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一視同仁”

bookmark

揚州的消息很快就傳了過來,老李那邊略作調查,就把行情摸了個七七八八。原來楚州揚州諸地豪商因爲手上錢太多,又沒辦法大肆收購土地,貞觀二十四年把銅銀埋地裡又是瞬間貶值,至少在長江中下游是瞬間貶值,於是逮着個投資渠道就往死裡搞。

新闢林場有一個好,林木資源是長期有需求且是大量需求,而新闢林場幾乎全部都要外購糧食,除了總人數少於五十人的微型林場,才能靠自留地和散養一些家畜家禽就能自給自足。

像包家林場這種情況,一年基本口糧消耗五六萬石總歸是要的。因爲林場不同於別的單位,是屬於收入較高,福利較好的。

假如林場員工家屬還有副業,比如蒙兀部自來的放牧生活習慣,在林場附近肯定還要開闢小型牧場,最不濟,一箇中大型養殖場肯定要的。而這種情況,粗糧雜糧的消耗只會比主糧高得多。

而整個地區,除了遼東部分土地可以穩定產出麥豆,絕大多數地方的維持糧食產出都比較困難。朝廷又有心長期經營,顯而易見就需要在初期進行糧食輸入。

其中有一個在西北地區運行有效的政策,那就是“糧食換產本”,只是在東北,這些產本可能就從鹽業產本變成木業產本。

淮揚的豪商往往就是鹽商,他們敏感的商業嗅覺,立刻就從中發現了商機。於是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既要從已經誕生的林場身上賺一筆,還要通過“商屯”從朝廷身上賺一個木業許可證。

這種情況,明知道他們在大撈特撈,朝廷還是會默許的。

相較帶來的敗壞影響,正面意義還是要高得多。

只是指望商人有什麼良心,那總歸是想太多。如果逮着一隻羊死命薅不會被抓,那很顯然商人們都會往死裡薅羊毛。

“還真是逮着一隻羊往死裡薅啊,不怕薅禿了麼。”

老張也是無力吐槽,商人的節操當真是半點沒有。雖說其中大部分都是權貴的“白手套”,可這些商人終究也是要有自己落袋的好處,否則哪來的動力。

遼東和朝鮮道是長期缺糧的,對倭戰爭和朝鮮道內部的治安戰,對糧食的消耗極大,每年從河北道調撥的糧食,幾乎榨乾了河北道的農事潛力。再多出更多的人力畜力去開發新的田畝,基本是沒什麼資源。

要不是一口吃掉了范陽盧氏,朝廷想要這麼鬆快地吃下朝鮮道然後經略環渤海,還真是夠嗆。

這幾年雖說也有朝鮮道的糧食外出,但主要是對倭前線的供給,統籌這項工作的是朝鮮道行軍總管府。維持朝鮮道治安戰的糧食,除了很小一部分是來自平壤大開發之外,就是通過大量的船隊,靠國力底蘊來硬上。

要是沒有前面十幾年的大建,李董這樣的玩法,早把財政玩的崩潰十幾遍。

真正把海運糧食壓力下降的原因,也是因爲薛大鼎的“環渤海高速公路”,沒有這條欽定的超級國道,北方必定出現十分恐怖的糧食危機,而且必定會引發大動亂。

繳納夏糧之後,淮揚豪商多出來的運力,自然是要有去處的,加上本身資金雄厚,急於尋找投資渠道,東北地區的糧食缺口,被盯上也是在所難免的事情。

即便他們不盯上,朝鮮道行軍總管府也會有人提醒老家的鄉黨,內外勾結玩上一票。

“遼東糧價要是拉的太高,只怕會榨乾諸林場的利潤,真要是讓林場賠本賺吆喝,定是要出事的。”

“朝廷難道不知道嗎?”

“朝廷自然是知道的,所以‘糧食換產本’在東北亦是取了敦煌宮成例,只是商賈行事,貪得無厭是在所難免。況且,淮揚商賈背後,多是洛陽新貴。如今洛陽居行大不易,也都是缺錢少用度的。京城奢靡成風,要維持這富貴體面,明知道這般行事大大不妥,可住在京城的權貴,何必去在意東北的蒼頭黔首?”

