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八百八十五章 聚會

bookmark

第八百八十五章聚會

尤其是蘇油纔剛過而立,沒有做過參政,副相之職,就能得到這個職銜,也是大宋有史以來第一份。

主要還是因爲有王韶這個被特殊提拔過的人在交趾,這才讓趙頊有了提拔蘇油的理由,朝中也不以爲異。

蘇油讓大宋撿了個漏,趙頊也讓蘇油撿了個漏。

對於朝中來說,交趾路如今還是屬於邊緣事務,真正的大事還多的是。

辛巳,以翰林侍讀學士,寶文閣學士呂公著兼端明殿學士。

呂公著得到趙頊賞識,脾氣好是一個加分項。

趙頊有時候和呂公著談論學問,呂公著總能緩緩誘導。

一次趙頊和呂公著與論治道,漸漸就談到釋、老。

呂公著問趙頊:“陛下,你說堯舜他們知道這些道理嗎?”

堯舜是所有中國皇帝的偶像,趙頊說道:“堯、舜豈能不知!”

呂公著笑道:“那堯舜既然知此,爲何遠在釋老之前,而從不聽他們提及這些,只以知人、安民爲要務呢?”

“陛下,這就是堯舜之所以是堯舜啊。”

又有一次,有官員提議欲復肉刑,建議取死囚先以劓、刖之刑試之。呂公著及時勸諫趙頊:“要是試之真不死,那肉刑就沒有理由阻止了。”

趙頊恍然大悟,下詔停止討論。不久就下達任命,讓呂公著成爲侍從之臣,其實就是王安石之後的半個老師。

與他一起任命的,還有樞密直學士孫固,升同知樞密院事。

孫老頭當年是頑固守舊派,數言王安石不可爲相,現在王安石走了,趙頊又想起老頭,先召知開封,後又有了這樣的任命,這是趙頊開始進行思路轉換的標誌。

這個月還有件大事,河東路的經濟政策,也開始有了鬆動。

權發遣戶部副使陳安石,到太原考察邊境存糧的問題,發現問題很多。

和轉運使知太原韓絳商討邊境儲糧的利弊時,韓絳認爲應當請減和糴數目,至少需要減百分之三十。

和糴,就是官府強制收購民間糧食的官買制度,明目張膽地剝削耍流氓。

陳安石則經過考察,認爲完全可以走得更遠。

河東路邊境十三州之地政府,兩稅收入總共才只有三十九萬餘石,而政府和糴糧食的總數,高達足足八十二萬餘石!

這裡邊就有個大問題,河東路民間,百姓的負擔主要在和糴,而不是在兩稅。

所以河東路連續遭遇水災,朝廷一再免稅,結果老百姓還是活不下去,癥結就在這裡!

但是邊儲又理不可缺,因此一直依靠地方政府執行和糴政策,名義上支付給百姓錢布相半,而實際上多是發給鹽鈔。

是的,河北路,還有鹽鈔。

數目畸零,百姓麻煩,只能半價賣給鹽商,導致公家支費實錢,而百姓沒有好處。

於是陳安石建議,乾脆跳過地方州府,將買糧的錢,委託皇宋銀行,直接撥給邊境地區州軍,由各州軍自行負責買糧草儲備,以備軍用。

如此一來,河東老百姓的負擔立刻就能減輕十之六七。

朝廷認爲陳安石的建議合情合理,因而任命他爲河東路轉運使,將他的主張首先在河東路地區推廣開來。

緊跟着,陳安石下發命令,歡迎各地商賈踊躍來河東賣糧。

最有優勢的,當然兩浙路,有糧有海船,不像漕運還要受沿途官府盤剝,立即源源不絕地北上,河東路地區邊境儲糧大大增加,滿足了軍需,河東百姓負擔一下子減輕三分之二,歡聲載道,歌功頌德。

