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章 大顯身手

(三月一號了,新的一個月,新的開始,這個月要奮起努力,大家也都投月票助我一臂之力,雄起!)

坐在號房裡閉目養神了一會,就有人開始分考卷下來。卷子從號窗裡遞進來,捲成一個筒,外面還封着蠟。

承乾暗贊李家做事嚴謹。

取下封蠟,攤開考卷。

考試的第一場,是帖經。最簡單的一場,也是最講究基礎的一場。承乾拿到卷子,先前後看了一遍,心裡已經有了些底。李家的帖經考試與朝廷的並不相同,朝廷的帖經考試要考好幾場,每場只考一到兩經,或者是大三經或者是小三經這樣,可李家的帖經,考的內容,卻是包含了九經,甚至他剛纔還現,九經之外,論語孟子等也一樣有考到。

唐尊隋制,規定三禮三傳連同易書詩是爲九經,三禮是周禮儀禮禮記,三傳爲左傳公羊傳和穀梁傳。

但李家的帖經考試,卻不侷限於這九經。不但一場帖經考試,把九經都囊括在內,而且還考孝經論語孟子等儒家經典。

這就有點難了。

這個時代,讀書不易,尤其是在李改良造紙術,明雕版印刷術之前,書,那可是很珍貴的。只有那些士家大族,纔會有許多藏書。普通人想讀書,很難,得去借書,抄書。還可能抄錯書,借到有錯誤的書。

要抄一本書很費時費力,而且借書難。就算是一些士族,都不敢說有全套的九經,更別說那些九經的註釋書籍,要想把儒家經典都讀過學會,非常難得。

因此,很多讀書人那個時候,多是專攻一本經,或者讀兩本三經,那種所有經典都通讀精讀研究通透的人,很少。

能研究一兩本通透的,都能算是大儒了。

承乾年紀雖輕,但讀書的條件是極好的,打小開始讀書。不但擁有各種精準的經典藏本,而且各種各樣前代大賢們留下的註釋本也都讀了不少,他還有那些當代大儒們做他的老師,親自給他講解呢。

再兼之,自武德字典和貞觀詞典出現之後,現在人讀書起來,要容易的多,有的時候自學也是一種途徑,而不會只讀書而不知甚解了。

對於不少考生來說,李家的這個帖經考試非常難,許多題目他們都不會。畢竟來參加李家考試的,都是那些想去趙國公領的讀書人,而願意離開中原去邊疆的,基本上都很少有那些名門大族的子弟,多是些寒門庶子,或者是一些出身不好,什麼奸生子婢生子或者犯官之後這些。

許多人的文采,也就是粗通些文墨,能寫寫算算。真正說有大才的,還是極少的。

不少人看着這些題目,都有些難倒了。

不過這些題目沒有難倒太子承乾。

他倒覺得這些題目出的很有意思,各個經典都囊括到了,尤其難得的還是出的這些題,都是各經典的要義之處。

他拿着試卷也不急着做,繼續又看了幾遍。

然後放下卷子,閉上眼睛,開始沉思。

大約半盞茶的時間過後,承乾睜開眼睛,然後臉上帶着微笑,開始往硯臺裡倒水,再拿起墨條開始慢慢研磨。

墨磨得濃黑亮,他拿起一支泡好的毛筆,蘸墨,開始答題。

帖經最簡單,只要是讀過出的題,那麼填空真不是什麼難題。

一道道題答下來,一氣呵成。

等到最後一題答完,承乾現,總共一百道題,自己只用了不到小半個時辰。再前後檢查一遍,確認無誤之後,承乾扳動了自己面前的一個扳手。

這是一個小機關,扳動之後,他號房窗口就會舉起一個牌子。

考場的人員看到牌子,就過來收卷。

因爲今天太子在場中,因此大管家和其它諸位管事,都親自趕了過來。整個考場裡,只有大管事和那位考場管事知道太子的身份,大家還奇怪今天大管家怎麼還親自坐鎮監考。

李管家早記住了太子承乾的考號和號棚,看到太子第一個交卷,有些驚訝。

卷子收上來,管家先看了幾眼,不過他只是粗通文墨,對於經義這些根本不太懂,看了幾眼,也只看出來卷面整潔,字寫的很好,其餘對錯這些就不知道了。

那邊已經有人過來,開始把承乾的卷子糊名。

李管家想要給太子的試卷上做個記號,可又有些猶豫不定。他擔心,萬一糊名了,到時閱卷的時候,沒有人知道這是太子的卷子,萬一給出個低分差評,那豈不是讓太子非常沒面子。

但這麼多人看着,他也不好公然做記號,這是違背規矩的。若他做記號,大家肯定要問原因,總不能告訴大家,太子殿下,眼下就在我們的考場號房裡面考試呢。

最後,李管家還是打消了給太子做記號的想法。

李家監督的人中,就有文才不錯的人。

對於這麼快就有人交卷,那幾位也是有些好奇,等那邊按規矩糊好名後,他們就拿起卷子看起來。

“這筆字很好。”

“嗯,這好像還是新張體啊。”

“這新張體怎麼感覺深得相國的真傳啊。”

當今天子喜愛飛白,許多官員士子也紛紛研習飛白書法,到哪都能看到飛白字體。可現在卻有一個讀書人用的是相國的新張體,而且這字還深得新張體的真髓,這可就讓人驚訝了。

字寫的好,卷面也非常整潔。

再細看,一道道題,都答的非常準確。

“一字不錯!”

