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兩證

bookmark

“老闆,打聽到了。”

“噢?怎麼說。”

錢穀大馬金刀地坐在椅子上,一手把玩着兩顆雞蛋大的珍珠,一手託着一杯茶。珍珠是馬上就要磨碎了給女人塗抹的,這光景只是拿來再好好看看。雖說是皇帝走狗朝廷酷吏,但這麼大的珍珠,居然就是磨碎了塗塗抹抹,實在是讓他心痛……

“現在都在搶兩證,看來是要在東海大幹一場。”

“摻合的人多麼?”

“南北都有,都是了得人家。至於洛陽白氏、鄭氏之流,也在較勁。”

“聽說打過了?”

“在琉球還殺過一回,白氏和鄭氏搶了不少東西。”

“武漢呢?”

“這不是還得求着問武漢買船麼?也沒真個光明正大亮出旗號的,雖說海外幹一票,也不能被人知曉。可正所謂‘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這要是讓武漢知道了……嘿,老闆也是知道的,武漢的那位,平日裡不聲不響,也是個報仇從早到晚的。”

“他大人張公義就是個小人!”

提高了音量,錢穀有些失態,但很快平復了情緒,“他也是本朝第一大奸,可惜啊,時局如此,陛下也是大不易。今年朝鮮道行軍總管牛公問兵部討要裝備,上等半身甲兩千,兵部拿不出來,隨後讓前軍器監的徐孝德幫忙,軍器監從民部支了錢,前往武漢贖買,兩千套半身甲,四月底就送到了鴨綠水。”

“……”

一時無言,行伍出身,都曉得披堅執銳是安生立命的本錢。這幾年出來的甲冑,放以前那都是傳家的寶甲。偏偏武漢造起來跟喝水一樣容易,朝廷從武漢不是沒挖過人,挖了人過來,產量、良品就是上不去。

“那……老闆何不諫言,讓陛下誅殺此獠?”

“誅殺?你以爲是那麼好誅殺的嗎?”

嘆了口氣,錢穀把珍珠拋在了玉盤中,嘩啦啦的作響。待兩顆珍珠停止滾動,他才感慨道:“且不說下手極難。只說殺他一個,又有甚麼用場?武漢官場、江湖,早就迥異中國。舊年‘忠義社’的人,又豈會因爲死了一個領頭的,就捨得這十幾二十年的金山銀海?別到時候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

錢穀其實說的還很婉轉,僅僅是提了武漢,他還沒有說受武漢影響極大的整個江西行省,以及江淮江南的淮揚、蘇杭。典型的就是琅琊王氏,原本已經徹底熄火的琅琊王氏,眼下王鼒這一支,居然就風雲再起。

鬱洲、海州都有王氏子弟爲官不說,連江西行省都有見活動。

至於江湖商海,沉浮者更是不計其數,琅琊王氏即便沒有恢復當年輝煌,卻也算得上二流世族一等豪強。

再者江水張氏的江陰老巢,對琅琊王氏相當的大氣,用大力扶持不足以來形容。其中跟腳,又不能對外說,事涉皇族,而且還跟皇后牽扯不清,這就讓皇帝忠犬們沒法下嘴。

朝廷上下的巨頭中,皇后同樣是實力雄厚的一方。內府局每年的盈餘,外朝不知道多麼羨慕。

更不要說安利號居然在對外出口的高端商品中,佔據了不小的份額。尤其是前往天竺的商船,對於安利號的商品極爲追捧。一來一回,往往都是二十倍以上的獲利。大量的金銀現錢都會在廣州、交州、歡州、愛州存櫃。

高達國覆滅隨之而來的奴隸貿易潮,安利號佔據了接近三成的份額。至於爲什麼安利號能夠佔大頭,皇后的作用毋庸置疑。

“如今東海紛爭,扶桑接連發現金銀銅礦,正所謂‘人爲財死鳥爲食亡’。老闆,下走以爲,早晚都要鬥上一場。‘華潤號’一家獨大,那些個不曾沾光的,哪能這般痛快?”

