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宋失黃河

宣和七年十二月末,正當趙宋朝廷搞那處禪讓的鬧劇的軍隊卻在這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作爲爛泥怎麼力都扶不上牆。首發

十二月二十二日,準備引退的趙命令宦官樑方平率領東京禁軍主力去防守浚州的黃河大橋,力圖把金兵遏制在黃河以北地區。奉命防衛黃河大橋的樑方平,率領十萬中央禁軍戀戀不捨地離開了汴京。這一隊人馬在這個宦官的帶領下,經過了漫長的七天行軍,終於走完了從汴京至浚州的一百里路。

宋朝廷派了樑方平率中央禁軍去防守黃河以北的浚州大橋,有點孤注一擲的意思。禁軍步軍將領何灌不以爲然,他上奏說:“金兵傾巢出動,銳不可當。今樑方平將京中jīng銳盡行帶走,萬一有甚閃失,則京中危殆。不如多下幾萬兵馬,防衛京師爲根本也。”

當時的宰相白時中是個標準大草包,他對武將出身的何灌的憂慮不屑一顧,斥道:“聖上要求必須把金兵攔截在黃河北岸,現在就必須把全部的jīng銳開赴前線,怎麼能夠容忍敵軍bī近到大mén口!?”白時中固執不聽勸阻,只讓何灌率三萬步兵,駐在黃河以南的滑州,作爲樑方平的援軍,也是第二道防線。

身負國運安危的宦官樑方平,到了浚州之後,不是整軍備戰部署多層次、有縱深的防線,而是每日和親信縱酒狂歡。這個宦官自認爲金兵知道他領兵十萬在此鎮守,就會知難而退。

宋朝的“武官怕:,文官愛錢”是出了名的。做官既然有福可享,只要把官做穩就是了,廉政不廉政、忠誠不忠誠的,是無所謂的事情,沒幾個人放在心上。在樑方平們的習慣思維裡,大宋體制的穩固、高薪地好處,那是世世代代也斷不了的。宋朝是天朝大國,根本滅亡不了,只要朝廷滅亡不了,他們奢侈爛的生活就不用擔心。

完顏宗望等金軍將領早大宋君臣骨子裡的**看透了,根本沒把什麼所謂的禁軍jīng銳放在眼裡。在北宋末年,禁軍已經沒有什麼戰鬥力了,士兵早就不習兵事,否則樑方平的軍隊也不可能七天行軍一百多裡。在金兵的眼裡,趙宋地中央禁軍就是一羣養得又féi又壯的待宰豬,一聽到和中央禁軍打仗就特別有jīng神。於是金兵在佔領相州後,完顏宗望就派了一xiǎo隊騎兵前去sāo擾,探聽一下虛實,後續金兵休整一下隨後就會殺到。

那樑方平也不尋常,聞報後上城去觀望,見敵騎兵遠遠而來,也不知道後續有沒有支援的隊伍,立即嚇得魂飛魄散,帶着幾個隨從下了城樓開mén出城,打馬向南一路狂奔。至於浚州前線地戰事怎麼進行,根本就不管了,只要能夠把命保住就行。其他的軍隊一看主帥跑了,哪裡還守得住,一夜之間,所有的中央禁軍竟逃得乾乾淨淨。金兵也不用探聽什麼虛實了,也顧不上什麼休整,殺豬還用得着休息嗎,立即追殺了過來。

駐守在南岸地守橋宋軍,見前方隊莫名其妙逃散,又見金軍旗幟自天邊遙遙而來,也是嚇得不輕,駐紮黃河南岸的何灌一見情況危急,下令立即燒燬黃河大橋。很快河面上出現了一條長達兩千餘米的火龍,熊熊烈焰夾帶着滾滾濃煙直衝天際,連那個慘淡無力的冬日,都被大火籠罩得黯然失sè了。

