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寧波

bookmark

統計人口是個極爲考究組織力的事情,甚至可以這麼說,哪怕某條工科狗非法穿越之前,真正能夠做到人口普查的大國,基本還是老牌列強外加某個畫風比較奇特的發展中國家。

能出一本不錯的本國人口年鑑,就說明這個國家的政府執行力相當可觀。

貞觀二十五年想要做到人口普查無疑是做夢,夢裡什麼都有。

而在貞觀朝的邊角料地區還想有個不錯的數據反饋,那做夢也不能滿足,得嗑藥。

不過杜構有個笨辦法。

爲了得到“東瀛州”西部地區的人口數據,當然要進行估算。杜構先是大差不差地統計了一下“東瀛州”西部地區的耕地總量,隨後又根據人口等級劃分,不同階層的主要口糧是不同的,再通過不同階層需要的口糧,來反推人口數量。

數據偏差肯定極大,但數據偏差十幾萬人口都是可以接受的。

“如此看來,這個‘大坡’可以建制啊。”

“君所言甚是,‘大坡’扼守‘東瀛州’咽喉,進退自如,南臨大海,東西貫通,不懼車馬舟船,都能通行。且同‘海南島’隔海相望,倘使‘東瀛州’有變,‘海南島’既可爲後方,亦可爲前鋒。”

“就是這‘大坡’的名字不好聽。”

杜構摩挲着鬍鬚,片刻道,“自佔‘大坡’以來,鯨海過境繞道‘海南’,鮮有烈風巨浪,可謂海波寧靜。不若就叫‘寧波’,如何?”

“‘東瀛州’品級相較中國,等而次之,若置州縣,東海宣政院自可裁量。此‘寧波’爲州爲縣,還望總裁指示。”

“置州吧,少待本府就上報洛陽。對了,提舉東海單道真爲‘寧波’州刺史。”

“是,少待就命秘書草擬奏疏。”

“本府已同牛總管商談過,‘東瀛州’州西諸地丁口,要儘快有所動作,兩年內,遷徙丁口二十萬入朝鮮道。同樣,朝鮮道土著亦牽二十萬入‘東瀛州’,此事乃絕密,不可輕易泄露。”

“是,總裁放心,此事必不會傳揚出去。”

大遷徙必定會出現大動盪,大動盪帶來的高死亡率是不可避免的。

但溫水煮青蛙,兩年時間遷徙四十萬人,分攤到平均每個月,就要一萬六千多人的遷徙量。鯨海兩岸每個月各自往來八千多人,就不算太明顯。

等到兩邊發現有問題的時候,人離鄉賤,就算想要作反,也根本沒有根基。

整個過程,杜構做了最糟糕的打算,那就是這四十萬人直接死一半。但即便死一半,對於穩定朝鮮道和“東瀛州”,也是穩賺不賠的事情。

更何況,唐軍前鋒節節勝利,只要唐軍還能勝利,中國還源源不斷輸入投資,這兩年時間,一眨眼就過去了。

每天就是一條船的小船的事情,沒什麼大不了的。

“大坡”更名“寧波”一事,很快就通傳了“東瀛州”各地據點、港口、營寨。這是正式的公文,東海宣政院有便宜行事的資格,皇帝老子賞的職權。

當然杜構也沒有濫用職權,這個“寧波”之名的由來,也不全是他的腦袋一拍,而是他收到長孫皇后公文時候,長孫皇后隨口提了一句“近來海波寧靜”。

提這句話的時候,長孫皇后已經被人稱爲“天后”,豎了不知道雕像在各地,天津就有新蓋成“天后宮”,至於漢陽書院更不用說,還有武漢各大中小學,進門就是長孫皇后的“天后”像。

所以杜大郎看似是自己胡亂定奪,實際還是不着痕跡地拍了一下長孫皇后的馬屁,旁人還根本瞧不出來杜構拍了馬屁,只有長孫皇后自己才清楚。

這種無形拍馬,可以說維持了體面不說,還讓人上司覺得你很會做人做事。

“‘大坡’更名‘寧波’,然後單大哥還要去做寧波刺史?”

