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小操作

bookmark

信號機的作用,在這個時代得到了放大,儘管朝廷陸續自營自建,但當世“幹線”,依舊是老張用來打時間差的利器。而且即便朝廷管制,實際上張德依舊擁有最高權限。

沒辦法,所有圍繞信號機吃飯的人,吃的這碗飯,都是老張從手指縫裡漏出來的。如果沒有老張,他們不僅僅是一無所有,絕大多數人,不過是混跡在“賤業”上下,永世不得翻身可能不至於,但這輩子活得不如權貴家的一條狗,那是大概率事件。

“薛先生。”

幽州並沒有設置宮室,但因爲皇帝在“天津”逗留,幽州還是有權柄不小的皇家奴婢存在。消息傳到“天津”,留守此地的大監除了存檔之外,就把亂碼發給了薛大鼎。

此時薛大鼎已經掛了弘文閣學士的頭銜,本地閹人一年要在他跟前“求學”聽講一二十次,按照關係,這些閹人稱呼薛大鼎一聲“先生”,那是絕對夠資格的。

而本地大監是薛大鼎修路的助手,除了監督用度之外,還要幫薛大鼎擺平一些不必要的麻煩,算是互相扶持。

於是薛大鼎稱呼天津諸倉監令曹德爽爲“曹師傅”,能夠幫着遮擋風雨的人,稱呼一聲“師傅”,也不爲過,更顯薛大鼎氣度。

“曹師傅,怎地有空過來?”

“這是漢陽發來的消息,都是亂七八糟的玩意兒,看也看不懂。”

說着,曹德爽把亂碼遞給了薛大鼎。

薛書記看了一眼,便知道這些亂碼要先破譯,他也知道曹德爽這其中肯定有門道,但雙方都不會說破。薛書記又不是要造反,頂天就是有些事情,不怎麼方便對外人說。

當下薛大鼎就笑道:“這是甚麼言語,莫不是發錯了。”

“想來也是,不過到底是漢陽發來的,也不好扔了,還是拿過來。”

“有勞曹師傅走一趟。對了,可曾備份歸檔?”

薛大鼎彷彿是突然想到了一樣,提醒曹德爽。

老閹人淡然一笑,微微點頭:“吾是聖人家的奴婢,凡事哪敢自作主張,自是留了檔。”

“那就好,老夫最怕的,就是引人非議啊。”

“說的是呢,人言可畏啊。”

兩人笑着打哈哈,又廢話了一會兒,曹德爽告辭,薛大鼎送他離開之後,便差人去了華潤號,叫了人過來。

來人是幽州的大檔頭,老張本家的小弟兄,破譯之後,薛大鼎這才知道傳來的消息是什麼內容。

“竟是讓老夫上疏朝廷?”

薛大鼎微微一愣,張德很少提要求,但只要提,就說明事情還是比較重要的。

詳細的內容又傳遞了幾回,薛大鼎把前因後果都瞭解之後,這才又拜訪了一趟曹德爽,把遼東和朝鮮道的事情說了一通。

“曹師傅,東北糧價不但要穩,口糧還得管夠,秋糧在即,這個冬天,得過個好年。”

“地方施政,吾是一竅不通的,這其中有甚門道,還望薛先生指點一二。若是上疏,吾定會署名就是。”

能外放的皇家奴婢,哪怕是目不識丁,但也肯定有兩把刷子,最不濟,做人肯定是沒問題的。

這年頭,也不至於有什麼內廷爭鬥失敗的倒黴蛋閹人。

皇權至大的當口,出不了奴大欺主的戲碼。

二人主要業務本來是修路,只是權柄相較當年,到底是不一樣的,略作調查,二人把調查獲得的狀況,彙總了一些消息,直接成文上疏。

沒過多久,洛陽就有了反饋,很快,朝廷就有了公文下達,佈告東北之後,整個東北地區的市場,一片哀鴻。

“使君,朝廷這是甚麼說道?”

“管制而已,能有甚麼說道?”

