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後勤到稅收

bookmark

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後勤到稅收

“待到發展出神機銃,靶子都改了,變成以人形標靶心臟爲圓心的環鵠,學會操作,經過短期訓練之後,人人都能成爲西夏和遼國的射鵰手,十發連射的時間,比鶴脛弩還要縮短一半。”

“現在有了栓動結構,時間還能縮短,西夏遼國那種騎兵短途衝擊的戰術,再也無法奏效了。”

“唯一的遺憾,就是現在製造成本還不菲,消耗過大,後勤要求太高,栓動銃械還無法在軍中普遍推廣。”

“不過當年的的鶴脛弩我們不是也用不起?現在回頭再看,那就是一個過渡產品。”

“所以只要沿着這條路走下去,遊牧之族騎射的優勢,終將被我們農耕之族追平,超越。這纔是萬世之基。”

狄詠問道:“可要是有一天,遊牧之族也擁有了這樣的神器呢?”

蘇油笑道:“所以不能故步自封啊,我們需要進步得比他們更快才行。”

“而且火器的發明,直接抵消了遊牧一族的武力先天優勢;蠶食的模式,抵消了他們在機動上的優勢。剩下的,就是比拼國力和人口。”

“這兩項上,我大宋佔有絕對的優勢,所以即便等到他們拿起火器,他們的時代,也已經結束了。”

說完對趙頊深鞠一躬:“陛下,只要不冒進,不僥倖,勝利,遲早都是我們的!”

趙頊終於重新高興了起來:“明白了,如今明白你所說的賭徒之戰是什麼意思。那條路,我大宋走不得。”

蘇油躬身道:“陛下,軍機處商議的大體戰略便是如此,不過要支撐這麼大的戰事,我們現在最大的短板是在機動力和後勤。”

“後勤保障裡別的都好說,糧食如今過於混亂,各地提舉常平倉到底有多少儲備,實在是令臣擔憂。”

“據河東轉運司奏報,往年黃河大水,並非常平倉使沒有發倉救濟,而是……很多倉儲被官員支借,形成大量積欠,空有賬簿,沒有糧食。”

“安石相公的時候就已經發現了這個問題,常平倉的運轉功能喪失,地方災荒無法救濟,這纔不得以命薛公行發運司事。”

“然而薛公離任之後,發運司又成了另一個常平倉,甚至更爛。”

“陝西如今雖然情況好轉,但是要同時支應幾路大軍出動,明顯捉襟見肘,調用漕糧預爲儲備,是必行之舉。”

“然而漕運那個大坑,多少都不夠填啊……”

趙頊問道:“那當如何纔好?”

蘇油拱手:“陛下恩德,給天下官吏漲了薪俸,胡蘿蔔已經吃上了,那大棒也得跟上。”

“如今臺諫改革已然成效,該給他們加加擔子了。臣請整頓官倉,肅清吏治。”

趙頊眼皮抖了兩抖:“這個……國朝善待士大夫……”

蘇油都無語了:“《士德論》裡早就說得清楚,不是會吟詩作賦,能背六經的人,就能稱作士大夫。”

“士大夫,當是天下四民的標杆和楷模,官員,更應當是士大夫們的標杆和楷模。”

“要是貪贓枉法,欺壓良善,矇蔽百姓,侵吞國用,那這種人應該稱爲罪犯,稱爲國蠹。”

“要是這樣的人都能稱作士大夫,蘇油實在是恥與同列。”

趙頊還是有些猶疑:“如果動靜太大……”

蘇油說道:“不會太大,我們只攻一路,就是倉漕。至於發運司,鼓勵民間商業和運輸的發展,取消發運司的統徵、統購、統銷之權,讓他成爲一個與商賈平起平坐的機構,只以成本和利潤覈算其能力,能者上,劣者汰。相信情況會好轉的。”

趙頊點頭:“這是國家大計,漕運靡耗能夠折半,他們也真是敢做……對了,海運損耗有幾成?”

“這個……”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蘇油都不好意思說:“半成……還快……”

趙頊臉色又陰沉了:“這幫子蠹蟲簡直該死!”

