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五百一十三章 應變

bookmark

第五百一十三章應變

蘇油趕緊對趙頊拱手:“陛下,臣將兩宮和皇后接來了,但是宮內還有兩位王爺,請陛下派李憲或者種誼前往找尋。”

現在宮中局勢已經完全在趙頊掌握之中,文彥博讚許地看了蘇油一眼,覺得這娃很有自己和韓琦的風範,拱手道:“陛下,蘇油說的在理,此事便交由種誼去吧。”

說完對蘇油說道:“明潤,老唐現在走不開,事態緊急,參知政事的任命已經生效,計司那邊,暫時就交給你了。”

蘇油拱手道:“相公放心,胄案那邊磨坊幾個月來連續開工,囤積了不少麪粉,米粉,本是我擔心河北水情準備的,如今正好用來應急。”

說完又對曾公亮拱手:“強震之後,或許還有餘震,不過烈度一般會比首震減弱很多,所以過一陣子可能還有,相公們好好安慰兩宮,以及陛下皇后,無需驚惶。”

司馬光怒道:“明潤!自古地震乃是上天示警,豈有預知之理?休得胡言亂語!”

蘇油跑去殿中,找來兩支蠟燭,一個玻璃缸,然後從趙頊身上揹着的書包裡取出文士折刀,打開來切下包上一粒銅鈕釦,又割開書包邊緣,抽出一根支撐包包框架的細鋼絲。

然後點燃蠟燭給鋼絲加熱,一邊說道:“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我承認地震乃上天示警,但是如今天災既起,便當集中力量救援,我說幾點我的看法。”

“其一,上天有好生之德,不會用這種虐殺百姓民人的方法示警。以天地之能,難道不能專門將詛咒加在該死之人頭上?”

“其二,災變既起,就應當立刻投入救援,地震範圍很廣,如今京中震感如此強烈,但是還不一定是震中位置,也許在別處更加慘烈,中樞需要做好這樣的心理準備。”

“其三,大震之後,常有餘震,甚或能持續數月,望朝廷鎮之以安,不要因之反覆更改救濟政策,最寶貴的時間,就在這震後的兩日之內。”

“其四,立刻派出偵騎,前往四方,查明地震最嚴重地區,然後派出能員親自前往主持救災賑濟。”

“其五,非常時期,停止一切爭議討論,決策層級爲陛下,中樞,兩府。至於求直言,論得失這些操作,留待災後。”

“其六,以往大災,禁軍勒束不動,以防動亂,然此一時彼一時,這次災變發生於京中,其兄弟父母,都在其列,需許軍中派出小隊探問家屬,如有可能,應將這支力量用起來,許禁軍直接參與救援。”

“其七,消息很快會傳到西夏遼國,甚至兩國如今可能已經有了震感,需要邊臣警戒,防止敵人趁火打劫。”

“其八,皇宋銀行,立刻成立救災專項賬戶,許商民募捐,同時也方便京中轉運,向地方調撥資儲,審覈結算。”

“其九,大災之後,常有大疫,御藥局,大相國寺,天師府應立刻做好相應防疫準備工作。”

“其十,既然身爲官員,便需以身作則。京中各級官員,需堅守職位,以萬姓爲重,如有發生官員不履職,不奉調,違抗令旨,私佔救災物資以顧家小之類的情況,非常時期,臣請軍法從事!”

衆人都是肅然,這娃平日裡一副言笑晏晏萬事不關心的的模樣,沒想到小小年紀在關鍵時刻,心腸如此之硬。

蘇油繼續說道:“陛下,蜀學認爲,任何事情,都是量變引發的質變,地震天災,也是如此。”

“因此應對到人事,君王掌治天下,是平日裡防微杜漸,晝夜驚惕,如明日便有天變降臨一般,而不是平日裡只是鼓吹太平,等到大災臨頭,才慌亂引咎自責。”

“災難真的到來時,卻應該早有應急預案,措對之方;反過來鎮之以靜,不至於應對失常。”

“陛下,臣位卑言輕,這就出去料理賑災細務,所言是否當用,請陛下與相公們決斷。”

