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理論核心

第三百七十一章理論核心

薛向見蘇油一身灰土,笑道:“你這樣子要讓西京教坊司花魁娘子見到,怕是得讓人家大失所望了。”

蘇油狼狽地笑着拱手:“下官見過薛公。”

薛向叫下人送來溫水和帕子:“先洗洗臉,然後我們細議。”

蘇油梳洗完畢,這纔來到堂上:“下官赴任都快兩月了,纔來拜會明公,祈明公稍恕怠慢之罪。”

薛向笑道:“要是陝西各州轉運使都如明潤這般,老夫那才喜不自勝。”

知客上了茶,薛向纔對蘇油說道:“軍事是老蔡的職責,我從不過問,不過陝西數十萬大軍的糧秣生計,都在老夫肩上。明潤你來了,老夫也輕鬆了一大截啊。”

蘇油拱手道:“不敢,還得嚮明公多多請教。”

薛向說道:“老夫比你早來一年,別的事情沒來得及做,只幹了一件事——制置解鹽,備足十年所需。”

蘇油說道:“薛公高明,這是關鍵中的關鍵。見明公也在讀《金融論》,這是準備大用鹽引了?”

薛向搖頭:“可惜啊,仁宗山陵,中樞動議扣留解州二十萬貫的鹽引。”

這事蘇油也聽說了:“這是失信於商賈,多賴明公一力申辯,才保住了鹽引的信用。鹽引要是失去信用,那纔是巨大的災難,陝西經濟立刻就要崩盤。”

薛向伸手撫摸着《金融論》的封面:“可惜朝堂之上,懂這個的人,太少太少……信用貨幣的概念,讓老夫歎爲觀止,張公智慮,吾不及也……”

蘇油笑道:“所謂英雄所見略同,明公的做法,其實就是張公理論的實踐。”

薛向呵呵笑道:“都說知易行難,可到了張公這一步,卻是對實踐的昇華,更難。”

蘇油說道:“萬事萬物,皆有其理,人能成爲萬類之英,就是因爲能夠在知和行中相互提煉和證明,從中探尋出道理,相互牽引進步,走到今天。”

薛向眉毛一動:“明潤細解一二?”

蘇油說道:“眉山之學,大體認爲未經證明的所謂‘理’,應當分爲兩種。一種叫公理,一種叫猜想。”

“公理是真理,又分兩種。一種來自人類理性和願望的發展,是所有人共同遵從的道理——比如父母要養育孩子,孩子對父母有孺慕之心。”

“另一種則是長期反覆實踐所得到的經驗,無需再加以證明的經驗——比如一加一爲二;比如平面兩點間,有且只有一條直線。。”

“猜想比公理更加複雜,更加高級。但是未證之前,它們可能爲真,可能爲假。需要經過公理的證明後,才能轉爲真理,然後可以拿去證明其它猜想——比如以人生而對父母有景慕之心,去證明人的道德,起於孝養;比如用矩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去證明勾股定理。”

“一條條猜想辯出真僞,再一條條積累起來,成爲體系,是爲格物致知。”

“有了知的積澱,才能去證更難的猜想,明透更高一層的真理。”

“是故疑非格莫以知,理非知莫以明,道非理莫以證。”

“也就是說,光想光說是沒用的,還得通過實踐來辨真去僞。實踐,猜想,證明,再用於實踐,就如緣梯上塔,呈螺旋狀越走越高。”

“這就叫知行合一。兩者同樣重要,不可偏廢,因此薛公的作爲,並非不及張公。”

“當然這些只是簡始,蘇油對工數之理,所得較豐;而人治之理,就總結不足,需要借我大宋諸公的高明,大家一起去探究了。”

薛向很好奇:“明潤所得的人治之理,真理有哪些?”

蘇油慚愧道:“蘇油智拙,我所得的就兩條,其一是人喜族而羣居;其二是子女於父母,幼必孺慕。三是人數極多,總有於前兩條反動的個例。”

薛向點頭:“我有些明白了,明潤所謂真理,即可謂至簡之大之理。其餘諸理,皆須以此爲據,所證有實,方爲真。”

說完又合掌大笑:“甚好,那如今蜀學的核心,總結起來就是八個字——知行合一,真理可證。”

蘇油大驚:“明公這八個字的核心,可謂綱要!”

薛向捋着鬍鬚有些得意:“有明潤這番言論裝點,老夫再見張公,庶幾無愧!”

