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擁兵自立

竇建德於樂壽大戰郭洵,以自己一萬騎兵,近兩萬步兵的損傷,將郭洵的一萬騎兵徹底圍殲。竇建德斬郭洵首級,星夜獻於高士達。

消息傳出,河北震動。

原本已經收拾好了細軟,準備隨時跑路的高士達都有些不敢相信。但郭洵在河北爲官多年,他卻是認識。此時看着這個曾經高高在上的首級擺在自己的岸前,高士達也不禁無比振奮,心中原本的跑路想法也早不知道丟到了哪裡去。

樂壽郭洵全軍盡沒的情報送到了陳破軍的帳中,陳克復也不由的大大吃了一驚。先前羅藝送來了竇建德的降書,他就覺得這與他心中所知的那個竇建德不符,覺得其中定然有着什麼陰謀。他還特意發了飛鴿傳信給羅藝,讓他勿必小心謹慎,步步爲營,沉穩爲上。

可哪料到,這一轉眼,郭洵就已經全軍盡沒,折損了一萬兵馬。聽到這消息,陳克復心中也十分生氣。這一戰,不但損兵折將,更關健的是讓竇建德贏得了機會。憑此戰勝利之威,竇建德必然聲勢大漲,也肯定能加快時間整編所部兵馬。更何況,一萬精銳騎兵的裝備,這對於有人沒裝備的竇建德來說,簡直就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

陳克復不在意死掉的郭洵,可南征第一戰就打了個大敗仗,一萬騎兵全軍盡沒,這卻是能引得後方震動的大事。在知道了竇建德的主力在樂壽之後,陳破軍立即下令。令羅藝率本部兩萬人馬北上直撲河間郡城,先行將河間義軍的老巢攻破,將首領東海公高士達擒獲。

而自己也率十二萬大軍加速前進,兵分兩路。其中調李靖率五萬兵馬南下渤海郡,將渤海、平原二郡平定,留少部分駐各城,餘部直接南下到達黃河北岸建河北大營。

而自己則率七萬大軍直撲樂壽,準備徹底將竇建德的這股勢力絞殺在初期階段。

羅藝收到陳破軍的訓斥信件與進攻命令後。也是驚起一身冷汗。他本就是河北降將,完全靠着當日臨渝關主動獻關投誠,再加上女兒與陳破軍的關係,才能取代薛世雄,成爲河北軍的第一人。這次首戰就打了個大敗仗,陳破軍沒趁機奪下他的兵權,他已經有些感激了。

這個時候他自然也明白,如果再不能打個翻身仗,只怕是今後都別想在陳破軍面前有什麼事了。當下立即點齊兵馬,抄近道。直撲河間郡城。

樂壽城中,剛圍殲了郭洵一萬騎兵的竇建德聲勢大漲,如今在所有的義軍之中,一時聲威無二。這些年,雖然也屢有義軍打敗朝廷的兵馬,但是都是一些小打小鬧的陣仗。而竇建德這次卻是硬碰硬的與官軍打了個大硬仗,殲滅一萬精銳騎兵。這個數字讓無數的人震驚,欽佩。

不過竇建德並沒有沉浸在大勝之中。戰後他沒有絲毫的停留,立即將繳獲來的武器鎧甲迅速的裝備到自己的本部兵馬之中。這一戰雖然他贏得了大勝,可先前組建的一萬騎兵卻也盡沒,五萬步兵也都折損了兩萬。

一種深深的危機感壓在竇建德的心中,他知道,雖然這一仗他勝了,但與陳破軍的大軍比起來。他實在是太弱了。殲滅了陳破軍一萬人馬。陳破軍還有十四萬人馬。而且他也知道,這次殲滅了一萬官軍,也必然等於扇子陳破軍一個響亮的耳光,陳破軍肯定很快就會報復。時不我待!

樂壽已經成了一座大軍營,竇建德全力招兵買馬,訓練士卒。短短几天之內,他已經將平原大捷帶來的那些人馬,大多轉爲了部下兵卒。樂壽城中,他已經聚起了十萬步兵。與兩萬騎兵。不過兩萬騎兵只有營號,戰馬卻只有不到兩千匹。當日與郭洵那一戰,對方那精湛的騎戰之術,讓竇建德這個泥腿子大開了眼界。郭洵一萬戰六萬,最後戰損比卻是一比三。這讓他對騎兵十分推崇,也打定了主意要練出一支精銳河北騎兵出來。眼下沒有戰馬,那就先練人。如果上次他的那一萬騎兵能有點樣子,最後也不會讓他折損三萬人馬。

