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體罰

bookmark

第一千零七十五章體罰

這樣的變陣方式,即便精銳如西夏鐵鷂子,也會造成短暫的混亂,不過在那些跪伏的蕃人眼中,這等裝備,這等技能,已經如天兵天將一般。

待到兩軍繞着大營各自完成半個圓圈之後,混亂已經神奇地消失了,重新變成了整齊的縱隊陣列,集結在樑太后的鑾駕之前。

重騎停定,當先兩騎將騎槍掛在鞍邊,奔行出列。

左邊一騎熟練地用覆蓋着細甲的手套將護目抹了上去,然後取下包裹着整個頭部的頭盔,對樑太后笑道:“娘娘這是考較侄兒來着,饒了侄兒甲冑在身,未能全禮。請娘娘治侄兒衝撞鑾駕之罪。”

另一邊家樑也取下了頭盔:“家樑見過太后,尚請太后恕罪。”

樑太后輕輕一笑:“擊鼓而進,鳴金而退,號令當前,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哪怕前面是萬馬千軍。”

“哪怕……前面是我和天子的儀仗!這,纔是萬勝之軍!”

“永能和家先生掃蕩三千里,所佔皆克,爲我朝增蓄蕃部三十萬帳,剿滅不臣十三處,虜獲牛羊馬匹無數,一舉震服國內那些蠢蠢欲動之心,居功至偉,之後自有封賞。”

“千里來歸,兒郎們辛苦了,命他們解甲吧,帶着哀家的賞賜,回家看看親人,在部族當中誇耀誇耀。”

“陛下。”

秉常騎馬上前,躬身道:“母后。”

樑太后似乎是在用欣賞的目光,看着秉常的表情:“你不與你兩位臣子說些什麼嗎?”

秉常再次躬身:“是。”

說完才直起身來:“兩位將軍此番安定北方,震懾遼國,爲大夏建立殊勳,朕已在武英殿設了宴席,特爲兩位將軍洗塵。”

樑永能和家樑一起拱手:“臣,謝陛下隆恩!”

秉常這才又對樑太后躬身:“母后,那就擺駕回宮?”

樑太后笑道:“陛下與兩位將軍自去吧,哀家就不用了,這裡這麼多頭人還等着接見呢。”

秉常一臉愧色:“是孩兒無能,還要勞累母親。”

樑太后嗔道:“說什麼呢,母親也只是暫時幫着你料理一二,這天下本來就是你的,去吧。”

秉常點頭,這才轉身,開心地對樑永能和家樑說道:“今日便讓朕替二位幹臣先導!”

家樑對秉常拱手:“陛下,臣等豈敢如此僭越,不過請爲左右護衛,陪陛下先去兒郎們陣前檢閱一輪。”

秉常瞥了眼樑太后的臉色,樑太后眼睛裡都是笑意:“去吧。”

樑永能一攤手:“陛下,請!”

秉常撥馬向前,樑永能和家樑一左一右,落後秉常半個馬身,陪同而行。

鐵鷂子們樹立着長槍,齊聲呼喊:“萬歲!萬歲!萬歲!”

看着威武雄健,士氣如虹的軍隊,這一刻,秉常感覺自己已經達到了人生的巔峰。

這樣的時刻,這樣的路,只希望能走得慢一點,再慢一點。

……

嵩山,皇家軍事學院,一個胖子正在課堂上,講解拋物線的原理。

“平拋運動的運動軌跡,相關公式元素包括:位移,初始速度,平拋時間,平拋高度,重力加速度……”

“平拋運動可視爲以下兩個運動的合運動,其一爲物體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由於慣性而做初速度不變的勻速直線運動。”

“其二是物體在豎直方向上初速度爲零,只受重力作用而做的自由落體運動。”

“這兩個分運動各自獨立,又是同時進行,具有分運動的獨立性和等時性……”

種詁也坐在講堂的最後,一邊搖着大蒲扇,一邊在筆記本上拿鉛筆做筆記。

前面幾個小子在傳紙條,當自己沒有看到。

講課的老師,是王中正調練新軍的大寶貝——郭隆。

請到這位來爲學生們傳授炮術,可是費了種詁和軍機處知教育廳事折繼祖好大的周折。

炮術,涉及到物理,數學,什麼拋物線初速度質量重量炸藥當量,聽得種詁一個頭兩個大。

種詁從來都不認爲自己是笨蛋,好歹也是大儒之後,又是兵家,數學和文字理論都是沒有問題的。

原來將一枚炮彈準確送到千步之外的預定目標處,蘊含了這麼多的道理。

種樸在給錢穀遞紙條,中間還有姚雄,折可大,苗履當二傳:“這位誰啊?”

