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六十七章 制曲

bookmark

第六十七章制曲

後邊的淡酒也不是無用,換掉酒糟後,可以澆淋在新酒糟上,提高出酒量和度數。

見工人們已經熟悉了操作,蘇油這才帶着已經薰醉一般的工頭進入曲房。

這裡已經嚴格控制,門口寫着標牌“未經許可嚴禁入內”。

進門要換衣換鞋,換上每日煮洗的青麻大褂,青麻口罩,油靴的木底踩在門口的石灰水大木盤裡消毒一陣後,才能進入房間。

房間也經過消毒,用提萃的烈酒噴灑過。

所有的東西,都用開水煮過。

目前大宋的小曲製作工藝,是採用糯米或粳米爲原料,先浸泡蓼葉或蛇麻花,絞取汁液。用汁拌上米粉,揉成米團,天然養成曲種。

但是這個製法存在嚴重缺陷,天然接種的酒麴,酒麴中微生物的來源主要是水源,原料本身所帶入,或者制曲場所及用具。這就導致性能優良的菌種無法代代相傳,酒質也就無法恆定。

因此蘇油將藥水法改造成了後世常用的藥粉法。

方法就是將陳酒麴,水,米粉,辣蓼草末,經過拌料,打實,切塊,滾角,然後接種。

接種的辦法也改成了“滾湯圓”法,就是把新制成的曲團在陳曲粉末上滾動一下,讓陳曲末粘在新曲團的表面。

陳曲末中有大量的根黴孢子,可以在曲團上迅速繁殖,形成生長優勢。

由於可以人爲地選擇質量較好的陳曲作爲曲種,這就能做到擇優汰劣。

通過年復一年的人工選育,自然淘汰,質量優越的曲種,實際上是微生物菌羣,就得以保留下來了。

之後的取種培養分爲三期,先是曲團入缸保溫培養,養到菌絲豐富穩定;再入匾籮中繼續中期培養,讓菌絲儘量接觸空氣促進生長;中間經歷過換匾,並匾後,再裝籮進行後期培養,最後出籮曬乾成小曲丸。

小曲丸不需要大量人工,蘇油便帶着工頭親自操作。

一系列的設備,儀器,充滿了神秘感。

進門前的一系列操作措施,又充滿了儀式感。

這就讓工頭感覺這是一個充滿了宗教氛圍的地方,彷彿是杜康神光籠罩之地一般,戰戰兢兢連大氣都不敢多喘一口。

換下無菌服,沒管快癱在門口的工頭,蘇油又去土地廟授課。

土地廟的孩子們現在算是進入了生活正軌,每日早上四點起來,除了趕去賣早飯的一班,其餘的進行晨學。

學完吃早飯,早飯後按照分工各行其是。

中午回來上新課,下午繼續幹活。

每個工種,除了女孩子的,大家都要進行輪換,淘沙,製陶,做蜂窩煤,煤爐,燒窯,基建,抓魚……

下午蘇油還要教女孩子們做菜。

晚上回來,吃飯,自習,休息。

每日的收入,逐漸穩定在了十二貫的水平。

日子艱苦,但是充實。

忙碌一天回城,酒坊製得了兩百多斤白酒,還有十多斤的酒頭。

每隔七天,蘇油規定自己可以睡一天懶覺。

所以今天等到日上三竿,蘇油纔去碼頭那邊看看。

一路上已經有不少人見着他點頭微笑,眉山城裡市井之間,他已經小有名聲了。

來到碼頭,蘇油站在碼頭上,開始每日的例行看船。

時間已經入秋,玻璃河水勢漸小,從嘉州過來的逆流船隻明顯開始增加,接下來的整個秋天,會進入水路運輸的旺季。

碼頭上的人也明顯多了起來,有個人堆圍在一處,似乎有什麼熱鬧可看。

蘇油擠進去,卻見一個身穿粗布衣服的小青皮一樣的角色,在那裡開賭局。

宋人好賭,這也是這時代的一大特色,菜市場裡,某家小娘子今天穿什麼顏色的肚兜來採買,小商販們都能用擔子裡的菜對賭一番,可謂癮大。

圍觀的人中有幾個身着幱衫的年輕人,一個紗帽蹼頭員外模樣的中年人。就是這中年人不顧身份架子,正在和小青皮堵得熱火朝天。

青皮身前鋪着一張布,上面放着三個小碗,一個絨球。

常見的騙局了。

然而現在兩人沒有賭那個,只見青皮手裡拿着兩根木棍,一根綠頭,一根紅頭,兩根棍子並在一起,繞着一根軟繩,青皮得意洋洋地問道:“員外,這回你猜繩子纏着的是紅頭還是綠頭?”

