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7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下)

而相比街頭上反響熱烈或是喧囂異常的人羣,在沿街的酒肆樓上也有人在滿懷感傷和無奈的嘆息道:

“堂堂的朝廷鼎柱、清貴至極的元宿功勳,就這麼當衆折辱於販夫小民之手了啊!”

“據說上京的公卿之家亦不得免難,莫不是任憑泥膏之徒、微賤之輩,凌虐橫行一時呼!”

但也有不同意見反駁道:

“豈不聞此乃是覆舟之水,也是後世之鑑呼?當爲因果循環報應使然?”

“既然彼輩令國勢、民生敗壞如斯,須以始作俑者,當得無後其呼?或曰,覆巢之下安得完卵呼?”

而在另一座酒樓上,則是另一番的有感而發:

“自太平賊既有東南之後,士人學子的文章體面就每況愈下了啊!如今更是要淪落到與販夫走卒一流,同科考據又同堂共事的地步了”

“此言差矣,如今黎庶小民之家,亦得書冊在懷、手不釋卷,這不是往繼聖學,又是什麼呢?”

“難道你覺得太平軍不重士人,那相應的選試就不用去考了麼?”

“這怎麼可能!這可是我輩振興家業的指望了!更何況,正因如此,我更當奮力置身其中,以求撥亂正名之機啊!”

曾經越州城中的會稽十四家出身之一,出自南朝的沈吳周徐、顧陸朱張八大姓支系的小朱郎君,亦是聽着這些議論紛紛,而心中暗自冷笑:“所謂百無一用是儒生,豈不就說的是此輩?”

他如今已然是江東善後大使衙門浙西分司下轉運處的一名助計;雖然從職介上看並不算什麼,勉強排在十一等吏目的中流層次;但是在江東本地出身的士人和大族子弟當中,卻也算是獨此一份的優待和殊榮了。

要知道作爲他同年的江東士子和文人子弟,如今還得老老實實得按照太平軍的例制努力修行新學和準備投考;就算是僥倖考中了也未必能夠直接授官,而要依照鄉土迴避的原則,從異地最底層的吏務雜事開始做出頭。

而這一切的根源,都是因爲他當斷則斷的在夜宴上關鍵時刻,放棄之前所有的圖謀和策劃,毫不猶豫背刺了那個自己曾經一度心動和欣賞的女子;讓原本比同漢時趙娥的烈女復仇典故,變成了一場徒勞無果的笑話。

這個決定,不但讓他在後來的一系列刺殺事件的干係當中得以脫身出來,成爲被太平軍“千金市馬骨”的幸運兒和風向標。而在會稽十四家倖存下來的部分人家當中脫穎而出,還成爲了某種意義上保全家族和世業的救星使然。

至少在如今的江東三路,但凡是明眼人都可以看出來。舊日的朝廷已然沒有再回來的可能性了,而除了少許流竄在外的賊匪和亂兵之外,地方上也幾乎沒有人能夠反抗和動搖太平軍構建的統治秩序,及其所強制推行的諸多“新政”(嚴刑峻法)。

那他們這些鄉土人家的代表,就只有卑微而恭切的曲身下去,努力的改變自己來適應這種新狀況和前所未見的變局。乃至在求存求變當中竭力逢迎之,在保全家門和姓氏的基礎上,也成爲對方所代表強大勢力的一部分,就更妙了

因此,他也猶自記得到任前祖父在宗祠裡獨自的淳淳叮囑:

“宗家那些人的話你也就聽聽罷了,且莫要爲之掛懷和過於上心了!若不是太平軍對於這些宗姓煎迫過甚,那豈有我等這些支系的事情,又哪來的報效機會?”

