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東窗事發

宋政和二年十二月初(公元一一一三年一月)。盧俊義目送自己的海軍揚帆出海後。便離開密州向大名府進發。他兩個眼皮不斷的跳動。心裡撲騰亂跳。感覺大事即將發生。

這次他帶了兩個近衛。三個人六匹馬。星夜兼程。一天一夜。於十二月五日的上午時分趕到大名府。剛回到家中。就被燕青拉到了議事廳。許貫忠、王進等大大小小的下屬們濟濟一堂。正等着盧俊義的出現。武松也從滄州趕回。原來林沖執意不肯前來大名府。繞道投奔梁山。盧俊義看到大家都一副如臨大敵的樣子。頓時嚇了一跳。忙問燕青何事。

燕青拿出兩張紙條。苦笑道:“幸虧大哥回來的及時。否則我等都不知如何是好。這是剛收到的消息。”原來是兩份情報。

盧俊義攤開一看。有一張上寫着:蔡京日前曾言盧俊義竟害友邦親王。罪不容誅。已命中書發兵擒拿。原來這是那個之前安插在蔡京府上的小丫鬟發來的。蔡京家昨天吃飯時。蔡夫人問蔡京朝中最近可有什麼大事。蔡京驚怒道:“河北盧俊義膽大包天。竟敢謀害友邦大遼王子。罪不容誅。皇命已下。命中書(樑中書)調動兵馬就的捉拿押送遼國。”

第二張紙上寫着:客棧已被遼兵燒燬。掌櫃被殺。遼人揚言已威逼宋廷交出殺人兇犯河北盧俊義。這顯然是留在薊州的軍情部情報人員發來的。

看到這裡。盧俊義跟石秀對望了一眼。異口同聲道:“想不到。那日那個遼人竟然是遼國一個王子。難怪那麼囂張。”兩人剷除一個遼國惡霸救出一個可憐的小姑娘的事情大家都知道。怎也想不到竟然是遼國的一位王子。在座的只有趕來上報馬場情況的紫髯伯皇甫端欣喜若狂。因爲他跟契丹王室有不共戴天之仇。其他人都用不善的眼神瞧着石秀。意思是就是你這個拼命三郎愣頭青搞的大家這麼被動的啊。

盧俊義忙擺手道:“都是我的錯。是我當時太沖動了。不怪石秀兄弟。他還勸服我不要逞一時之快痛下殺手。”大家都用將信將疑的眼神瞟了一下石秀。看他頭低低的。就知道這廝心虛。不過員外有維護之意。大家也不便更多追究。

許貫忠站起身來。喝道:“事已至此。追責責任於事無補。我們還是趕快想個萬全之策。”

燕青苦笑道:“還能怎樣。樑中書麾下十萬鐵騎。我們才幾千人。勢單力薄。不可硬拼。三十六計。走爲上策。只是這麼大規模的逃離大名。樑中書定然阻攔。”

說道這裡。燕青指着那兩張紙條。分析道:“薊州那份情報是昨天中午到的。而東京蔡京處的情報是今天一早到的。按照信鴿飛翔的時間判斷。蔡京是昨天晚上下朝後吃飯時說的這番話。那麼至少是那個時候東京樞密院調派軍令的飛馬已經出發了。如果他們快馬加鞭不停歇的話。最早就會在今天晚上到達大名府。如果樑中書反應及時的話。就會在子時發起對盧府的包圍。時間留給我們的也不多了。”

朱武笑道:“遼國和我大宋自澶淵之盟以來。已和平共處百年。這一百年來。雖無大戰爭。卻有小摩擦。朝廷雖不言。對遼人卻甚不滿。我大宋供給遼國已百年歲幣。燕雲十六州迄今都未收回。我大宋舉國上下皆以恥。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皆恨遼人。尤其對耶律一門。唯有蔡京這等腐儒怯賊賣我國人以求異邦之歡心。我料定。除了樞密院的軍令外。蔡京老賊另有命令於樑中書。讓他速速動手。員外可速派十幾位近衛。埋伏在大名府南門外的官道處。有快馬疾馳而過者。皆射殺之。準保無誤。我宋人向來優哉遊哉。哪有疾馳之人。”

盧俊義苦笑道:“你這主意要是出的早些。豈不是把我也給結果了嗎?”

