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0章 豪華陣容

“臣以爲,應當取消中原地區的軍屯田和公廨田以及職田。”魏徵很乾脆的提出一條。中原本就人多地少,如果再維持這些軍田、公廨田和職田,無疑就是搶佔更多的百姓耕地了。

“職田是官員們的一項福利,如何能取消呢。”馬上有大學士反對,職田可是一項重要的官職福利了,有職就有田,雖說這職田並不是直接授給官員,而一般是由官府直接將田佃給百姓租種,然後收租再交給官員。

可終究,這也是佔了很大部份的田地了。

“要我說,乾脆連公田也儘量都取消好了,這樣也能少遷移一些百姓了。”

公田可就不僅僅是職田了,還包括公廨田等好多隸屬在官府名下的田地。

羅成點了點頭。

“關於職田,我覺得魏相說的也有道理,職田收入確實是官員們的一項重要福利,但職田這個形式不太好。朕看不如改一下,朝廷依然保留官員過去的職田額,但由朝廷統一折成錢帛隨俸祿一起發放。”

“而原來的這些職田,朝廷將之分授給附近的百姓。”

“聖人,那官員的職田所折之錢,由何處而出呢?”

“朝廷可在邊疆之地增置莊園,以奴隸耕種田地,劃做職田,其所得之收益專門劃入職田租,然後發放給官員們。”

馬上開始有官員在計算這樣一改,朝廷得花費多少,畢竟現有的職田授分給百姓後,並無收益,還得重新去邊疆置地,這耕地的農奴等也是要錢的。

“要不把現有職田出售,然後用其所得之錢再於邊地置辦田莊、農奴耕種,豈不兩全其美?”

“我覺得應當把職田交給就近百姓佃種收租,更好。”

宰輔們各有各的想法。

“諸位,清理公田的想法很好,但清理公田不是說要官退民進,而是要把中原人口密集之地寶貴的耕地清退出來,分授給百姓們,讓百姓能夠多有些耕地。朝廷則再於邊疆之地,尤其是關外、朝鮮、琉球、林邑、嶺南等地再置產。”

皇帝的意思很明白了,公田還是要保留的,甚至朝廷可能還要帶頭在邊地置地,只不過朝廷要把中原的田地清退出來,以分授給更多的百姓。

“職田要清,公廨田要清,皇莊也要清,軍田也要清出來,另外一些陵田等也要清一清。總之,這一次要清徹底一些,各地限田也要查一查,額度再降一降,超限的都要讓他們清地,讓他們到邊地去置業。”

朝廷推出了最嚴限田令。

關中、河南、河北、河東、山東、淮南、湖北、劍南、巴漢九道加上六京,不論主客戶籍,無官勳爵位的百姓,一戶限田百畝。

而有官職爵位者,一品者加額五百畝,每品以五十畝爲差距,至九品爲加一百畝。

一個九品官,本身一戶可擁田百畝,有九品官可再加一百畝田額,在這九道六京,最多可擁田兩百畝,而且是一戶家庭的限田額。

你有錢也不行,而且要買那本身百畝之外的田數,還只能買朝廷的公田,或城郊的永業田,鄉村百姓的永業田還只能出售給同村。

當然,九道六京之外,限額小些。

比如在九道六京外的湖南、江西、隴右、朔方、遼寧等道,就可以在原額之外再加一倍的額度。而在雲南、安東、安西、嶺南、雲南、林邑、百濟等邊疆之地,更是沒有限額。

“力度很大啊。”

“現在田地兼併問題不顯,百姓多少有些田種,但這是在大亂之後,可如果我們現在不加以解決,那麼幾十年後,這個問題就會成爲大問題,到時中原土地兼併會更嚴重,大量百姓失去土地,或無地可分,無田可種。”羅成道。

“聖人考慮的長遠。”

魏徵問,“前線打仗,後方移民,這事情辦好了,確實能讓大秦安穩三百年。不過百濟交給長孫無忌,怕是有些擔子重吧,畢竟他不是武將,雖加宣撫使職,但某以爲,還是當派幾員猛將給他。”

皇帝笑道,“朝鮮不缺猛將,就說王君廓、柴紹、王伯當還有宇文承都等,哪一個弱了,再有席君買等也是一干後起之輩。”

“朕已經決定任王君廓爲熊津郡太守,任命柴紹爲德安郡太守,席君買爲東明郡太守,另授劉仁軌爲德安郡丞,宇文承都爲東明郡丞,以高士廉爲百濟道按察使,再加上以單雄信爲百濟道都督指揮使,這個陣容已經夠鎮住半島上,加上安東道的徐世績,足夠了。”

魏徵等不由的點頭,這個陣容確實很豪華。

王君廓雖說之前被貶,可畢竟以前確實是員開國大將。柴紹和王伯當、宇文承都等都是猛將,而席君買和劉仁軌都曾是羽林郎,也是打出來的驍將。

“對新羅要出手嗎?”