五月,交趾路,蘊州。

李舜舉將市舶司從寧海軍遷到了這裡,將寧海軍衙門騰出來給了王韶。

爲了緩解蘇油和王韶的尷尬,李舜舉藉口自己過生日,將交州的高官士子們都拉到了蘊州,開了個生日會。

其實王韶和蘇油之間的吵吵鬧鬧是親熱的表現,但是李舜舉是老成人,他不知道啊,害怕兩人這樣鬧真鬧掰了,準備給他們來一出將相和。

同時朝廷的獎掖下來了,允許交趾路自謀資金,給有功之臣三倍賞給,有功之臣以蘇油爲首,加官進爵。

大家都很開心,正好也順便慶祝一下。

朝廷新的邸報和時報也到了,於是大家在飛魚號上一邊開宴會,一邊閒聊新聞。

邸報上登載了消息,太傅兼侍中曾公亮卒,年八十。帝臨哭,輟朝三日。贈太師、中書令。

本來最初是擬諡忠獻的,結果被禮官劉摯反駁:“公亮居三事,不聞薦一士,安得爲忠!家累千金,未嘗濟一物,安得爲獻!”

好尷尬,但是偏偏“衆莫能奪”,只好改諡宣靖。

曾公亮性子吝嗇,又善經營,殖貨至鉅萬,然而“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爲也。”

這其實也是老曾的一種爲臣之道,不跟任何人有瓜葛,這叫“孤臣”,皇帝挺喜歡的一個類型。

最關鍵是他曾力薦王安石以間韓琦,後來又和王安石發生政見衝突。既不是堅定的改革派,又不是堅定的保守派。這纔是遭到詆譭的原因。

當年趙抃和張方平一起反對王安石的時候,曾公亮也同意了的,結果趙抃想依法辦事,導致王安石去相的詔書沒能立即起草。

曾公亮算計之後,認爲王安石贏面更大,於是又派兒子連夜給王安石通風報信,王安石立即入宮面見趙頊,導致老張和老趙錯失了機會。

王安石很感激曾公亮,提拔其子曾孝寬入樞密院就職。

蘇軾曾經責備曾公亮不能救正補弊,曾公亮的解釋是:“上與介甫如一人,此乃天也。”

世人以此譏諷曾公亮,認爲他用這種辦法保持祿位與寵幸,不是正人。

不過曾公亮對趙頊來說,的確有定策之功,僅次於韓琦。

韓琦得到“兩朝顧命定策元勳”的碑文,趙頊給了曾公亮同樣的待遇,御篆其碑首曰“兩朝顧命定策亞勳之碑”,並配享英宗廟庭。

王韶對曾公亮很感興趣,不過感興趣的是另外一件事情:“好想看看那部《武經總要》。”

《武經總要》分前、後兩集,每集二十卷。

前集二十卷,詳述了宋朝軍制。包括選將用兵、教育訓練、部隊編成、行軍宿營、古今陣法、通信偵察、城池攻防、火攻水戰、武器裝備等。

特別是在營陣、兵器、器械部分,每樣都配有詳細的插圖,當然插圖比較粗糙,離理工製圖差了十萬八千里,不過也算是極寶貴的資料。

後集二十卷,則輯錄有歷代用兵故事,保存了不少古代戰例資料,分析品評了歷代戰役戰例和用兵得失。

前集王韶不感興趣,他自己比曾公亮還清楚,他感興趣的是後集,那是曾公亮從內府圖書中整理出來的,很多連王韶都不知道。

蘇油笑道:“從仁宗朝就開始編寫,到現在二十來年,直到曾公去世前才完稿,堪稱鉅著。只可惜啊,從問世的第一天開始,《武經總要》就已經落後,只剩下文獻價值了。”

言語當中,頗有些自得。

王韶翻着白眼:“得意吧你就!”

李舜舉見兩人又要開鬧,趕緊打岔:“邸報上說,權發遣提點開封府界公事蔡承禧,言提舉義倉事,我們交趾路是不是也可以搞起來?眼看着就要進入雨季,編查以往史料,交趾也是有災的,主要是大風,大雨,大水。”

李道成過來拱手:“多謝都監垂愛我交趾百姓,如今交趾路格局已然不一樣了,義倉,學校,慈濟院,已然行有餘力,我準備行文州縣,讓各地都置辦起來。”

蘇油說道:“對,這些也可以列入地方官員考績之內。其實最好的考績方法,是統計出治下百姓的幸福指數。不過這個太難了。”