朱武笑道:“員外天神下凡。凜然正氣。跟那些猥瑣之輩截然不同。怎會搞混。”

盧俊義聞言大笑:“就按朱武的主意辦。石秀。你速帶二十名的力近衛。急出南門。埋伏在官道兩側。對貌似傳信者。一律射殺。不的放過一個。還有判斷不單靠急速策馬奔馳。還要分辨出蔡府家人和樞密院信使的打扮。具體問題你可以問問王進。”王進在東京禁軍裡多年。對這些事情畢竟有些瞭解。

盧俊義長嘆一聲。如果能夠阻攔信使的到來。還是可以給自己留點輾轉的時間的。

另外他吩咐下去。讓燕青和盧俊信馬上完成生意交接。

兵器坊的兵器盔甲一律裝進大車外放貨物隱蔽出城。近衛、孤衛、寒衛、娘子軍的士兵和其他所有需要跟隨盧俊義逃離大名府的人員都要做好僞裝即可分散出城。在大名城外馬頰河南岸的龍王廟集合。

盧家留在大名府的爲盧俊信、盧俊孝、盧俊勇、盧有財和他們的家人。當然還有大部分的丫鬟僕人。盧俊義吩咐盧俊勇將之前逮捕勞改的盧有德一黨的青壯年四十多個全數押過來。然後全數砍死。做出了一個血腥的場景。

盧俊義看着迷惑不解的盧俊信。嚴肅道:“這些人就是你試圖抓我。反被我殺死的人。你大義滅親不成。反而險些受害。等我們撤出大名府十二個時辰後。你就去向樑中書通風報信。不過看你全身上下白淨淨的。他可能不信。”

盧俊信哈哈笑道:“這樣他應該相信了吧。”說着在自己身上砍了幾刀。沒有什麼致命傷。但鮮血淋漓的。看起來甚是嚴重。

安道全趕快過來替他止了血。隨便包紮了一下。整出一副重傷的慘兮兮的模樣。

盧俊信笑道:“那十二時辰。我們就說你們到處殺戮。我們就躲起來了。直到你們走了我們纔出來。”盧俊義方想起這個破綻。笑道:“很好。這樣說。就會矇混過去。對了。樑中書跟他岳父一樣貪財。到時候你就哭訴自家死了多少人。賄賂他多些錢財讓他去追蹤我。他必會打消疑慮。”

盧俊信點頭道:“我們這邊沒事。只有你們要小心些。樑中書十萬兵馬不是好惹的。”