嘴裡不停,手裡也不停,話還沒有說完,已經將鋼絲三分之一處燒得失去彈性,然後截成了兩段,一段橫擱在兩支蠟燭之間,形成一座鋼絲橋,另一段再在三分之一處燒去彈性,繞出一個小圈,穿在鋼絲橋上,再在底部折個彎,套上銅鈕釦,這就形成一個懸空的墜重擺針。

將玻璃缸裡的金魚倒入廣場上的大銅缸中,將玻璃缸扣在擺針之上:“陛下,相公,這是一個簡易的地震儀,現在裡邊無風,指針再要擺動,那必定是餘震發生。”

“司馬學士的指責,我無話可說,所言是真是假,我們用事實證明。”

說完轉身大步去了。

一干大臣看着蘇油嘴裡噼裡啪啦,手上變戲法般變出一個物事,都傻了一般,文彥博想了一陣:“蜀中近十年發生過大震嗎?怎麼蘇明潤如同經歷過一般,如此冷靜明晰?”

曾公亮搖頭。

就在這時,指針開始擺動,朝臣們頓時轟然驚呼起來,然後互相問你感受到了嗎?

有的說有,有的說沒有。

緊跟着,又是一次小震,這次指針擺動比上次劇烈得多,而且多數朝臣都感覺到了。

文彥博頓時反應過來:“蘇明潤這件物事,是將地震動靜放大了數倍!他說的是對的,大震之後,還有餘震!”

曾公亮問道:“剛剛蘇明潤說的十條是什麼?趕快記錄下來,供中樞參考!”

……

蘇油回到胄案,一路上不少屋檐下,都是碎磚瓦,皇宮也到了幾堵牆,街市之上,更是一片混亂。

沒過多久,便見到正在一處倒塌房屋搶險的呂公著。

蘇油上前打招呼:“呂公,耽誤之急,除了救人,還要派巡丁看護各處倉儲,以免生亂。”

呂公著滿臉塵灰,看樣子還扛着一把老骨頭親自搬磚來着,見到蘇油滿臉都是淚:“天不佑大宋!明潤,天不佑我大宋啊……”

蘇油趕緊安慰:“呂公毋憂,好在計司如今清點完畢,京中各倉儲,賬實相符,存糧經過覈計,足夠支撐,我這就去計司坐鎮。”

“呂公,你的職責,在掌握災情,控制局勢,調派人手,而不是親身參與搬磚扛柱子!”

“生民傷毀固是哀痛,但你現在不是要救這一屋子的人,是要救一京城的人!想想汴京城癱瘓三日之後,百姓們吃什麼,喝什麼,睡哪裡?!”

呂公著悚然而驚:“那明潤你趕緊去,老夫這就回府衙,召集縣令都頭!”

蘇油來到計司,開始履行職責。

第一件事就是從四通商號調一支會計出納隊伍過來,然後指示找尋各級下屬,非常時期,全部回來上班!

接着派出衙前行走,前往各大倉儲,統計受災情況,再讓人找呂公著和樞密,調軍保護。

如今各處倉庫剛剛經過清點,快要過期的存糧,已經被蘇油加工成了麪粉,蘇油指示胄案各坊司,能用的爐頭都用起來,烤胡餅!