“暫時不急,先把百濟故地整平了再說,朕計劃三年內,把一百萬百濟上中層全都貶爲奴隸,運到中原來爲奴,這三年,要把起碼一百萬中原漢人移民到百濟,等這一百萬人口到位了,則百濟故地很快就會如遼東和安東一樣,成爲我大秦安穩的疆土,成爲我大秦又一座糧倉。”

安東和遼東各駐有一萬二的府兵,而百濟道將增加到兩萬四千駐軍,三道有四萬八千駐兵,完全足夠威懾高句麗和百濟餘孽,也能震懾住新羅和東瀛還有那些靺鞨部落了。

百濟兩萬四千府兵進駐,到時就會有不下十萬家眷移民百濟。朝廷再從百濟底層百姓中挑選出四五萬壯丁做爲協助軍,能很快建立起新秩序來。

對於百濟那邊,宰輔們倒是放心了,可是對於林邑這邊,對於把局面交給李世民,他們還是多有些不太放心的。

“林邑也並不是交給李世民一人,北面還有廣南道繼續推進南下,更何況,日落郡還有位老殺神鎮着呢。”

日落王羅藝。

衆人想到這位宗室名將,倒是也都不由的點頭,羅藝的威名可是實打實殺出來的,當年征討遼東,諸路潰敗,也就羅成羅藝叔侄兩個不敗反勝,打出了威名。

先前羅藝在日落國對真臘蠻,已經是連戰皆捷,打的真臘蠻不敢再越過大江了。

有這位在,林邑那邊確實沒什麼好太過操心的。

皇帝計劃是在林邑那邊給李世民一萬兵馬,然後在日南郡這邊北線,放上兩萬六千兵馬。

大家悄然大悟,原來主戰場是在日南郡啊,那麼說李世民其實只是個誘餌了?

至於爲何不直接讓羅藝掛帥,衆人心裡想着估計還是如先前一樣,皇帝不到最危急時候,現在是不會輕易動用宗室的這幾位大將軍王了。

日南郡集結兩萬六千精兵,再有南海艦隊進駐峴港的話,確實穩了。既不用擔憂林邑國王範頭黎,也不用擔心林邑太守李世民。

軍事上其實不用過多考慮,都只是一兩萬的兵馬,這等規模的戰事,大秦隨便派一位大將就夠了,真正值得朝廷擔憂的,還是這移民的事情。

要在幾年時間裡向百濟移民一百萬漢民,可不容易。更何況,不僅僅是向百濟移民,還要向琉球移民,向海參崴移民,向林邑移民,向廣南向雲南向廣東廣西向西山向安西等各地移民,還有黔中劍南等等諸地。

