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秦明擺宴

過了兩日。盧俊義辭別依依不捨的董平張清。前去下一站。青州。

在原水滸中。青州絕對是一個好地方。這裡發生了太多的事情。對盧俊義而言。這裡意味着有兩位人才正等着自己去籠絡。一個是霹靂火秦明一個是小李廣花榮。

霹靂火秦明此時剛剛就任青州的兵馬都監升至兵馬統制總管。而他的徒弟鎮三山黃信則接替了他的兵馬都監的位置。

盧俊義去這青州正是時候。

這一天秦明正大擺筵席慶祝自己高升兵馬統制之職。官場上的朋友來了很多。綠林中的兄弟也來了一些。像鼎鼎大名的小李廣花榮就以清風www.Qingfo.Cc寨副知寨的身份前來道賀。

盧俊義來到秦府門口。看到這車水馬龍。來賓絡繹不絕。忙喚來隔壁一個小攤販問道:“秦明大人府上發生了何事。怎麼會有如此多來賓?”那小攤販見盧俊義氣宇不凡想來也定是達官貴人之類的人物。忙答道:“大官人有所不知。這秦大人剛剛榮升青州兵馬總管之職。特地大擺筵席。以示慶賀。這許多賓客都是向他道賀的。”

盧俊義取了一錠碎銀打賞了這小廝。然後向另外一條街的玉石店走去。隨便買了些精美玉器。包裝好後。提着前往秦明府邸。

秦明的府邸佔地頗廣。想來是祖上傳下來的。跟盧府一般來歷。也難怪秦明不去大酒館設宴而會在家裡擺設。

秦明正站在門前迎接來賓。看到盧俊義後不禁一愣。這素昧平生的來賓是何方神聖。拱手道:“不知尊駕高姓大名。秦明孤陋寡聞。望請恕罪。”

盧俊義定晴一看。這秦明身高八尺。紅臉膛。絡腮鬍。牛般大眼真摯誠懇中帶着疑惑。便微微一笑。上前抱拳施禮道:“河北盧俊義恭喜秦大人高升總管。特備薄禮不成敬意。”

秦明大驚。天下第一高手河北三絕玉麒麟盧俊義不遠千里特地爲我祝賀。此等禮遇我秦明平生哪有過啊。頓時受寵若驚。欣喜非常地從盧俊義手中接過禮物。牽着盧俊義的手來至宴席現場。

這宴席正設在秦府大院中。細細看過去。足有上百桌。共有上千個來賓參加。可見霹靂火秦明的交友也很廣闊。

秦明領着盧俊義來至大院主席位。雙手示意各位來賓肅靜。然後高聲道:“大家一起來歡迎河北三絕玉麒麟盧俊義盧員外。盧員外不遠千里風塵僕僕趕來給秦明祝賀。此等厚愛讓秦明愧不敢當。今日盧員外賞臉過來了。俺很高興。俺可沒有那麼多俗套虛禮。大家盡情暢飲。不醉無歸。”

盧俊義站着巡視了一下。看到幾乎所有地座位都已經坐滿了人。

人羣中還有好幾個熟悉的面孔。像是雙槍將董平和沒羽箭張清也來到現場。當時離開東平府本想去獨龍崗的扈家莊探看一下扈三娘究竟長得如何國色天香。所以就沒有給這兩位告之行程。沒有想到在這裡相遇了。

盧俊義微微一笑。對大家抱拳施禮道:“盧俊義榮幸見過各位英雄。另外恭祝秦兄弟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這時。主席裡一位黑矮的胖子站起來。走到盧俊義面前行了個大禮:“宋江見過盧員外。久聞員外大名。只是一直無暇得見。今日一見。真是三生有幸。”

盧俊義吃了一驚。低頭細細地打量面前之人。只見此人。正是眼如丹鳳。眉似臥蠶;滴溜溜兩耳懸珠。明皎皎雙睛點漆;脣方口正。髭鬚地閣輕盈;額闊頂平。皮肉天倉飽滿。年近三旬。身高才六尺。跟原水滸中描寫十分相似。真是一個又黑又矮又有幾分英氣地胖子。