老張笑了笑,“任你千般手段,這天下是大唐朝廷的,中央說要在遼東物資管制,誰敢放個屁?橫豎這光景也是有幾萬蠻夷歸順,又新闢了恁多林場,爲防暴亂,管制一番,又有甚麼過錯?”

頓了頓,老張又道,“再者,朝鮮道已經管制一二年,也沒見出甚麼差池,旁人便有甚麼說道,也只能乾瞪眼。”

整個遼東,朝廷處理起來簡單的很,不管新老林場,所有成員的生活物資供應都是憑票購買。

而生活物資的供應商,在此期間想要發賣,就得有人背書。要說有人冒險,那肯定是不缺的,但要說敢在這種時候猖狂擡價,這大概是生怕被人看得不夠清楚,就差大喊全世界來看他。

政府耍流氓也不是不可以擺平,只要比這個政府牛逼即可,當然這家政府不行,換一家政府繼續玩,也不影響。

只是這年頭唯一稱得上靠譜政府的,也只有唐朝。

講白了,哪怕大唐朝廷厚顏無恥一百遍,在貞觀二十四年,也依舊是全世界最有信用的政府。

再者,洛陽也沒有說是軍事管制,而是有限物資管制,稍微卡一下想要囤積居奇的牲口罷了。

當然大商人依舊可以通過資本來鬧上一場,只是這種行徑實在是不划算,惹惱了朝廷是次要的,關鍵是遼東和朝鮮道有賺不到什麼大錢。這一回操作糧食,掙的錢那也是將來的錢,不是現在的。

朝廷規定各大林場的糧食供應由政府調劑而不是市場,這就隔絕了第一道風險。然後朝廷又在遼東、朝鮮道按照一個固定價格採購糧食,只要略微有點賺頭,一般中小型糧商,賣了就是賣了。

