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樓觀道

隋末之亂臣賊子

李軌的府邸很大,自從他佔據武威郡之後,他的府邸一直就在擴大,雖然他表面上自稱是涼州總管,可是他的府邸已經有王府的規模了。

這些日子,李軌的日子並不好過,雖然他在涼州還是很有威望的,手下的樑碩、安修仁等人或文或武能夠辦他處理一些事情,整個涼州境內,他唾手可得十萬大軍,可是這些兵馬都是散兵遊勇,短時間內,也不可能成事,外面的李靖更是極爲兇狠,雖然是駐紮在城外,其強大的影響力還是讓李軌日夜不敢怠慢。

“總管大人,岐暉道長來了。”這個時候的李軌正在思考着如何解決城外的李靖,忽然曹珍領着岐暉道人走了進來,那岐暉道人仍然是大袖飄飄,一派仙家氣象。

“道長。”李軌望見岐暉道人,心中很是激動,三步並作兩步迎了上去,說道:“道長,不知道李靖可答應退兵了?”

“將軍放心,這個李靖倒是一個福德之人,經過貧道一番勸說之後,倒是答應退兵了,不過,他倒是有一些小小的要求,總管大人若是答應了,他就退兵。”岐暉道人很得意的說道:“只要將軍能給他戰馬五千匹和五萬大軍十天的糧草,他就退兵。”

“五千匹戰馬?五萬人十天的糧草?”李軌聽了之後面色變了變,這些東西不是他拿不出來,作爲涼州的豪強,這些東西還是可以拿的出來的,只是他認爲這些東西要價太高,一時間他對岐暉道人的能力感覺有些不滿了。

“李靖已經決定今夜撤走一萬士兵。”岐暉道人好像沒有看見李軌臉上的不悅之色,說道:“將軍,除掉戰馬,若是那些糧草將軍拿不出太多的話,我樓觀道願意出一半。”

“不,不。道長說笑了,這些東西並不多,本官也只是好奇,那李靖聽說是李信千里迢迢找來的大將,爲何如此輕鬆的就被道長勸說,放棄了涼州?”李軌搖搖頭說道。

“將軍忘記了這個時候李信在西域多少時間了,貧道猜李信這個時候恐怕已經陷入西域這個碩大的泥潭之中,他距離伊吾太遠,軍中又沒有太多的糧草,爲了活命。他不得不的搜刮整個西域,西域諸國和鐵勒人、突厥人豈會放過他,西域距離西北之地太遠了,遠的李信沒有足夠的糧草穿過茫茫戈壁和浩瀚的沙漠。這個時候,蘭州的那些將軍們大多數都是在考慮其他的事情,哪裡還有心思來管李信的死活。”岐暉道人不屑的說道:“那李信到底是年輕人,在西北還有穩定的時候,就開始勞師遠征,豈能不失敗。可憐的是數萬大隋精銳,都跟着他死在西域了,真是可惜了。”

李軌滿色一紅,說的徹底diǎn。西北不安定的因素中就包含着李軌這樣的人。不過,很快就將這個想法拋之腦後,望着曹珍說道:“曹將軍,先去準備五千戰馬。給李靖送過去。不過,等李靖的一萬騎兵離開之後,再送過去。”

“是。總管大人,末將這就去辦。”曹珍原本準備勸說一下李軌,不過看着岐暉道人不屑的神色,還是退了下去。

“聽說將軍準備聯合吐谷渾對付西域都護府?”曹珍走後偶,岐暉道人又詢問道:“將軍完全不必如此,吐谷渾乃是大隋的手下敗將,現在正在苟延殘喘,將軍這個時候邀請這些人,恐怕是給他們壯大自己的機會,貧道以爲不可取。”

李軌聽了之後,心中微微有些不喜,當下佯裝嘆息道:“非本將軍願意爲之,而是安修仁等部下認爲我軍數量較少,加上吐谷渾已經臣服我大隋,想要對付李信,不得已而爲之。”

岐暉道人聽了diǎn了diǎn頭,認真看了李軌一眼,朝他行了一禮,說道:“既然李總管這邊事情已經完成,貧道也該回去了,總管若是有什麼要求,可以去雷臺觀找貧道。貧道若是能有幫助將軍的地方,絕不敢推辭。”

“好,有勞道長了。”李軌聽了之後,diǎn了diǎn頭,親自將岐暉道人送了出去。

“哼!同樣是姓李,若不是唐國公親自要求貧道來此,貧道豈會來這西北荒涼之地,庸碌之主,日後必定會爲唐國公所滅。”等出了李軌的總管府,岐暉道人不屑的看了氣勢恢弘的總管府一眼。岐暉道人是應李淵之命前來涼州武威的,一方面是想知道涼州的消息,一方面是讓樓觀道在必要的時候,幫助李軌一二。

