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力勝錢

bookmark

第一千七百二十章力勝錢

白韃的蒙根圖拉克退了,但是不是遼國的大勝利。

【看書福利】送你一個現金紅包!關注vx公衆【書友大本營】即可領取!

今春的那場霖雨,給遼國腹地帶來了大麻煩,但是也給遼國的軍事帶來了大助力。

三千黑汗甲具的重騎,蒙根圖拉克可捨不得用在泥濘之中和遼國對抗,於是果斷後撤了。

但是韃靼人就是草原上的狼羣,他們最善於看破獵物的虛弱,然後就會耐心地跟蹤,等待,等到獵物即將倒斃的時候,一擁而上,分而食之。

遼國,契丹一族,也曾經是草原上最厲害的狼羣。

然而如今這個笑傲草原百年的狼羣,卻化身成了牧羊犬,牧養的羊,就是遼國南部諸州。

牧羊犬的日子很舒服,但是大草原上的狼羣,也在相互廝殺中不斷進化。

遼國一有危機,迎來的就是四面八方的圍攻。

韃靼人,強大起來了。

西南路招討司,也就是雲內州,大遼在西邊的勢力,如今就只剩下那麼一點。

那地方如今處於白韃、宋朝九原二種,麟府二折的三路包夾之中,大戰暫時結束後,蕭古裡上書終於到來,說自己血戰死守,保住了遼朝僅存的西境,還趁道路打通之後,送來了去年當納的萬斤精鐵。

朝中有議,依功當進蕭古裡西南路招討司都統。

呵呵,蕭古裡和宋朝種五眉來眼去多年,這底下的貓膩可不少。

還有南部院,王經那老小子最近也在弄手腳,耶律慎思已經有所察覺,密奏了上來。

只可惜……多事之秋,用人之際啊……

耶律洪基其實已經有些暗暗後悔,當初如果按照室純的諫議,遼國以舉國之兵,南獵汴梁,攜裹宋國的人口、錢財、技術、蘇油,回來大興建設,今日宋朝的昌盛,未必不能現於遼朝。