這老頭也頗有趣,兩人就以金融論中的鹽引之論爲引申,展開了一場格物致知的討論。

這東西其實是蘇油啓發張方平寫出來的,中間文字和金融概念,好多還是蘇油自己的手筆,因此老頭有些吃不透的地方,經蘇油一說,立馬就能明白。

兩人說過一陣理論,老頭對蘇油的能力越發篤定,之後便慢慢轉到了實務上來。

薛向說道:“可惜啊,爲了應付朝堂,老夫只得將存鹽拿去填了他們的胃口,保住了鹽引發行。十年之用,轉眼空了一半,好些大事,做不得了。”

蘇油說道:“其實無妨,大有大的用法,小有小的用法,再說能積累五年之用,已經不少了。”

薛向搖頭道:“此事還得以你蜀鈔爲主,老夫只能說不給你拖後腿而已。其實每年解鹽的份額分配,基本都已劃定,老夫也動不了太多。”

蘇油拱手道:“明公,其實大有可爲。”

薛向問道:“何爲?”

蘇油取過筆,開始在紙上寫字:“明公,蘇油之前思慮了幾條,說出來與明公參詳參詳。”

薛向點頭。

蘇油說道:“陝西鹽政之難,在防堵走私,打擊西夏。這是前朝之政,但是經過實踐證明,靠禁,是行不通的。”

薛向說道:“正是,西夏青鹽,價賤而味甘,解州鹽本來就比不過人家。這個真沒法堵住。”

蘇油說道:“西夏鹽所謂的味甘,其實就是不苦而已。蜀鹽之前也苦,不過經過提煉爲雪鹽之後,鹽中帶有苦味的雜質,是能夠去除的。如此一來,青鹽比解鹽,在味道上的優勢就化解了。”

薛向皺眉:“可是成本卻也上去了啊,不但產量降低,工藝的增加必然帶來成本的增加。”

蘇油說道:“正是如此,不過明公,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從解鹽中提取出來的雜質,並非廢物,我們可以將之用於別處!”

說完將皮包取下來,遞到薛向的手上:“明公,你看看這個包。”

薛向接過,手猛地往下一沉:“明潤你這包可真不輕,都裝了些啥。”

蘇油開玩笑道:“反正不是銅錢。”

說完又笑:“都是些小工具小文具,不過這個不重要啦……薛公,你看我這包的皮革,質量一般皮革達不到吧?”

薛向揉了揉皮革:“的確,不過是不是太軟了?”

蘇油又擡了擡腳:“硬的也有,比如這雙皮靴。”

薛向有些懵:“明潤,你到底要說啥?”

蘇油從包袱中取出筆記本,從中抽出一張紙:“薛公你看這個。”

薛向伸手接過,感覺更懵了:“這個……有些像道家符文?”

蘇油點頭:“是,這是解鹽成分比例分析,是玉局觀小張天師搞出來的……不過這個還是不重要啦,重要的在這裡。”

щшш●тт kán●¢ Ο

說完伸手一指:“這裡,是雪鹽,解鹽裡的主要成分。”

然後指着下邊的那些:“剩下的這一堆東西,合起來是苦鹵,其中一種重要成分,這個符文,就是指芒硝!”

薛向看着這張單子嘖嘖稱奇:“小張天師推究物理都到這地步了?當真是窺視天機!明潤,這符文具有什麼法力?”

蘇油偷偷翻了個白眼:“這就是個成分分析,啊,就類似醫方!”

薛向點頭表示明白,又未免有些遺憾:“沒有法力啊……難怪沒有都功印文……”

蘇油有點接不上話茬了:“呃……這個……沒有法力,但是有功用啊!芒硝的用處很多,不過在陝西,最大一項用途,就是可以鞣製皮革!”

薛向一下子愣住了:“皮革?你皮包和靴子這樣的皮革?”

蘇油點頭:“《金融論》的重要觀點,就是流通。商品物資和金錢的流通,會帶來資料的快速合理再分配。”

“大宋和西夏相比,勝在經濟,而弱在軍事。”

“以己之長,克彼之短。薛公,此乃孫臏賽馬之法。”

“如今在軍事上,我們當然只能採取守勢,但是在經濟上,我們完全可以採取攻勢!”

“各路鹽商豪賈,都能操控鹽價,謀取利益,那我們爲什麼不行?這事情其實不光可以用於商場,亦可以用於國戰!”

薛向站起身來:“如果讓解鹽質量比西夏鹽好,價格比西夏鹽價格低,走私自然斷絕!”