“說的在理。”

“知道是一回事,知道之後怎麼去做,又是另外一回事。”

府內幕僚很是感慨,設身處地去琢磨了一番,他們要是淮揚商賈,怕不是也要吃相這般難看。

再換一個身份,假如他們自己是洛陽權貴,爲了維持體面,爲了保證地位,又怎麼可能在意東北底層的死活呢?倘若真的鬧大了事端,出了叛逆,東有朝鮮道行軍大總管,西有安北都護府大都護……勾一支輕騎,只管鎮壓了了事,容易的很。

至於底層如何掙扎如何慘烈,跟他們沒有一個開元通寶的干係。

真要有人背黑鍋,那也是李世民,和他們無關。

“觀察,咱們怎麼做?”

忽地,有人看向沉默不語的張德。武漢內部的意見也是比較分裂,有人想着跟着撈一把,反正東北那邊就算敗壞,也敗壞不到哪裡去,本就是“窮鄉僻壤”,武漢對東北的業務往來,連劍南都不如;有人則是想着幹上一炮,跟洛陽權貴反着來,只是目的不純,並非是爲了穩定國事,而是爲了顯露一下武漢的實力。

偶爾抖擻一下威風,震懾一下雜碎,也是必須的事情。

總之,一片公心這種事情,前幾年還好,自“九鼎”這玩意兒被房玄齡上繳之後,這公心的範圍,也就是落在武漢一畝三分地上,含金量那是大大地不行。

“你們的想法,本府多少都是知道的。”

張德組織了一下思路,對衆人道,“但不管甚麼想法,須明白一個道理,武漢的這一套,靠的是填人,人越多越好,多多益善。以前蠻夷不算人,但在武漢的工坊裡,蠻夷就算個人,當然你們有人眼裡,無所謂人不人,橫豎就是個做工的勞力,不作他想。”

衆人一愣,有人竊笑有人嚴肅,但都是認真聽着。

“正因爲要填人,需要人多,那就亂不得。亂了,流離失所總要死人,多點少點而已。鬧事的多且大,死的人就多一點;鬧事的人少,死的人就少一點。你們想要撈錢也好,想要立威也罷,終歸要有一條線在心裡,不能隨便死人。”

老張說到這裡,兩手一攤,“養一個工人出來,最少也要十三四年吧。這東北諸部怎麼算,幾百萬人口沒有,幾十萬總歸是有的,都不需要十三四年,真要是放開了抓,幾個月就能弄個幾萬人回來,現在要是逼死了他們,從哪裡再去弄這幾萬人十幾萬人呢?總不能讓你們現在就去生養,怕也是來不及吧。”