“沒看到有錯漏之處。”

“我們的試卷可是包涵了十三本儒家經典,這位士子居然全都涉獵,而且一題不差,真正大才啊。”

“了得,要不是規矩所限,真想現在就請這位才子出來一睹真容,與他好好談論一翻經義。”

李大管家聽着家裡的那幾位供奉門客們在談論着太子的試卷,全都是稱讚之語,心裡也莫名的開心。

想不到,太子殿下年紀輕輕,這讀書功力卻已經如此了得。這幾位門客,那也都是各地方上有名的儒士了,要不是相國也是一代文宗大豪,他們都不肯輕易出山,更別說到李府做門客了。

他們來,那是衝着李相的文名,過來交流拜訪的。

現在他們開口一致稱讚太子的名採,那肯定是沒有錯的了。

那邊號房裡。

承乾卷子已經交上去了,但他卻還不能出去。李家這次考試規矩很嚴,要一口氣考完三天九場,才能出去。

現在就算交了捲了,那也還得在號房裡呆着,還不能大聲喧譁什麼的。

肚子一陣響,承乾才意識到自己餓了。

不過這難不到他,雖然他是堂堂太子殿下,可與一般的太子不同,他生於深宮之中,卻並不完全是長於婦人之手。

跟着李那麼久,不但成了一個標準的吃貨,而且也跟李學了不少做飯的本事。但凡能吃的人,一般也都比較能動手做。

掃了下號房。

有一個小爐子,還有一小筐炭。

爐子是生好的,裡面還有火。鍋和蒸籠都有,還有現成的冷饅頭凍包子,也有面粉和現在的掛麪。另一邊有幾顆鹹菜,還有兩條鹹魚,一塊臘肉。

油鹽醬醋都有。

準備的還是挺齊全的。

承乾先從旁邊的水桶裡打了點水,洗乾淨手,然後纔看着這些傢伙,盤算着這第一餐吃什麼。

肚子有點餓,也就懶得做麻煩的,先煮碗掛麪吧。

這面一看就是李家掛麪坊出產的,李家的這面可是很有名氣的,做出來的掛麪一根根很細,可中間卻還是空的,他們把其中最上好的部份面進貢營裡,稱爲龍鬚麪。其它的麪條,則拿來售賣,稱爲長壽麪。

因爲這種麪條做好後是掛起來拉伸,因此也稱爲掛麪。

掛麪算的上是精細的食物了,一般人吃不上,這面出來後,挺受那些有錢人喜歡的,尤其是那些客商們。

出門在外,沒太多時間揉麪面什麼的,帶着掛麪方便的很,水一燒開,抽一把掛麪往水裡一下,敲兩個雞蛋或者扔點青菜,添點油擱點醬放點姜蒜末蔥花,一碗又香又好吃的掛麪就好了。

