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6章 虎竹救邊急(中

而在夜幕下魏州南部的平邑軍城內,卻是一片火光通明。滿身雪粉與寒氣的天平均節度使留後曹翔站在低矮的城門樓上,滿臉肅然的看着正在緊張忙碌着搬運物資的軍馬。其間還有人往復的奔走吆喝道:

“莫要磨蹭,優先挑出匠人、士子和官吏,一併押走。。。”

“其他只是驅趕,不準濫殺,不準堅硬,不許滯留,只取輕貴財貨和畜馬;”

“帶不走的東西就地燒掉,不得貪戀和留戀,不得私自行事,不得暗中夾帶,違既斬!”

“哪些工坊和倉房定要優先燒掉,多餘甲械物料全都鑿冰丟進水井、護河、池泊中。。。”

“還剩三個時辰又五刻。第五遍金板響過後,最後一批車馬和馱隊必須上路,逾期不候。。。”

“傳令左右兩翼,先攜行部分糧草沿途丟棄。。。並立旗杆以爲標記。。”

“留帥,這些魏博強兵也不過是如此。。”

一名鬚髮上都是雪粒的部將大聲嘆道

“不可掉以輕心,此地素來民風彪悍,又久拒王化橫蠻有加;若非是有備算無備打了個措手不及,只怕還要大費一番周折了。。”

曹翔卻是搖搖頭道:

“如今魏博各地也該都得到消息而有所反應了,此處相距定城也不過三十四里爾;再不見好就收,待到魏博本陣瞬息而至,只怕就是全盤皆失了!!”

魏博鎮所在地方,自漢代以降就有“人患剽悍”的記載,又有諺語道:“魏郡、清河,天公無奈何!”,以形容當地豪姓大族,世家門閥的武斷難治。因此兩漢三國以後,晉武帝盡廢郡國兵,而令權柄逐漸淪入地方豪姓之手,歷代官員均視到這幾個地方做官爲畏途。

而自從中唐以後,更是因爲河朔三鎮割據互爲援應,依託當地的土族大戶而形成大大小小的鄉土武人、世兵集團,脫出了朝廷的王化而自成一體。依仗出產豐饒而不用承擔朝廷的賦稅徭役,反而屢屢需要朝廷賞賜優撫;因此人心趨向早就不同其他地方了。

“真是可惜了哪些城邑,魏博之富尤甲河朔三鎮啊!”

另一名部將走過來的嘆息到:

“若不得足夠的軍力長期佔據下來,再多城邑和人口又當何用,只是拖累而已?”

曹翔愈加搖頭道:

“我們此番出戰的目的何在?還不是爲了竭力消減和削弱魏博鎮的勢力;令其疲於奔命爾不得安生越冬,來年纔不至於爲春荒之患。而不是得隴望蜀的欲罷不能,乃令其內部得以捐棄前嫌,抱團合力在一處共同對外才是啊!!”

“留帥明鑑。。”

“留帥深謀遠慮。。”

左右都心悅誠服道:

然而,在衆多部下的恭維聲中曹翔卻是沒有多少喜色和自得。因爲這些對於河朔三鎮乃至北地藩鎮的基本分析和判斷,不過是他在南方所獲得諸多見聞和學識中的一部分而已;他也籍此得以在一片殘破當中,重建起天平軍的格局來。

但是他在這裡做的越多,心中就難免越是迷茫和失落起來。因爲,他在北地所遇到的問題幾乎沒有超脫出過,當初所見、所知的範疇;或者說,他想要堅持自己最初的想法和目標,決心對天平軍有所改變開始,就不得不更多學習和效法太平軍的一些做法,而要不斷的面對那些已經變成妨礙的人和事物。

這種一切仿若盡在他人掌握和料算當中的感覺,可並不怎麼令人愉快啊。但是已經身在其中他又不得不硬着頭皮走下去,不然就算他擁有曹氏治理天平的口碑和救時於爲難的人望,也逃脫不了橫死當場或是身死族滅的結果。

畢竟,在這個重建百廢待興天平軍勢力格局的過程當中,他既然已經逐步捨棄和剷除了那些舊日依仗的根基,就更不能放棄眼下這些重新扶植和培養起來的追隨者和新根基了。所以,隨着他越能夠獨斷專行的權柄愈重,對於南方的依賴和仰仗並沒有因此減少,反而更進一步加大了。