蘇油趕緊拱手:“陛下,漕運和海運畢竟不同,一是人多,二是關卡多,三是速度慢,四是貨運量小,成本比海運高是肯定的。”

“海運雖然有諸多優勢,但是也有缺點,依賴海風。我大宋沿海風向,六月到十二月從西南向東北,十二月到六月從東北向西南,雖然秋熟時節風向正好,但是也存在時效性。”

“只要陛下解除發運司的壟斷優勢,再給一些優惠政策,許東南海商自行榷糧北送。很快河東河北幾路的漕運,自然就會被海運淘汰。”

“而漕運汴京的船隻,其實張學士和薛公的法子相結合起來就好——張公規定漕運船隻沿途停靠,漕丁不得下船,等到了京師之後,漕船每日消耗和漕丁的工錢再從船糧中扣除。這就減少了讓地方和漕船船主相互勾結,利用漕船免檢的機會運送其它貨物。”

“因爲一船糧食自發運之日起,就是有定數的。少了沿途停靠和轉般諸多緩解,漕船的船主和倉司們就沒有了虛報損失的藉口。”

“薛公的辦法,則是將私船和官船混編,舉報有獎,官船一路被私船盯着,做法就不敢再那麼明目張膽。”

“而臣的意思,是幾者都結合起來,除了張薛二公之法外,還要加上官方監督。”

“爲了解決冗官的問題,臺諫分列之後,地方上的不少官員轉爲了都檢察,檢察,現在該讓他們行使職能了。”

“國無糧不穩,就從清查漕運,常平倉,轉運倉開始試行,讓各地檢察官員開始熟悉自己的職責。”

“另外還有一條,就是明確各地除了兩稅,田賦之外,商稅如非發運地和目的地,不得再向途經客商收取。”

“商稅統統收歸朝廷,簡化爲行坐二稅,稅率定爲十分之一。”

“稅率適當提高,是保證後期朝廷與地方的分配,但是商稅的中間環節,一定要取消。”

“水路的維護如今歸三司河渠司,道路的養護歸工部,既然如此,那今後地方只有提供的勞力民夫之責。”

“便當先從三司撥款給河渠司和工部,河渠司和工部再支付給地方勞力費用,將行役改爲僱傭。”

“商途養護不歸地方管理,那行稅收取就沒有理由。”

趙頊說道:“如此一來,這養護和修造的成本可就大了。”

蘇油說道:“是大了,但是成本是有核算考量的,該給的工錢,當然得給。”

“陛下,工人們拿了役錢,會做什麼呢?爲了生活,他們最後還是會花掉。”

“花掉的錢歸誰呢?歸給他們提供產品的生產者。”

“生產者又要給朝廷繳納稅收,很大一部分錢財,又會被朝廷收回來。”

“在這個過程中,民生得到發展,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地方變得繁榮,國家也會因爲這項投入,得到更大的回報,收到更多的稅收。”

“《金融論》的精髓,就是讓經濟的循環流動起來,讓死錢變成活錢,讓一文錢通過流轉,變成十個人,上百人曾經擁有過的一文錢,讓一文錢當了十文百文之用。”

“當然這一切都有個過程,我們可以從剛剛說的這些開始,在漕運沿路,在糧食收購上開始第一步試點,對於農稅和商稅在地方與朝廷上的分配比例上,逐步開始調整,一步步達到理想的狀態。”

這個套路四通商號如今玩得溜熟,所謂的控制一地各項產業,將人們的經濟生活從頭管到腳,從生管到死,其實就是讓這一文錢當了十文百文來用。而且在整個經濟閉環裡邊,將這十文百文裡的大部分,最終都收入四通的腰包。