不一會兒紙條傳回來了,上面除了錢穀寫的是“西軍二十萬禁軍教頭,炮團指揮郭隆。”

剩下的還有幾行字“郭豬頭講天書”“郭大炮”“王姥姥姘頭”。

然後種樸就感覺背後有涼風颳過來,頓時知道不妙,正要將紙條毀屍滅跡,卻被一隻大手一把抓了過去。

這回完蛋了,軍校的規矩,沒有實證是不能隨意處置學生的,這回……人贓俱獲。

六月正是日頭毒的時候,炮三班的日常體罰又開始了。

炮三班一人一條繩子,拖着錢穀跑操場。

軍校學員們早都見怪不怪了,拿着自己的搪瓷飯盒朝食堂走的時候還不忘打趣:“嘿這回齊整,我說哥兒幾個這又是幹了啥?”

有的還不忘那筷子敲盆子底:“錢秀才你趕緊的!你這樣子離被揹着走就差一點了,新婦進門兒呢這是?”

“要說體力還是服姚墩子,這要不是在轅上拴着,墩子指定跑得比他媳婦箭還快!”

“最慘是君萬大哥,每次都被這幫小子連累……”

“炮三加油!今天輪到一班幫你們打飯了!放寬心痛快地跑,餓不着!”

等到大校場四圈跑完,王君萬帶着這幫小子來到校場邊種詁爲郭隆支着的遮陽傘旁。

“報告山長,炮三班體罰完畢!三千兩百米跑完!請指示!”

種詁還給郭隆搖着大蒲扇:“郭教頭,我們要不接着整?這幫小子再來四圈沒問題……”

“別別別……”郭隆趕緊阻止:“夠了夠了,山長趕緊讓他們去吃飯吧,別餓着了……”

種詁這才扭頭對炮三班說道:“郭教頭替你們求情,就暫且饒過你們這遭。”

“教頭堂堂正牌進士的功名,來殺才羣裡給你們授課,知不知道我和折老費了多大的功夫?”

“最後還是魚國公跟陛下求得聖旨,高節度才放的人。今後誰敢對郭教頭不敬,五天禁閉不少一個時辰!”

一羣小子聽得猛一哆嗦:“是!”

“滾蛋!”種詁揮手將這幫小子全都趕跑了,這才笑眯眯地從邊上招文袋裡摸出一個本子:“郭教頭,今天佈置的幾道題,有一道沒整通透,麻煩你再給俺點撥點撥……”

……

六月,庚子,同判太常寺王存言:“近詔秘書監劉幾,赴詳定郊廟禮文所議樂。伏見禮部侍郎致仕範鎮,嘗論雅樂,乞召鎮與幾參考得失。”

範鎮致仕之後,居住在汴京城外之東園,每遇同天節,即乞隨散官班上壽,趙頊體恤老臣,下詔:“範鎮之班以前是在翰林學士上,今後致仕官遠遇誕節及大禮上朝,依舊列於舊班。”

後來範鎮入對之時失儀,合門請詔放罪,趙頊再次下詔:“自今致仕官造朝,失儀勿劾,着爲令。”

範鎮對音樂有研究,因此王存請陛下召見他協定律樂。

這是一個非常重大的事件,關係到給音樂定音的問題,也是一個讓大宋糾結了一百年的事情。

秘書丞、同知禮院楊傑就曾經上書:“十二者,律之本聲也;四者,律之應聲也。本聲重大,應聲輕清;本聲爲君父,應聲爲臣子,故其四聲或曰清聲。”

“自景佑中李照議樂以來,鐘磬簫始不用四聲,是有本而無應,有倡而無和,八音何從而諧也?”