畢竟,想要做一個作威作福、窮奢極欲的藩帥實在太容易了。就算是以天平軍之殘破,窮舉上下之力而專供一人,乃至澤及親族還是綽綽有餘的;這也是世間藩鎮的主要常態。但是想要守土安民,保全一方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不但要左右逢源或是遠交近攻的對應好哪些鄰里(藩鎮)的覬覦和試探,還要能夠安撫好內部的諸多牙兵衙將、將門世兵,打擊和誅除那些不安其份的苗頭以爲震懾。而身爲節帥之尊,始終不能露出過多頹勢和軟弱,不然一夜之間失位被逐,甚至身死族滅也是須臾之間。

然而,爲節鎮者還想要善待百姓和改善民生的話,那就更是一條無比艱難的崎嶇之路了。這世間號稱強藩富鎮的勢力比比皆是,但是得以偏安一隅有之,真正做到民生安樂、休養生息的幾乎是沒有多少,或者說是長期不存在的。

因爲在歷代藩鎮林立而又與朝廷、叛軍交相侵攻之下,幾乎是沒有人可以獨善其身;也就沒有更多的精神和餘力來謀求民生。反而要竭盡全力的壓榨和羅括百姓,以爲贍養軍吏和盈實府庫,纔能有備無患的威懾和抵禦住別人的覬覦之勢,或是運籌帷幄、連橫合縱的保持區域平衡,乃至是自家的富貴權柄。

由此也在節節拔高的犒賞和待遇下,供養出了一大批欲塹難填而又桀驁不馴的本土將門、世兵羣體來。如果新任的節帥想要改變權力架構或是善待百姓,就無可避免的會觸犯到此輩的利益,而遭到種種反噬。這也是歷代以降的天下藩鎮,屢屢以下克上的多數根源使然。

也唯有其中手段高明者,纔會得以權衡好內外干係和平衡,而在無數百姓的血淚和屍骨上,建立起來沿襲數代人的長期富貴與穩固權柄。比如盧龍、成德、魏博爲代表河朔藩鎮,便就是最好的例子了。但是於其治下的百姓何嘗不是苦不堪言呢。

如果是那些忠於或是傾向朝廷的軍鎮,則還要比哪些自立、半自立的藩鎮,更多出一份輸供國家的稅賦,以及進奉大內天子的(不定期)宣索和(定期)土貢;還要有打點朝野內外派系,勾連宰臣或是權宦的(進奏)院使錢。不然,很可能飛來一紙詔書,就讓其他人有了取而代之的機會。

而這些林林總總輸供和運作資費,同樣也是要經過本地官吏之手,層層加碼的落在了普羅百姓身上。當初爲什麼中原大旱的赤地千里之際,黃巢之輩爲什麼會在天平軍治下當先興起,還不是以爲天平四州已然被歷朝歷任的藩帥,給盤剝的民生凋敝而人力枯竭的結果。

所以,當時出身高門卻治下無能之極的天平節帥薛能,就被殺進城來的草賊給破家滅門了,纔有身爲淄州刺史曹全晸,臨危授命於天平軍撥亂反正之事。

而當曹翔得以在賊中隻身放還鄆州之後,亦是立志決心要要作出一番有所不同的局面來。這一邊固然是爲了報償和恩憫哪些飽受苦難的鄉土百姓,另一方面也未嘗沒有籍此行事,暗中與太平賊別苗頭的意味呢?

雖然他最終得以接掌的天平軍,一度被魏兵打的只剩下理所鄆城一座孤城;包括大部分牙兵在內的本鎮人馬,也在主動迎戰時在大野澤畔潰亡大半。但也給了他在一片百廢待興當中,推翻重來,再造局面的更多餘裕。

至少,他不用再輸送朝廷和奉納大內了,也不用維持昔日天平軍高昂的軍需和犒賞所費,僅僅通過徠民屯墾就可以自足一時了。然後他率領殘餘人馬,順勢在收復哪些舊日州縣過程當中,通過清算所謂的“通敵”“從賊”之家,又陸陸續續獲得了軍需補充。

又通過與朱老三會師滑州,並且瓜分了魏軍遺棄在河南境內的輜重和抄掠所得之後,他也有了第一批用以流轉和運作起來的啓動資財。而在河南境內被俘的那兩萬多名魏博兵,也成爲了他重建地方的免費勞力。

待到從山南纔買的牲畜、種子和農具,還有應時救濟的口糧,相繼過境陳、許之地抵達之後,天平鎮四州的局面也就開始一步步的好轉起來。然後,他纔開始着手清理那些不願接受改變的舊屬殘餘。