但是機會已經錯過了,耶律洪基現在最大的野望,就是大力引進宋朝的技術,一步步趕上,讓大遼重新變成能夠和宋朝分庭抗禮的國度。

耶律洪基雖然暴虐昏庸,但是性格卻剛愎,而且嗅覺敏銳。

遼朝大多數人雖然還沉醉在曾經大敗宋朝的輝煌當中,但是作爲君主,耶律洪基已經清楚認識到,如今的宋國,招惹不得。

宋國在西部全取黑汗、西州、西汗,拓土六千里,在疆域上已經不弱於遼國版圖最盛之時,而且對其新得之地的控制力度,遠非遼國可比。

僅僅看如今的宋國河北邊境,耶律慎思送來了宋國的碉樓設計,那樣林立的小城堡,遼國軍馬再要突破,恐怕要付出沉重代價。

何況宋朝還有強大的水師,宋國司徒仁義歸仁義,但也曾放言——先說斷後不亂,如果遼朝膽敢入侵,我就敢放水師洗劫灤河、遼河,相互兌子。

宋朝火器之利的謠言,如今也傳入遼國,不過實在是過於誇張,就跟韃靼人和党項人傳言宋國司徒會引來九天之雷誅絕醜類那般,實在不可信,不敢信。

自己也命室純嘗試製造過,那幾柄火銃的威力,堪稱可笑,還敵不過弓箭。

那種所謂的大炮還行,但是一炮放過,之後清膛、充藥、填彈……一番手腳使完,兩百步外的騎兵都已經衝到面前了。

要滿足兩百步射程,還具備相當程度的殺傷,對裝藥裝彈就有要求,相應的,對鑄鐵炮管的粗厚同樣也有要求。

那樣的一門鑄鐵炮,重達兩千五百斤。

要產生真正的戰果,得五十門。

兩千五百斤精鐵,已經足以武裝一刀四十矢的六百輕騎。

除了室純那種搞理工搞癡了的人,任何一個知兵的遼朝將領,甚至一個小小的部落酋長,都知道在三萬騎兵和五十門拖不動的粗笨大炮之間,到底應該選擇什麼。

耶律洪基一路沉思着,帶領宮帳皮室軍向北進軍。

手下的兵馬依舊雄壯。

他知道,北面還潛伏着另一頭狼。

吉達的阻卜聯軍。

熬過這一仗,遼國纔有喘息之機,修養兩年,耶律洪基有把握重振契丹雄風。

……

壬寅,資政殿學士、知揚州許將任禮部尚書,和蘇軾掉了個個。

癸卯,以侍講學士範祖禹爲翰林學士兼侍講學士。

範祖禹力辭:“臣伏見仁宗之初,孫奭爲侍講學士凡七年,乃兼龍圖閣學士。

神宗初,司馬光、呂公着皆以翰林學士兼侍講,初不兼學士之職。

臣叔祖鎮再入翰林,治平中以侍講學士知陳州,神宗召還,復爲翰林學士,亦止兼侍讀,不帶學士。

臣於去歲蒙除禁職,今不朞歲得兩學士,在臣之分,夫豈敢安?”

不許。

範祖禹這項任命,是高滔滔和趙煦對他講學和整理仁宗頒行敕告的表彰。

其中涉及到一項最近的德政,罷免力勝錢。

力勝錢,其實就是一種過路費,交通費。

宋朝的漕運發達,各地官府會對船隻會收取過路費,而且不管是實載還是空載,都要收。

蘇軾在離任之前曾經結合自己在浙江救災時遇到的實際情況,上章言此稅之弊:

“臣聞谷太賤則傷農,太貴則傷末。

是以法不稅五穀,使豐熟之鄉,商賈爭糴,以起太賤之價;災傷之地,舟車輻湊,以壓太貴之直。

自先王以來,未之有改。

而近歲法令始有五穀力勝稅錢,使商賈不行,農末皆病,臣竊爲聖世病之。

只如去年浙中水災,陛下使江西、湖北僱船運米以救蘇、湖之民,蓋百餘萬石。又計糴本、水腳,官費不貲,而客船被差者皆失業破產,無所告訴。

與其官私費耗爲害如此,何似消去五穀力勝稅錢一條,只行天聖附令免稅指揮,則豐兇相濟,農末皆利。縱有水旱,無大饑荒。

雖目下稍失課利,而災傷之地,不必盡煩陛下出捐錢穀如近歲之多也。”

大蘇是非常聰明的人,他看到了朝廷設置的這個稅種,好像是得到了利益,其實帶來的損失卻遠比稅收爲大。

當然大蘇並不是從利字出發,而是從義字出發,看到了商路通暢,貨物流轉,對民生帶來的巨大好處。

等到抵達揚州,蘇軾並沒有就此撂開手,依舊孜孜不倦地上奏:

“今隔一路之外,豐兇不能相救,未爲良法。須是盡削近歲弊法,專用天聖附令指揮,乃爲通濟。

五穀無稅,商賈必大通流,不載見錢,必有回貨。見錢、回貨,自皆有稅,所得未必減於力勝。

而災傷之地,有無相通,易爲賑救。官私省費,其利不可勝計。

今肆赦甚近,若得於赦書帶下,光益聖德,收結民心,實無窮之利。臣尋與範祖禹具奏其狀矣。

竊揆聖心,必有下酌民言,上繼祖武之意。兼奉聖旨催促,祖禹所編仁宗故事尋已上進訖。

臣愚竊謂陛下既欲祖述仁廟,即須行其實事,乃可動民。

蓋謂此事出於天聖附令,乃仁宗一代盛德之事,入人至深,及物至廣,望陛下主張決行。”