消息傳到蘇州也不慢,老張收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對“寧波”這個名字當真是風中凌亂。

長孫無忌一臉奇怪:“‘寧波’這個名字,不好麼?老夫觀之,甚是吉利啊。”

“沒,挺好的。”

老張尋思着杜大哥要是穿越,估計能被寧波人給輪死……

吐槽歸吐槽,老張一看杜構的操作,就知道杜大哥這是要快刀斬亂麻,遼州集團和徐州集團罷兵休戰之後,正好可以通力合作。不出意外,新一波的奴隸貿易高潮即將到來。

而隱藏在這一波奴隸貿易高潮底下的,是大量閒置出來的“東瀛州”土地。這些土地不出意外,一部分將會成爲軍功封賞,成爲朝鮮道行軍總管府的肉菜;另一部分,必定效仿海外諸地故事,建設新式莊園。

新式莊園將會吸納大量底層農奴,這些農奴的組成,必定和“東瀛州”本土的奴隸貿易發生衝突。

那麼很顯然,杜構也好,朝鮮道行軍總管府也罷,肯定打上了別處的主意。離“東瀛州”最近的,無非就是一海之隔的朝鮮道。

“夠狠啊。”

老張感慨一聲,不得不承認,杜如晦的長子,即便原先再怎麼像個如玉君子,這麼些年下來,白玉也給你染成黑的。

聽到張德的感慨,長孫無忌眉頭微皺,頓時知道“東瀛州”那邊,一定是出現了什麼變化,而且是他沒有看透的。

老陰逼心下也是有些忌憚,跟張德合作,以前都還好。但現在,從來都是“與虎謀皮”,這個江東最大的“地頭蛇”,什麼時候作妖,根本無法判斷。

“操之,這‘夠狠’感慨,從何說起?”

“杜大哥使了個毒計,不差天竺修長城多少。不過若是成了,怕是眼下在‘扶桑地’的人,都要給他立碑紀念。”

“噢?”

