅制改革第七十三章 六賊伏誅第七十七章 倭國忍者第十五章 童貫潰敗第一百一五章 鋼城萊蕪第一章 病關索楊雄第十六章 改判第二十六章 限制明教第三章 風韻寡婦潘巧雲第九十五章 情報網第三十一章 朝廷定策第十九章 破廟第二十四章 高俅來犯第二十六章 限制明教第五十四章 百花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