“你以爲沒有鬥過?只不過是鬥不過罷了。薛公在遼地主持弛道,要是沒有‘華潤號’這‘河北義商’……哼哼。”

嘲諷地哼了兩聲,錢穀嘆了口氣,“老夫現在蟄伏,也是靜待時機。原先還是太過了一些,所有怨忿,都往老夫這裡來了。如今老夫退後一步,這武漢,便是最爲顯眼的一個。”

“這一次,定會大打一場,絕非以往那般偷雞摸狗。”

“最好如此了。”

錢穀用不確定的語氣應和了一句,只是心中卻也有些緊張,他生怕在武漢投機的瘋狗,鼓動鬧出更大的事情。他是很清楚的,在做“厘金大使”的時候他就知道,武漢有些人,尤其是中低層的窮酸出身,都琢磨着如何“光耀門楣”,就差衝張德喊“主公”,然後就可以“萬里覓封侯”。

只可惜張德對此毫無興趣,這才消停了不少,但邪念漸起,哪能那麼容易安撫的?要知道,皇帝年齡到了知天命的門口,而張德呢?而立之年罷了。

而且皇帝貞觀八年之後,就沒有再添兒女,反觀張德,別人不知道,他錢穀還不知道嗎?

甚至錢穀都感慨,皇帝的生育能力,連太皇都不如。太皇每年都能保證給皇帝增加一個兄弟姊妹,簡直是……無話可說。

“使君,弘文閣新派兩證,認購者極多,怕是會惹出事端來。”

“財帛動人心,正常。”

弘文閣最近新派的兩證,一是貿易證,弘文閣大學士馬周簽發,持有此證書,你哪怕抱着個皮球出海,也能對外貿易,不管你身份;二是海外入貢證,帝國皇帝蓋章,持有此證書,你在海外不管做什麼“生意”,發達之後,爲了“感謝”皇帝,“自願”把一部分收益以“入貢”的方式上繳。

當然了,這兩張證書也不是白拿的,得掏錢。除了掏錢,朝廷也承諾,貿易收益上岸之後,朝廷不管你是黑的還是白的,還能派出軍事力量,保證你在某些地區的安全。

很公平不是嗎?

於是包括曾經的“王下七武海”,都堅決擁護李皇帝,表示皇帝萬歲萬萬歲。

兩證可以派出去,自然也可以收回來,至於怎麼收回來,弘文閣出臺了新的“龜腚”,可以說是很講究了。

“你們擔心兩證派發之後,海外爭鬥不息?不用擔心。”

老張安撫着屬下幕僚們,然後道,“一定會打個熱火朝天出來的,奉旨賺錢,天公地道。”

“……”

原以爲老大會說這事情不會太糟糕,然而萬萬沒想到老大把這事情直接定了性,一時間腦子都有點轉不過來。

人性如此,又不是老張可以左右的。再說了,皇帝要搞扶桑金銀銅,不亂起來,他怎麼下手?難不成真是堂堂正正上去就A?這不是神經病嘛。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怕甚?”

