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諒祚之死

第四百八十四章諒祚之死

曾公亮說道:“蘇油!可如今朝議紛紛,認爲招誘綏州嵬名山,本是不義之舉!”

蘇油笑了:“大宋承漢唐之統,克服故土,反成了不義了?那太祖建封樁庫,太宗兩徵遼國,都成過失了?”

“復綏州的意義在於,這是大宋百年以來,第一次從被動收縮,轉爲主動擴張!因此既然拿了,那就應當守住守穩,不要如以往那般,先得後失。對民心,對國勢,帶來的提振,意義遠大於渭州之戰!”

“所以復綏州,朝廷應當支持!問題只在於我們去年和今年財政局勢如此艱難,導致這是一口夾生飯,火候未足。”

“但是任何敵人,都不會讓對手舒舒服服地施展攻略。所以吃夾生飯,以後可能會是我們的常態,我們必須學會適應!”

“如能保有綏州,那麼可以說,這就是大宋在與西夏的對抗中,從戰略防守轉爲戰略相持的重大轉折點。”

“剩下的問題,就是綏州在獨力堅持的情況下,能守住嗎?”

“其實,西夏四萬大軍追擊無功,已經很說明問題了。其在橫山一帶的軍事實力,已經嚴重削弱大不如前。”

“沒有了橫山步跋子的西夏軍,在橫山地區與本土蕃人作戰,就失去了天時地利人和。這和以往驅使橫山蕃與我們對抗的西夏軍,有本質的區別。”

“種五經此一事之後,在橫山蕃中會是何等聲望?倉促之間都能取得勝利,復起之後,掌握了橫山蕃的人心,得到了朝廷的支持,他還會敗?”

曾公亮說道:“嵬名山畢竟是西夏叛臣,要是西夏遣使來問,要求將之送返,那我們如何應對?”

蘇油笑了:“正好了,家樑也是大宋的叛臣,要送返可以,相等的,請夏國將家樑送返宋國。”

“家樑剛剛爲夏國招納了木徵,鞏固了青唐一線,夏國爲了西線平安,不會放人的,這就是最好的搪塞理由。”

“或者,我們可以和董氈搞一次小型演習,配合一下外交局面?”

曾公亮對蘇油的奏對非常滿意,這下心裡完全有數了:“陛下,韓公?”

趙頊眼巴巴地看着韓琦。

韓琦終於笑了:“如此看來,老夫這趟陝西之行,也不是刀山火海嘛!不過明潤,如果老夫在陝西發現局面與你所說不一,彈劾是少不了的。”

這就是同意了!趙頊大喜:“那是,韓公此去,要是發現蘇油有一言不當,儘管參奏,朝廷一定狠狠處置!”

喂!我,我什麼都沒有做啊……

……

西夏,興慶府。

諒祚猛然從牀上驚醒:“別殺我……別殺我……”

樑皇后在旁邊伺候着,趕緊安慰道:“兀卒又夢到了賤人了?要不要我宣吉多大師來,再給兀卒念念經文?”

紅衣大和尚吉多堅贊,如今在夏國講經說法,聲譽崇高。

諒祚自南征回來,就開始出現不適,先是頭暈,失眠,之後肌肉無力,麻痹,再後來噁心,高熱,煩躁,如癲癇那樣抽搐,如今常常精神發作,或者陷入昏迷。

諸方醫治無效,唯有吉多堅贊入內誦經後,會好轉一陣,然後重新變得嚴重。

於是批閱奏章,處置國事,都落到了樑皇后和其兄樑乙埋的肩上。

諒祚慘然一笑,露出齒齦間藍黑色的鉛線:“皇后,我怕是……”

樑皇后打斷了他,對內侍喊道:“水!去叫吉多大師進宮,替兀卒施法鎮魘!”

一位侍女上前,從裝飾着精美珊瑚,綠鬆,蜜蠟,鍍着金銀,雕飾精美細膩的鉛錫合金九龍寶瓶裡倒出清水。

諒祚被皇后侍候着用了飲水,怔怔地看着她手裡精緻的龍杯:“宋人的東西,當真精緻……”

樑皇后輕輕一笑:“也是兀卒洪福齊天,屹多埋費了好大功夫,才從宋國劫到了一綱皇貢,裡面最好的物事,就是這套九龍金盃。”

“不過器用就是器用,有朝一日,兀卒宣兵十萬,直抵汴京,這樣的東西,還不是應有盡有?”