那員外押了五十文,拿手指指着綠頭棍子:“綠頭,這回看得真切,不會錯了!”

繩子慢慢拉直,兩根木棍慢慢翻滾,繞在木棍上的繩圈越來越少,最後,繩子是套在紅頭木棍上。

員外眼睛都直了,周圍人羣一片驚呼,所有人都看得清楚,明明繞繩子之前,繩子是套在綠頭上的。

蘇油感覺到好笑,說道:“我也來參賭吧,不過我要坐莊,和你對賭!”

那青皮一臉不耐煩:“去去去,小孩兒別搗亂!”

這下觀衆先不幹了:“怎麼跟小少爺說話呢?!”

“嘴裡放客氣點!”

“棍子繩子給小少爺!不然就收攤子!”

那青皮不知道這小少爺什麼來頭,竟然這麼多人替他說話,幾個幱衫青年也有些意外地看着他,還有那個員外。

衆怒難犯,青皮只好將賭具交給蘇油:“來來來,給你,你帶錢沒有?”

蘇油還真沒錢,青年人中的一個便掏出五十文錢來:“小朋友,給你。”

蘇油一看那人,額頭較高,身體微胖,也就十七八歲的樣子,也不客套,拱手道:“多謝,一會兒就還你。”

小青皮就在一邊呵呵冷笑。

蘇油將繩子隨意套在一根棍子上,然後另一根棍子並上去繞在一起:“猜!”

小青皮指着紅色的棍頭:“紅的。”

蘇油將拉着繩子的那隻手鬆開,繩頭耷拉了下來:“真的嗎?”

小青皮額頭上的汗一下子就冒出來了:“這個……這個……”

蘇油饒有意味地笑道:“確定是紅的嗎?”

小青皮蹲身快速收起小攤子,然後對着蘇油一躬身一拱手:“不知道眉山還有高人,多有得罪,小人這便離開。”

說完不管不顧擠開人羣,跑了。

蘇油也不以爲甚,將五十文錢還給那高額頭的微胖青年,將繩子繞在棍兒上,對人羣說道:“十賭九詐,大家多長點心眼,散了吧。”

說完朝土地廟趕去,那邊還有一攤子的事情呢。

人羣中便議論開了。

“什麼情況?我怎麼沒看明白?”

“這都不明白?那青皮玩詐!小少爺這麼聰明,一眼看出門道來了!”

“怎麼玩的?沒看出來啊……”

“哈?!你這是要跟小少爺比聰明?蹺腳牛肉吃多了,油蒙了心呢吧?”

“你敢說你看出來了?!你比我還先來,還下手堵了兩局!呵呵呵,你今天晚上的滷肉,怕是吃不成嘍……”

“哪壺不開提哪壺是不是?大不了我把明早的豆湯飯錢先開銷了,明天餓到晚上……”

人羣漸漸散開,那中年員外看着蘇油離去的身影:“不意我眉山,還有這樣的人物……”

一個二十來歲的青年人躬身道:“父親,趕緊回家吧,剛上碼頭就賭,還如此不顧身份,只怕翁翁會生氣的。”

那員外一瞪眼:“怎麼着?你還敢告我?”

那年青人說道:“還用我告?翁翁此刻,怕是已經知道了。”

那員外這才反應過來:“哎喲,那趕緊回去!”