橋上尚未過河地上名宋軍,被燒得焦頭爛額,士兵哀號着,戰馬嘶鳴着,紛紛落水。即便有少量宋兵逃回北岸,也隨即被掩殺而來的nv真鐵騎斬殺殆盡。

這種景象通過禁軍中臥底特工地述傳到盧俊義面前。盧俊義看罷。傳給李清照看。兩人都不禁想起了後世兩次慘事。公元1937年日本獸軍攻佔南京地戰役。國民政fǔ守軍軟弱無能。在日軍地攻擊下很快就潰不成軍。紛紛奪路而逃。也出現了很多自相殘殺地慘狀。1938年。蔣介石政fǔ爲了阻止日軍進一步侵略。竟然在不通告下游百姓地情況下掘開了黃河大堤。滾滾黃河之水洶涌而出。阻止了日軍地進攻。但是也淹沒了大片地土地。淹死了將近一百萬地下游百姓。如此看來。自古以來。無能地軍事指揮者所走地道路都是一樣地。

可憐這座剛剛建成十年浚州大橋。在一片火焰中化爲了灰燼。冒着煙氣地殘樁焦木連同無數地~人死馬。順水漂浮在河面上。經過自己人地焚燒與金兵地屠殺。黃北岸地宋軍樑方平兵團十萬人馬全軍覆沒。

不怕虎一樣地敵人。就怕豬一樣地隊友。黃河南岸地何灌兵團一看到北岸地宋軍已經完蛋了。也連夜收集敗兵向汴京方向撤退。此時。東京汴梁以北。

陽(河南孟縣)東至大名府地數百里黃河天塹上。白地。再沒有一個宋朝守兵了。冰冷混濁地黃河水面上。只剩下燒得黑乎乎地那些大橋鐵索。孤零零地在悽悽地夜風中瑟瑟發抖。彷彿在嘲nòng着宋朝一羣廢物地無能。北宋至爲重要地黃河防線就這樣可恥地被趙宋禁軍拱手讓給金兵。

靖康元年正月初三早晨。金軍可沒有停止追擊地腳步。準備渡過黃河。繼續享受不戰而勝地快樂。但是。浚州地黃河大橋已經燒燬了。只能用船來過河了。由於以前有大橋。浚州逐漸失去了渡口地作用。城內?公與民船日漸減少。金兵在浚州城內以及附近地區。刮地三尺也只蒐集到能夠承載六七人地漁船十餘條和幾艘稍大一些地民船。這支船隊運力非常有限。一次只能航渡百餘人馬。而對於五六萬急於渡河追擊地金兵而言。他們所能憑藉地工具只有這些。但是即使條件這樣艱苦。完顏宗望也不在乎。以前地戰例表明。宋朝地軍隊就是一堆豆腐渣。只要金兵過了河。把宋朝地首都打下來不是問題。所以宗望下令:過河!

爲了在黃河南岸站穩腳跟。金軍將百餘名jīng銳騎兵編爲首批航渡地敢死隊。搶灘登陸。當金軍敢死隊乘船駛抵黃河南岸時。預想中地激烈抵抗根本就沒有發生。敢死隊變成了打掃垃圾地。宋朝地潰兵丟棄地輜重糧草很多。甚至還有整套地樂器。原來是準備慶功地時候用地。這些金國地騎兵們。突然發現南岸居然沒有一個活着地宋朝士兵。

完顏宗望在得到這個出乎意料的消息後,不禁嘲笑宋人道:“南朝可謂無人,若以一二千人守河,我輩豈能渡哉?”

歷史上的大江大河流域登陸作戰,自古以來,都要準備很長時間纔可以成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蘇軍強渡第聶伯河的登陸戰、盟軍的北非登陸戰、西西里登陸戰、諾曼底登陸戰,都是準備了很長時間,並且有了充足的運輸工具,進行了很嚴密的戰術欺騙才成功的。解放戰爭中的解放軍強渡長江,也是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所有有利因素具備的情況下,準備了幾個月才成功的。金軍過黃河登陸作戰,完全是在沒有任何思想準備和設備準備的情況下進行的,在軍隊行進途中居然可以輕鬆登陸成功,想起來真是不可思議。

但是唯一確定的,就是這次宋軍的失敗,是輸在喪失鬥志上。由於黃河南岸的宋軍被金兵嚇得如驚弓之鳥,僅僅一個下午的時間,就使原本渡河條件並不充分的金兵,突破了宋朝先前重兵駐防的黃河防線,攻陷了河南重鎮滑州,並推進到離汴京不遠的地方。