“今巢笙、和笙,其管皆十有九,以十二管發律呂之本聲,以七管爲聿中之應聲,用之已久,而聲至和協。伏請參考古制,依巢笙、和笙例,用編鐘、編磬、簫,以諧八音。”

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請客第五百五十七章 水利農田第六百七十七章 命案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 潛歸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得國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園林設計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九章 試行第三百九十三章 橄欖球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小政委第九百六十六章 招悔第七百零六章 商議第七百六十七章 章惇的算計第七百八十章打魚摸蝦甲天下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二章 二太守傳第四百六十六章 歐陽修出事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頒獎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獻計第八十五章 返鄉第九百零八章 陳田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十一弟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戰略第六十七章 制曲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準備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改制的目的第八百零六章 火箭第五百九十九章 永興軍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幫助遼國第三百六十三章 掌心雷第七百四十七章 昌國縣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校完本感言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目的第九百五十八章 善諫第七百零二章 大勝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克己新解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體驗第七百五十六章 上報中央第兩百零二章 燒白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王克臣第九十九章 溫度計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親政第五十五章 老軍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雄州第一百零四章 買山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下一代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故人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雜貨鋪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回京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麻魚第八百一十章 聯軍第一百一十六章 告祖文第三百八十七章 叛逃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潛在產能第六百六十五章 上課第七百五十六章 上報中央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車陣第四章 蘇八娘第一百一十六章 告祖文第六百七十六章 雞西兒巷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德政連連第一百四十四章 不要臉的老頭第一千零二章 熱鬧第五百三十二章 連消帶打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聽介紹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集體告狀第二十二章 試燒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 壽昌更化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園林設計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北苑監第九十七章 劃時代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十六號窟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驗收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大婚第三百七十四章 河湟變遷第四百八十六章 鐵腕計相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文與政第五百零九章 道德標杆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第十六章 倉舒轉世第一百八十三章 恐怖的神靈第四百六十一章 換俘第九百一十九章 訶黎之死第一百二十章 代差第七百七十章 旗幟第七百零三章 流民圖第六十二章 豆花飯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動員第三百三十六章 朝會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人性的君王第一百六十一章 高兄第六百九十五章 旱情苗頭第五百二十四章 孫能的進步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復官第八百零八章 定議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地圖第三十一章 徒弟第九百六十六章 招悔第二百九十三章 遼人臨觀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室尚書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小炮
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請客第五百五十七章 水利農田第六百七十七章 命案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 潛歸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得國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園林設計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九章 試行第三百九十三章 橄欖球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小政委第九百六十六章 招悔第七百零六章 商議第七百六十七章 章惇的算計第七百八十章打魚摸蝦甲天下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二章 二太守傳第四百六十六章 歐陽修出事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頒獎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獻計第八十五章 返鄉第九百零八章 陳田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十一弟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戰略第六十七章 制曲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準備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改制的目的第八百零六章 火箭第五百九十九章 永興軍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幫助遼國第三百六十三章 掌心雷第七百四十七章 昌國縣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校完本感言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目的第九百五十八章 善諫第七百零二章 大勝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克己新解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體驗第七百五十六章 上報中央第兩百零二章 燒白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王克臣第九十九章 溫度計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親政第五十五章 老軍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雄州第一百零四章 買山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下一代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故人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雜貨鋪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回京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麻魚第八百一十章 聯軍第一百一十六章 告祖文第三百八十七章 叛逃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潛在產能第六百六十五章 上課第七百五十六章 上報中央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車陣第四章 蘇八娘第一百一十六章 告祖文第六百七十六章 雞西兒巷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德政連連第一百四十四章 不要臉的老頭第一千零二章 熱鬧第五百三十二章 連消帶打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聽介紹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集體告狀第二十二章 試燒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 壽昌更化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園林設計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北苑監第九十七章 劃時代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十六號窟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驗收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大婚第三百七十四章 河湟變遷第四百八十六章 鐵腕計相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文與政第五百零九章 道德標杆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第十六章 倉舒轉世第一百八十三章 恐怖的神靈第四百六十一章 換俘第九百一十九章 訶黎之死第一百二十章 代差第七百七十章 旗幟第七百零三章 流民圖第六十二章 豆花飯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動員第三百三十六章 朝會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人性的君王第一百六十一章 高兄第六百九十五章 旱情苗頭第五百二十四章 孫能的進步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復官第八百零八章 定議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地圖第三十一章 徒弟第九百六十六章 招悔第二百九十三章 遼人臨觀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室尚書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小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