蘇軾提到自己和範祖禹一起收集過仁宗時候的敕告,發現仁宗在天聖年間的一道附令裡曾經做過批示,要求免除力勝錢。

只不過後來不知何時起又被恢復了。

其實蘇油覺得這只是大蘇爲朝廷粉飾,仁宗這道附令,可能壓根就沒有被執行過。

這種情形,與另一個時空改革開放民力復興之初,各地政府狂設路卡狂收過路費那般,如出一轍。

還真特麼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兒。

但是不管如何,蘇軾和範祖禹翻出這道附命,這就是“故事”,有所“依憑”,於是趙煦下詔,命戶部參照施行。

蘇元貞也是非常能幹的大臣,半月之間便料理明白,而且不但將免稅範圍只限定於船隻、還包括了車輛;不只限於糧食運輸,甚至還包括了其餘貨物運輸。

民間大得便利,路上和水上的車輛船隻一下子增多了起來。

交通過路費,在各州縣的行坐兩稅上,基本又撈了回來。

這就叫不費而惠,於是趙煦下令,賞賜了範祖禹、蘇元貞,表示嘉獎。

大蘇就算了,免得又給他招口舌。

第五百七十四章 西夏人的進攻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鄆州方略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巡視第九百三十章 世家的養成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臥雲堂第一百四十三章 小書生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動腦筋第六百章 吳逵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僞鈔第七百三十五章 船塢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五百八十三章 士德第一千零八十章 針鋒相對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獐子島第五百三十四章 刮目相看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工藝和技術第十四章 好菜第五百五十四章 貸與賑第三百一十章 戰鬥打響第九百三十三章 劉蛟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種鄂的方略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司天監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聊天第四百零六章 外快第九百六十五章 竇四第一千八百三十章 繼任者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老都知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挨訓第八百三十章 沸騰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謀主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定音第九百八十七章 補全證據鏈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太皇太后第六百八十五章 麒麟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理順第七百二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太原第一千零六章 刨筆刀第一百五十一章 程夫人的擔心第五百六十四章 騎兵銃第九百一十二章 哭廷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蘇魚公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循循善誘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扎堆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昭文相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鐵殼船第七百零一章 蠻幹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仁多保忠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完顏部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禮物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澶州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再見辛娘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政治正確的料理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兇險第七百二十二章 到任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價值窪地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夏龍雀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定第七百六十五章 沒活明白第九百三十二章 舊州第四百七十九章 勸諫第三百六十二章 沒有醬油的羊蠍子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複雜成因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宋自己的黑科技第八百章 內奸第五章 血旺第一百六十三章 對策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談判第一千八百零七章 化石第七十四章 混亂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步槍舞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宰相還是知客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風波第五百九十二章 縱橫第一百二十章 代差第六百六十二章 職田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收復河套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善良第六十八章 大蘇小蘇第三百六十五章 馬鹿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招降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授權書第九百八十三章 趙孝奕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忽悠第三百零四章 翻譯官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真定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難熬的一夜第九百五十三章 謝表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兄弟遊園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死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潛在產能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東勝祖地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栓動小獵銃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地圖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破軍第一百八十六章 酥油第五百九十三章 傳說第八百二十四章 條件第六百一十六章 都難第二百八十四章 瓊林宴
第五百七十四章 西夏人的進攻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鄆州方略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巡視第九百三十章 世家的養成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臥雲堂第一百四十三章 小書生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動腦筋第六百章 吳逵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僞鈔第七百三十五章 船塢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五百八十三章 士德第一千零八十章 針鋒相對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獐子島第五百三十四章 刮目相看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工藝和技術第十四章 好菜第五百五十四章 貸與賑第三百一十章 戰鬥打響第九百三十三章 劉蛟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種鄂的方略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司天監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聊天第四百零六章 外快第九百六十五章 竇四第一千八百三十章 繼任者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老都知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挨訓第八百三十章 沸騰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謀主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定音第九百八十七章 補全證據鏈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太皇太后第六百八十五章 麒麟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理順第七百二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太原第一千零六章 刨筆刀第一百五十一章 程夫人的擔心第五百六十四章 騎兵銃第九百一十二章 哭廷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蘇魚公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循循善誘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扎堆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昭文相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鐵殼船第七百零一章 蠻幹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仁多保忠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完顏部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禮物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澶州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再見辛娘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政治正確的料理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兇險第七百二十二章 到任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價值窪地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夏龍雀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定第七百六十五章 沒活明白第九百三十二章 舊州第四百七十九章 勸諫第三百六十二章 沒有醬油的羊蠍子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複雜成因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宋自己的黑科技第八百章 內奸第五章 血旺第一百六十三章 對策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談判第一千八百零七章 化石第七十四章 混亂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步槍舞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宰相還是知客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風波第五百九十二章 縱橫第一百二十章 代差第六百六十二章 職田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收復河套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善良第六十八章 大蘇小蘇第三百六十五章 馬鹿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招降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授權書第九百八十三章 趙孝奕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忽悠第三百零四章 翻譯官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真定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難熬的一夜第九百五十三章 謝表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兄弟遊園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死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潛在產能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東勝祖地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栓動小獵銃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地圖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破軍第一百八十六章 酥油第五百九十三章 傳說第八百二十四章 條件第六百一十六章 都難第二百八十四章 瓊林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