盧俊義不願當衆給宋江難看。也趕忙回了大禮:“原來是宋哥哥。俊義此番能見到押司哥哥。也真是榮幸之至。你我日後可要多加親近。”

只不過這廝也太矮了一點了。盧俊義身高九尺。他身高六尺。難怪盧俊義覺得不舒服。要一直低頭看着人說話真是彆扭。

但是宋江毫不介意。看秦明還在招呼他官場上地同僚。宋江就牽引着盧俊義前去認識一些江湖上的朋友。

轉了一圈。盧俊義才發現山東英雄幾乎盡在此地。看樣子不都是秦明的面子來地。很多是看着宋江的面子。看來宋江已經將這些山東英雄籠絡了幾分。大家看待宋江的眼神都帶有幾分欽佩之情。而看在盧俊義身上眼神中雖有欽佩。卻也有幾絲疑惑。原因這河北跟山東相比。隔了數百里。盛名之下誰知有沒有虛士。

宋江的魅力真不是蓋地。兩人談心時盧俊義也險些被宋江打動了原本堅定的剷除之心。原來世上從來都有這種本事不濟卻甚有親和力的人物。像是西漢初地劉邦、三國時地劉備。與他相交。真是如沐春風。如若不是爲了自己的目標。盧俊義還真地願和他這樣的人做朋友。

宋江噓寒問暖。關懷備至。跟盧俊義初次相見卻已經像是認識了幾十年地老朋友一樣。盧俊義眼下可看不出他後來的陰險伎倆。只覺得這廝真是一個讓人一見傾心的君子啊。在心中反覆強調這宋江在原著中的不堪。才抵擋住這廝折節下士的無敵殺傷力。

盧俊義把握到這個時代綠林江湖的一個潛規則。跟後世一樣的道理。那就是名氣大於一切。有名纔會有利。像原著中宋江的名氣有多大。三山五嶽的豪傑都仰慕他的名聲。在這金光閃閃的名聲下。他招納人才從來沒有費過什麼勁。像後世的知名大公司招人一樣。

離不得不上梁山的日子還有二年時間。在這期間。盧俊義除了兼顧家族生意。做好起義準備之外。最重要最關鍵的就是把自己的名聲搞得越大越響亮越好。要做到這一點。悶在大名府裡守株待兔是不行的。必須要時常走出來。去拜訪各路豪傑。即便暫時徵召不了。也在那片地方樹立起自己的名聲來。