話說到這個份上,一衆幕僚也是回過味來,頓時明白了老大的想法。

第八章 會做事第三十四章 仗劍第二十七章 好機會第五十一章 殺人者第四十章 安平獲利第六十二章 心情跌宕第十八章 大哥第二十八章 運作第四章 靈前第五十八章 時來第十二章 不摻合第三十一章 又不回去了第六十二章 古語有云第十五章 念蒼生第四十六章 都不正經第九十一章 共同認知第九章 赴宴第七十六章 崔娘子的麻煩事第七章 前程似錦第六十八章 現實和想象第五十四章 吃雞第五十九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六十章 仁者愛人第七十章 變化第九十三章 愛的距離第九十三章 變數第十三章 豬肉燉粉條第十七章 府中心情第四章 俺脫第六十六章 進步第五十八章 胡思亂想第四十九章 牀笫之語第九十八章 意思第三十一章 煩得很第五十九章 閒雲野鶴第六十二章 開闊眼界第九十一章 忠厚長者(第二更)第八十二章 刀第四十一章 專利司不成第六十章 仁者愛人第八十四章 多年結果第五十章 白糖倉第五十九章 要求第十七章 簡單的事情第十八章 經驗和總結經驗第七十二章 率性而爲第三十八章 最後指望第八十七章 手藝好第二章 始於貞觀第九章 集體趕工第五十一章 洛陽來人(第二個更)第八十八章 讓利第六十一章 鐵板虎賁第九十二章 雪裡寒梅第九十一章 共同認知第三十九章 東海鄉賢太多第九十六章 胃口第七十七章 牌桌會議第八章 陸氏前程第九十九章 宣紙第八十九章 直言第八十四章 專業的不務正業第六十章 同樣水深第八十二章 論禽畜第七十二章 分家第二十五章 這奇葩的畫風第九十九章 衝殺第七十章 變化第五十六章 李哥第二十一章 西征萬象第十一章 自己搬起來的石頭第六十八章 現實和想象第九十八章 君臣之談第三十三章 胡無人第三十九章 真愛成本第四十九章 思考第二十九章 捷報第三十章 表哥很忙第五十五章 蘇將軍在草原(第三更)第八十七章 心癢難耐(二更)第六十六章 良心(良心票!)第六十七章 太谷縣令(一更)第六十一章 瞧着眼熟第十二章 商議第八十六章 李董的心情(一更求票)第十四章 增長點第十七章 門房魏大爺第八十一章 秋戰第三章 閃了腰第四十二章 風口第四十五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第六十章 同樣水深第五十七章 和說好的不一樣第三十章 拉一把吧第三章 江山如畫第四章 沒想到的人第十四章 飛揚第七十八章 塞北義商第二十六章 好姐妹
第八章 會做事第三十四章 仗劍第二十七章 好機會第五十一章 殺人者第四十章 安平獲利第六十二章 心情跌宕第十八章 大哥第二十八章 運作第四章 靈前第五十八章 時來第十二章 不摻合第三十一章 又不回去了第六十二章 古語有云第十五章 念蒼生第四十六章 都不正經第九十一章 共同認知第九章 赴宴第七十六章 崔娘子的麻煩事第七章 前程似錦第六十八章 現實和想象第五十四章 吃雞第五十九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六十章 仁者愛人第七十章 變化第九十三章 愛的距離第九十三章 變數第十三章 豬肉燉粉條第十七章 府中心情第四章 俺脫第六十六章 進步第五十八章 胡思亂想第四十九章 牀笫之語第九十八章 意思第三十一章 煩得很第五十九章 閒雲野鶴第六十二章 開闊眼界第九十一章 忠厚長者(第二更)第八十二章 刀第四十一章 專利司不成第六十章 仁者愛人第八十四章 多年結果第五十章 白糖倉第五十九章 要求第十七章 簡單的事情第十八章 經驗和總結經驗第七十二章 率性而爲第三十八章 最後指望第八十七章 手藝好第二章 始於貞觀第九章 集體趕工第五十一章 洛陽來人(第二個更)第八十八章 讓利第六十一章 鐵板虎賁第九十二章 雪裡寒梅第九十一章 共同認知第三十九章 東海鄉賢太多第九十六章 胃口第七十七章 牌桌會議第八章 陸氏前程第九十九章 宣紙第八十九章 直言第八十四章 專業的不務正業第六十章 同樣水深第八十二章 論禽畜第七十二章 分家第二十五章 這奇葩的畫風第九十九章 衝殺第七十章 變化第五十六章 李哥第二十一章 西征萬象第十一章 自己搬起來的石頭第六十八章 現實和想象第九十八章 君臣之談第三十三章 胡無人第三十九章 真愛成本第四十九章 思考第二十九章 捷報第三十章 表哥很忙第五十五章 蘇將軍在草原(第三更)第八十七章 心癢難耐(二更)第六十六章 良心(良心票!)第六十七章 太谷縣令(一更)第六十一章 瞧着眼熟第十二章 商議第八十六章 李董的心情(一更求票)第十四章 增長點第十七章 門房魏大爺第八十一章 秋戰第三章 閃了腰第四十二章 風口第四十五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第六十章 同樣水深第五十七章 和說好的不一樣第三十章 拉一把吧第三章 江山如畫第四章 沒想到的人第十四章 飛揚第七十八章 塞北義商第二十六章 好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