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統一北方

關勝、盧俊海在南方沿海地區高歌猛進之際,宗澤閔、姚平仲、岳飛、林沖、張開、韓存保、韓世忠等將領,統領十五萬人馬其中有五萬是姚平仲禁衛陸軍,剩下十萬全是漢北道、漢南道、北海道、中海道、東海道的警衛陸軍從陸上攻打女真族源地。

同時上面五個道的警衛軍中挑選出四萬精銳,跟李俊的一萬海軍編做一起,從苦葉島北端進,乘着夏季海面不上凍,越過苦葉海峽,從混同江黑龍江逆流而上,攻擊女真後方。

因女真精銳都被完顏宗翰、完顏宗望帶着攻打宋國,留在東北的都是女真的老弱病殘,不堪一擊,宗澤大軍從鴨綠江一直推到松花江,勢如破竹。宗澤大軍直搗黃龍,攻破女真老巢上京,擒獲金太宗完顏吳乞買和攝政的完顏宗乾等女真大臣,岳飛率勁銳部隊深入大小安嶺將躲藏至此的女真殘部一舉剿滅,而李俊部也將欲逃竄到極北之地的女真殘部盡數殲滅。

在近二十萬大軍不遺餘力的攻擊下,不可一世的女真族被殲滅,徹底消失在歷史舞臺,再也不能死灰復燃再度作惡。

盧俊義敕命岳飛率五萬不懼嚴寒的精兵繼續北上,攻打黑龍江以北的地區。雖然這片後世稱爲西伯利亞地區的領土極其廣闊,但這裡大部分土地都是永久凍土層,雖然地下礦產豐富,雖然多是平原,但可供開墾的田地極少,爲了鼓舞開疆擴土,盧俊義將這片土地慷慨地賞賜給這五萬精兵和隨後前來的移民,一個士兵可獲得一千畝土地,一個移民可獲得五百畝土地,而且前五年不徵收賦稅。行政區域劃分不單單參照地理和歷史,更多是參照人口分佈,這個後世被斯拉夫人佔領的地區人煙極其稀少,即便加上主要分佈在烏拉爾山以西地斯拉夫族人,也不足一百萬人,而烏拉爾山以西的西伯利亞地區的所有人口甚至不足十萬人,這麼少的人口其行政編制也很是簡單,盧俊義就給了一個州的編制,稱之爲平俄州,等到十年後方升級爲平俄道,這平俄道卻是宋境內陸一個一般道級行政區域的三四十倍領土。五十年後,這個地區的人口激增到五百萬人,便升級爲平俄行省,下轄有五個道。

李俊海軍則遵照盧俊義繪製地世界地圖,前去北海鄂霍次克海及白令海一帶,佔領白令羣島科曼多爾和屠美羣島阿留申羣島,以這一線爲跳板,伺機進軍美洲大陸。

韓存保、張開領五萬警衛軍繼續平定東北地區,將混同江改名爲黑龍江,將河以東和鴨綠江以西的遼河平原內的大部分地區併爲遼寧道,治所遼陽。將平蒙河額爾古納河以東、黑龍江以南、嫩江以北地三河平原併爲黑龍江道,又稱爲烏江道,治所會寧哈爾濱。烏江道和遼寧道之間地區劃爲吉林道,治所長春。另外平蘇江烏蘇里江以東和黑龍江以南的大片地區劃爲平蘇道,治所海參崴。

宗澤年近七旬,不耐嚴寒和長久軍旅生涯,便調回開封府坐鎮軍務院,領都督銜,輔佐督許貫忠參贊軍務。種師閔、姚平仲、岳飛、林沖、韓世忠等將領和十萬精銳西進,受副督朱武總督,一起進剿蒙古草原上諸部。

