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不爭一時

bookmark

作爲提舉江漢諸事的地方實權官僚,又少了江夏王李道宗的“監督”,武漢錄事司的牲口們又和他穿一條褲子,張德的權力是相當的大。

要是放在大業年間,怕不是就有人要來高喊“主公”,然後謀個不世基業啥的。

但對長安的人來說,武漢這地界,簡直是朝廷心腹國家棟梁。依法納稅從不拖延,簡直是貼心的不能再貼心。

而且爲了給朝廷分憂,還主動承擔了不少荊州地區的災民安置工作,像這樣能夠爲朝廷分憂任勞任怨的地方同志,實在是太少了,難能可貴啊。

“難能可貴,難能可貴啊。”

看着一列初到武漢,運送鳥糞礦的沙船船隊,老張很感慨。自從賈飛發現鳥糞礦對稻米分櫱大大提高之後,華潤號及“友商”名下的大農莊,都用上了鳥糞礦。

最大的成本在於鳥糞礦多在東海列島,及少量的黃海海島。更遠一點的島嶼,比如朝鮮半島以東的捕鯨海,就有些得不償失。高緯地區開採不易且不說,僅僅是海賊數量,就足以讓普通的運輸船放棄前往。

雲夢澤的改造每天都在進行,水利設施推進的同時,如何讓田地快速增產快速發揮地力,就是擺在武漢上下的一個難題。

球磨機在運轉,鳥糞礦在粉碎。武漢治下,上帝壓狗……

“觀察,賈君鵬在河北的試驗地,增產恁多?真的假的?”

幕僚們一臉的疑慮,畢竟,畝產六百八,沒聽說過啊。

“六石這種情況,到底還是少數。但是滄州的地是遠不如武漢的,三石翻一番變成六石,以前沒可能,現在則是有可能的。這些物事用在瓜果蔬菜上的效果,你們不是看到過麼?”

“到底還是瓜豆雜糧,不作數啊觀察。”

做官一向是求穩,小心駛得萬年船,鳥糞礦好用是好用,但能增產多少稻米,他們一點信心都沒有,“這些肥地粉,眼下也只有幾個莊園能用得起。可是觀察,萬一肥力不夠,或是燒了秧苗,不說是絕收,只說減產。這可是六七十萬畝的地,兩百萬石來去的糧食啊。”

責任重大,一個不小心,就是要玩脫。

老張點點頭,他同意幕僚們的說法,儘管他自己知道鳥糞礦是有用的,但這種信心是信息不對等的緣故,正常來說,幕僚們的看法纔是正常的。

“時不待我啊諸君。”張德看着衆人,然後道,“爲防萬一,今年交州、歡州、愛州的米,有一半會運入蘇州倉。倘使真的江漢減產,這些糧食,就是填補今年的損失。”

幕僚們聽了之後,頓時點點頭,有了南海三州糧食,這就有了底氣。風險和機遇是並存的,這時候就可以迎難而上。

“去年南海諸州多是增產,糧食當是不缺。”

“歲末時,就有一批交州米,多是拿來做米粉之類,有二十幾萬石,數量相當可觀。”

“觀察,交州來的船,過揚子江,今年當無礙吧。”

張德想了想:“掛江夏王的招牌,錢穀當不會爲難。”

“厘金大使”錢穀簡直就是個坑,路過揚子江不被黑金黑裝備的,那真是要和皇帝老子沾親帶故。

江夏王李道宗的招牌,也就是偶爾管用,遇上錢穀帶着手下一起抽風,別說江夏王了,吳王李恪的船照樣攔啊。

要不是吳王李恪時常拿着顯微鏡畫素描往長安遞,他那皇帝老子有沒有想起他這個兒子還是兩說。

尤其是最近最大的動作就是遷都,什麼西域打仗河南平叛武漢高產,那都是個屁。在偉大光明正確的“千古一帝”天可汗陛下的個人需求面前,一切都要放一邊。

“今年呢,主要的業務,還是在鄂州。”張乾一邊說着,一邊把年初做的計劃,分發到了與會的成員手中。

觀察使府的議事大廳,是個專門從東廂闢出來的房間,打通了兩間房,做了保暖,在裡面相當的暖和。

環形的會議桌,也是獨此一份,除了主坐稍微有些修飾,其餘都是的座椅都沒甚區別。

裡面也有抄錄會議的文書,外間也有本地謀差事的小廝,清白人家,專門過來端茶遞水。隔壁武漢錄事司的牲口,稱呼這些清清爽爽瞧着秀氣的小廝爲“秘書郎”。因爲這個稱呼,來武漢找張德有事的虞世南某個兒子,差點拎着砍刀剁死這幫牲口。