諒祚拉着樑皇后的手:“這些日子,辛苦你了。党項人改行漢制之事,要儘快完成……景洵呢?近日怎麼不見他來探視?”

樑皇后說道:“景大夫去視察冬麥了,要明年三月方纔能回來,兄長早就稟告過兀卒,怎麼又忘了?”

諒祚眼睛有些失神:“是嗎?我記憶出問題了……”

樑皇后說道:“那就多休息,別老想着國事傷神……”

這時吉多堅贊來到御榻前,對兩人施禮。

諒祚喃喃地說道:“吉多大師,給我頌頌祖音吧,党項人的史詩,我還沒聽完呢……”

吉多堅贊躬身領命,盤坐下來,取出法螺和銅鈴,準備唸誦。

諒祚卻又擡手:“皇后,剛剛那杯子……”

樑皇后問道:“怎麼了?”

諒祚停了一下:“……有些暗淡了,讓內侍們擦拭一下。”

樑皇后低聲道:“是。”

在吉多堅贊充滿空靈的誦詩聲中,諒祚終於重新睡去。

樑皇后放慢了步子出來,一箇中年人上前問道:“妹子,兀卒他怎麼樣?”

樑皇后咬了咬銀牙:“臨死還惦記着那賤人!渭州回來就丟了魂兒了,哪裡還有個男人樣?!”

中年人正是如今的國相,樑皇后的兄長樑乙埋,聞言大驚:“臨死?兀卒不行了?”

樑皇后說道:“已經開始尿血,醫官說,大抵過不了這個月,兄長,該佈置了。”

樑乙埋說道:“兀卒登基後的作爲,族中多有不滿,你我兄妹皆是漢人,如今想要自保,唯有一策。”

樑皇后點頭:“撥亂反正,剃髮易制,恢復武烈皇帝舊制,重拾党項風俗!”

樑乙埋說道:“正是!那就要處置一人。”

樑皇后悠悠地說道:“景大夫……御圍內六班直都是蕃族,派遣他們緝拿他,會不會引來境內漢人的驚惶?”

樑乙埋琢磨了一下說道:“也不是無人可用,家樑文武雙全,勝景洵百倍。如今安定了夏國西線,正好召他進京敘職,命其掌班,擒拿景洵!”

樑皇后微微一笑:“對呀,家將軍也是漢人,用漢人對付漢人,就不會引發爭議了。”

樑乙埋點頭:“還有幾個舊臣,一直與我兄妹過不去,便將屹多埋也一併召回,順便料理掉!”

樑皇后問道:“京中事務,是永能掌握,爲何不能用他?”

樑乙埋嘆氣:“永能固然忠勇果敢,但秉性過於剛烈直爽,對舊臣開刀,他怕是下不去手,還要反過來勸諫;屹多埋與大宋貿易往來,靈活多智,見識明白,讓他們倆換一換位置,正是因材授用。”

樑皇后點頭:“兄長說得也有道理,那就如此行事吧。”

