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雛形

漢陽城西,新建的織布廠和江南的織機工坊有些不同。這些織布廠順着漢水或者漢水的支流修建,大量的水車一排排地沒入水中。織布廠用圍牆圍了一圈,低矮的圍牆成年男子只要用力跳起來,就能看到裡面的情況。

“看到沒,看到沒?”

“啊呀,恁多女子,恁多女子!”

“這些織女是從甚麼地方來的?”

“安州、隋州,還有復州的。”

“聽說工錢不低。”

“怎地?男織工可進入了這裡。”

年輕的後生在那裡閒聊,而不遠處,看着圖紙的施工人員正在根據圖紙畫線開溝,生活污水下水道是必須有的,漢陽城這兩年最大的特點就是頒佈了衛生管理條例。

雖然巢元方很早就有了這個想法,可惜,醫者自己沒什麼說服力,更無行政上的決策能力,遑論組織或者執行。

但漢陽這裡卻是不同,不管是多麼巨大的工地,人畜糞肥都需要集中。街道上不允許隨地大小便,便是再無知的獠人,去過一次漢陽城,也會寧肯拉身上也絕不解開繩索就在角落裡方便。

吳王李恪以爲張德這是有教化之功,但老張只想告訴他,只要學會了罰款,並且罰款的收益有一部分是歸執法單位,那麼一切都很簡單。

同時張德幕僚又設立了申訴渠道,外包工作成果斐然。

“真是沒想到,原本缺那麼多織女,竟然一下招滿了。”

老張笑的勉強,自己放出來的怪獸,在洛陽沒有敢對李皇帝呲牙咧嘴,賺頭在地方上,卻瞬殺了中小世家。縱然是這些世家和高門大戶有聯姻,可面對“忠義社”的大棒和甜棗,或是畏懼或是貪婪,一切都成了吳王李恪忠於君父的“頭冠”。

同時,吳王李恪也不會覺得那十萬貫會燙手。

權萬紀跟李恪分析過,皇帝搞的這一套“世襲封建”,早晚還得自己吃回去,所以,不趁着還能頂着安州大都督的頭銜爽一把,更待何時?

等到李皇帝怎麼拉出來的怎麼坐回去,李恪想要再撈,根本沒機會。

十八歲的李恪自認廢柴不假,可不代表是個蠢貨。他乃皇族親王,死幾個中小世家,只要地方秩序穩定,皇帝只會嘉獎他。

穩定壓倒一切,既然弄死安州宋氏之流是爲了穩定,那麼一切都是冠冕堂皇並且可以說得通的。

“這麼多織女,安州、隋州那邊怎麼說?戶籍丁口流動,可不是小事。”

“大唐的丁口統計,本來就是一筆糊塗賬。黑戶隱戶太多,復州隱戶逃戶接近二十萬,你又能如何計算?這幾萬織女,到時候不過又一筆爛賬。朝廷眼下,統計丁口,多半還是隨意估算。”

像華潤系這種統計夭折率、人口增長率、男女比例等等數據的行爲,纔是這個唐朝極爲不正常的事情。

便是魏徵這個大唐第一噴子,對統計戶口也不怎麼鼓勵,只要朝廷能抽稅,能保證運作,老百姓過得下去沒造反,大差不差就行了。

畢竟,用老魏的想法來看,隋朝統計這麼牛逼,有五千多萬賬面人口,有卵用?還不是亡了?

至於華潤系這種降低夭折率的行爲,老魏更覺得不可思議,如果夭折的多,怕人口增加少,很簡單啊,多養侍妾多生子啊,這麼簡單的數學題,你樑豐縣男不是號稱算學牛逼嗎?