胡餅就是饢,一般做法跟漢族烤燒餅很相似。在麪粉)中加少許鹽水和酵面,和勻,揉透,稍發,即可烤制。

另外集中力量恢復出兩臺滾筒粉碎機,淘洗乾淨在下頭生火,然後將各種豆粉,米粉,麪粉,芝麻粉倒進去封閉兩頭邊轉動邊烘烤,很快就得到一堆的炒麪。

炒麪直接加開水水調成糊就能食用,如果救急,冷水也行。

用這東西加工炒麪,效率極高,僅僅一個下午,兩臺機器已經加工出兩千斤。

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臨終對話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陛見第九百三十七章 值得第四百一十六章 神蹟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忠直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運糧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新年前的奏報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積極防禦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來信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破陣第七百八十四章 模式的勝利第七十三章 看破說破第八百七十五章 海戰第三百零二章 煙筍排骨第九百零八章 陳田第四百三十章 再次通報第七百六十八章 錯過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條陳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徐州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車陣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殿試第六百七十三章 好消息不斷第三百四十二章 爭論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禮物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進士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後勤到稅收第一百九十三章 雞丁第八百八十一章 嫁妝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吳家莊第七百零八章 老酒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蔡京來訪第九百零九章 董大官人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復行漢制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死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十六號窟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名醫之家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軟模第二百九十一章 改造第八百五十八章 交趾新年第八百五十八章 交趾新年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平叛第九百三十章 世家的養成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興洛倉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昭文相第一百零一章 鴨雛第九百五十五章 枉作小人第一千零九章 琥珀和珊瑚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前三排第六百三十五章 相迎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馱馬第七百一十五章 太湖第九百零七章 各有勾當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心的祭品第三百二十九章 鐵門關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翰苑羣英第六百零一章 求情第五百一十八章 孫能第五百八十四章 遊說第八百二十一章 炮火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發展綱要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十一弟第六百六十八章 失蹤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演武第八百六十八章 炮彈第九百六十五章 竇四第四百一十九章 水火交逼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轉輪銃第五百一十五章 夫妻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車陣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沈括入門第三百零三章 幫手第四百六十一章 換俘第七百章 烏龍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動員第五百五十章 論《青苗法》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前三排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國力的衰漲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年報廣告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經濟課第六百五十六章 建議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以寫入畫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發展綱要第九百二十二章 殿試第一百六十章 大理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正間反間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舊交第五百四十章 國有軍工企業的福利第五百七十八章 出發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綱要第三百九十九章 擡槓之旅第八百三十一章 拐點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遼國農莊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大戰略第九百三十七章 值得第三百二十四章 朝廷大事第三百六十八章 說情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聚殲第七十九章 竹屋第九百零二章 建設兵團第一千六百零一十四章 好女孩
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臨終對話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陛見第九百三十七章 值得第四百一十六章 神蹟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忠直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運糧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新年前的奏報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積極防禦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來信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破陣第七百八十四章 模式的勝利第七十三章 看破說破第八百七十五章 海戰第三百零二章 煙筍排骨第九百零八章 陳田第四百三十章 再次通報第七百六十八章 錯過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條陳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徐州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車陣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殿試第六百七十三章 好消息不斷第三百四十二章 爭論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禮物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進士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後勤到稅收第一百九十三章 雞丁第八百八十一章 嫁妝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吳家莊第七百零八章 老酒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蔡京來訪第九百零九章 董大官人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復行漢制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死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十六號窟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名醫之家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軟模第二百九十一章 改造第八百五十八章 交趾新年第八百五十八章 交趾新年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平叛第九百三十章 世家的養成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興洛倉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昭文相第一百零一章 鴨雛第九百五十五章 枉作小人第一千零九章 琥珀和珊瑚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前三排第六百三十五章 相迎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馱馬第七百一十五章 太湖第九百零七章 各有勾當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心的祭品第三百二十九章 鐵門關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翰苑羣英第六百零一章 求情第五百一十八章 孫能第五百八十四章 遊說第八百二十一章 炮火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發展綱要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十一弟第六百六十八章 失蹤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演武第八百六十八章 炮彈第九百六十五章 竇四第四百一十九章 水火交逼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轉輪銃第五百一十五章 夫妻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車陣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沈括入門第三百零三章 幫手第四百六十一章 換俘第七百章 烏龍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動員第五百五十章 論《青苗法》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前三排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國力的衰漲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年報廣告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經濟課第六百五十六章 建議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以寫入畫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發展綱要第九百二十二章 殿試第一百六十章 大理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正間反間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舊交第五百四十章 國有軍工企業的福利第五百七十八章 出發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綱要第三百九十九章 擡槓之旅第八百三十一章 拐點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遼國農莊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大戰略第九百三十七章 值得第三百二十四章 朝廷大事第三百六十八章 說情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聚殲第七十九章 竹屋第九百零二章 建設兵團第一千六百零一十四章 好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