“朕認爲,還是應當把任務分下去,各位宰輔們各自包乾。”皇帝還是比較喜歡責任明確,這樣大家做起來事也不用推諉扯皮,誰幹好誰幹壞一目瞭然。

第515章 軍生怨氣第117章 狗大戶第125章 士信割耳第896章 斬草除根第1314章 流求太守第1026章 重建漢家安西府第885章 亂世軍閥第20章 民以食爲天(感謝青翼追光五萬賞!)第661章 厚賞重恤以得軍心第552章 裁軍第8章 章丘小鐵匠第565章 羅藝鎮嶺南第100章 夜未央第933章 迴歸本源第482章 真英雄,自風流第737章 一日天子第832章 截胡第993章 今日帝王親出狩第1514章 戰爭紅利第773章 天價壽禮第871章 受降城第807章 虎口拔牙第739章 太宗武皇帝第497章 面聖第419章 結盟第175章 長槊侵天半、輪刀耀日光第88章 三隻母老虎第385章 孤軍第639章 困獸始畢第1451章 刺蝟第990章 神機霹靂萬國驚第1081章 天南銅柱林邑郡第1416章 劍出鞘第445章 十八路反王第810章 虎牢第847章 最後防線第631章 自相殘殺第1091章 鐵騎踏破叛軍營第1512章 退盟威脅第60章 狗急跳牆第270章 夜第1354章 戰爭財第1438章 滿載而歸第828章 龍兄虎弟第793章 李世民捲土重來第470章 狼子野心第547章 遼東留守第484章 山窮水盡第1433章 便女第967章 典妻生子傳宗嗣第784章 亡國爲奴第624章 長城腳下第543章 遼東兵變第394章 李玄霸第132章 刺客第146章 飛揚跋扈第1237章 鄉賓第89章 獅子大開口第1115章 天子侍官第83章 少年軍團第1471章 親手扼殺第372章 分兵獨進第514章 賴封不賞第1305章 都老實點第408章 羅成自刎第965章 白龍化魚淵中游第800章 洛陽兵變第549章 功蓋漢武第1517章 開元二十年第787章 後宮三千第1469章 五年巡邊第21章 孃家人第1246章 東屠第729章 驍果亂第851章 開放式皇宮第1319章 油炸天雞第632章 心不狠江山不穩第1525章 扶上馬再送一程第382章 自亂陣腳第719章 三藩第553章 坑爹的宇文化及第620章 嗣業抗旨第693章 奪印舉兵第40章 飢渴難耐第140章 私奔第1341章 上將出巡第1309章 則天第595章 尉遲恭第473章 亂世之梟雄第288章 襄陽侯第1070章 將門也有草雞後第9章 擂鼓甕金錘第347章 賠款議和第1075章 當爲萬世開太平第1069章 妄議朝政驚紈絝第1253章 鐵槍不老第1266章 三箭定天山第104章 豎起反旗第821章 孤注一擲第223章 大殺四方
第515章 軍生怨氣第117章 狗大戶第125章 士信割耳第896章 斬草除根第1314章 流求太守第1026章 重建漢家安西府第885章 亂世軍閥第20章 民以食爲天(感謝青翼追光五萬賞!)第661章 厚賞重恤以得軍心第552章 裁軍第8章 章丘小鐵匠第565章 羅藝鎮嶺南第100章 夜未央第933章 迴歸本源第482章 真英雄,自風流第737章 一日天子第832章 截胡第993章 今日帝王親出狩第1514章 戰爭紅利第773章 天價壽禮第871章 受降城第807章 虎口拔牙第739章 太宗武皇帝第497章 面聖第419章 結盟第175章 長槊侵天半、輪刀耀日光第88章 三隻母老虎第385章 孤軍第639章 困獸始畢第1451章 刺蝟第990章 神機霹靂萬國驚第1081章 天南銅柱林邑郡第1416章 劍出鞘第445章 十八路反王第810章 虎牢第847章 最後防線第631章 自相殘殺第1091章 鐵騎踏破叛軍營第1512章 退盟威脅第60章 狗急跳牆第270章 夜第1354章 戰爭財第1438章 滿載而歸第828章 龍兄虎弟第793章 李世民捲土重來第470章 狼子野心第547章 遼東留守第484章 山窮水盡第1433章 便女第967章 典妻生子傳宗嗣第784章 亡國爲奴第624章 長城腳下第543章 遼東兵變第394章 李玄霸第132章 刺客第146章 飛揚跋扈第1237章 鄉賓第89章 獅子大開口第1115章 天子侍官第83章 少年軍團第1471章 親手扼殺第372章 分兵獨進第514章 賴封不賞第1305章 都老實點第408章 羅成自刎第965章 白龍化魚淵中游第800章 洛陽兵變第549章 功蓋漢武第1517章 開元二十年第787章 後宮三千第1469章 五年巡邊第21章 孃家人第1246章 東屠第729章 驍果亂第851章 開放式皇宮第1319章 油炸天雞第632章 心不狠江山不穩第1525章 扶上馬再送一程第382章 自亂陣腳第719章 三藩第553章 坑爹的宇文化及第620章 嗣業抗旨第693章 奪印舉兵第40章 飢渴難耐第140章 私奔第1341章 上將出巡第1309章 則天第595章 尉遲恭第473章 亂世之梟雄第288章 襄陽侯第1070章 將門也有草雞後第9章 擂鼓甕金錘第347章 賠款議和第1075章 當爲萬世開太平第1069章 妄議朝政驚紈絝第1253章 鐵槍不老第1266章 三箭定天山第104章 豎起反旗第821章 孤注一擲第223章 大殺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