在隋朝末年。佛道之勢極爲強大,樓觀道也是關隴世家的座上賓,隨着楊廣第三次征討遼東虎頭蛇尾的一番動作後,天下的局勢再次崩壞,諸多世家也開始有了動作。李淵終於在年初的時候離開了弘化,楊廣親自冊封他爲山西河東慰撫大使,手握兵權,前往晉陽,準備剿滅日益喧囂的幷州盜賊。樓觀道這個時候,也正式決定輔佐李淵。岐暉道人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來,來到了西北之地,準備動用樓觀道的勢力,牽制李淵潛在的敵人李信。

“父親,李靖大軍有動靜了。”等岐暉道人走後,李軌正在盤算着等李靖走後,自己該怎麼辦的時候,兒子李仲琰走了進來,神情有些驚喜的說道。在他身後,正是李軌的謀主之一樑碩。

“哦,果真是如此,那岐暉道人看來還沒有說大話,走我們去看看。”李軌聽了之後,心中很高興,迫不及待的對樑碩和李仲琰說道。李靖大軍這個時候有動靜,想必就是爲撤軍做準備的,李靖大軍一旦撤走,李軌的壓力就小了許多。

“總管大人,李靖這個時候撤軍恐怕有些不正常啊!”樑碩卻是有些擔心的說道。

“放心,岐暉道人已經將李靖給說服了。”李軌就將岐暉道人入李靖軍中,如何說服李靖的事情說了一遍。然後說道:“現在李信恐怕都已經身陷西域那個泥潭中,西域都護府上下羣龍無首,就算是李靖也得考慮以後的事情。”

樑碩還是有些擔心,正待勸說,卻見李軌不耐煩的揮了揮手,三人領着一些侍衛徑自上了武威城牆,觀看着城外李靖軍營的動靜。

“果真是在準備撤軍。”李軌望着遠處的大營,只見有無數兵馬正在調動,只是距離比較遠,李軌等人看的不怎麼清楚而已,但是軍營中的混亂卻是能看的見。

“可惜,不知道李靖第一次是撤走多少人馬?”樑碩的面色黝黑,望着遠處的大營,臉上還有一絲不相信,李靖如此輕鬆的就答應撤軍,讓他心中有種不妙的感覺,從蘭州到武威,李靖兵鋒極爲銳利,沿途的部落也不知道有多少都毀在他手中,也不知道搶奪了多少的戰馬和糧草,這個時候爲了五千戰馬和一些糧草,就這樣輕鬆放過涼州,也是不怎麼合理的。

“父親,李靖真的撤軍了!”三人在城頭上一直等到傍晚的時候,就見遠處有一隊火把照亮了整個大營,無數騎兵隆隆而響,就是在武威的城頭上,三人都能感覺到大地在震動一樣,不過衆人沒有感覺到驚駭,而是有些興奮,因爲這些火把都是朝南而去,就是樑碩原本有些猜疑,這個時候,也認爲是自己多想了。

“難道真的是撤軍了嗎?”樑碩望着遠處的天空,不知道爲什麼,他感覺到那些火把與火把之間的距離好像大了許多。

“總算是撤軍了。”李軌心中卻很是高興,笑吟吟的說道:“這些日子,我連睡覺都睡不安穩,這下總算是好了。今天晚上可以睡一個安穩覺了,等到明天將李靖要求的東西都送給李信,我們只要等吐谷渾人的到來,然後先去進攻伊吾郡,徹底的將伊吾郡掌握在手中,堵死李信回來的道路,然後領軍東進,佔據蘭州。傳聞蘭州富有,金城的繁華絲毫不下於大興或者洛陽。若是能佔據金城,我可以節省許多的時間。”

李仲琰在旁邊聽的分明,雙目一亮,自己的父親想要做的事情,他隱隱能猜的到,正因爲如此,他纔會如此的興奮,李軌若是能稱王稱霸,他作爲李軌的兒子也將會得到極大好處。

“將軍,明天屬下想親自去見李靖。”樑碩望着遠處的火把,忽然出言說道。

“怎麼,參軍認爲李靖並沒有撤軍?”李軌啞然失笑說道:“那他那些火把又是什麼?呵呵!算了,既然參軍認爲有必要去確認一下,我答應你,你去見見李靖,看看這個李靖到底是什麼人物。”他心中有些不滿,因爲自己都已經確定李靖即將撤軍,作爲自己的部下樑碩卻不認可自己的觀diǎn,這讓他心中有些不喜,不過他沒有表現出來,甚至臉上還露出笑容。