媽的智障……

跟這幫名臣沒辦法溝通,他們的道理操作起來更簡單,但對工科狗來說:老子這麼蛋疼這麼彆扭,難道是爲了研究男女生理上的不同嗎?混蛋……

“今年沔州治下人員流動是淨流入,賬面人口數據還是很好看的。”

張德有些高興,全國最大工地的雛形已經有了。碼頭、造船廠、水力鍛錘、水力鑽牀、風車、梯田、桑田、織布廠、繅絲廠、鋼鐵廠……

這需要大量的勞力來維持,漢陽乃至整個沔州乃至整個荊襄大地,都會成爲一塊巨大的海綿。這是石城鋼鐵廠、大河工坊、釣魚臺工坊、登萊滄州產業集團聯合起來,都無法比擬的組織。

不管有多少失地農民,不管有多少無奈之下養家餬口的宅中婦人,不管是有多少無知或者狡猾的山越獠人,在這個龐大的組織下,他們的身份、他們的屬性、他們的民族習慣,都會徹底被粉碎,他們只有一個身份,叫做工人;他們只有一個屬性,叫做被剝削階層;他們只有一個習慣,這個習慣叫做工作。

“現在就看江夏王的意思。”

“江夏漢陽一體,沔州鄂州一體,這是必然的。”

張德雖然這般說,但李德勝既然提到這個,顯然是提醒李道宗的身份。

只是,事到臨頭,根本不是說想要停下腳步就能停下。貞觀十二年的現在,李皇帝想要遷都;“忠義社”那些成長起來的惡狗,已經開始嘗試撕咬血肉,儘管他們看到皇帝,也只能嗚咽夾尾;荊襄某些地域,早已換了天地。

縣令還是那個縣令,士紳還是那些士紳,只是有的地主死守着一畝三分,有的地主卻靈光一現,覺得邁開自己的兩條腿,賺的更多,子孫也可以更多。

“如今這雲夢澤,真是越發的不同。當年來時,我只覺得景色宜人,想必楚王泛舟之時,同你我看到的景色,大致是一樣的。可如今,我卻覺得這宜人的景色,是不如純青的爐火,不如織機梭梭而響。”

老李感慨萬千,他有理由感慨萬千,因爲貞觀十二年的新年,皇帝家吃的豬肉,也是竟陵縣產的豬肉。長安城城西五十坊市,每個坊市都有竟陵縣豬肉的攤位招牌。殺豬匠賺的比下縣縣令還要多。

這如何不讓李德勝感慨呢?

看老李居然要裝文青,老張立馬潑了一盆冷水上去:“不管你看如還是不如,反正咱們這皇帝陛下,也挺喜歡新式織機的梭梭聲。所以在洛陽新南市,又設了‘繅絲市’,繅絲‘產本’你有麼?”

“……”