金軍在黃河南岸從容地開闢了登陸場,砍掉很多樹做成了浮排,航渡的速度也大大加快了。金兵可不給宋朝喘氣的時間,不分晝夜搶渡黃河,船隊在河面上日夜不息,往來穿梭,一批又一批的騎兵被陸續運抵南岸。連續五天,金軍數萬騎兵全部渡過黃河。宗望率金騎不等步兵集結隨即南下,大量金兵隨渡隨行。金軍打luàn建制,無復行伍,尾隨宋朝潰軍之後猛衝猛打,一路向東京汴梁挺進。

北宋時期,當時的黃河與後世的黃河有很大的不同。黃河在歷史上有幾百次的改道,最著名的有六次,其中宋朝的時候發生了第三次重大的改道,並且還分爲東流和北流,北流注入了渤海灣,東流與淮河合流入黃海。當時的黃河在開封以北二百多裡,若是站在靖康元年開封府的北郊,但憑目力所及,無論如何是看不到黃河的。在當時黃河的堤防建設還很薄弱的時候,這一百多公里的阻隔,使開封在某種程度上減輕了“黃河之水天上來”的威脅,從而初步具備了一個國家首都的條件。如果不考慮軍事防衛的因素,從政治、經濟、jiāo通方面去考量的話,處於“天下之中”河南腹地、四通八達的開封作爲十一世紀中原王朝的首都,還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盧俊義早在宣和五年出兵攻打平州伏擊完顏宗望時,就派王寅、杜_兩支軍從州無縣和德州德平縣越過1年就斷流的黃河故道,北上攻打宋境內黃河(從19年改道北流)以南和黃河以東的地區。王寅軍攻佔永靜軍治所東光及治下阜城縣,然後再南下攻打薊州內黃河以東的武邑、棗強等縣,繼而又攻下了恩州治所臨清及歷亭、古城諸縣,隨後跟扈成帶領的五萬警衛軍一起攻佔了北京大名府以及大名府治下館陶、冠氏諸縣。(未完待續,如yù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首發