老陰逼微微拂鬚,雖然好奇,但卻沒有追問的意思。

不是他不想知道,而是知道了也沒有意義,“扶桑地”的好處,長孫氏也就是分一杯羹的程度,並非是主要上桌的巨頭。

不過,老陰逼心中還是打算着,等坐上江南總督的位子之後,“扶桑地”有什麼行情,離開誰也不可能離開他江南總督,到那時,自見分曉。

第四十章 非常人行非常事第九章 不順第二十一章 就是這麼直接第八十三章 涼州好第九十九章 做成一門生意第四十六章 “寒門”崛起第一章 好大的胃口第九章 喜事第五十九章 凜冬將至第五十八章 狗官第十章 乾坤莫測第四十七章 所要何物第五十二章 這不重要第十四章 筵席第九十一章 馬車問答(二更)第七十六章 爲國獻身第九十四章 過時第八十四章 跟我學作詩第六章 “責任感”之外第七十六章 小衝突第五十二章 這不重要第六章 張郎第四十章 凱旋白糖(第一更求推薦票)第二十八章 和想象的不一樣第六章 用能第九十六章 和想的不一樣第四十八章 投資第七十六章 值多少錢第三十一章 又不回去了第八十一章 江陰之行第二十一章 後路第四十六章 嚐鮮第五十八章 一羣鴨子(第三更)第八十三章 推舉第三十五章 “考察”第四十章 大局第十三章 話不能亂說第五十八章 看破說破第六十九章 張公來啦第三章 求榮第四十八章 要有誠意(推薦票)第三十八章 肥皂掉了第一章 氣象萬千第三章 三觀問題第七十六章 爲了民主(一更)第七十二章 水墨畫第二十七章 關愛老年人第三章 渣男第五十幾章 杜斷第四十六章 沔州行第八十四章 肥年第三十八章 幫人搞事第四十八章 要有誠意(推薦票)第二十八章 運作第三十八章 威懾第二十一章 總制第五十三章 久違的出場(二更)第七十二章 隨意第一章 放手第五十九章 狗局第五十四章 基業長久第八章 接風第八章 張、班後列第三十三章 東海共識第九十三章 新酒第八十五章 籌謀第六十四章 真誠拜訪第四十四章 李二十郎第四章 遛彎第二十八章 和想象的不一樣第十七章 半日閒第三十章 何落於人後第三十六章 比帥勝出張叔叔(一更求票)第二十九章 捷報第八十九章 殘暴第二章 始於貞觀第五十二章 好手藝第六十六章 良心(良心票!)第九十九章 意外之外第三十章 有福之人第七十七章 請你吃飯第十五章 老陰貨第八十四章 肥年第九十三章 秋收借糧第四十九章 善後第五章 跑官第六十章 令人感動第二十九章 闖關第六十六章 開飯了第八十一章 秋戰第一章 一隻唐朝的工科狗第七十五章 風氣不同第十五章 金狗腿第六章 兩事徐王第七十六章 小衝突第三十四章 杜氏生產三要素第七十章 高人(第二更)第六十六章 豐厚回報第九十七章 積德種樹第四十九章 正經事要緊
第四十章 非常人行非常事第九章 不順第二十一章 就是這麼直接第八十三章 涼州好第九十九章 做成一門生意第四十六章 “寒門”崛起第一章 好大的胃口第九章 喜事第五十九章 凜冬將至第五十八章 狗官第十章 乾坤莫測第四十七章 所要何物第五十二章 這不重要第十四章 筵席第九十一章 馬車問答(二更)第七十六章 爲國獻身第九十四章 過時第八十四章 跟我學作詩第六章 “責任感”之外第七十六章 小衝突第五十二章 這不重要第六章 張郎第四十章 凱旋白糖(第一更求推薦票)第二十八章 和想象的不一樣第六章 用能第九十六章 和想的不一樣第四十八章 投資第七十六章 值多少錢第三十一章 又不回去了第八十一章 江陰之行第二十一章 後路第四十六章 嚐鮮第五十八章 一羣鴨子(第三更)第八十三章 推舉第三十五章 “考察”第四十章 大局第十三章 話不能亂說第五十八章 看破說破第六十九章 張公來啦第三章 求榮第四十八章 要有誠意(推薦票)第三十八章 肥皂掉了第一章 氣象萬千第三章 三觀問題第七十六章 爲了民主(一更)第七十二章 水墨畫第二十七章 關愛老年人第三章 渣男第五十幾章 杜斷第四十六章 沔州行第八十四章 肥年第三十八章 幫人搞事第四十八章 要有誠意(推薦票)第二十八章 運作第三十八章 威懾第二十一章 總制第五十三章 久違的出場(二更)第七十二章 隨意第一章 放手第五十九章 狗局第五十四章 基業長久第八章 接風第八章 張、班後列第三十三章 東海共識第九十三章 新酒第八十五章 籌謀第六十四章 真誠拜訪第四十四章 李二十郎第四章 遛彎第二十八章 和想象的不一樣第十七章 半日閒第三十章 何落於人後第三十六章 比帥勝出張叔叔(一更求票)第二十九章 捷報第八十九章 殘暴第二章 始於貞觀第五十二章 好手藝第六十六章 良心(良心票!)第九十九章 意外之外第三十章 有福之人第七十七章 請你吃飯第十五章 老陰貨第八十四章 肥年第九十三章 秋收借糧第四十九章 善後第五章 跑官第六十章 令人感動第二十九章 闖關第六十六章 開飯了第八十一章 秋戰第一章 一隻唐朝的工科狗第七十五章 風氣不同第十五章 金狗腿第六章 兩事徐王第七十六章 小衝突第三十四章 杜氏生產三要素第七十章 高人(第二更)第六十六章 豐厚回報第九十七章 積德種樹第四十九章 正經事要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