竇紅線騎着一匹如火良駒,身上也換了一身黃色的鎧甲,就連披風也成了一面火紅的披風。那日見到了羅成那套銀甲之後,回來後他她就把自己的那身破損的銀甲給扔給了部下。上次大戰郭洵後。她立即挑了這一套銅色輕甲。配上火紅的披風,火紅的戰馬。立即讓整個人都精神了許多。

她一路疾馳,趕到了城外的騎兵營,翻身下馬,立即看到父親正與幾位叔叔觀看着那些新挑出來的騎兵們的訓練。

“爹爹,女兒就知道您在這裡。”竇紅線踏着火紅的鹿皮靴快步上前,笑着道。

竇建德看着女兒的這一套裝扮,也是眼前一亮,什麼時候女兒居然也開始注意打扮起來,難道是有了喜歡的男子。

“線娘,你可是有了中意之人?說出來,範叔幫你把人搶來。”範願看到竇紅線也是眼前一亮,笑着道。

竇紅線心中一動,卻轉而又心中嘆息了一聲。她剛剛想起了那日官軍營中見到的那個銀甲羅成,可是馬上又心下黯然。這次他們圍殲了郭洵的一萬人馬,早已經和羅成的官軍勢成水火。他是兵,自己是賊,只怕這生都再不可能有那奢望了。

勉強笑了笑,紅線道,“剛剛斥候回城,帶回急報,遍尋不到爹爹與叔叔們,我就猜你們肯定在這。”說着將一封書信交給了父親。

竇建德打開書信一看,眉毛立即擰在了一起。

“怎麼了?”

“陳破軍上次吃了一個大虧,眼下馬上就來報復了。他部下先鋒羅藝已經率本部兩萬騎兵繞過了我們,直接奔河間郡城而去了。”竇建德嘆道。

一聽這消息,範願等人都是眉頭緊皺。河間郡雖然還有三萬人馬,但是他們都知道,那三萬人都不過是義軍中的老弱。更何況,義軍中能征善戰者都盡在將軍麾下。上次打郭洵時,爲免實力不夠,還特意將高開道所部一萬兵馬調到樂壽。如今河間郡城只有兩萬人馬。盡是老弱,且連個大將都無,如何能擋的住比郭洵更強的幽州煞將羅藝?

天下盡知,羅藝麾下有一支三千人的幽州鐵騎,這可是號稱不輸於遼東軍破軍鐵騎的重裝騎兵。

高雅賢猶豫着道,“將軍,我們當年都是跟着你一起投的高士達。可是這些年來,高士達碌碌無爲,胸無大志,河間義軍完全是靠着將軍才走到今天。將軍。依我看,我們不如撇了高士達,自立門戶吧。沒有了高氏一族那些礙手礙腳之人,將軍能幹的更好。”

範願也忙開口道,“確實如此,將軍,高士達心中並無大志。我們繼續奉其爲主,難爲大作爲。而且將軍心中也當明白。上次雖說我們是設計騙官軍,但是我等又何償不知,那高氏一族其實心中早就對將軍把持兵權不滿了。如今將軍聲威震動河北,天下羣雄佩服,高士達主弱支強,又豈會對將軍沒有不滿之心?”

竇建德的妻舅曹湛心中更希望姐夫能撇了高士達,自立門戶。這個時候也不遺餘力的上前道。“姐夫。我們現在自立門戶,其餘也算對高士達仁至義盡。若不然,以高家那些目光短淺之輩,再加上高士達那個軟性子,說不定哪天就被說動了要對姐夫下手。到時姐夫雖無害他之意,事到臨頭之時,我們也只能殺了他。大家早分早散,對大家都好。”

竇建德看到部下紛紛勸其自立,心中十分高興。他跟着高士達這麼些年。當然明白高士達並沒有什麼抱負,不過就是得過且過的混日子。可是他如今心中有鴻願,如何願意就此一輩子。看到部下們和自己的一條心,他心中高興,臉上卻並不表露。

反而皺眉道,“當年我落難之時,東海公有收容我之恩。東海公與我主臣多年。今日我又豈能做出離他而去之事?將來若傳出去,天下英雄何以看我?只要東海公一日待我爲臣,我就一日視東海公爲主,諸位兄弟,你們的心意我明白。但是切不可害我成爲了忠不義之人。如今東海公有險,各位看我們當如何?”