“歸根結底,男兒丈夫但凡一切還是要以事業爲重。只消你在督府那兒的功名前程立身愈穩,本家的根基就越是鞏固;就算一時敗落了也有起復之機。”

“可要是你因爲家中的利害關係牽扯太多自壞了前程,那可真是愚不可及的捨本求末了。莫說只怕宗家那兒要棄之若敝,本家也不會輕饒過的。”

“說一千道一萬的,就算是本家一貫以宗姓馬首是瞻,但世代商賈的名聲和境遇,又怎麼比得上你走出來的這條坦蕩仕途呢”

想到這裡,他聽着外間的呼喊聲,看着走遠幾乎要被各種污物堆滿的牢車,又忍不住好好痛飲了幾杯;至於作爲插曲出現在自己生命中那個女人的面孔,卻是變得愈發模糊起來。

而在上游數百里之外的江陵府。比鄰着大講習所的藏書館建築羣,以及佔據了一整條大街的印刷坊和書鋪、文具行、字畫鋪子;專供各種太平軍的高層俘虜,進行改造和發揮餘熱的大闡明寺中。

隨着敲響的暮鼓聲而再度迎來晚食的光景。只見三三兩兩穿着特殊條紋布衫的人等,開始匯聚在了逐漸瀰漫開飯菜香氣的齋堂裡,而開始憑牌領取自己屬於自己的一份吃食。

雖然其中大多數是身爲敗軍之將,或是曾經方鎮大員的俘虜身份;但是除了日常強制必須完成的工作定額之外,督府在食宿上提供相應的待遇水準也並不差。

比照的是大講習所中的普通教師標準;除了總是會有剩餘夏利的湯飯粥餅之外;時令的瓜菜和雞魚,長期貯存的風乾臘味,時不時都可以交替出現的。

只是當前楚州刺史(防禦使)高越,匆匆忙忙而又心不在焉的掂着食具走進來的時候,不大的齋堂裡面已經坐滿了大半數人頭,而在形色各異的取用和小聲交頭接耳着什麼。

神不守舍的他也無暇理會什麼,就站在稀稀拉拉的隊尾。憑藉自己“丙子十八號”的木牌,舀好了一大勺麥飯,再澆上綠油油還加了許多薑末的蓴菜羹,然後正想走向另一處紅呼呼的糟鴨塊,突然幾句嘆息聲鑽入他耳中。

“聽說找到高渤海了,正在押解前往江陵而來?”

“揚州城中的高氏一族幾無所免,盡爲戕害。。”

“這麼說,大名鼎鼎渤海高京兆房的這一門,除了這位老邁之外就要斷絕了麼。。”

偶然間聽到這些話語的高越卻是忍不禁手中一抖,已經打好的麥飯和蓴菜羹,剎那間就盡數散落在地上;然後又引得在場監臨的軍校一陣厲聲訓斥:

“丙子十八,你在做什麼,不準浪費吃食!”

然後,一時間盡是心亂如麻的高越,卻是無心理會這番呵斥以及隨之而來的懲罰手段。而是有些失魂落魄對着正在背對自己說話的案前之人,直愣愣的追問道:

“你。。。你。。。說得可是真的?”

“騙你作甚,一切自有督府的例行榜高和文抄上”

說話的人有些不客氣的反佶道;卻是前山東節度使劉巨容之子,相貌粗壯的衙內兵馬使劉汾。然而他就見高越突然扭頭跑了出去,然後就被門外的軍士扭住按倒在了地下,而嘶聲淒厲得叫喊出來:

“我要見監管,我要悔過,我還有重要內情報告。。。”

這一刻涕淚橫流的高越,卻是滿心思都是絕望和悲嗆;現今他已經成爲了真正意義上的孤家寡人,也是原本已經舉族遷居到揚州京兆高氏的最後血脈傳承了。

所以他也只能搶在那位被俘獲叔翁(高駢)送過來,而自己徹底失去最後一點價值之前,以圖自救和贖免了。這一切都是爲了高氏的血脈繼續流傳下去。

這一刻,莫管什麼國家大義或是功名富貴,都比不過他心中一個有些偏執的念頭;就是渤海高氏京兆房的門第,絕不能在他的手中斷絕掉,哪怕爲此放下一切節操屈身事賊也在所不惜了。