這時。盧俊義想起一事。便將盧俊信送進一個屋子養傷。他要趕快解決那個問題。

第五十三章 林沖蒙冤第七十二章 愚蠢同情第一百零四章 緩行土改第五十二章 所謂富宋第十二章 過元宵第八十二章 汴京失陷第七十七章 病大蟲薛永第三十九章 孫安大敗第五十章 張覺之變第十一章 鬥敗高廉第一百零二章 設元首府第九十九章 建國大業第七十七章 建復興黨第八十八章 宋江崛起第三十二章 遇梁紅玉第四十七章 田虎舊部第九十九章 攻下東平第八十章 滅倭在即第六十六章 謀奪梁山第二十三章 人口制勝第五十章 結盟方臘第六十五章 二十一條第八十八章 金軍北歸第五十一章 蕭幹投奔第四十三章 中秋佳節第五十七章 後顧無憂第四章 夜幕驚魂第六十一章 攻破開城第四十章 收服馬靈第五十章 調整地主第二十章 攻打江南第八十六章 趙宋敗因第六十章 擊敗宗望第一百二十章 圍點打援第六十六章 謀奪梁山第五十四章 稅制改革第四十九章 水滸西施第八十六章 晁蓋來投第三十四章 田虎將亡第四十四章 劉高之妻第七十一章 趙佶禪位第四十八章 娶扈三娘第三十二章 金蓮的心病第五十三章 林沖蒙冤第八十一章 沒有血性第八十二章 汴京失陷第六章 整編山東第十一章 全民信仰第七十六章 神化崇拜第五十七章 後顧無憂第六十六章 不能勤王第七十七章 金軍暫撤第四十五章 現世蔣瑤第三十二章 大興騎兵第二十九章 軍事優先第二十二章 農商並重第七十章 絕非朋友第四十二章 童貫攻遼第四十七章 田虎舊部第七十三章 建設種田第五十三章 宋非良國第六十八章 梁山之主第八十四章 整頓吏治第二十六章 限制明教第九十七章 信鴿第六十二章 確定根據地第四十六章 苦惱第四十三章 中秋佳節第四十二章 童貫攻遼第二十一章 收服樊瑞第三十二章 大興騎兵第三十二章 遇梁紅玉第二十六章 少華山第七十八章 倭國內耗第六十九章 初定六部第一百章 宋江來犯第六十四章 迎擊索超第七十六章 創辦玄教第四十五章 軍政編制第十六章 攻曾頭市第二十二章 農商並重第五十七章 水師動員第十四章 童貫進犯第八十二章 徹滅倭族第八十二章 培養血性第七十三章 所謂歷史第八十九章 阻擊金兵第一百一一章 輕取韓滔第九十四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七十一章 軍銜制度第八十五章 地道退金第三十六章 郝思文和宣贊第一百一三章 救下三娘第三十七章 名將之瑕第九十六章 軍情部第一百零八章 發明鏡子第二十章 討價還價第六十二章 水滸桃園三結義第八十一章 倭國滅亡第四十二章 花家槍法
第五十三章 林沖蒙冤第七十二章 愚蠢同情第一百零四章 緩行土改第五十二章 所謂富宋第十二章 過元宵第八十二章 汴京失陷第七十七章 病大蟲薛永第三十九章 孫安大敗第五十章 張覺之變第十一章 鬥敗高廉第一百零二章 設元首府第九十九章 建國大業第七十七章 建復興黨第八十八章 宋江崛起第三十二章 遇梁紅玉第四十七章 田虎舊部第九十九章 攻下東平第八十章 滅倭在即第六十六章 謀奪梁山第二十三章 人口制勝第五十章 結盟方臘第六十五章 二十一條第八十八章 金軍北歸第五十一章 蕭幹投奔第四十三章 中秋佳節第五十七章 後顧無憂第四章 夜幕驚魂第六十一章 攻破開城第四十章 收服馬靈第五十章 調整地主第二十章 攻打江南第八十六章 趙宋敗因第六十章 擊敗宗望第一百二十章 圍點打援第六十六章 謀奪梁山第五十四章 稅制改革第四十九章 水滸西施第八十六章 晁蓋來投第三十四章 田虎將亡第四十四章 劉高之妻第七十一章 趙佶禪位第四十八章 娶扈三娘第三十二章 金蓮的心病第五十三章 林沖蒙冤第八十一章 沒有血性第八十二章 汴京失陷第六章 整編山東第十一章 全民信仰第七十六章 神化崇拜第五十七章 後顧無憂第六十六章 不能勤王第七十七章 金軍暫撤第四十五章 現世蔣瑤第三十二章 大興騎兵第二十九章 軍事優先第二十二章 農商並重第七十章 絕非朋友第四十二章 童貫攻遼第四十七章 田虎舊部第七十三章 建設種田第五十三章 宋非良國第六十八章 梁山之主第八十四章 整頓吏治第二十六章 限制明教第九十七章 信鴿第六十二章 確定根據地第四十六章 苦惱第四十三章 中秋佳節第四十二章 童貫攻遼第二十一章 收服樊瑞第三十二章 大興騎兵第三十二章 遇梁紅玉第二十六章 少華山第七十八章 倭國內耗第六十九章 初定六部第一百章 宋江來犯第六十四章 迎擊索超第七十六章 創辦玄教第四十五章 軍政編制第十六章 攻曾頭市第二十二章 農商並重第五十七章 水師動員第十四章 童貫進犯第八十二章 徹滅倭族第八十二章 培養血性第七十三章 所謂歷史第八十九章 阻擊金兵第一百一一章 輕取韓滔第九十四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七十一章 軍銜制度第八十五章 地道退金第三十六章 郝思文和宣贊第一百一三章 救下三娘第三十七章 名將之瑕第九十六章 軍情部第一百零八章 發明鏡子第二十章 討價還價第六十二章 水滸桃園三結義第八十一章 倭國滅亡第四十二章 花家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