“去年我等跑荊州嶽州諸地,周邊的幾個州縣,也都知道咱們缺人,眼下拿去年的價錢,倒也不好做事。”

“比如袁州的宜春和萍鄉,二縣佔山爲田的破落戶不在少數。但是,此二縣想的是隻把獠人送過來,還想問我們借‘民團’,說是同爲荊楚行省,兄弟也,焉能分親疏遠近。”

“要說往來,倒也便當,萍鄉走漉水,此乃湘水支流,有個二三日,就能到長沙。”

“宜春乃是袁州治所,本就田地較多,這幾年又種甘蔗,灰糖大戶也有一家,是贛水上有名的‘渝水幫’。跟湖口的江州人,私鬥了有百十來回,死了有多少人了?”

邊上有人拿起茶杯喝了口茶,回憶了一下:“二百多總是有的,這幾年爲田爭水而死的人少了不少。爲船運物流死的,則是多了許多。”

“瞞報的也多啊。”

“都是坐地戶,洪州、饒州、撫州,這三州,說是說貧瘠之地。可歷朝歷代發配宗室之流,多在此處,幾百年下來,不敢說和河南河北一般,卻也是‘衣冠巨室’林立。和江東互爲表裡,譬如陳氏、姚氏、虞氏諸等,哪裡缺了這邊的親戚?”

衆人或是討論或是問答或是抱怨,張德也不多說,只是看着。對於彭蠡湖,也就是後世鄱陽湖一帶的州縣,想要效仿荊州嶽州灃州,做那點“移民”的勾當,難度不小。

此地因爲幾百年來的特殊歷史特殊地理環境,造就了相對封閉卻又相對不落後的地方人情社會。

這裡的傳統知識分子,不敢說一抓一大把,但挑幾個六部堂官級別的苗子出來,一點難度都沒有。

中原世家有的,這裡也有,甚至有些還更好,家中私藏的書卷,比崔氏還要正宗的不在少數。

也正是因爲幾百年的特殊歷史,此地的“地頭蛇”,不但牢牢地掌控着土地,還掌控着“知識”,進一步掌控着人口。

隔壁鄂州來的那羣“惡狗”,卻想要從他們手中攫取土地、擴散知識並且“拐賣”人口,簡直是……罪大惡極。

這也難怪會發生諸如萍鄉、宜春二縣,想要讓武漢人遷移獠人的事情。

“辦法,總歸是人想出來的。東都原先五姓七望盤亙其中,置地建房不知多少。時常拿離京返鄉這等事體,去威脅洛陽令。今時洛陽五姓何在?”

張德十指交叉,就這麼擱在桌子上,然後看着幕僚們,“他們既然要想把鬧事的獠人送過來,那就送過來嘛,有何不可?武漢此地是個甚麼光景,你們自己心裡難道沒有數?這碼頭、船廠、船塢、轉運倉、物流行、大車行等等,誰來管你是獠人還是漢人?就說漢陽的那片工坊,倭人用的少了還是新羅人用的少了?”

“觀察說的是,只是……總覺得咽不下這口氣,平白讓他們看笑話。”

“笑話?誰笑到最後,難道是看一時的嗎?今時他們把獠人作賣,既賺了咱們的銀錢,又賺了‘狡猾獠民’的考績,可到獠人賣無可賣之時呢?”

張德對衆人認真道,“爲何本府時常對諸君言時不待我?”

衆人一愣。

張德又道:“你們有的人來武漢早,有的人來武漢晚。早先武漢……江夏加上漢陽,丁口才幾何?如今呢?登記造冊,是給朝廷看的。武漢每年有多少人在做工過活,難道你們自己沒想過嗎?”

“觀察教訓的是。”