然而,相比大闡明寺中因爲高駢被俘的消息導致的這點小小插曲和雜音,在一街之隔的大講習所裡,卻有人在熱切而津津樂道的討論着,來自最新告貼榜文和公開文抄上的另一件事情:

“這可真是破天荒的事情啊!督府居然成了專門負責傷殘、退役士卒遣散安置和陣亡身後諸事的復(員)退(伍)事物科。”

“自古以來,未聞有朝廷專門關注這些解甲傷殘老卒的衙門和相應舉措啊,據說還是直接對大都督府呈報和聆訊的所在呢!豈不是前所未有的善政和德行呼?”

“那你可知負責此間的人選又當是誰呢。。便就是廣府留司的那位軍中第二人(王蟠)啊!,據說這位不日就要啓程前來江陵了!”

“大都督可真是太過念舊和垂愛這位故舊了啊,不但授予監察軍中風紀不法職責,還將這個明顯可以售好人心的美差、肥差,都一併交由他去操領了啊。。”

“可不是麼,這復退事務科豈不是變相掌握了,如今在役和退養、歸遣的至少二三十萬將士的身後待遇和趨向諸事,起步又是一個炙手可熱又權重的要任衙門了啊。。”

“大都督厚待故舊而善於提拔新進,又不是什麼要聞了,如今分掌鎮反會的柴中郎,豈不也是當初相逢廣府的義軍部舊,更有舉薦和助力之故,是以才能穩穩理當佐副之責;而雖有朱、張等人比列軍中,但在督府內卻始終差上那麼一分聲勢和權威的。”