“謝總管大人。”樑碩心中頓時鬆了口氣,目光望着遠處,思索着明天見李靖,應該講什麼話。

第995章 大旱前第1114章 一統第302章 陷涼州第1013章 爭論第31章 齊王楊暕第731章 宮闈醜聞第918章 瓜分第999章 爭權奪利第340章 將星雲集第242章 你做初一 我做十五第1091章 相互算計第1041章 苗頭第604章 滎陽鄭氏第217章 交鋒(一)第945章 李靖逃走第600章 孤城洛陽第548章 內亂第796章 兄弟蕭牆第748章 幹一票大的第610章 陷滎陽第988章 唐二代之後 女主武氏第14章 隱秘第354章 假道伐虢第532章 江淮風雲(四)第813章 北伐第741章 詭異第611章 安定軍心第709章 歸降第233章 鬱悶的李淵第986章 袁守誠第86章 隨營軍校(三)第952章 逃跑第1095章 佛像第29章 李家困境第799章 玄武門守將常何第571章 義寧天子要當和尚第713章 餘波第762章 陷臨淄第556章 李世民用兵第718章 以大唐的劍爲大唐的犁取得土地第339章 滎陽亂(四)第642章 姐弟之爭第405章 衛玄之死第759章 進攻第108章 再遇長孫無垢第621章 河東攻防第985章 推演第549章 陷江陵第191章 成親之前第339章 滎陽亂(四)第1025章 威儀第380章 天下兵馬大元帥第892章 吐蕃第776章 戰後封賞第705章 奪軍第687章 實力決定一切第217章 交鋒(一)第467章 鏖戰洛陽(二)第301章 高築牆 廣積糧緩稱王(二)第921章 躲在暗處的武士彠第131章 殺人殺的熱血沸騰第134章 斬殺楊玄縱第835章 突厥的不甘第920章 朝議第648章 祖制第338章 滎陽亂(三)第1070章 諸子第1063章 下新城第710章 納降第609章 朝議紛紛第811章 帝王冷酷第522章 江淮杜伏威第328章 坑孃的越王第250章 隻言片語解兵權(二)第879章 新羅善德女王第347章 突厥來犯第87章 衣錦還鄉第883章 吃掉第938章 雁門失守第685章 大案爆發第685章 大案爆發第883章 吃掉第656章 設宴第776章 戰後封賞第1056章 恐慌第673章 和親第840章 設伏第623章 李信在哪裡第56章 終南詩集(一)第876章 邊疆烽火第815章 繼承第777章 班師和奇案第611章 安定軍心第54章 世家大族第263章 高昌之亂(四)第939章 圍困第211章 金城薛舉(二)第983章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第342章 又是一個太子妃第691章 案發
第995章 大旱前第1114章 一統第302章 陷涼州第1013章 爭論第31章 齊王楊暕第731章 宮闈醜聞第918章 瓜分第999章 爭權奪利第340章 將星雲集第242章 你做初一 我做十五第1091章 相互算計第1041章 苗頭第604章 滎陽鄭氏第217章 交鋒(一)第945章 李靖逃走第600章 孤城洛陽第548章 內亂第796章 兄弟蕭牆第748章 幹一票大的第610章 陷滎陽第988章 唐二代之後 女主武氏第14章 隱秘第354章 假道伐虢第532章 江淮風雲(四)第813章 北伐第741章 詭異第611章 安定軍心第709章 歸降第233章 鬱悶的李淵第986章 袁守誠第86章 隨營軍校(三)第952章 逃跑第1095章 佛像第29章 李家困境第799章 玄武門守將常何第571章 義寧天子要當和尚第713章 餘波第762章 陷臨淄第556章 李世民用兵第718章 以大唐的劍爲大唐的犁取得土地第339章 滎陽亂(四)第642章 姐弟之爭第405章 衛玄之死第759章 進攻第108章 再遇長孫無垢第621章 河東攻防第985章 推演第549章 陷江陵第191章 成親之前第339章 滎陽亂(四)第1025章 威儀第380章 天下兵馬大元帥第892章 吐蕃第776章 戰後封賞第705章 奪軍第687章 實力決定一切第217章 交鋒(一)第467章 鏖戰洛陽(二)第301章 高築牆 廣積糧緩稱王(二)第921章 躲在暗處的武士彠第131章 殺人殺的熱血沸騰第134章 斬殺楊玄縱第835章 突厥的不甘第920章 朝議第648章 祖制第338章 滎陽亂(三)第1070章 諸子第1063章 下新城第710章 納降第609章 朝議紛紛第811章 帝王冷酷第522章 江淮杜伏威第328章 坑孃的越王第250章 隻言片語解兵權(二)第879章 新羅善德女王第347章 突厥來犯第87章 衣錦還鄉第883章 吃掉第938章 雁門失守第685章 大案爆發第685章 大案爆發第883章 吃掉第656章 設宴第776章 戰後封賞第1056章 恐慌第673章 和親第840章 設伏第623章 李信在哪裡第56章 終南詩集(一)第876章 邊疆烽火第815章 繼承第777章 班師和奇案第611章 安定軍心第54章 世家大族第263章 高昌之亂(四)第939章 圍困第211章 金城薛舉(二)第983章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第342章 又是一個太子妃第691章 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