聽完張德的話,衆人才重新回過神來。

第九十四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第十九章 人才難得第二十三章 一個簡單的道理第六十二章 情何以堪第五十幾章 一窩能生十幾個第九十一章 忠厚長者(第二更)第三十二章 李震嫁妹第七十一章 洛陽漸變第八十六章 繼續尋思第三十七章 王法追求第九章 朝會第八十六章 一驚一乍第九十三章 “一視同仁”第九十三章 口感炸裂第七十二章 翅膀一扇第二十三章 僞科學第六十一章 命好第五十一章 皇恩浩蕩第二十一章 會見第四十幾章 人品第七十九章 又到取名時第八十三章 另闢蹊徑第九十七章 粗鄙老漢第七十九章 狂熱第六十五章 有妖姬(第二更)第四十一章 不在第十四章 有條不紊第八十六章 鐵面方能無私第五十三章 贊第六十四章 方向第九十六章 放馬屁第六十二章 驚人猛料第九十九章 意外之外第六十五章 後續第五十二人 詩人第三十四章 史第四十六章 老好人第六十七章 風乍起第六十二章 真的很忙第三十一章 不急和急第八十章 吳王要來第十一章 站隊第六十四章 稱讚第七十章 分析第九十一章 慢慢來第九十八章 巧了第八十四章 江湖險惡第九十七章 地方變化第十二章 門路第九十五章 世道無常第九十章 宰第二十四章 又是坑第五十四章 決心第五十四章 基業長久第八十三章 另闢蹊徑第一章 定策第六十章 同樣水深第三十五章 橫槊賦詩(第三更)第六十三章 紅包第五十七章 旅遊指南第十七章 辣眼睛第五章 長安到了第六十二章 古語有云第八十章 免稅成兵第七十五章 狗仗人勢第二章 文教盛事第六十八章 倒騰第七十四章 胸大有腦第五十章 都不甘心第四十四章 這他孃的第二十八章 還有流芳百世(求推薦票)第三十章 配合第八十六章 拘留所第六十一章 天下之大第七十五章 風氣不同第四十六章 手第五十一章 洛陽來人(第二個更)第十三章 舊年福地第二十二章 佳話第五十五章 拜門何求第七十三章 路第九十六章 微小工作第六章 露面第三十三章 問題來了第四章 所圖第九十四章 捐軀第九十二章 馬相公求援第二十三章 深藏功與名(第一更)第六十一章 鐵板虎賁第四十章 巨響第三十五章 正當紅第五十二章 那時長安少年第六章 上意第九十章 前瞻第五十七章 長安來的信(第二更)第四十三章 和平保證第七十二章 留沔州第五十八章 公子哥第六十七章 曝露第四十七章 階級屬性
第九十四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第十九章 人才難得第二十三章 一個簡單的道理第六十二章 情何以堪第五十幾章 一窩能生十幾個第九十一章 忠厚長者(第二更)第三十二章 李震嫁妹第七十一章 洛陽漸變第八十六章 繼續尋思第三十七章 王法追求第九章 朝會第八十六章 一驚一乍第九十三章 “一視同仁”第九十三章 口感炸裂第七十二章 翅膀一扇第二十三章 僞科學第六十一章 命好第五十一章 皇恩浩蕩第二十一章 會見第四十幾章 人品第七十九章 又到取名時第八十三章 另闢蹊徑第九十七章 粗鄙老漢第七十九章 狂熱第六十五章 有妖姬(第二更)第四十一章 不在第十四章 有條不紊第八十六章 鐵面方能無私第五十三章 贊第六十四章 方向第九十六章 放馬屁第六十二章 驚人猛料第九十九章 意外之外第六十五章 後續第五十二人 詩人第三十四章 史第四十六章 老好人第六十七章 風乍起第六十二章 真的很忙第三十一章 不急和急第八十章 吳王要來第十一章 站隊第六十四章 稱讚第七十章 分析第九十一章 慢慢來第九十八章 巧了第八十四章 江湖險惡第九十七章 地方變化第十二章 門路第九十五章 世道無常第九十章 宰第二十四章 又是坑第五十四章 決心第五十四章 基業長久第八十三章 另闢蹊徑第一章 定策第六十章 同樣水深第三十五章 橫槊賦詩(第三更)第六十三章 紅包第五十七章 旅遊指南第十七章 辣眼睛第五章 長安到了第六十二章 古語有云第八十章 免稅成兵第七十五章 狗仗人勢第二章 文教盛事第六十八章 倒騰第七十四章 胸大有腦第五十章 都不甘心第四十四章 這他孃的第二十八章 還有流芳百世(求推薦票)第三十章 配合第八十六章 拘留所第六十一章 天下之大第七十五章 風氣不同第四十六章 手第五十一章 洛陽來人(第二個更)第十三章 舊年福地第二十二章 佳話第五十五章 拜門何求第七十三章 路第九十六章 微小工作第六章 露面第三十三章 問題來了第四章 所圖第九十四章 捐軀第九十二章 馬相公求援第二十三章 深藏功與名(第一更)第六十一章 鐵板虎賁第四十章 巨響第三十五章 正當紅第五十二章 那時長安少年第六章 上意第九十章 前瞻第五十七章 長安來的信(第二更)第四十三章 和平保證第七十二章 留沔州第五十八章 公子哥第六十七章 曝露第四十七章 階級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