老張這句話,頓時又讓一時懵逼的下屬幕僚們定了心。

第十六章 裝完逼不跑第六十八章 熱鬧非凡第三十九章 拼搏第六十三章 淳樸第九十一章 共同認知第九十九章 微變第三十五章 星漢燦爛第五十七章 奇詭不正經第三十九章 真愛成本第二章 響應號召第八十四章 消耗民力第十四章 新玩法第八十三章 甜第十七章 瘋狂的選擇第四十章 巨響第六十六章 熟爛第六十六章 難也不難第五十五章 蘇將軍在草原(第三更)第十章 江夏王第二十章 由頭第十一章 看透第九十六章 微小工作第十八章 都有誠意(第四更)第四十七章 封建和建設第五十五章 盧照鄰(求票)第七十五章 崇道第十二章 大韭菜第五十八章 時來第七十二章 反應第六十一章 走對了路第四十七章 傳說第九十四章 一地雞毛第九十一章 太年輕第九章 不如叔父第二十七章 讀書的方法第九十一章 寧波第九十三章 炮擊第四十四章 反派第六十九章 做事第六十五章 春天(春天的票!)第四十六章 “寒門”崛起第二十二章 拉投資第六十八章 開闊的思維(二更)第七十一章 傳家第四十八章 省內直屬第十六章 裝完逼不跑第三十六章 buff背後第三章 閃了腰第五十四章 文風頗盛務本坊(三更)第四十九章 正經事要緊第五十三章 迷之尷尬第八十四章 混成了大反派第八章 孺子可教第三十四章 盼國強第二十六章 觀念第十三章 鬥爭藝術第七十六章 目瞪狗呆第九十一章 太年輕第七十章 非一日之功第六十五章 如火如荼第十三章 別來無恙第八十一章 退路第三十章 祭告第八十七章 小娘子們第九十八章 垂涎第四章 喝湯第六十一章 隨意第九章 無奈第五十六章 爲了煎餅果子(第一更)第十六章 土狗的陰損第二十二章 何來體面第二十章 仙人指路第三十九章 灰糖(第二更求票)第三十九章 地方博弈第三十一章 煩得很第六十四章 南郊直道第二十七章 美滋滋第二十三章 那軌跡第四十八章 精神分裂第四十一章 存續發展第十八章 熱情似火第五十一章 我媽幹什麼的第十二章 噁心人第三十一章 不急和急第九十五章 押寶第三十七章 不殺第八十八章 明鏡第十五章 成交第五十七章 李董需要遙控器(求票)第三十九章 愛把柄的人第九十三章 炮擊第四十三章 求穩第五十四章 不能接受第六十九章 人和第七十八章 內在聯繫第六十六章 技術強第八十九章 長治久安之法第一章 拜佛第六十五章 早秋有點熱第二章 浪裡白條
第十六章 裝完逼不跑第六十八章 熱鬧非凡第三十九章 拼搏第六十三章 淳樸第九十一章 共同認知第九十九章 微變第三十五章 星漢燦爛第五十七章 奇詭不正經第三十九章 真愛成本第二章 響應號召第八十四章 消耗民力第十四章 新玩法第八十三章 甜第十七章 瘋狂的選擇第四十章 巨響第六十六章 熟爛第六十六章 難也不難第五十五章 蘇將軍在草原(第三更)第十章 江夏王第二十章 由頭第十一章 看透第九十六章 微小工作第十八章 都有誠意(第四更)第四十七章 封建和建設第五十五章 盧照鄰(求票)第七十五章 崇道第十二章 大韭菜第五十八章 時來第七十二章 反應第六十一章 走對了路第四十七章 傳說第九十四章 一地雞毛第九十一章 太年輕第九章 不如叔父第二十七章 讀書的方法第九十一章 寧波第九十三章 炮擊第四十四章 反派第六十九章 做事第六十五章 春天(春天的票!)第四十六章 “寒門”崛起第二十二章 拉投資第六十八章 開闊的思維(二更)第七十一章 傳家第四十八章 省內直屬第十六章 裝完逼不跑第三十六章 buff背後第三章 閃了腰第五十四章 文風頗盛務本坊(三更)第四十九章 正經事要緊第五十三章 迷之尷尬第八十四章 混成了大反派第八章 孺子可教第三十四章 盼國強第二十六章 觀念第十三章 鬥爭藝術第七十六章 目瞪狗呆第九十一章 太年輕第七十章 非一日之功第六十五章 如火如荼第十三章 別來無恙第八十一章 退路第三十章 祭告第八十七章 小娘子們第九十八章 垂涎第四章 喝湯第六十一章 隨意第九章 無奈第五十六章 爲了煎餅果子(第一更)第十六章 土狗的陰損第二十二章 何來體面第二十章 仙人指路第三十九章 灰糖(第二更求票)第三十九章 地方博弈第三十一章 煩得很第六十四章 南郊直道第二十七章 美滋滋第二十三章 那軌跡第四十八章 精神分裂第四十一章 存續發展第十八章 熱情似火第五十一章 我媽幹什麼的第十二章 噁心人第三十一章 不急和急第九十五章 押寶第三十七章 不殺第八十八章 明鏡第十五章 成交第五十七章 李董需要遙控器(求票)第三十九章 愛把柄的人第九十三章 炮擊第四十三章 求穩第五十四章 不能接受第六十九章 人和第七十八章 內在聯繫第六十六章 技術強第八十九章 長治久安之法第一章 拜佛第六十五章 早秋有點熱第二章 浪裡白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