第六十六章 進步第七十一章 我只是想做個好官第三十九章 談感情第五十八章 烈火烹油第三十八章 最後一斷第二十五章 籌謀第九十章 宰輔難當(一更)第二十九章 闖關第九十三章 以“義”之名第九十九章 微變第九十九章 草原風物大不同第七十八章 溜鬚第八十一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九十一章 共同認知第七十五章 日天的眼神第四十一章 看在“良心”的份上第八十三章 猜測第十八章 大哥第六十九章 善意的坑第四十七章 張德的七夕(第一更)第三十章 “作死”的未來第八十二章 論禽畜第七十三章 憑本事吃飯第六十五章 修路的心第一章 一隻唐朝的工科狗第九十三章 以“義”之名第八十一章 腥味第五十九章 有跡可循第四十七章 現實需要第五十八章 公侯萬代第九十一章 發動第九十二章 分水嶺第三十七章 禮法第四十四章 這他孃的第一章 王師第七十三章 勤奮好學李思摩(票!)第一章 一個聲音第九十五章 再議第四十三章 忠臣(凌晨有票投點俺)第四章 忠心耿耿老太監第四十八章 江陰來船第三十八章 前程出路第八十八章 讓利第六十九章 心累第九十五章 已非當年少女第五章 跑官第四十九章 牀笫之語第六十七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六十三章 開拓第七十三章 戲言不戲第十三章 大哥第九十六章 胃口第七十幾章 生命第七十七章 貞觀第十五章 運氣第七十二章 率性而爲第四十八章 此間節操第七章 又是小道消息第三十八章 二代少年第六章 河中風雪第七十四章 要敢想第十八章 經驗和總結經驗第七十二章 留沔州第九十八章 朝野“合流”第二十五章 籌謀第十四章 盛情難卻第二十章 另類富庶第七十三章 憑本事吃飯第六十七章 老幹部(第四更)第二十三章 再起高樓第二十四章 不同凡響第六十二章 圓桌好漢第四章 沒想到的人第六十三章 機遇第六十二章 病退第八十六章 橫行霸道第七十章 舊年緣分第十二章 振作家門第二十二章 得寸必進尺第八十六章 鐵面方能無私第八十一章 友好會談第十五章 成交第四十五章 有利可圖第六十三章 躺着中槍杜正倫第五十五章 家有一老第十二章 糊里糊塗第八十六章 煩心事第七十四章 大快意第九十七章 自信第七十三章 過路費第九十七章 皇后想的有點多第二十六章 優質法寶第四十二章 賢明第九十九章 草原風物大不同第十一章 抗稅背後第三十八章 二代少年第四十七章 種什麼第十七章 來打仗的兵部尚書第六章 兩事徐王第九十章 眼界
第六十六章 進步第七十一章 我只是想做個好官第三十九章 談感情第五十八章 烈火烹油第三十八章 最後一斷第二十五章 籌謀第九十章 宰輔難當(一更)第二十九章 闖關第九十三章 以“義”之名第九十九章 微變第九十九章 草原風物大不同第七十八章 溜鬚第八十一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九十一章 共同認知第七十五章 日天的眼神第四十一章 看在“良心”的份上第八十三章 猜測第十八章 大哥第六十九章 善意的坑第四十七章 張德的七夕(第一更)第三十章 “作死”的未來第八十二章 論禽畜第七十三章 憑本事吃飯第六十五章 修路的心第一章 一隻唐朝的工科狗第九十三章 以“義”之名第八十一章 腥味第五十九章 有跡可循第四十七章 現實需要第五十八章 公侯萬代第九十一章 發動第九十二章 分水嶺第三十七章 禮法第四十四章 這他孃的第一章 王師第七十三章 勤奮好學李思摩(票!)第一章 一個聲音第九十五章 再議第四十三章 忠臣(凌晨有票投點俺)第四章 忠心耿耿老太監第四十八章 江陰來船第三十八章 前程出路第八十八章 讓利第六十九章 心累第九十五章 已非當年少女第五章 跑官第四十九章 牀笫之語第六十七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六十三章 開拓第七十三章 戲言不戲第十三章 大哥第九十六章 胃口第七十幾章 生命第七十七章 貞觀第十五章 運氣第七十二章 率性而爲第四十八章 此間節操第七章 又是小道消息第三十八章 二代少年第六章 河中風雪第七十四章 要敢想第十八章 經驗和總結經驗第七十二章 留沔州第九十八章 朝野“合流”第二十五章 籌謀第十四章 盛情難卻第二十章 另類富庶第七十三章 憑本事吃飯第六十七章 老幹部(第四更)第二十三章 再起高樓第二十四章 不同凡響第六十二章 圓桌好漢第四章 沒想到的人第六十三章 機遇第六十二章 病退第八十六章 橫行霸道第七十章 舊年緣分第十二章 振作家門第二十二章 得寸必進尺第八十六章 鐵面方能無私第八十一章 友好會談第十五章 成交第四十五章 有利可圖第六十三章 躺着中槍杜正倫第五十五章 家有一老第十二章 糊里糊塗第八十六章 煩心事第七十四章 大快意第九十七章 自信第七十三章 過路費第九十七章 皇后想的有點多第二十六章 優質法寶第四十二章 賢明第九十九章 草原風物大不同第十一章 抗稅背後第三十八章 二代少年第四十七章 種什麼第十七章 來打仗的兵部尚書第六章 兩事徐王第九十章 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