大家看到竇建德言語堅決。也不再去勸。

範願卻是不太相信竇建德真的如此忠誠,腦中轉了轉後道,“如今局勢,東海公肯定是擋不住羅藝。而我們離河間郡城甚遠,一時遠水解不了近渴。而且,如今陳破軍入河北已入,河間郡緊挨着涿郡,位置不利。所以末將以爲,當此時,將軍不如手書一封,請東海公暫避羅藝鋒芒,記其帶着兄弟們退入樂壽,如此加大與涿郡的距離,方爲上策。”

竇建德卻看到範願說話時,目光中透露出的那抹笑意。稍一轉,他也明白了這計劃的關健地方。真要率兵去救,肯定是來的及的。只不過如範願所說,河間郡城離涿郡終究是太近了,十分不安全。讓高士達南下,還有一個重要的意義,那就是高士達入了樂壽城中,那還不是落入他們的掌握之中。

到時高士達也必然和陳破軍在涿郡所立的那個小皇帝一般,只成了一個名義上的主公罷了。如此一來,竇建德既維護了自己忠義的形像,又得到了掌握義軍大權的事實,這確實是好計。

而如果高士達收到信後不肯南下,那到時只能看他的運氣了。如果運氣不好被羅藝擒住了,或者丟掉了性命。那麼他竇建德自然是仁至義盡,到時名正言順的繼承首領之位,又有何人能說二話?

想明白這一切,竇建德立即回城,馬上給高士達手書一封。告訴他如今的局勢,又說自己上次大戰後兵馬損失慘重,如今還在招兵,實力還未恢復,一時間只怕路途遙遠,趕之救援不急。希望東海公見信後,能暫避羅藝鋒芒,率部南下匯合,到時共拒官軍,云云!”

招來一名心腹親衛,又讓其帶上一隊幾十名兄弟快馬趕往河間郡城。告訴他,如果到時高士達不肯南下,就讓他馬上先護送着妻子曹氏與其它部將的家眷先行回樂壽。另外又馬上請來了假死的劉霸道與高開道二人,撥了他二人兩萬人馬,讓他們趕去河間郡城接應東海公。

這二人,劉霸道本來就是豆子崗的大當家,如今他雖投了高士達,可上次大敗張金稱後,他的許多部下也成了竇建德所部。留着劉霸道在樂壽,卻是於他整編其舊部十分不利。另一人高開道卻是高氏族人,爲人勇悍狡猾,這樣的人也不可能真的收爲部下。想來想去,竇建德干脆趁這機會,撥了兩萬老弱及桀驁不馴之徒交給二人,將其打發離開。

那侍衛快馬加鞭趕到了河間郡城,將信送到了東海公高士達的手中。

果然如範願所料,高士達在收到竇建德的信,知道竇建德只派了兩萬援兵趕來,本來並沒有北上後,面上雖有些不快,但卻並沒什麼太大反應。其實高士達在竇建德大敗郭洵後,就已經隱隱心有不安,這次聽到羅藝帶了兩萬人馬來攻,他並沒有懼怕之意。

相反,在知道劉霸道與高開道二人帶兩萬人馬趕來後,他卻反而有心與羅藝一戰。羅藝有兵兩萬人,而他本有兩萬人,這段時間也招募了萬餘人馬,加上劉、高二將的兩萬人馬,他手中到時就有五萬多人馬。

更兼劉霸道與高開道皆是猛將,他又有河間郡大城可守,在他看來,羅藝兩萬人就想攻他的河間郡城根本就是妄想。而且他心中也早已經打定主意,要趁這次機會,一舉擊敗羅藝,重振自己東海公的聲威。讓所有人明白,他纔是河間義軍的首領。