第二十四章 統一道教第五十七章 刮目相看第五十一章 蕭幹投奔第五十九章 無敵弩炮第三十二章 遇梁紅玉第二十九章 軍事優先第十三章 王慶敗亡第二十五章 武松拜師第十四章 金國奸細第十一章 潘金蓮第七十四章 搞定第四十八章 拐帶回家第二十章 討價還價第六章 奇山怪路第四十四章 整軍備戰第八十三章 開發倭地第二章 拼命三郎石秀第九十章 梁山亂因第九十八章 造船第十四章 金國奸細第一百二五章 橫掃山東第七章 關勝來犯第二十一章 佔領蘇南第二十四章 黯然返鄉第二十四章 高俅來犯常歡樂很喜歡的一首歌第五十五章 出書第二十八章 白虎幫第六十六章 謀奪梁山第七十一章 軍銜制度第六十五章 金軍南下第七十九章 耗盡倭兵第二十九章 謀白虎第九十六章 扈家歸順第一章 緩取流求第四十七章 田虎舊部第四章 夜幕驚魂第八十章 女真崛起第三十二章 大興騎兵第六十八章 愚蠢文人第一百二十章 圍點打援第七十章 趙佶罪己第十一章 潘金蓮第三十章 發展馬政第六十章 掃北高麗第八十九章 齊國憲法第九十五章 攻佔西北第八十三章 神行太保和黑旋風第一百二二章 又見清照第二十八章 收少華三英第十六章 見到宗澤和李綱第八十八章 青眼虎李雲第二章 巧取流求第五十二章 所謂富宋第八十五章 雙姝相和第九十九章 攻下東平第三十五章 大刀關勝第四十八章 燕雲往事第二十章 討價還價第三十一章 朝廷定策第一百零八章 發明鏡子第一百零三章 建獨龍堡第十六章 生擒童貫第九十七章 趙佶動怒第五章 誘惑難擋第二十六章 二敗高俅第六十七章 倭兵惡行第八十八章 青眼虎李雲第七十一章 趙佶禪位第六十八章 愚蠢文人第一章 病關索楊雄第一百零二章 設元首府第九十九章 攻下東平第四章 編排明教第十章 殺破狼第十一章 全民信仰第十三章 王慶敗亡第六十八章 梁山之主第六十三章 少壯崛起第六十七章 漢奸藥師第九十五章 攻佔西北第七十九章 耗盡倭兵第六十六章 不能勤王第五十八章 兩妹出嫁第十五章 鄆哥第四十八章 娶扈三娘第二十五章 武松拜師第四十三章 伐遼慘敗第一百零二章 設元首府第二章 巧取流求第九十五章 攻佔西北第七十九章 太原被佔第八十六章 趙宋敗因第九十四章 初定皇位第八十章 金再攻宋第六十四章 決心拯救李師師第四十一章 田地私有第二十四章 賽秦瓊第九十七章 統一北方第五十一章 所謂冗官
第二十四章 統一道教第五十七章 刮目相看第五十一章 蕭幹投奔第五十九章 無敵弩炮第三十二章 遇梁紅玉第二十九章 軍事優先第十三章 王慶敗亡第二十五章 武松拜師第十四章 金國奸細第十一章 潘金蓮第七十四章 搞定第四十八章 拐帶回家第二十章 討價還價第六章 奇山怪路第四十四章 整軍備戰第八十三章 開發倭地第二章 拼命三郎石秀第九十章 梁山亂因第九十八章 造船第十四章 金國奸細第一百二五章 橫掃山東第七章 關勝來犯第二十一章 佔領蘇南第二十四章 黯然返鄉第二十四章 高俅來犯常歡樂很喜歡的一首歌第五十五章 出書第二十八章 白虎幫第六十六章 謀奪梁山第七十一章 軍銜制度第六十五章 金軍南下第七十九章 耗盡倭兵第二十九章 謀白虎第九十六章 扈家歸順第一章 緩取流求第四十七章 田虎舊部第四章 夜幕驚魂第八十章 女真崛起第三十二章 大興騎兵第六十八章 愚蠢文人第一百二十章 圍點打援第七十章 趙佶罪己第十一章 潘金蓮第三十章 發展馬政第六十章 掃北高麗第八十九章 齊國憲法第九十五章 攻佔西北第八十三章 神行太保和黑旋風第一百二二章 又見清照第二十八章 收少華三英第十六章 見到宗澤和李綱第八十八章 青眼虎李雲第二章 巧取流求第五十二章 所謂富宋第八十五章 雙姝相和第九十九章 攻下東平第三十五章 大刀關勝第四十八章 燕雲往事第二十章 討價還價第三十一章 朝廷定策第一百零八章 發明鏡子第一百零三章 建獨龍堡第十六章 生擒童貫第九十七章 趙佶動怒第五章 誘惑難擋第二十六章 二敗高俅第六十七章 倭兵惡行第八十八章 青眼虎李雲第七十一章 趙佶禪位第六十八章 愚蠢文人第一章 病關索楊雄第一百零二章 設元首府第九十九章 攻下東平第四章 編排明教第十章 殺破狼第十一章 全民信仰第十三章 王慶敗亡第六十八章 梁山之主第六十三章 少壯崛起第六十七章 漢奸藥師第九十五章 攻佔西北第七十九章 耗盡倭兵第六十六章 不能勤王第五十八章 兩妹出嫁第十五章 鄆哥第四十八章 娶扈三娘第二十五章 武松拜師第四十三章 伐遼慘敗第一百零二章 設元首府第二章 巧取流求第九十五章 攻佔西北第七十九章 太原被佔第八十六章 趙宋敗因第九十四章 初定皇位第八十章 金再攻宋第六十四章 決心拯救李師師第四十一章 田地私有第二十四章 賽秦瓊第九十七章 統一北方第五十一章 所謂冗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