第四百零一章 好年景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宮中第二百三十一章 孩子第一百七十六章 陳希亮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鬼章的謀略第九百九十章 湯泉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白災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九章 試行第三百一十五章 小油會做官第三百三十一章 密謀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殺雞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劉奉世第一百二十九章 李老漢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漕運改革第一百五十一章 程夫人的擔心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年終總結模板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朝爭第四十三章 張象中第一百二十七章 勝利的大會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舉薦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理順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迴護第四百三十八章 日曆計算器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功課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新轉般倉第二百六十九章 勳戚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路途第八百零六章 火箭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耶律延禧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後手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論黨爭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困難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戲精聚會第一百九十章 戒尺要開張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計劃第五百五十五章 戰術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發展綱要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藥局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浮橋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美食第二百三十八章 十二平均律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快樂的趙煦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失蹤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遊牧與農耕第七百七十四章 山寨第一百零八章 無聊第四十一章 鐵鍋第七百二十七章 日本鬼第十三章 精鹽第一千零二章 熱鬧第九百三十二章 舊州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 局勢第九百二十六章 上香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程頤第五百九十章 西夏曆史文明展第五百一十二章 地震第一百九十六章 虛驚第五百六十一章 蘇大嘴第四百六十七章 徹底失控第六百零九章 衝擊相府第九百九十一章 老父親第六百三十五章 相迎第一百三十四章 綠茶第五百九十三章 傳說第一千八百零四章 投誠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光祿寺的老頭第六百七十六章 雞西兒巷第五百零七章 法律精神第七百六十九章 晚了第九百一十一章 奇怪的戰爭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澶州第一百五十三章 馬屁炸了第五百四十九章 再見章惇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學習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作戰計劃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反應第五百七十五章 樞密院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守住了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權力爭鬥第六百五十八章 河州復失第八百七十九章 錫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內相第七百三十一章 手實法第九百五十八章 善諫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攔駕第二十一章 求字第四百九十四章 金獎第七百九十四章 天變應在遼國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好運氣第五十三章 訛詐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慘敗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沈括所見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王克臣第七百四十五章 突然有錢也不好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脊樑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話第一百一十章 對對子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 巧法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舉措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改制第二步
第四百零一章 好年景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宮中第二百三十一章 孩子第一百七十六章 陳希亮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鬼章的謀略第九百九十章 湯泉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白災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九章 試行第三百一十五章 小油會做官第三百三十一章 密謀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殺雞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劉奉世第一百二十九章 李老漢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漕運改革第一百五十一章 程夫人的擔心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年終總結模板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朝爭第四十三章 張象中第一百二十七章 勝利的大會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舉薦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理順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迴護第四百三十八章 日曆計算器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功課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新轉般倉第二百六十九章 勳戚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路途第八百零六章 火箭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耶律延禧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後手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論黨爭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困難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戲精聚會第一百九十章 戒尺要開張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計劃第五百五十五章 戰術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發展綱要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藥局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浮橋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美食第二百三十八章 十二平均律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快樂的趙煦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失蹤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遊牧與農耕第七百七十四章 山寨第一百零八章 無聊第四十一章 鐵鍋第七百二十七章 日本鬼第十三章 精鹽第一千零二章 熱鬧第九百三十二章 舊州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 局勢第九百二十六章 上香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程頤第五百九十章 西夏曆史文明展第五百一十二章 地震第一百九十六章 虛驚第五百六十一章 蘇大嘴第四百六十七章 徹底失控第六百零九章 衝擊相府第九百九十一章 老父親第六百三十五章 相迎第一百三十四章 綠茶第五百九十三章 傳說第一千八百零四章 投誠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光祿寺的老頭第六百七十六章 雞西兒巷第五百零七章 法律精神第七百六十九章 晚了第九百一十一章 奇怪的戰爭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澶州第一百五十三章 馬屁炸了第五百四十九章 再見章惇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學習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作戰計劃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反應第五百七十五章 樞密院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守住了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權力爭鬥第六百五十八章 河州復失第八百七十九章 錫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內相第七百三十一章 手實法第九百五十八章 善諫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攔駕第二十一章 求字第四百九十四章 金獎第七百九十四章 天變應在遼國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好運氣第五十三章 訛詐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慘敗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沈括所見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王克臣第七百四十五章 突然有錢也不好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脊樑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話第一百一十章 對對子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 巧法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舉措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改制第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