之前朱武統領兀顏光、呼延灼、李應、李寶、張清、石寶、郝思文、杜微、耶律慧、阿里奇、賀重寶、耶律納延等將領,率十七萬人馬,攻下了燕雲十六州。

盧俊義將燕雲十六州化爲平燕、雲朔兩道和范陽一府。

營州、州劃入平州。平州升爲大州。治所盧龍。下轄安喜、廣寧、馬城、義豐、石城、望都等縣。後又開闢了樂亭、南、遷安、遷西、撫寧等縣。景州併入薊州。薊州治所玉田。下轄遵化、漁陽。後又設立豐潤、豐南唐山、寧河諸縣。檀州治所密雲。轄有行唐縣。後又設立興隆、平谷、懷柔諸縣。州治所范陽。范陽盧氏名震漢唐。此地設爲盧俊義政權地一大龍興之地。將易州併入州。州便轄有易縣、水、房山、永清、固安、安次、武清、永清、新城、榮城、歸義諸縣。因爲遼國地南京析津府燕京建設地還不如大名府。便被盧俊義貶斥爲一般地州城。便改名爲燕州原本又稱幽州。轄有玉河、良鄉、宛平、析津、通縣、順義、昌平、居庸、懷柔等地。又將奉聖州(又稱新州)恢復本名爲鹿縣。將歸化州恢復爲宣化縣。將儒州改名爲縉山縣。將可汗州又稱>>州改名爲懷來縣。將這四州合併做平蒙州。治所龍門。平蒙州北到天嶺。西到。東到居庸關。南到鹿山。轄有望雲、文德、永、懷來、縉山諸縣。將應州撤銷。將應州治下地渾源縣併入蔚州。自此蔚州轄有定安、廣陵、靈丘、飛狐、靈仙諸縣。

後將州改名爲范陽府。府這個級別便等同於後世地直轄市。跟此時地道以及日後稍大些地行省級別等同。直接受政務院地領導。享有府級別地有范陽府、大名府、東平府。這三地爲盧俊義地龍興之地。而作爲經濟、文化中心設立地還有開封府、西安府、江寧府。當然作爲都存在地洛陽也自然設置洛陽府。

自此平燕道含有平州、薊州、檀州、燕州、平蒙州、蔚州等六州。

將應州地龍山以西部分劃入朔州境內。將武州也併入朔州。從而朔州治所朔陽。轄有金城、河陰、馬邑、神武諸縣。後來又設立了平魯、偏關、五寨、寧武等縣。撤銷天德軍。併入雲內州。治所設在固陽。豐州治下振武、富民、武川諸縣。盧俊義將原本地圖上地蒙文地名全部改爲漢民地二三個字地地名。撤銷河清軍、金肅軍、寧邊州。併入東勝州。東勝州治所改爲河濱。轄有河清、金肅、榆林等地。遼國地西京大同府降格爲雲州。將弘州、德州一併併入。轄有宣德、大同、長青、天成、懷仁等地。

如此一來。雲朔道則含有朔州、雲內州、豐州、東勝州、雲州。

再加上已在河北東路地瀛州、莫州,燕雲十六州已經盡數被齊軍佔領並做了編制。

與此同時,黃河兩岸的齊軍在盧俊義地統籌調度下,也迅速地平定了河南河北地區。

河北兩路,對盧俊義來說,那是具有相當良好的羣衆基礎,再加上這兩路抗金意識極爲熱烈,而盧俊義又是乘勢而起地抗金滅金英雄,所以盧齊政權很快就得到了河北兩路的熱烈響應,可謂傳檄而下不費吹灰之力。盧俊義將後爲山西省地河東路改名爲山西道,河北東路和河北西路便改名爲河東道和河西道。

原來宋遼邊境上作爲兩方防守要塞的大小城寨都盡數撤銷,一些爲了邊境防禦特設的行政區域“軍”都撤銷併入附近州縣。保定軍和信安軍撤銷,併入霸州,治所文安,轄有霸縣、信安、保定、大城諸縣。乾符寨以北的滄州地區劃爲清州治下,清州治所青縣,轄有靜海諸縣。公元089到1年之間的黃河故道將山東跟河北分開,滄州治所清池,轄有鹽山、南皮諸縣。將莫州撤銷,併入雄州,雄州自此轄有容城、歸信、任丘諸縣。將廣信軍、安肅軍、永寧軍、順安軍撤銷,併入保州,保州自此有遂城、安肅、保塞、高陽、博望等縣。定州轄區不變,治下有唐縣、曲陽、望都、安喜、新樂、無極諸縣。真定府改名爲真州,治所真定,轄有行唐、平山、井|、欒城、元氏、稿城諸縣。撤銷祁州,併入深州,深州自此轄有蒲陰、深澤、鼓城、饒陽、安平、束鹿、武強、靜安諸縣。河間府改名爲河州,轄有束城、河間、樂壽、肅寧、交河諸縣。