第八百二十九章 解決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兇險第三百五十三章 蔡確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折柳第六百三十八章 去處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青岡峽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金明池聊天第八百八十章 缺女人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本末第九百六十五章 竇四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蔡確的思量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忠直第八百一十四章 小勝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妖師第九十一章 浮圓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 老銀幣第五百二十章 議河第五百一十八章 孫能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得國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年報廣告第八百九十一章 玩翡翠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快樂的趙煦完本感言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下一代第七百四十三章 言傳身教第六百二十八章 方田均稅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 不宜語及第六百二十三章 瑤族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曾鞏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大名府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攻城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好運氣第四百九十五章 掛綾查賬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 王爵酬之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龜賊弄潮圖第七百五十章 海鮮第九百一十二章 哭廷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工藝和技術第六十四章 早飯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磨合期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化肥和果凍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絕仕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 局勢第四百九十九章 開幕式第三百三十七章 家家一地雞毛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立場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困難第三百七十五章 董氈第八百一十七章 元江水師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捷第八百八十八章 輿情第七百六十三章 花花繞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遊江第四百八十四章 諒祚之死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矛盾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史書的下面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破陣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 耶律南仙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改制第二步第六百一十六章 都難第一千八百零六章 中秋會第一千零四十章 字說第九百五十四章 突發事件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坑遼人是傳統第八百一十八章 相互算計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 知識產權第二百八十三章 謝恩第三百七十章 演習第九百六十章 改制第七百七十四章 山寨第三百三十五章 制度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夜襲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打靶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小家第六百二十章 利弊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沈括入門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觀量派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理順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光屁股重騎第三百四十五章 分析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 後生可畏第八百二十三章 來使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冊府元龜第三百五十一章 渭州第五百零三章 第一筆收入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淞江一號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坑遼人是傳統第七百八十九章 李士寧第七百七十三章 出發第五百三十二章 連消帶打第三百一十五章 小油會做官第七百四十六章 禮尚往來第九百四十四章 李清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誕生第七百三十五章 船塢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見面第四百七十八章 天文討論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獐子島第七百九十七章 朝廷知聞第六百四十章 賜第
第八百二十九章 解決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兇險第三百五十三章 蔡確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折柳第六百三十八章 去處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青岡峽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金明池聊天第八百八十章 缺女人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本末第九百六十五章 竇四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蔡確的思量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忠直第八百一十四章 小勝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妖師第九十一章 浮圓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 老銀幣第五百二十章 議河第五百一十八章 孫能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得國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年報廣告第八百九十一章 玩翡翠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快樂的趙煦完本感言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下一代第七百四十三章 言傳身教第六百二十八章 方田均稅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 不宜語及第六百二十三章 瑤族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曾鞏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大名府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攻城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好運氣第四百九十五章 掛綾查賬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 王爵酬之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龜賊弄潮圖第七百五十章 海鮮第九百一十二章 哭廷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工藝和技術第六十四章 早飯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磨合期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化肥和果凍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絕仕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 局勢第四百九十九章 開幕式第三百三十七章 家家一地雞毛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立場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困難第三百七十五章 董氈第八百一十七章 元江水師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捷第八百八十八章 輿情第七百六十三章 花花繞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遊江第四百八十四章 諒祚之死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矛盾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史書的下面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破陣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 耶律南仙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改制第二步第六百一十六章 都難第一千八百零六章 中秋會第一千零四十章 字說第九百五十四章 突發事件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坑遼人是傳統第八百一十八章 相互算計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 知識產權第二百八十三章 謝恩第三百七十章 演習第九百六十章 改制第七百七十四章 山寨第三百三十五章 制度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夜襲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打靶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小家第六百二十章 利弊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沈括入門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觀量派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理順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光屁股重騎第三百四十五章 分析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 後生可畏第八百二十三章 來使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冊府元龜第三百五十一章 渭州第五百零三章 第一筆收入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淞江一號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坑遼人是傳統第七百八十九章 李士寧第七百七十三章 出發第五百三十二章 連消帶打第三百一十五章 小油會做官第七百四十六章 禮尚往來第九百四十四章 李清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誕生第七百三十五章 船塢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見面第四百七十八章 天文討論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獐子島第七百九十七章 朝廷知聞第六百四十章 賜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