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7章 治國之道在於平衡

“讓你們來,是想聽聽你們對京察的看法。你們誰先說?”御書房內,李信望着眼前的岑文本和長孫無忌兩人,面帶笑容,這兩個人是武德殿中年級比較輕的大臣,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將成爲自己的左膀右臂,所以李信準備給這兩人機會。

京察是一件利器,它高舉着正義的旗幟,在朝廷之中興風作浪,打擊敵人,排除異己。要知道,這些官員並不是每個人都是廉潔奉公之輩,貪贓枉法者有之,草菅人命者有之,私德有虧者有之,昏庸無能者有之,無論是在寒門官員中,或者是在世家大族之中,都有這種官員存在。

京察就是懸浮在這些官員頭頂上的利劍,隨時可以劈下來。但是到底是劈在什麼人身上,或者說能斬下多少人,那就看主持京察之人是何等身份了。這次李信決定舉行京察,主持人就是在岑文本和長孫無忌中選取一人爲之。只是對於京察的力度,卻是想聽聽兩人的意見,甚至,就是李信自己也不拿不準這次京察的力度。

這個大殺器李信希望能震懾那些貪官污吏,昏庸無能之輩,斬殺一批,驅逐一批,但卻不能破壞朝廷的穩定,李信還需要這些官員繼續爲自己服務,剛剛統一天下,官員上還缺少了許多,若不是要將關中的政策推行天下,剷除前朝和李氏的影響,李信恐怕也不會這麼着急要推行京察。歸根結底,就是從官場上開始,快速的增加國力。

“既然是京察,那就徹底的查下去,上從武德殿大學士下到六部小吏都是京察的目標,凡是有違朝廷法律、有違私德者或是被貶、或是追究其責任。凡是有功之臣。能力突出者,當得到嘉勉。”長孫無忌毫不猶豫的說道。

“臣以爲朝廷之中尚且缺少官員,陛下用人。首重其能力,然後纔是其德。能力出衆者。雖然私德有虧,但是隻要不違背朝廷法律,也不是不可以網開一面。”岑文本不緊不慢的說道。

“私德有虧,那就是有虧,朝廷治理天下,首重其德,若是德行不夠,如何能爲老百姓辦事?能力雖然不錯。可是卻是無德之人,無德之人如何指望他效忠天子?”長孫無忌有些不滿的反駁道。

這是一個好機會,安插人手,打擊敵人的好機會,無論是長孫無忌或者岑文本都不想放棄,這就造成了岑文本和長孫無忌兩人的觀點不一樣,一個重其才,一個重其德,就是李信也不知道如何是好。按照道理,官員首先要有德。這樣纔有仁心,有仁心才能善待百姓,幫助君王治理天下。若是無德之人,就算是有才幹,也會對老百姓產生影響。可是有些官員是有德,但是治理地方卻是不行。

“陛下,臣以爲特殊時期特殊對待。官員之中世家子弟居多,這些人多是無才無德之人,臣先從這方面着手,至於有才無德,或者無纔有德。則另行商討。”岑文本想了想,就換了一個辦法。

李信點了點頭。無疑相比較性格剛烈的長孫無忌,岑文本更加擅長做人。在京察這個方面來說,岑文本在處理官員上的態度,無論是讓世家或者是寒門出身的官員,都能接受。

“嗯,此事朕會認真考慮的,回頭自有聖旨。”李信點了點頭,掃了兩人一眼,說道:“輔機,朕準備讓你去一趟洛陽,主持那裡的秋闈,你可願意?”

秋闈乃是大唐科舉考試之前的最後一次考試,在書院還沒有全部興建完畢,秋闈佔據着很重要的方面,它選出來的學子叫做舉人,可以做吏,食朝廷俸祿,更是最後春闈大比的最後一道障礙,十分重要。

“臣遵旨。”長孫無忌鬆了一口氣,從這句話上,可以聽的出來,李信對主持京察的人已經有人選,但是對自己還是有其他的補償,甚至比主持京察更加讓自己高興,主持秋闈,這將是一份大功勞,更爲重要的是,那些參加秋闈的學子,將和長孫無忌結下淵源,要知道這些學子日後就是大唐的棟樑之才,對於剛進官場上的他們,領路人就是長孫無忌。這對日後自己執掌武德殿,將會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當然他也知道,李信讓自己做秋闈的主考老師,主要還是看在漢王李承宗的份上,李承宗要繼承江山社稷,身邊若是沒人幫襯,遲早會被其他的皇子給拉下馬來,李信這是光明正大的爲自己的兒子尋找人才。

“陛下,臣擔心的是裴寂等人。”岑文本忽然深深的吸了口氣說道。

“陛下,這樣的諂臣根本就沒有必要留在朝廷裡,臣建議將他們徹底的趕出朝廷。”李信還沒有說話,長孫無忌就開始說了。他不屑的說道:“都是一羣愚蠢之人,平日裡無所事事不說,關鍵是一點本事都沒有。無論是在前朝,或者是在李氏都是如此。這樣的人還有面皮要官爵,那我大唐百萬將士恐怕就不會答應。”

“陛下...”

