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爾卡猜的沒錯,在曼施坦因與埃倫少將的最後一次通話後,他馬上就聯繫到了正身處狼堡的希特拉。
“元首閣下!”曼施坦因報告道:“我很遺憾告訴您,蘇羅維基諾已經失守了,而我的援軍甚至還要三小時才能趕到那!也就是說,現在擋在俄國人面前的就只有羅馬尼亞一部和我軍一個步兵師!我們不能再讓戰局這樣發展下去了!”
希特拉愣了下,然後就揮着拳頭罵了起來:“這些混蛋!這些懦夫!那可是蘇羅維基諾,第29裝甲擲彈兵……他們曾經是我們最精銳的部隊!曾經!他們佔盡了地利,卻無法多守幾小時!”
曼施坦因知道事實並非如此,第29裝甲擲彈兵已經儘力了,他們表現得十分勇敢,尤其是埃倫少將,在那種情況下還能成功組織起防禦,就連曼施坦因都感到意外。
但曼施坦因卻沒有說什麼。
因爲曼施坦因知道說了也沒用。
元首是要找個人或者也可以說是找支部隊背黑鍋……命令是元首下的,他之前的判斷是第29裝甲擲彈兵師至少能守到曼施坦因的援軍趕到並組織起防禦。
但現在事實卻狠狠的給了希特拉一個耳光。
希特拉當然不會承認自己的錯誤,於是這就必須是第29裝甲擲彈兵的錯。
從這方面來說,希特拉的指揮還頗有蘇軍政委的風格:作戰時的一切都是按他的要求調兵譴將,贏了就是他英明神武指揮得當,輸了就是士兵們不夠勇敢、畏戰不前。
這隻怕也是之後德軍內部會出現暗殺希特拉團體的原因之一……國防軍的將領對希特拉這樣的指揮必然會心存不滿。
電話那頭的希特拉發了一通火,不過他也知道在這時發火不會有什麼用,於是過了一會兒就停了下來,問曼施坦因:“我的將軍,你希望得到什麼幫助改變這種狀況?”
這就是希特拉說話的藝術,他自認是“軍事天才”,所以不會問部下接下來該怎麼辦,而是問“你需要什麼幫助”。
雖然說的是同一件事,但性質卻完全不一樣。
此時的曼施坦因哪裡還敢跟希特拉計較這些,他回答道:“我需要空軍,元首閣下!只要奪回制空權,我們纔有可能阻止敵人前進,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
這時的希特拉就不再任性了,因爲他知道敵人一旦從側翼突破幷包抄頓河集團軍將意味着什麼……就算戈林的空軍真的能給第6集團軍運輸補給,但絕對無法再給頓河集團軍運輸補給,何況頓河集團軍根本就沒有防禦縱深連運輸機都無法降落。
於是,希特拉想也不想就答應道:“你會得到你需要的空軍的!擋住他們,把他們趕回去!”
“是,元首閣下!”曼施坦因回答。
曼施坦因掛上電話後就對着地圖發呆。
他似乎除了撤退外沒有別的選擇。
因爲曼施坦因知道,敵人用於穿插的部隊或者也可以說是包抄的部隊裝備了許多坦克……第51集團軍在戰場上已經打了一段時間了,其裝備甚至編制對德軍來說已不是秘密。
要靠羅馬尼亞軍來抵擋這些坦克顯然不現實,羅馬尼亞軍嚴重缺乏反坦克裝備。
完全依靠空軍想擋住這支軍隊也不太可能,因爲從之前的戰鬥就可以看出,俄軍此時的戰術已得到更新,他們在蘇羅維基諾方向會奮力用空軍爭奪制空權,也就是說德國空軍至少在一段時間內會與俄空軍爭奪制空權而無法將太多的精力集中在敵人坦克上。
一個步兵師想擋住俄軍當然也是癡人說夢……之前第29裝甲擲彈兵師之所以能擋住俄軍,完全是因爲收編了大量防空部隊增強其反坦克能力以及佔有地利卡在咽喉要道上。
另一道防線顯然就沒有這些好處了,所以他們很快就會被有如潮水般涌來的俄國軍隊淹沒。
所以,要阻止敵人似乎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裝甲部隊。
但曼施坦因手裡只有兩個裝甲師……將裝甲師調往蘇羅維基諾方向無疑很危險,因爲卡拉奇的俄軍也不可小覷,原本就兵力不足的頓河集團軍還一個師一個裝甲師的抽調部隊回頭堵缺口,一個不好就擋不住卡拉奇敵人的反攻那直接就會被敵人反攻接着一潰千里了。
副官似乎看穿了曼施坦因的心思,他建議道:“元帥閣下,我們應該暫緩對卡拉奇的進攻!命令步兵構築防線補上缺口,然後再將裝甲師調往蘇羅維基諾……”
“你認爲我們的薄弱的防線能擋住敵人的反攻嗎?”曼施坦因反問:“尤其是在側翼,步兵防線將遭到敵人的兩面夾擊!”
副官被這麼一問就沒聲音了。
想了想,曼施坦因就說道:“不,我們應該繼續進攻!”
“繼續進攻卡拉奇?”副官有些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
“是的!”曼施坦因回答。
“那麼蘇羅維基諾……”
“如果繼續進攻卡拉奇,俄國人就不會反攻,明白嗎?”
副官“哦”了一聲,隨即又一臉驚恐,問:“如果俄國人反攻呢?”
“不,他們不會!”曼施坦因下令:“按我說的做!”
曼施坦因這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表面上還在進攻卡拉奇先穩住正面的敵人,只不過進攻部隊神不知鬼不覺的由裝甲師變成了步兵師……步兵師也有少量坦克,城市巷戰原本也不需要太多坦克,所以俄軍很難分辯進攻他們的是步兵師還是裝甲師。
頂多,就是曼施坦因交待德軍士兵一聲,一旦被俘就交待裝甲師的番號,於是至少在一段時間內能以假亂真。
而裝甲師真身,則從卡拉奇飛身而退連夜趕往蘇羅維基諾,這其中還包括裝備了“虎式”坦克的重裝甲營。
有了這些坦克,曼施坦因相信至少能與敵人大戰一番。
到時等德軍其它方向的援軍趕到,蘇羅維基諾方向的危機就算渡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