趙州轄區不變,治下有平棘、高邑、寧晉、柏鄉、臨城、隆平、贊皇等縣,治所寧晉。邢州轄區不變,治下有堯山、內丘、龍岡、任縣、鉅鹿、沙河、南和、平鄉諸縣,治所設在龍岡。州併入磁州,治所設在邯,治下有武安、陽、永年、雞澤、平恩、肥鄉諸縣。安利軍撤銷併入相州,治所安陽,治下有衛縣、黎陽、湯陰、林慮、臨漳諸縣。懷州撤銷併入衛州,治所新鄉,治下有河內、修武、獲嘉、汲縣、共城諸縣。永靜軍和恩州撤銷併入冀州,治所棗強,治下有衡水、武邑、信都、南宮、清河、歷亭、武城、東光、將陵、阜城、吳橋諸縣。

大名府的夏津、臨清、宗城劃入博州,撤銷開德府,將開德府黃河以南部分劃入濮州,黃河以北劃入大名府,大名府直屬政務院管轄,轄有館陶、冠氏、魏縣、成安、元城、南樂、朝城、觀城、濮陽、臨河、清豐、內黃諸縣。

女真人南下對宋境的禍害主要是在山西、河北以及京畿一帶,女真人敗亡後,這三個地區的後遺問題頗多,尤其是河北,大部分廂軍都可恥地做了漢奸僞軍。雖然這些僞軍在女真人敗亡後都見風使舵地又歸順了盧俊義政權,但盧俊義不打算原諒這些僞軍,當然主要是那些廂軍將領,清除漢奸貶斥全家爲奴隸的整肅運動在一年後轟轟烈烈地展開了。(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章節更多,!)