竇建德的侍衛得知了高士達的心意後,立即將竇建德之妻曹氏等其它樂壽部將的家眷護衛出城,返回樂壽。高士達雖聽到有人報知,卻不以爲意。一心整軍備戰,準備迎戰羅藝。

第882章 瓜分第722章 勸進皇位第347章 瓦崗山寨第112章 軍銜制度第517章 楊廣之死第66章 鳴金收兵第590章 烏龜大陣第823章 王仁恭兵困原陽鎮第314章 帝王權謀第151章 豪華死法第219章 造反稱帝第58章 驍勇果毅第901章 不堪一擊?第859章 攻破建康第446章 始畢降遼第331章 連夜出逃第426章 狼居胥山第82章 重裝步兵第9章 狹路相逢第398章 龍戰於野第414章 大好頭顱第39章 損失慘重第597章 秘至黎陽第516章 刺面明誓第282章 目無朝廷第285章 遼陽兵變第345章 得人失心第77章 整編新軍第338章 步步驚心第244章 一日之糧第76章 晉遼東候第331章 連夜出逃第859章 攻破建康第183章 一個不留第767章 擒賊先擒王 射人先射馬第126章 棄械免死第679章 困獸之鬥第31章 一念地獄第450章 少將羅成第672章 梟雄英雄第149章 風捲殘雲第882章 瓜分第703章 亂戰中原第450章 少將羅成第894章 神兵天降第91章 勢如破竹第236章 同胞的血第886章 何人可降第57章 烏雲壓城第836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 梟雄竟被流矢亡第903章 入關第72章 二裴挖坑第167章 與虎謀皮第545章 臥美人膝第26章 不能進去第383章 滅隋三策第322章 暗流涌動第33章 甲騎具裝第230 空城計否第292章 錦衣衛士第238章 血旗屠城第405章 五十九刀第369章 破軍起兵第220章 皇帝傻了第427章 回師臨渝第120章 關門打狗第949章 西進長安(三)第152章 就你也配第65章 東都急報第768章 不殺汝,箭不拔!第33章 甲騎具裝第941章 滑水之戰(一)第153章 隋軍俘虜?第317章 劍指江南第151章 豪華死法第538章 借刀殺人第478章 香消玉殞第265章 分封齊王第188章 以夷制夷第327章 三十萬兵第237章 人頭祭旗第591章 決死攻城第243章 襲取平壤第791章 宇文成都到了第467章 血濺金鑾第656章 反道而行第303章 酒肆遇襲第163章 審時度勢第399章 薛家四虎第46章 來摻沙子第464章 準備登基第206章 統帥七軍第318章 宮廷血戰第293章 始畢可汗第79章 獨攬兵權第298章 京都四少第475章 面見蕭後第913章 主動出擊第37章 嚴陣以待第457章 雌雄難辨
第882章 瓜分第722章 勸進皇位第347章 瓦崗山寨第112章 軍銜制度第517章 楊廣之死第66章 鳴金收兵第590章 烏龜大陣第823章 王仁恭兵困原陽鎮第314章 帝王權謀第151章 豪華死法第219章 造反稱帝第58章 驍勇果毅第901章 不堪一擊?第859章 攻破建康第446章 始畢降遼第331章 連夜出逃第426章 狼居胥山第82章 重裝步兵第9章 狹路相逢第398章 龍戰於野第414章 大好頭顱第39章 損失慘重第597章 秘至黎陽第516章 刺面明誓第282章 目無朝廷第285章 遼陽兵變第345章 得人失心第77章 整編新軍第338章 步步驚心第244章 一日之糧第76章 晉遼東候第331章 連夜出逃第859章 攻破建康第183章 一個不留第767章 擒賊先擒王 射人先射馬第126章 棄械免死第679章 困獸之鬥第31章 一念地獄第450章 少將羅成第672章 梟雄英雄第149章 風捲殘雲第882章 瓜分第703章 亂戰中原第450章 少將羅成第894章 神兵天降第91章 勢如破竹第236章 同胞的血第886章 何人可降第57章 烏雲壓城第836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 梟雄竟被流矢亡第903章 入關第72章 二裴挖坑第167章 與虎謀皮第545章 臥美人膝第26章 不能進去第383章 滅隋三策第322章 暗流涌動第33章 甲騎具裝第230 空城計否第292章 錦衣衛士第238章 血旗屠城第405章 五十九刀第369章 破軍起兵第220章 皇帝傻了第427章 回師臨渝第120章 關門打狗第949章 西進長安(三)第152章 就你也配第65章 東都急報第768章 不殺汝,箭不拔!第33章 甲騎具裝第941章 滑水之戰(一)第153章 隋軍俘虜?第317章 劍指江南第151章 豪華死法第538章 借刀殺人第478章 香消玉殞第265章 分封齊王第188章 以夷制夷第327章 三十萬兵第237章 人頭祭旗第591章 決死攻城第243章 襲取平壤第791章 宇文成都到了第467章 血濺金鑾第656章 反道而行第303章 酒肆遇襲第163章 審時度勢第399章 薛家四虎第46章 來摻沙子第464章 準備登基第206章 統帥七軍第318章 宮廷血戰第293章 始畢可汗第79章 獨攬兵權第298章 京都四少第475章 面見蕭後第913章 主動出擊第37章 嚴陣以待第457章 雌雄難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