李家還有一種面更了得,用油炸過的麪條,號稱方便麪。

只要水燒開,麪餅放裡一泡就能吃了,都不用費心煮,而且這方便麪味道還特別香,配上李家的佐料小包,那真是香飄十里。

承乾洗了鍋,架鍋上爐燒水,然後切了點臘肉,切成小丁。又拿了顆白菜,剝了幾片菜葉,切成絲。

沒有蔥薑蒜這些,承乾也就不挑剔了。

待水燒開,先下了臘肉煮一下,等這湯變濃了點,他才抓着掛麪下鍋。看好火候,掛麪浮起來,承乾就把白菜絲下鍋,攪拌幾下,加鹽,然後放點醬。

起鍋,裝碗。

一碗熱氣騰騰的掛麪就已經裝碗,香氣撲鼻。

坐在狹小的號房裡面,獨自一人吃着掛麪,承乾覺得這面別有一番滋味。

一碗掛麪呼哧哧一會功夫就見了底,剩下大半碗飄着油花的麪湯,承乾端起大碗直接就一口氣喝乾了。

放下碗,承乾抹了把嘴,不由的感嘆,掛麪吃了許多回,各種佐料的都吃過了,可感覺都不如今天這碗掛麪好吃。

吃飽了,拍拍肚子,承乾突然覺得有點無聊了,下一場考試,還得起碼一個時辰以後呢。

第832章 君臣鬥毆第498章 天子鏡第1017章 擁兵自重第1295章 大換封第300章 北伐大元帥第1596章 我來,我見,我征服第1576章 鴉片戰爭第799章 裂土分茅第727章 家祭第722章 天王第1351章 國公府第264章 暗箭第587章 長孫無忌第918章 藩王第923章 倒貼第640章 五斗米第1303章 黃袍加身第十二章 太極與鐵槍第1277章 陷阱第836章 神機營第356章 被辜負第909章 感謝墨翠黨萬賞!第1387章 瘟疫第598章 飛蝗騰達第196章 丟官第727章 秦懷玉、棉花第361章 節度使第1533章 秦瓊、李靖第380章 帶兵入京第四十二章 義薄雲天張三郎第1277章 陷阱第696章 你永遠是太子第1115章 綿裡藏針第363章 刺字第1165章 灞上白鹿vs抱月烏龍第1564章 朕的江山,不用自污真第178章 場面失控第一百二十八章 攤牌第277章 拿着雞毛當令箭第1563章 蒸汽船第573章 李世民閉嘴第642章 法不責衆第1408章 皇后第193章 樂極生悲第524章 太平郎、承平郎、夏花娘第1142章 老丐第645章 不許吐,吃下去第1332章 疑神疑鬼第1570章 太寂寞第802章 趙國第1554章 弄個天竺王噹噹第759章 兒皇帝第805章 崔鶯鶯第一百一十三章 寧民縣開國男第886章 重圍第708章 龍王的饋贈第931章 求月票!第1082章 君臣第1408章 皇后第1528章 聞腥而至第137章 記大功一件第897章第1170章 李超憑什麼第1441章 除名第1513章 第五縱隊第二十七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1242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558章 乾死侯君集第747章 李氏受降城第670章 工分第1223章 事泄第744章 撿肥皂第1359章 大決戰第578章 叫上狼崽子們第七章 子憑父貴第1563章 蒸汽船第1332章 疑神疑鬼第872章 還是太年輕第1449章 忘本第1561章 賀太平第一百五十三章 槍挑劉黑闥第1298章 交出兵權第1050章 柴紹第268章 灞上鷹碰上長安狼第376章 唐吐青海條約第582章 帝師第1067章 不速之客第1178章 防火防盜防皇帝第830章 御駕親臨第554章 做武媚孃的公公第425章 功列第一第1393章 傀儡皇帝麼第704章 木蘭舟第1327章 同姓王第三十九章 有女僕了第224章 臣超曰第1437章 始作俑者第519章 跟着我有肉吃第1247章 請陛下退位第757章 薑還是老的辣
第832章 君臣鬥毆第498章 天子鏡第1017章 擁兵自重第1295章 大換封第300章 北伐大元帥第1596章 我來,我見,我征服第1576章 鴉片戰爭第799章 裂土分茅第727章 家祭第722章 天王第1351章 國公府第264章 暗箭第587章 長孫無忌第918章 藩王第923章 倒貼第640章 五斗米第1303章 黃袍加身第十二章 太極與鐵槍第1277章 陷阱第836章 神機營第356章 被辜負第909章 感謝墨翠黨萬賞!第1387章 瘟疫第598章 飛蝗騰達第196章 丟官第727章 秦懷玉、棉花第361章 節度使第1533章 秦瓊、李靖第380章 帶兵入京第四十二章 義薄雲天張三郎第1277章 陷阱第696章 你永遠是太子第1115章 綿裡藏針第363章 刺字第1165章 灞上白鹿vs抱月烏龍第1564章 朕的江山,不用自污真第178章 場面失控第一百二十八章 攤牌第277章 拿着雞毛當令箭第1563章 蒸汽船第573章 李世民閉嘴第642章 法不責衆第1408章 皇后第193章 樂極生悲第524章 太平郎、承平郎、夏花娘第1142章 老丐第645章 不許吐,吃下去第1332章 疑神疑鬼第1570章 太寂寞第802章 趙國第1554章 弄個天竺王噹噹第759章 兒皇帝第805章 崔鶯鶯第一百一十三章 寧民縣開國男第886章 重圍第708章 龍王的饋贈第931章 求月票!第1082章 君臣第1408章 皇后第1528章 聞腥而至第137章 記大功一件第897章第1170章 李超憑什麼第1441章 除名第1513章 第五縱隊第二十七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1242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558章 乾死侯君集第747章 李氏受降城第670章 工分第1223章 事泄第744章 撿肥皂第1359章 大決戰第578章 叫上狼崽子們第七章 子憑父貴第1563章 蒸汽船第1332章 疑神疑鬼第872章 還是太年輕第1449章 忘本第1561章 賀太平第一百五十三章 槍挑劉黑闥第1298章 交出兵權第1050章 柴紹第268章 灞上鷹碰上長安狼第376章 唐吐青海條約第582章 帝師第1067章 不速之客第1178章 防火防盜防皇帝第830章 御駕親臨第554章 做武媚孃的公公第425章 功列第一第1393章 傀儡皇帝麼第704章 木蘭舟第1327章 同姓王第三十九章 有女僕了第224章 臣超曰第1437章 始作俑者第519章 跟着我有肉吃第1247章 請陛下退位第757章 薑還是老的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