蘇油手扶腦門苦笑:“薛公,這是不可能的。我不是這意思……”

第三百三十七章 家家一地雞毛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 王師儒第六百九十七章 小官第五百六十三章 郭淮第四百零二章 李文釗的背景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大移民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御史的正確方式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雜貨鋪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蘇軾送東西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巡視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擺事實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光屁股重騎第七百四十四章 曬鹽場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演戲第二百九十八章 徘徊太多第一百四十三章 小書生第三百一十九章 九鬥碗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涼州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弊病第八百一十四章 小勝第七百三十六章 視察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交流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僞鈔第六百五十七章 木徵的逆襲第一千零一十章 蘇油的不靠譜第九百一十九章 訶黎之死第一百三十七章 風箏詩第七十一章 文理第一百二十章 代差第一百三十九章 展布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請客第六百七十一章 烤串第十章 講究人第六百五十章 調研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心的祭品第二百一十三章 新船設計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甲骨文第一百一十三章 女婿上門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恐懼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冗官第三百一十一章 輸了!第十二章 牛雜可是好東西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雅事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發展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受連累的朋友第四百零九章 尖厲獠牙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前三排第五百零二章 解決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謀算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冊府元龜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集體告狀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好之樂之第七百一十七章 旱情第七百一十章 爲君之道第四百五十二章 退軍第一百三十六章 考較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急驚風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咽不下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忐忑第六百四十章 賜第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寶貝第四百八十九章 遊玩第一百五十九章 玄香太守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入場第六百五十六章 建議第二百五十一章 病癒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匪夷所思的劫糧道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改制第二步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美食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咽不下第二百零五章 有所求第三百四十九章 實心任事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證據第二百九十七章 致用之學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聞捷第五百六十一章 蘇大嘴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大蘇的傳聞第四百五十七章 嶲州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風氣和國格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徐州第五百七十六章 要求第五百七十四章 西夏人的進攻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太皇太后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赴宴開個感言吧,一百五十字寫不下。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遺囑第二百九十二章 馬上草賦第九百八十八章 尉氏的變化第九十九章 溫度計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定第六百一十三章 扁罐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韓縝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園林設計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水師第五百七十五章 樞密院第七十五章 工具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豐年第一百二十六章 翊衛仙卿第九百六十五章 竇四
第三百三十七章 家家一地雞毛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 王師儒第六百九十七章 小官第五百六十三章 郭淮第四百零二章 李文釗的背景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大移民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御史的正確方式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雜貨鋪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蘇軾送東西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巡視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擺事實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光屁股重騎第七百四十四章 曬鹽場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演戲第二百九十八章 徘徊太多第一百四十三章 小書生第三百一十九章 九鬥碗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涼州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弊病第八百一十四章 小勝第七百三十六章 視察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交流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僞鈔第六百五十七章 木徵的逆襲第一千零一十章 蘇油的不靠譜第九百一十九章 訶黎之死第一百三十七章 風箏詩第七十一章 文理第一百二十章 代差第一百三十九章 展布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請客第六百七十一章 烤串第十章 講究人第六百五十章 調研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心的祭品第二百一十三章 新船設計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甲骨文第一百一十三章 女婿上門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恐懼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冗官第三百一十一章 輸了!第十二章 牛雜可是好東西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雅事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發展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受連累的朋友第四百零九章 尖厲獠牙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前三排第五百零二章 解決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謀算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冊府元龜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集體告狀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好之樂之第七百一十七章 旱情第七百一十章 爲君之道第四百五十二章 退軍第一百三十六章 考較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急驚風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咽不下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忐忑第六百四十章 賜第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寶貝第四百八十九章 遊玩第一百五十九章 玄香太守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入場第六百五十六章 建議第二百五十一章 病癒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匪夷所思的劫糧道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改制第二步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美食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咽不下第二百零五章 有所求第三百四十九章 實心任事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證據第二百九十七章 致用之學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聞捷第五百六十一章 蘇大嘴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大蘇的傳聞第四百五十七章 嶲州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風氣和國格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徐州第五百七十六章 要求第五百七十四章 西夏人的進攻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太皇太后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赴宴開個感言吧,一百五十字寫不下。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遺囑第二百九十二章 馬上草賦第九百八十八章 尉氏的變化第九十九章 溫度計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定第六百一十三章 扁罐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韓縝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園林設計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水師第五百七十五章 樞密院第七十五章 工具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豐年第一百二十六章 翊衛仙卿第九百六十五章 竇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