第775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第四十四章 心思(下)第五百零六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下)第二百三十五章 再定2第1007章 行歌歸咸陽第二百零六章 交州第1032章 天子按劍怒第913章 戎車森已行(續第五十八章 插曲第926章 推轂出猛將(續第869章 駑馬徘徊鳴(續二)第五百一十五章 荊蜀相接氣原通第三百八十四章 血灑陣雲飛(中第916章 明主不安席(下第676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續第三百一十二章 逞勇赴江漢(中)第870章 野死諒不葬第三百一十五章 逞勇赴江漢(續二,抱歉,昨天太累了第970章 征衣卷天霜(續第732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下第989章 種落自奔亡(下)第948章 開營紫塞傍第四百六十七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中)第四百二十六章 各般(下第九十七章 潮陽(中第971章 征衣卷天霜(續二第五百一十七章 荊蜀相接氣原通(下第四百二十章 昔因徵遠向金微(續第917章 明主不安席(續二第二章 活着(中)第1040章 使者遙相望(續第五百五十五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十第1025章 嚴秋筋竿勁(續第四百八十一章 惟德被生民(下)第五十七章 城下 (續二)第五章 還是活着二第五百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第三百三十八章 清操厲冰雪(中第一百九十七章 雨覆2第933章 兵威衝絕幕第846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中)第一百四十三章 遭遇第五百二十三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第二百七十二章 扶搖第十七章 還是活着(中第774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續二第935章 兵威衝絕幕(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波譎2第一百五十二章 新氣2第922章 按劍心飛揚(續二)第780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第三百二十三章 表裡兩相知(續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書中竟何如第722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下)第四十七章 後續2第五百九十七章 江東地近保生全(中第一百八十八章 潮動6(前面發錯了沒法改,這纔是189章)第四百零三章 候烽河外暗(下第814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續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宋平第一百四十一章 意想(下第785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第三百五十四章 無題第901章 烽火晝連光(中第四百五十三章 誰肯相爲言第906章 虎竹救邊急(中第二十八章 哨糧(中)第三百四十八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續二第四百二十一章 如今全屬指麾中第二百七十六章 南頃2第三百六十章 因思利弊難(續)第653章 花滿東南聖主知(中第四百九十二章 建牙新睹靖巖疆(中第三百五十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第829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續二)第704章 漢虜相逢不相見(續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潮動第一百九十一章 雲翻第五百零十二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中第644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下第996章 羽檄起邊亭(續二)第717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下第659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下第947章 列卒赤山下(續二)第三百六十六章 心思荃兮路阻長第三百九十五章 鐵騎擁塵紅第1028章 虜陣精且強(中第三百五十四章 無題第一百七十七章 波譎3第二百八十一章 輾轉第三百三十四章 或聞通鬼魅第740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雷3第1009章 行歌歸咸陽(下第二百八十五章 綠楊悄悄香塵滅(中第六百零五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續二第873章 野死諒不葬(續)第1040章 使者遙相望(續第五百五十八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下
第775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第四十四章 心思(下)第五百零六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下)第二百三十五章 再定2第1007章 行歌歸咸陽第二百零六章 交州第1032章 天子按劍怒第913章 戎車森已行(續第五十八章 插曲第926章 推轂出猛將(續第869章 駑馬徘徊鳴(續二)第五百一十五章 荊蜀相接氣原通第三百八十四章 血灑陣雲飛(中第916章 明主不安席(下第676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續第三百一十二章 逞勇赴江漢(中)第870章 野死諒不葬第三百一十五章 逞勇赴江漢(續二,抱歉,昨天太累了第970章 征衣卷天霜(續第732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下第989章 種落自奔亡(下)第948章 開營紫塞傍第四百六十七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中)第四百二十六章 各般(下第九十七章 潮陽(中第971章 征衣卷天霜(續二第五百一十七章 荊蜀相接氣原通(下第四百二十章 昔因徵遠向金微(續第917章 明主不安席(續二第二章 活着(中)第1040章 使者遙相望(續第五百五十五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十第1025章 嚴秋筋竿勁(續第四百八十一章 惟德被生民(下)第五十七章 城下 (續二)第五章 還是活着二第五百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第三百三十八章 清操厲冰雪(中第一百九十七章 雨覆2第933章 兵威衝絕幕第846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中)第一百四十三章 遭遇第五百二十三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第二百七十二章 扶搖第十七章 還是活着(中第774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續二第935章 兵威衝絕幕(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波譎2第一百五十二章 新氣2第922章 按劍心飛揚(續二)第780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第三百二十三章 表裡兩相知(續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書中竟何如第722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下)第四十七章 後續2第五百九十七章 江東地近保生全(中第一百八十八章 潮動6(前面發錯了沒法改,這纔是189章)第四百零三章 候烽河外暗(下第814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續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宋平第一百四十一章 意想(下第785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第三百五十四章 無題第901章 烽火晝連光(中第四百五十三章 誰肯相爲言第906章 虎竹救邊急(中第二十八章 哨糧(中)第三百四十八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續二第四百二十一章 如今全屬指麾中第二百七十六章 南頃2第三百六十章 因思利弊難(續)第653章 花滿東南聖主知(中第四百九十二章 建牙新睹靖巖疆(中第三百五十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第829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續二)第704章 漢虜相逢不相見(續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潮動第一百九十一章 雲翻第五百零十二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中第644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下第996章 羽檄起邊亭(續二)第717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下第659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下第947章 列卒赤山下(續二)第三百六十六章 心思荃兮路阻長第三百九十五章 鐵騎擁塵紅第1028章 虜陣精且強(中第三百五十四章 無題第一百七十七章 波譎3第二百八十一章 輾轉第三百三十四章 或聞通鬼魅第740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雷3第1009章 行歌歸咸陽(下第二百八十五章 綠楊悄悄香塵滅(中第六百零五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續二第873章 野死諒不葬(續)第1040章 使者遙相望(續第五百五十八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