第七十五章 必當復仇第十五章 童貫潰敗第八十章 金再攻宋第二十二章 救下高僧除二惡第八十四章 浪裡白條張順第七十九章 梁山軍校第八章 實情第六十八章 愚蠢文人第九十六章 扈家歸順第三十九章 秦明擺宴第二十九章 高俅慘敗第一百零二章 設元首府第十九章 一統江淮第十七章 破曾頭市第四十九章 所謂地主第五十二章 更生恩愛第一百三十章 雄雞難鳴第六章 燕青第七十二章 愚蠢同情第五十八章 兩妹出嫁第四十四章 遼國內亂第五十三章 宋非良國第十八章 單騎救美第六十章 天機先生許貫忠第七十一章 李師師第二章 巧取流求第四十二章 預謀倭國第一百二五章 橫掃山東第二章 拼命三郎石秀第九十二章 神醫安道全第九十六章 軍情部第四十七章 約扈三娘第十七章 矮腳虎王英第三十九章 秦明擺宴第七十八章 太原被圍第六十四章 迎擊索超第三十章 發展馬政第六十七章 漢奸藥師第十九章 大敗柴進第三十一章 紅幫第七十章 梁山軍制第四十二章 童貫攻遼第九十七章 統一北方第七十六章 趙桓議和第九十八章 兵陷東平第一百一七章 新式火炮第七十四章 荊公後裔第四章 夜幕驚魂第八十五章 地道退金第九十八章 統一宋境第二十八章 規劃擴軍第一百章 軍制第一百零六章 再夢麒麟第六十二章 確定根據地第四十九章 水滸西施第二十四章 黯然返鄉第十六章 生擒童貫第一百一三章 救下三娘第八十五章 地道退金第七章 佛教愚華第七十二章 愚蠢同情第三十四章 征服金蓮第四十六章 燕京往事第七十章 趙佶罪己第十九章 王進被高俅逼走第四十一章 田虎敗亡第一章 病關索楊雄第八十五章 雙姝相和第八章 佛教真相第六十六章 謀奪梁山第四十二章 預謀倭國第七十六章 創辦玄教第七十一章 軍銜制度第六十一章 逼金換民第三十七章 雙槍將董平第七十六章 趙桓議和第二十九章 武館和三衛第四十九章 所謂地主第三十一章 紅幫第三十八章 喬道清敗第三十九章 高麗盧氏第六十八章 梁山之主第五十章 張覺之變第二十章 攻打江南第六十一章 東窗事發第七十六章 趙桓議和第四十三章 伐遼慘敗第六十三章 少壯崛起第八十五章 截生辰綱第三十一章 朝廷定策第一章 方臘敗亡第四十一章 田地私有第九十六章 扈家歸順第七十五章 金圍汴京第八十六章 娘子軍第五十一章 蕭幹投奔第五十九章 無敵弩炮第四十一章 田地私有第六十六章 倭人真相第七十五章 滅親自罰
第七十五章 必當復仇第十五章 童貫潰敗第八十章 金再攻宋第二十二章 救下高僧除二惡第八十四章 浪裡白條張順第七十九章 梁山軍校第八章 實情第六十八章 愚蠢文人第九十六章 扈家歸順第三十九章 秦明擺宴第二十九章 高俅慘敗第一百零二章 設元首府第十九章 一統江淮第十七章 破曾頭市第四十九章 所謂地主第五十二章 更生恩愛第一百三十章 雄雞難鳴第六章 燕青第七十二章 愚蠢同情第五十八章 兩妹出嫁第四十四章 遼國內亂第五十三章 宋非良國第十八章 單騎救美第六十章 天機先生許貫忠第七十一章 李師師第二章 巧取流求第四十二章 預謀倭國第一百二五章 橫掃山東第二章 拼命三郎石秀第九十二章 神醫安道全第九十六章 軍情部第四十七章 約扈三娘第十七章 矮腳虎王英第三十九章 秦明擺宴第七十八章 太原被圍第六十四章 迎擊索超第三十章 發展馬政第六十七章 漢奸藥師第十九章 大敗柴進第三十一章 紅幫第七十章 梁山軍制第四十二章 童貫攻遼第九十七章 統一北方第七十六章 趙桓議和第九十八章 兵陷東平第一百一七章 新式火炮第七十四章 荊公後裔第四章 夜幕驚魂第八十五章 地道退金第九十八章 統一宋境第二十八章 規劃擴軍第一百章 軍制第一百零六章 再夢麒麟第六十二章 確定根據地第四十九章 水滸西施第二十四章 黯然返鄉第十六章 生擒童貫第一百一三章 救下三娘第八十五章 地道退金第七章 佛教愚華第七十二章 愚蠢同情第三十四章 征服金蓮第四十六章 燕京往事第七十章 趙佶罪己第十九章 王進被高俅逼走第四十一章 田虎敗亡第一章 病關索楊雄第八十五章 雙姝相和第八章 佛教真相第六十六章 謀奪梁山第四十二章 預謀倭國第七十六章 創辦玄教第七十一章 軍銜制度第六十一章 逼金換民第三十七章 雙槍將董平第七十六章 趙桓議和第二十九章 武館和三衛第四十九章 所謂地主第三十一章 紅幫第三十八章 喬道清敗第三十九章 高麗盧氏第六十八章 梁山之主第五十章 張覺之變第二十章 攻打江南第六十一章 東窗事發第七十六章 趙桓議和第四十三章 伐遼慘敗第六十三章 少壯崛起第八十五章 截生辰綱第三十一章 朝廷定策第一章 方臘敗亡第四十一章 田地私有第九十六章 扈家歸順第七十五章 金圍汴京第八十六章 娘子軍第五十一章 蕭幹投奔第五十九章 無敵弩炮第四十一章 田地私有第六十六章 倭人真相第七十五章 滅親自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