儘管他使盡了威逼利誘,拉攏補償,連橫合縱、分化瓦解的手段;但還是幾次三番遭到了強勢反撲和捨身刺殺的兇險遭遇。因爲已經習慣了對於小民作威作福或是予取予求的那些人,在需要抱團應對的外部威脅盡去之後,大爲不滿他這個節帥沒有照例增加更多的待遇和犒賞,反而要割捨出利益來的結果。

認爲他是忘恩負義、狼心狗肺的卑劣小人。到了最後,曹翔甚至不得不對當初最爲堅定支持過自己的後宅老牙兵們,也舉起了屠刀。因爲他們不願意接受曹翔提出贖買或是置換外地的條件,而放棄在鄆城附近所佔有的大片田莊,哪怕這些田莊盡數荒廢着。

乃至爲此暗中鼓譟和串聯起來,想要與城內哪些將門的私兵部曲聯手起來,裡應外合的行那換帥之事,乘着他除外巡視屯田之際,將另一位曹氏族人推上天平留後的位置。那也是曹翔遭遇到最爲兇險和艱難的一次。

因爲他親自委任的門閽官背叛,曹翔和他的扈從衛隊被困在了東門的甕城之內;就地堅拒了一天一夜之後,纔等到了來自城外屯營兵的支援,重新打開城門而一鼓作氣殺入被佔據的內城和牙城,將這些各自爲戰老牙兵和串聯的將門世家,給連根拔起。

但是經此之事以後,他在舊日部屬當中口碑也徹底敗壞了,而隱隱有了“狽帥”的別號。所以,他如今得以坐穩天平軍上下局面的根基,就是那些依靠屯墾授田而對他感恩戴德的營屯兵,以及天平軍境內因爲與南方通貿而受益的商人團體。

前者爲他提供了兵員和糧食,後者則是提供了額外的財賦進項和吏員補充;然後,曹翔又暗中向南方請來了常駐的商隊,以爲變相的競爭和制衡,並且在各出營屯之中辦起來了最基本的啓蒙學塾;可以說,現如今天平軍內的很多舉措,都與南方有着異曲同工之妙。

這一次冬日裡的出陣,也是曹翔聽說了太平軍眼看就要全取淮南境內,而與他所在的河南之地,也就隔着個淮河以北的武寧軍(徐泗)節度使,而決定放開手腳有所作爲的了。而在他在出徵之前,最近迎娶的商人之女也有了身孕了。

想到這裡,就連一貫表情嚴肅的曹翔,也難免露出一絲不經意的笑容來。而就在這種翻沉反覆的回憶當中,曹翔親率留在大軍隊尾殿後的押衙五都(騎兵),也在斷斷續續的風雪當中,相繼放棄和點燃了一座又一座沿途的軍城和堡寨。

直到退入臨黃城中與本陣重新會合之後,先行的大隊輜重已然開始穿過黃河凍結的冰面了。然而這時候,一個從對岸匆忙趕過來的信使,卻是給他帶來了一個噩耗:

“曾經叛投魏軍的前檢校濮州刺史、鄆州馬步軍都將朱瑄,數日前突然出現在鄆城城中;勾連守庫將張驍,門防副使杜標,巡城都將夏侯晏,起兵反亂!!!”

“又有城內大戶爲之呼應,已陷沒內城,而圍住牙城了。。。。。”

這時候,就像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禍一般的,又有探馬從後方趕來喊道:

“已經發現魏博追兵的形跡,其中隱有樂字帥旗。。”