第八十四章 整頓吏治第十五章 晁蓋中箭第六十七章 火拼王倫第四十五章 現世蔣瑤第五十九章 無敵弩炮第四十七章 田虎舊部第一百二九章 雞失足尾第八十四章 整頓吏治第五十五章 宋末婚姻第八十八章 金軍北歸第七十二章 愚蠢同情第四十三章 中秋佳節第九十六章 福建廣東第十六章 見到宗澤和李綱第二十二章 佔領浙東第八十二章 徹滅倭族第五十七章 後宮編制第五十九章 漁翁得利第五十一章 所謂冗官第四十七章 政治婚姻第六十六章 未來的炮兵大將第五十三章 林沖蒙冤第五十七章 水師動員第八十八章 改良宋律第六十二章 確定根據地第六十三章 不能守株待兔第七十九章 誅穆氏雙熊第十二章 四大聖地第三十九章 高麗盧氏第十九章 大敗柴進第一百零三章 建獨龍堡第一百零二章 設元首府第四十四章 遼國內亂第六十四章 倭國內亂第七十三章 所謂歷史第九十一章 誅殺劉豫第五十章 結盟方臘第二十一章 噩夢驚魂第六十九章 所謂階級第四十四章 遼國內亂第七十六章 趙桓議和第九章 白眼狼第二章 拼命三郎石秀第四章 編排明教第十六章 攻曾頭市第七十四章 愚蠢人道第五十章 調整地主第六十一章 東窗事發第五十一章 坦誠相見第八十章 滅倭在即第八十七章 梁山匯英第九章 除心患第六章 奇山怪路第三十八章 沒羽箭張清第五十五章 議攻高麗第一百零五章 一夢麒麟第六十四章 金預謀宋第四十二章 童貫攻遼第九十章 梁山亂因第四十二章 預謀倭國第五十八章 聯軍指揮第四十八章 拐帶回家第二十三章 攻佔浙西第五十四章 百花公主第四章 編排明教第三章 風韻寡婦潘巧雲第六章 扶道抑佛第五十七章 後宮編制第九十一章 梁山擴軍第一百一七章 新式火炮第六十四章 金預謀宋第七十四章 愚蠢人道第八十七章 宋亡安逸第七十三章 六賊伏誅第五十六章 方臘謝我第七十章 趙佶罪己第四十章 收服馬靈第四章 編排明教第三十八章 混血特工第一百二三章 安置清照第七十八章 太原被圍第十七章 破曾頭市第四十九章 洞房花燭夜第四十八章 娶扈三娘第八十七章 分權壟斷第五十六章 調軍謀朝第六十八章 梁山之主第一章 緩取流求第七十六章 趙桓議和第六十六章 未來的炮兵大將第八十章 女真崛起第一百章 開國大典(大結局全書完)第二十一章 佔領蘇南第七十八章 太原被圍第七十一章 趙佶禪位第三十九章 高麗盧氏第二十四章 高俅來犯第三十三章 魔鬼訓練第九十六章 福建廣東第一百零六章 再夢麒麟
第八十四章 整頓吏治第十五章 晁蓋中箭第六十七章 火拼王倫第四十五章 現世蔣瑤第五十九章 無敵弩炮第四十七章 田虎舊部第一百二九章 雞失足尾第八十四章 整頓吏治第五十五章 宋末婚姻第八十八章 金軍北歸第七十二章 愚蠢同情第四十三章 中秋佳節第九十六章 福建廣東第十六章 見到宗澤和李綱第二十二章 佔領浙東第八十二章 徹滅倭族第五十七章 後宮編制第五十九章 漁翁得利第五十一章 所謂冗官第四十七章 政治婚姻第六十六章 未來的炮兵大將第五十三章 林沖蒙冤第五十七章 水師動員第八十八章 改良宋律第六十二章 確定根據地第六十三章 不能守株待兔第七十九章 誅穆氏雙熊第十二章 四大聖地第三十九章 高麗盧氏第十九章 大敗柴進第一百零三章 建獨龍堡第一百零二章 設元首府第四十四章 遼國內亂第六十四章 倭國內亂第七十三章 所謂歷史第九十一章 誅殺劉豫第五十章 結盟方臘第二十一章 噩夢驚魂第六十九章 所謂階級第四十四章 遼國內亂第七十六章 趙桓議和第九章 白眼狼第二章 拼命三郎石秀第四章 編排明教第十六章 攻曾頭市第七十四章 愚蠢人道第五十章 調整地主第六十一章 東窗事發第五十一章 坦誠相見第八十章 滅倭在即第八十七章 梁山匯英第九章 除心患第六章 奇山怪路第三十八章 沒羽箭張清第五十五章 議攻高麗第一百零五章 一夢麒麟第六十四章 金預謀宋第四十二章 童貫攻遼第九十章 梁山亂因第四十二章 預謀倭國第五十八章 聯軍指揮第四十八章 拐帶回家第二十三章 攻佔浙西第五十四章 百花公主第四章 編排明教第三章 風韻寡婦潘巧雲第六章 扶道抑佛第五十七章 後宮編制第九十一章 梁山擴軍第一百一七章 新式火炮第六十四章 金預謀宋第七十四章 愚蠢人道第八十七章 宋亡安逸第七十三章 六賊伏誅第五十六章 方臘謝我第七十章 趙佶罪己第四十章 收服馬靈第四章 編排明教第三十八章 混血特工第一百二三章 安置清照第七十八章 太原被圍第十七章 破曾頭市第四十九章 洞房花燭夜第四十八章 娶扈三娘第八十七章 分權壟斷第五十六章 調軍謀朝第六十八章 梁山之主第一章 緩取流求第七十六章 趙桓議和第六十六章 未來的炮兵大將第八十章 女真崛起第一百章 開國大典(大結局全書完)第二十一章 佔領蘇南第七十八章 太原被圍第七十一章 趙佶禪位第三十九章 高麗盧氏第二十四章 高俅來犯第三十三章 魔鬼訓練第九十六章 福建廣東第一百零六章 再夢麒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