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章寫的不怎麼樣,大夥將就一下吧……
——————————分割線——————————
就在劉繼鵬跟海江田彥一在北京互相試探的時候,兩場幾乎同樣重要的會議分別在北戴河和太行山脈進行着。
在太行山的山腹中,進行的會議是由張耘川和賀經緯兩人共同主持的,參加會議的是共和國近幾年來各行各業的帶頭人和863,973計劃各一號項目的負責人,還有許多已經退休修養的老科學家們也不顧舟車勞頓的來到這個可以說共和國防護最嚴密也最令人嚮往的地方。
他們所要做的,就是像當年規劃863計劃那樣,爲共和國的下一個百年,勾畫一個更加宏偉的藍圖。?? 太陽的距離199
早在4月份,可控核聚變公佈後的一個月,共青團中央就通過中國青年報,中青網等各大媒體向全社會的青少年們發出了一份大徵集。請全國的青少年朋友們暢想一下百年以後的祖國是個什麼樣子。截止到8月初,共青團中央共收到各種稿件近2000萬份.在經過3個多月沒日沒夜的篩選之後,一千多份閃耀着科學的火花,迸發這想象的激情的構想被挑選出來,由張耘川親自攜帶,趕赴這次盛會。那一枚小小的u盤讓張耘川感覺到沉重無比,這裡面不知有多少會在這次盛會之後被寫進共和國的規劃中,成爲深刻改變現實的存在。
這些洋溢着青春氣息的奇思妙想在和衆多學識淵博的科學家,帶頭人的碰撞下,產生了足以讓人不敢直視的光芒。
“人類未來能源的着眼點是木星,在能夠抵達木星之前,這一百年內,完善地月通道,建立月球都市,建立天空工廠體系。並且初步利用小行星帶的深空資源,我認爲是完全有可能的。”
“在50年內普及無工質推進技術完全有可能,這也是我們奔向深空的一個必要條件。”
“在將目光轉向宇宙的同時不應該忘記地球。百年內,人類的資源產出一個是深空,另一個是深海。如何開發深海資源依然是我們必須要攻克的難題。”
“人腦數據化和人腦的硬盤化是對倫理的一個大挑戰,也是對人這個定義的挑戰,需要慎重。”
“我們不應該把目光都集中在星球上,比如跟月球呈60度夾角的兩團氣體雲,比如類星體,或者太陽風本身。”
“如何才能真正的揭開量子的秘密,如果切實的推進量子物理學在理論方面的進步和對現實應用的轉化,是我們在下一個百年內,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
而在北戴河,由姚齊賢主持的中央能源工作會議,氛圍就壓抑的多,也現實的多。
“截止12月底,全國用電量同比增長17%,其中工農業用電貢獻了七成,下個月因爲新年的原因,預計工業用電增速回落,但是民用電增長量會增長一倍。進入烤火期之後,北方電網高負荷運行超過三十天。不出所料的話,下個月南方電網也會陷入這個困境。”姚齊賢的右手裡舉着一個厚厚的文件夾說着,“同志們,28年我們將繼續關停小火電,繼續推進電力集中供熱。同時我們還要建立更多的煤液化工程,這些都需要依附於我們的電網建設。但是……”
說到這裡,姚齊賢話鋒一轉:“我們的電網真的準備好了嗎?目前爲止,通往西部地區的主幹線路依然是500千伏的超高壓輸電線路,而在東部地區,我們只着重於高壓線路的建設,而對於1千伏以下的低壓線路,我們的維護工作,擴容工作,真的做到位了嗎?爲什麼滄市電力集中供熱工程造成全市停電,恢復市區供電後又造成近一個月的時間供暖無法正常進行?!我想,我們的電力部門要好好檢討一下才行?電力設施建設落後,我們爲什麼會在有核聚變電站做後盾的情況下鬧局部電力短缺?我們有多少年久失修的設施成爲我們木桶上最短的一塊板兒!?”
“不錯,我們在全國組網的問題上,因爲需要戰略欺騙而產生了不必要的爭論,耽誤了不必要的時間。但是現在全國三大聚變電站的佈局已經落實的情況下,爲什麼全國組網的問題還需要爭論!?我們現在的聚變電站就有近百分之三十的功率浪費,二期建成後呢?三期呢?我們要在聚變電站周圍擺滿激光炮,當太空探照燈嗎?”
“下一步,我們的電力隊伍面臨着整個東南亞,甚至整個亞洲世界島的電力線路建設。如何百分之百的發揮聚變電力的優勢,在以電力爲依託的情況下,完成我們的產業革命是我們接下來最重要的任務。”
說到這,姚齊賢掃了全場一眼:“我也不怕交你們一個實底,西方國家並沒認輸,在我們產業革命未能完成的時候,他們會利用各種手段來圍堵我們。這一段時間,我們的石油進口渠道受到了很多的影響,首先是中東,沙特等國在進行變相漲價的同時,伊朗恐怕也離被禁運不遠了。現如今安哥拉有陷入戰爭的危險。一旦西方勢力認定我們的石油儲備降到警戒線以下,那麼,他們會毫不猶豫的對我們實施石油禁運!而那個時候,我們陸地上中亞和俄羅斯方面的石油供應也很難說不出問題。而讓西方石油策略徹底破產,靠的就是我們的煤化工產業。這一段時間,國安方面在新疆和山西抓的非法測繪,和從事間諜活動的外國人快有一個加強連了。難保他們下一步的目標不會對準我們的電力基礎設施。對此,我們除了加快建設進度,並完善電網損害的搶修體系之外,沒有更好的辦法。雖然我們的武警戰士會進行巡邏,但是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提高我們電網的抗損,互補能力纔是真正的解決之道。”
———————分割線————————
海南,文昌。
文昌基地巨大的發射臺矗立着,數百米高的祝融星巨型登月火箭正在進行最後的燃料加註工作。薛慕白就站在發射臺最高的地方,俯瞰着腳下的火箭。
本來按照計劃,這枚火箭是在十月底升空的。但是火箭搭載的,預計在l1建造地月中繼站的核心艙段出了問題。結果一直拖到年底才能發射。?? 太陽的距離199
現在祝融星依然沒能掛上長征的名號,因爲火箭使用的rd701/704巨型液氧煤油發動機依然是俄羅斯的產品。進行仿製改進的工作一直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但遺憾的是,火箭院的手腳還不夠快。
同時讓薛慕白心情不好的還有天地往返系統不順利。乘波體氣動外形已經定型,整體結構已經設計完成,強度試驗也已經開始。但是關鍵的超然衝壓發動機又卡住了。這些年,中國在航空航天事業上無數次被髮動機卡住脖子,本來以爲這次有俄羅斯的全套工藝和圖紙,用於天地往返系統的發動機能夠跟上進度,但沒想到的是,410廠再次拖了後腿。
爲此,薛慕白不顧自己一軍掌門人的身份,堵了黎明廠的廠長辦公室,在人家那裡諷刺挖苦了一個多小時,用詞之惡劣全軍不做第二人想。受了鳥氣的410廠正卯足了勁的加班加點,打算給他這個不着調的天軍司令一個好看。
薛慕白對此毫不在意,他穿着白大褂,望着腳下火箭的白色箭身,不知在想些什麼。而他的目光讓下面的工作人員全都芒刺在背,不知道這主兒會冒出什麼讓人崩潰的想法。
一名工作人員從電梯裡走了進來,手裡拿着一個文件夾走到了他面前,敬禮。
薛慕白還禮,對方從文件夾裡拿出一份文件:“1號,軍*委急電。”
接過文件,開頭的一行文字就讓他皺起了眉頭。
“na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