曹翔的心思一下子就沉了下來,這一次出陣他可謂是把整個天平軍僅有的兩萬餘機動兵力都帶出來了,又調動了萬餘民夫在兩岸之間的大後方以爲輸送。

因此,在州城之內已然沒有多少餘力了。

第五百九十三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二第三百九十三章 柳營時把陣圖看(中第766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中第三百五十四章 紅旗捲日鏖水戰第七十四章 寨中第三百一十八章 糾糾兇難當(下第740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第三百五十六章 紅旗捲日鏖水戰(下第二百七十章 再造5第六百一十六章 妙盡戎機佐上臺,第四百九十六章 嘯旅乘明發第775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第797章 鬼哭啾啾聲沸天(下)第888章 虜陣橫北荒(續)第三百九十五章 鐵騎擁塵紅第九十九章 信生(沒興趣者跳過好了第657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第四百二十三章 如今全屬指麾中(續第933章 兵威衝絕幕第1042章 雁行緣石徑第691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續二第1006章 收功報天子(續二第四百十三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第四百十六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續第836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中)第四百四十五章 書中竟何如第778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續第751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中第1019章 分兵救朔方(下第676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續第三百二十三章 表裡兩相知(續二第744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續二第633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中第1025章 嚴秋筋竿勁(續第四百三十六章 遠道不可思(續第五百零三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續)第二百九十五章 城池未覺喧(下第801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中第一百一十二章 輕伏(上第1015章 徵師屯廣武(續第二百一十六章 各方第二十章,活着不容易啊(下第二百五十三章 發端3第803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續第五百七十一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下)第一百九十章 潮動八第二百一十九章 各方4第一百六十七章 復起第1003章 收功報天子(中第856章 戰城南,死郭北(中)第五百四十五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下第685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續第三十八章 優待第977章 彎弓射賢王第四百五十二章 他鄉各異縣(續二第801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中第三百三十四章 或聞通鬼魅第705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第五十二章 上路、旗語與紙甲,第四百八十五章 而功施社稷(下第五百二十五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下第七十九章 破後第822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下第915章 明主不安席(中第789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續二第1045章 雁行緣石徑(續第907章 虎竹救邊急(中第二百七十二章 扶搖第五百零三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續)第810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第850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第993章 羽檄起邊亭(中)第一百零九章 別任第五章 還是活着二第943章 列卒赤山下第三百四十九章 貪殘逞一時第806章 人生只合揚州死(中)第四十七章 後續第860章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第二百一十九章 各方4第一百九十六章 雨覆第647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第823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續第746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中)第944章 列卒赤山下(中)第932章 連旗登戰場(續二第1030章 虜陣精且強(續第一百五十六章 路上第716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中第七十九章 破後第二百九十六章 城池未覺喧(續第753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續第四百五十三章 誰肯相爲言第三百五十四章 紅旗捲日鏖水戰第四百九十五章 建牙新睹靖巖疆(續第四十章 優待(下)第944章 列卒赤山下(中)第916章 明主不安席(續第686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續二第二百五十六章 崢嶸
第五百九十三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二第三百九十三章 柳營時把陣圖看(中第766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中第三百五十四章 紅旗捲日鏖水戰第七十四章 寨中第三百一十八章 糾糾兇難當(下第740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第三百五十六章 紅旗捲日鏖水戰(下第二百七十章 再造5第六百一十六章 妙盡戎機佐上臺,第四百九十六章 嘯旅乘明發第775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第797章 鬼哭啾啾聲沸天(下)第888章 虜陣橫北荒(續)第三百九十五章 鐵騎擁塵紅第九十九章 信生(沒興趣者跳過好了第657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第四百二十三章 如今全屬指麾中(續第933章 兵威衝絕幕第1042章 雁行緣石徑第691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續二第1006章 收功報天子(續二第四百十三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第四百十六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續第836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中)第四百四十五章 書中竟何如第778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續第751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中第1019章 分兵救朔方(下第676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續第三百二十三章 表裡兩相知(續二第744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續二第633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中第1025章 嚴秋筋竿勁(續第四百三十六章 遠道不可思(續第五百零三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續)第二百九十五章 城池未覺喧(下第801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中第一百一十二章 輕伏(上第1015章 徵師屯廣武(續第二百一十六章 各方第二十章,活着不容易啊(下第二百五十三章 發端3第803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續第五百七十一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下)第一百九十章 潮動八第二百一十九章 各方4第一百六十七章 復起第1003章 收功報天子(中第856章 戰城南,死郭北(中)第五百四十五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下第685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續第三十八章 優待第977章 彎弓射賢王第四百五十二章 他鄉各異縣(續二第801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中第三百三十四章 或聞通鬼魅第705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第五十二章 上路、旗語與紙甲,第四百八十五章 而功施社稷(下第五百二十五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下第七十九章 破後第822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下第915章 明主不安席(中第789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續二第1045章 雁行緣石徑(續第907章 虎竹救邊急(中第二百七十二章 扶搖第五百零三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續)第810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第850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第993章 羽檄起邊亭(中)第一百零九章 別任第五章 還是活着二第943章 列卒赤山下第三百四十九章 貪殘逞一時第806章 人生只合揚州死(中)第四十七章 後續第860章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第二百一十九章 各方4第一百九十六章 雨覆第647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第823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續第746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中)第944章 列卒赤山下(中)第932章 連旗登戰場(續二第1030章 虜陣精且強(續第一百五十六章 路上第716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中第七十九章 破後第二百九十六章 城池未覺喧(續第753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續第四百五十三章 誰肯相爲言第三百五十四章 紅旗捲日鏖水戰第四百九十五章 建牙新睹靖巖疆(續第四十章 優待(下)第944章 列卒赤山下(中)第916章 明主不安席(續第686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續二第二百五十六章 崢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