治平四年冬十二月,諒祚病重兩年後,不愈而死,年僅二十二歲。

死後葬於安陵,諡號昭英皇帝,廟號毅宗。

諒祚死後,其長子李秉常繼位,是爲惠宗。

當夜,毅宗舊臣李崇廣趁樑永能出京,希圖造亂,一度殺至宮門。

城外奇兵突出,樑屹多埋率天都銳卒趕到,斬殺李崇廣,並大搜叛黨,族十五家。

樑皇后成爲樑太后,垂簾聽政,樑家成爲西夏的實際控制者。

第六百八十九章 國家預算第一千五百章 問卷調查第五百八十三章 士德第七百六十四章 駙馬難當(加更,祝大家元旦快樂)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惹不起的奏章第一百九十七章倒春寒第五百七十五章 樞密院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統計數字第二百八十七章 判卷第九百八十七章 補全證據鏈第一百七十四章 範先生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急驚風第九十章 孝心第三百三十六章 朝會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鎖院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絕計第三百九十二章 談判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國力的衰漲第七百八十一章 勸說第四百二十章 衝擊第三百零二章 煙筍排骨第五百零七章 法律精神第七百八十六章 沈括的外交第三百八十三章 震天雷第七百八十八章 王安石的局面第一百五十一章 程夫人的擔心第四章 蘇八娘第八百八十一章 嫁妝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 收關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不戰而勝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分歧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風向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九章 試行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廣州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邢恕第五百一十一章 皇宋寶鈔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大訂單第二百零八章 心累第三百七十七章 誠意第六百六十八章 失蹤第六百三十四章 召回第三百三十六章 朝會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動員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炮樓第四百四十七章 巡視第五百二十三章 河鮮宴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天賦第八百四十五章 南宋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生離第一百二十二章 精品第四百五十六章 高塔大殿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發現第六百三十九章 街坊第五百三十四章 刮目相看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算計明白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蔡確的幫手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檯球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集體告狀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白災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季常公第九百五十八章 善諫第三百一十五章 小油會做官第十七章 鬥茶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體驗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改變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時第三百八十八章 對答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虛張聲勢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周全第五百四十七章 風波第一百六十章 大理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分歧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大勝第七百六十九章 晚了第四百八十章 貨物第二百四十四章 鶴脛弩第六百九十章 王韶入京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礬樓第一百七十二章 阿囤赤尊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 共情了第二百七十二章 新樓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工程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蒼狼第四百二十四章 平話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照相機第一千零四十章 字說第二十四章 史洞修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改制第二步第二百五十章 彈劾第八百零二章 出兵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學員斥候第五百九十四章 溫飽線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獐子島第七百二十六章 平家人第九百一十八章 追擊第三百八十六章 嵬名浪遇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大河之威第一千三百章 評價
第六百八十九章 國家預算第一千五百章 問卷調查第五百八十三章 士德第七百六十四章 駙馬難當(加更,祝大家元旦快樂)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惹不起的奏章第一百九十七章倒春寒第五百七十五章 樞密院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統計數字第二百八十七章 判卷第九百八十七章 補全證據鏈第一百七十四章 範先生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急驚風第九十章 孝心第三百三十六章 朝會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鎖院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絕計第三百九十二章 談判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國力的衰漲第七百八十一章 勸說第四百二十章 衝擊第三百零二章 煙筍排骨第五百零七章 法律精神第七百八十六章 沈括的外交第三百八十三章 震天雷第七百八十八章 王安石的局面第一百五十一章 程夫人的擔心第四章 蘇八娘第八百八十一章 嫁妝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 收關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不戰而勝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分歧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風向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九章 試行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廣州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邢恕第五百一十一章 皇宋寶鈔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大訂單第二百零八章 心累第三百七十七章 誠意第六百六十八章 失蹤第六百三十四章 召回第三百三十六章 朝會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動員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炮樓第四百四十七章 巡視第五百二十三章 河鮮宴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天賦第八百四十五章 南宋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生離第一百二十二章 精品第四百五十六章 高塔大殿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發現第六百三十九章 街坊第五百三十四章 刮目相看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算計明白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蔡確的幫手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檯球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集體告狀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白災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季常公第九百五十八章 善諫第三百一十五章 小油會做官第十七章 鬥茶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體驗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改變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時第三百八十八章 對答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虛張聲勢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周全第五百四十七章 風波第一百六十章 大理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分歧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大勝第七百六十九章 晚了第四百八十章 貨物第二百四十四章 鶴脛弩第六百九十章 王韶入京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礬樓第一百七十二章 阿囤赤尊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 共情了第二百七十二章 新樓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工程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蒼狼第四百二十四章 平話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照相機第一千零四十章 字說第二十四章 史洞修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改制第二步第二百五十章 彈劾第八百零二章 出兵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學員斥候第五百九十四章 溫飽線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獐子島第七百二十六章 平家人第九百一十八章 追擊第三百八十六章 嵬名浪遇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大河之威第一千三百章 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