“不必了,輔機所言甚是,裴寂有什麼能耐和功勞,也想要爵位?”李信也不滿的說道:“朕封他們做了翰林學士已經很不錯了,清貴的很,沒事釣釣魚,唱唱曲,喝喝小酒,不是很好嗎?還想要爵位,我大唐得到爵位可是之前的很,他們還沒有到這個地步。”

“是。”岑文本聽了嘆了口氣,實際上,他雖然很討厭這些人,但還是想勸說李信隨便冊封一些虛職,這樣好歹也能安撫一下衆人,這些傢伙幹事不行,但是搗亂還是可以的。可是,李信顯然是不待見這幾個傢伙。所以毫不猶豫的拒絕了。

等兩人離開之後,李信才嘆了口氣,按了一下眉心,自己是皇帝,但不是什麼事情都能乾綱獨斷,有的時候不得不做出妥協和平衡。就像剛纔讓岑文本和長孫無忌兩人分別負責一件事情一樣。(。)

第284章 李信班師第889章 交易第982章 長安震動第544章 風雨下龍洲第281章 涼州之亂第1076章 誅滅第1068章 城下之戰第482章 竇建德來了第824章 五日下三城第263章 高昌之亂(二)第1043章 白狼水第1090章 班師回朝第919章 清河崔氏第947章 小勝一場第44章 折衝都尉第1058章 妻敵女第797章 李元吉本色出演第379章 大興城都傻眼了第160章 炸營第663章 夜宴風波第569章 李趙內部矛盾加劇第755章 兵臨城下第395章 決戰大興城(三)第282章 蓋世兇人李玄霸第347章 突厥來犯第790章 癡心妄想第405章 衛玄之死第590章 措手不及第508章 反擊(三)第1043章 白狼水第814章 興兵第555章 歸降第1087章 流言第355章 京兆韋氏第635章 高昌變故第638章 李淵的算盤第665章 錢幣第418章 投靠第776章 戰後封賞第308章 涼國公第700章 克滎陽第69章 夜色朦朧(一)第729章 狼來了第742章 竇濟安是誰第848章 西突厥第418章 投靠第518章 滅朱粲(二)第75章 流言(二)第993章 世家出路第1096章 選秀第763章 斷糧道上架感言第133章 兩隻老虎第594章 竇紅線約法三章第74章 流言第1095章 佛像第959章 血戰落幕(一)第676章 議徵第919章 清河崔氏第162章 一字長蛇陣第441章 樑師都之死(一)第568章 誰纔是獵物第998章 血腥的開始第588章 突襲第1046章 回而擊之第635章 高昌變故第348章 對策第642章 姐弟之爭第658章 狡猾的裴世炬第1017章 長孫勸諫第459章 戰術欺騙(二)第1106章 西北亂第279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第587章 刺殺第697章 追擊第376章 李淵反了第271章 鐵勒人的選擇第84章 隨營軍校第20章 決裂第373章 孫華歸降第746章 程咬金用謀第414章 拉攏和分化第876章 邊疆烽火第583章 陰謀進行時第138章 收蘇定方第257章 高昌風雲(二)第507章 反擊(二)第894章 風雲第1047章 盧龍塞下第89章 此時不打臉更待何時第745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37章 上朝風波第1096章 選秀第708章 城頭火併第1092章 初啼第1095章 佛像第482章 竇建德來了第914章 準備動手第910章 反攻
第284章 李信班師第889章 交易第982章 長安震動第544章 風雨下龍洲第281章 涼州之亂第1076章 誅滅第1068章 城下之戰第482章 竇建德來了第824章 五日下三城第263章 高昌之亂(二)第1043章 白狼水第1090章 班師回朝第919章 清河崔氏第947章 小勝一場第44章 折衝都尉第1058章 妻敵女第797章 李元吉本色出演第379章 大興城都傻眼了第160章 炸營第663章 夜宴風波第569章 李趙內部矛盾加劇第755章 兵臨城下第395章 決戰大興城(三)第282章 蓋世兇人李玄霸第347章 突厥來犯第790章 癡心妄想第405章 衛玄之死第590章 措手不及第508章 反擊(三)第1043章 白狼水第814章 興兵第555章 歸降第1087章 流言第355章 京兆韋氏第635章 高昌變故第638章 李淵的算盤第665章 錢幣第418章 投靠第776章 戰後封賞第308章 涼國公第700章 克滎陽第69章 夜色朦朧(一)第729章 狼來了第742章 竇濟安是誰第848章 西突厥第418章 投靠第518章 滅朱粲(二)第75章 流言(二)第993章 世家出路第1096章 選秀第763章 斷糧道上架感言第133章 兩隻老虎第594章 竇紅線約法三章第74章 流言第1095章 佛像第959章 血戰落幕(一)第676章 議徵第919章 清河崔氏第162章 一字長蛇陣第441章 樑師都之死(一)第568章 誰纔是獵物第998章 血腥的開始第588章 突襲第1046章 回而擊之第635章 高昌變故第348章 對策第642章 姐弟之爭第658章 狡猾的裴世炬第1017章 長孫勸諫第459章 戰術欺騙(二)第1106章 西北亂第279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第587章 刺殺第697章 追擊第376章 李淵反了第271章 鐵勒人的選擇第84章 隨營軍校第20章 決裂第373章 孫華歸降第746章 程咬金用謀第414章 拉攏和分化第876章 邊疆烽火第583章 陰謀進行時第138章 收蘇定方第257章 高昌風雲(二)第507章 反擊(二)第894章 風雲第1047章 盧龍塞下第89章 此時不打臉更待何時第745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37章 上朝風波第1096章 選秀第708章 城頭火併第1092章 初啼第1095章 佛像第482章 竇建德來了第914章 準備動手第910章 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