收益不菲的同時,還能發展經濟,促進民生,相比赤裸裸的兼併壓榨,吃相好看得多。

當然這中間,科技和工業化帶來的生產效率提升起了主要作用;金融帶來的經濟規模變相放大起了重要作用;新型管理人才,財會人才,務工人才的培養,起了關鍵作用。

第四百九十二章 紅臉白臉第一千零八十五章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蔡卞(爲白銀盟主老E先生加更)第四百章 物盡其用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 不答應第五百一十章 萬貨集第九百四十三章 秉常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送溫暖第六百二十九章 明光鎧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私會第六百七十四章 《免行法》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愛讀書第八百一十二章 沒卵子的大象第五百五十八章 三產第六百三十五章 相迎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李夔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高昌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王克臣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交涉第五百三十四章 刮目相看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作爲和瞎作爲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祭奠第五百八十章 蕭關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衡山之謀第三百六十二章 沒有醬油的羊蠍子第九百五十章 商量對策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貪官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巡視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功業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步兵炮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心的祭品第一千零三章 膨化食品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無條件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後手第一百三十七章 風箏詩第九百六十九章 皇帝看大象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夢中詩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遊江第六百六十二章 職田第五百三十四章 刮目相看第六百一十二章 梳理軍政第五章 血旺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幫助遼國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建議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人性的君王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老都知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照相機第一百零三章 鱔魚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 職責第八百零六章 火箭第三百一十一章 輸了!第九百三十八章 薏仁第七百一十章 爲君之道第六十九章 雀譜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許炫富詔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得計第三百一十二章 封路第九百九十一章 老父親第六百九十五章 旱情苗頭第九百三十章 世家的養成第二百五十九章 學區房第八百三十七章 理政第六百二十一章 弊端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渾脫第八百三十二章 送行第九百四十一章 西事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賀禮第七十六章 在藜將軍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算賬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心的祭品第三百九十八章 王文鬱的心思第七百四十八章 招募第九百九十六章 種山藥的道理第二百五十章 彈劾第二百五十三章 控鶴軍(爲本書第一位盟主幸福前行加更)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蓋棺定論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功罪第一百零一章 鴨雛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劉猢猻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守制第三百三十九章 夏使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觀量派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遼陽第四百一十章 彈劾來了第三百五十五章 鎮戎軍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咆哮御前第四百四十九章 一路上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主意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河西學派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御屁股長瘡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音樂第八百四十一章 改革第一百六十一章 高兄第二百二十一章 打望,不可能的第五百六十八章 我軍器監就需要你這樣的人才第一百零一章 鴨雛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檢查第一百零七章 扇翅膀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攻城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龍筋
第四百九十二章 紅臉白臉第一千零八十五章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蔡卞(爲白銀盟主老E先生加更)第四百章 物盡其用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 不答應第五百一十章 萬貨集第九百四十三章 秉常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送溫暖第六百二十九章 明光鎧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私會第六百七十四章 《免行法》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愛讀書第八百一十二章 沒卵子的大象第五百五十八章 三產第六百三十五章 相迎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李夔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高昌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王克臣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交涉第五百三十四章 刮目相看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作爲和瞎作爲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祭奠第五百八十章 蕭關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衡山之謀第三百六十二章 沒有醬油的羊蠍子第九百五十章 商量對策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貪官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巡視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功業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步兵炮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心的祭品第一千零三章 膨化食品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無條件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後手第一百三十七章 風箏詩第九百六十九章 皇帝看大象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夢中詩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遊江第六百六十二章 職田第五百三十四章 刮目相看第六百一十二章 梳理軍政第五章 血旺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幫助遼國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建議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人性的君王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老都知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照相機第一百零三章 鱔魚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 職責第八百零六章 火箭第三百一十一章 輸了!第九百三十八章 薏仁第七百一十章 爲君之道第六十九章 雀譜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許炫富詔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得計第三百一十二章 封路第九百九十一章 老父親第六百九十五章 旱情苗頭第九百三十章 世家的養成第二百五十九章 學區房第八百三十七章 理政第六百二十一章 弊端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渾脫第八百三十二章 送行第九百四十一章 西事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賀禮第七十六章 在藜將軍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算賬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心的祭品第三百九十八章 王文鬱的心思第七百四十八章 招募第九百九十六章 種山藥的道理第二百五十章 彈劾第二百五十三章 控鶴軍(爲本書第一位盟主幸福前行加更)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蓋棺定論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功罪第一百零一章 鴨雛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劉猢猻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守制第三百三十九章 夏使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觀量派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遼陽第四百一十章 彈劾來了第三百五十五章 鎮戎軍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咆哮御前第四百四十九章 一路上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主意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河西學派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御屁股長瘡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音樂第八百四十一章 改革第一百六十一章 高兄第二百二十一章 打望,不可能的第五百六十八章 我軍器監就需要你這樣的人才第一百零一章 鴨雛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檢查第一百零七章 扇翅膀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攻城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龍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