想要炒價格的豪商如果這時候故意不賣,跟朝廷頂牛,就算朝廷不出手,老張調撥的蘇州、流求兩地糧船,也足夠把他們一波乾死。

也許會有淮揚豪商恨的牙癢癢,但也只能躲在家裡咒罵張德不得好死,真要是有什麼動作,揚州都督府長史反手就是來個殺全家。

鹽商而已,哪家不是一屋子的黑歷史,哪個不是屁股底下都是屎……

只要是消息靈通頭腦清醒的,到了這時候,也知道事不可爲,賺點辛苦費,略有盈餘,也就夠了。還能給遼東、朝鮮道的百姓留個好印象,結個善緣,也算是投資未來。

第七十章 戰慄第五十六章 擔憂第九十四章 在川上第五十六章 老規矩(第一更)第七十三章 路第六十七章 曝露第八十二章 夕陽紅第五章 皇帝的憤怒第五十三章 多一個不多(第一更)第五十五章 寬慰第二十七章 成熟的土壤第九十一章 夜行第五十章 民爲貴第八十九章 傷離別第九十七章 風平浪靜第五十三章 結果論第二十六章 觀念第九十一章 馬車問答(二更)第九十七章 疲憊不堪第八十三章 老馬識途第二十八章 又粗又硬第三十二章 同一件事第九十六章 平穩第四十一章 殺了我第二十三章 僞科學第六十二章 不請自來(請票上身)第六章 主僕對話第八章 故人第三十一章 勇氣第五十一章 洛陽來人(第二個更)第二十五章 曲江文會(三更求推薦票)第七章 羞愧第五十五章 禮賢下“士”第八章 特進第九十章 查探第二章 震盪第七十八章 溜鬚第五十二章 阿杜的歌最好聽第四十六章 理智第九十三章 人瑞之斷第十三章 利弊取捨第七十三章 看第二十二章 又丟官(第三更)第四十五章 老漢第七十九章 蘇烈(一更)第九十八章 講究第三十章 這一屆熊孩子第六十七章 唱賣第三十三章 開導第四十三章 不必多言第十八章 陸師兄求助第三十八章 過招第七十一章 有才無德第七十三章 楊六郎的差事第七十章 德政(有三江票沒?)第六十五章 不爭一時第二十三章 深藏功與名(第一更)第四十四章 祥瑞中的祥瑞第二十三章 厚積薄發第二十章 天地可鑑第八十六章 排隊第九十二章 雙贏之法第五十章 我們A過去了(第二更)第五十五章 久候的機會第七十三章 官聲第十一章 輕重不知第五十七章 和說好的不一樣第六十九章 乾貨第三十七章 不懂第八章 金子第四十三章 隨便收徒第十九章 數學第二十八章 被摩擦的人生經驗第十章 歪腦筋第七十一章 洛陽漸變第十二章 門路第六十八章 封王第五十四章 老頭樂第二章 浪裡白條第九十九章 老鐵幫個忙第四章 大驚喜第五十四章 相當粗暴第七章 又是小道消息第三十幾章 怪癖第六十章 不行第二十三章 奇特畫風第八十四章 文化人第六十章 超前的想法第三十三章 問題來了第十二章 門路第五十一章 量第二章 文教盛事第八十二章 至西域第一章 氣象萬千第十三章 別來無恙第九十二章 大郎回京(一更)第八十二章 論禽畜第七十三章 戲言不戲第五章 關係網第二十五章 效率
第七十章 戰慄第五十六章 擔憂第九十四章 在川上第五十六章 老規矩(第一更)第七十三章 路第六十七章 曝露第八十二章 夕陽紅第五章 皇帝的憤怒第五十三章 多一個不多(第一更)第五十五章 寬慰第二十七章 成熟的土壤第九十一章 夜行第五十章 民爲貴第八十九章 傷離別第九十七章 風平浪靜第五十三章 結果論第二十六章 觀念第九十一章 馬車問答(二更)第九十七章 疲憊不堪第八十三章 老馬識途第二十八章 又粗又硬第三十二章 同一件事第九十六章 平穩第四十一章 殺了我第二十三章 僞科學第六十二章 不請自來(請票上身)第六章 主僕對話第八章 故人第三十一章 勇氣第五十一章 洛陽來人(第二個更)第二十五章 曲江文會(三更求推薦票)第七章 羞愧第五十五章 禮賢下“士”第八章 特進第九十章 查探第二章 震盪第七十八章 溜鬚第五十二章 阿杜的歌最好聽第四十六章 理智第九十三章 人瑞之斷第十三章 利弊取捨第七十三章 看第二十二章 又丟官(第三更)第四十五章 老漢第七十九章 蘇烈(一更)第九十八章 講究第三十章 這一屆熊孩子第六十七章 唱賣第三十三章 開導第四十三章 不必多言第十八章 陸師兄求助第三十八章 過招第七十一章 有才無德第七十三章 楊六郎的差事第七十章 德政(有三江票沒?)第六十五章 不爭一時第二十三章 深藏功與名(第一更)第四十四章 祥瑞中的祥瑞第二十三章 厚積薄發第二十章 天地可鑑第八十六章 排隊第九十二章 雙贏之法第五十章 我們A過去了(第二更)第五十五章 久候的機會第七十三章 官聲第十一章 輕重不知第五十七章 和說好的不一樣第六十九章 乾貨第三十七章 不懂第八章 金子第四十三章 隨便收徒第十九章 數學第二十八章 被摩擦的人生經驗第十章 歪腦筋第七十一章 洛陽漸變第十二章 門路第六十八章 封王第五十四章 老頭樂第二章 浪裡白條第九十九章 老鐵幫個忙第四章 大驚喜第五十四章 相當粗暴第七章 又是小道消息第三十幾章 怪癖第六十章 不行第二十三章 奇特畫風第八十四章 文化人第六十章 超前的想法第三十三章 問題來了第十二章 門路第五十一章 量第二章 文教盛事第八十二章 至西域第一章 氣象萬千第十三章 別來無恙第九十二章 大郎回京(一更)第八十二章 論禽畜第七十三章 戲言不戲第五章 關係網第二十五章 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