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的米價上漲的有些離譜。
原本都已經降到鬥米五十文的價格,可轉眼間,自江淮叛亂、突厥南侵消息傳開還不到半月的時間,粳米每鬥已經突破了百文,直接翻了一倍。
原來平穩的市場物價,又變的無序動盪。
這不但對於長安城裡需要買糧吃的百姓來說是個災難,對於做生意的張來說,也是個討厭的事情。物價動盪,人心不安,這生意也不好做了。
還好張早預料到了這輪的糧價上漲,早安排了人去買糧。在糧價瘋漲一倍之前,張家已經買了不少糧食回來,囤積了起碼三千石糧。
張府上下一百來口人,這三千石糧都夠張家吃上四五年的了。
張家的幾家作坊,也都提前採購了不少糧食,都儲備了差不多半年的糧食。起碼,能堅持到夏收了。有了這些糧食,張倒是不太心慌。
現在長安城裡常平倉早不放糧了,各糧店每天也只早上賣半天糧,然後就早早關門了。他們都想着等糧價再一路上漲,許多糧商都等着再之前陪進去的再賺回來。
若是張家和幾個作坊沒迅的搶購了一批糧,幾大作坊加起來都有四五千人,要是沒糧,都只能放假停產了。
酒坊還有一批之前採購的糧食,除了高粱外,米麥等也有幾千石。張第一時間下令,把這些糧食封存起來,酒坊除了釀造高粱酒外,不再用其它糧食釀酒。
孫伏伽從長安回來,帶回來不好的消息。
“吐谷渾犯我邊境,襲擊芳州,芳州刺史房當樹逃奔鬆州,吐谷渾軍再襲洮、泯二州。”
張聽了這消息,也不由的皺眉。
吐谷渾本是遼東鮮卑慕容部的一支,從西晉至唐,已經立國三百餘年,位於祁連山脈和黃河上游谷地的一個汗國。
大致地盤主是青海一帶。
統治了今青海、甘南和四川西北地區的羌、氐部落。
隋朝之時,下嫁公主和親,楊廣後來出兵滅吐谷渾,曾將吐谷渾之地置四郡,納入隋疆土。不過隋亂之後,吐谷渾復國,又恢復了其舊地。
吐谷渾的汗庭伏俟城,就在青海湖邊。
在中原南北朝時期,吐谷渾也曾一度強盛,佔有金城、隴西,還擁有沙州,另外還在清水川等地擁有數座大城。
那時不論是北朝還是南朝,都要加封拉攏吐谷渾。
到隋朝時,隋朝兩次大舉征討吐谷渾,在吐谷渾地區設河源、西海、鄯善、且末4郡。
隋末,吐谷渾漸復故地。
此時的吐谷渾汗是伏允,伏元是誇呂之子,世伏之弟。當年世伏曾娶隋朝光化公主爲妻,後來伏允繼位,照風俗,仍以光化公主爲妻。
也許是因爲跟突厥可汗一樣都是隋朝女婿,因此吐谷渾也一直跟唐朝過不去。每年總要來打唐朝的秋風,搶點人口牛羊什麼的。
但這一次,不是小打小鬧,他們搞了大新聞。
趁着大唐江淮內亂,北邊突厥入寇的內憂外患之下,伏允聽從了妻子的勸說,召集部落兵馬,連搶了大唐三個州。
芳州在羌水河邊,後來改稱疊州。而洮州和泯州,都在芳州北面,位於洮水河邊。
吐谷渾兵馬往北,就是蘭州,往東就是渭州隴西了,再往東就是秦州,那裡就是關中的西面重要門戶大震關,當年三國之時,這裡就是魏蜀對壘之地,諸葛亮和司馬懿遙相對峙。
中唐之時,吐蕃興起,唐軍也是以這裡爲防禦吐蕃的要地。
吐蕃人連下芳、洮、泯三州,可以說極大的威脅到了關中。
若是讓吐谷渾再往北攻佔蘭州,那大唐在隴右的諸州就會被切斷,到時西北有朔方的樑師都,西南的吐谷渾,朝廷的隴右涼、甘、肅等州就要被阻斷了。
“這些吐谷渾人,是趁火打劫啊!”張嘆氣道。
太極宮。
李淵臉沉如水,揹着雙手在殿中不停的踱步。
“秦王怎麼還沒有來,再去催!”
李世民大步趕到。
李淵看到李世民長鬆口氣,“二郎,吐谷渾趁火打劫,連奪我隴右三州,現在軍情如火,隴右形勢危急。”
這次爲了對付突厥人和江淮的叛軍,關中精銳抽調一空,甚至還招募了大批平民爲募兵隨徵。
現在整個長安,空虛無比。
就連隴右的兵,也大都抽調給了羅藝,讓他去防守樑師都。也正因此,吐谷渾人突然殺到,三州毫無抵抗之力。
李淵現在最擔心的就是吐谷渾人和會樑師都及突厥人聯手,萬一他們聯手,把蘭州攻破,到時就算不進攻蕭關,可涼、甘、肅諸州也危險了。
而且萬一他們西進,朝廷手裡沒多少兵可調啊。
“陛下,吐谷渾狼子野心,趁火打劫,兒臣請旨領兵拒吐谷渾入犯!”
“長安只有兩萬之兵,無兵可調。”李淵無奈,這兩萬兵算是最後的力量,萬一李世民帶去了沒打贏,那關中就真的空虛了。
裴寂出奏。
“陛下,臣以爲眼下南北兩邊開戰,此時不宜再與吐谷渾作戰。三線用兵,朝廷無力應付。不如派一使者,暫時安撫吐谷渾,可以給他們一些錢帛,以讓他們撤兵。”
李世民反對,“吐谷渾這是趁火打劫,我們這個時候求和,只會讓他們更認爲我們好欺,他們的胃口只會更大。”
“不妨答應伏允,大唐願意送一位公主和親!”
李世民大怒,“這是恥辱!喪權辱國!”
“一時忍辱負重,那是爲了大局。眼下關中無兵,如何與吐谷渾交戰。若敗,到時關中空虛,如何守衛京師。一旦關中有險,到時北方大軍也必然軍心不穩,又如何抵禦突厥?陛下,眼下亂不得,一亂就天下皆亂啊!”
李世民咬牙,一下子跪在李淵面前。
“父皇,兒臣願立軍令狀,一定能擊退吐谷渾,守京畿安全!”
“二郎,你真有必勝把握?”
“只要陛下給我兩萬兵馬,我定能擊退吐谷渾!願以性命擔保!”
李淵搖了搖頭。
“長安只要兩萬兵馬,我不能全部給你,最多隻能給你一萬!”
“那兒臣要求募兵,願從軍者,帶一同前往!”
裴寂等大臣都在苦勸李淵,莫信秦王,如此賭博,太險。
不過李淵最終還是選擇相信李世民,次子在戰場上,鮮有敗績。眼下這個時候,他也擔憂吐谷渾根本不會同意求和。
“擬旨,加秦王爲隴右道行軍元帥,率兵征討吐谷渾!”
“二郎啊,一定要小心謹慎,不求你擊敗吐谷渾,只要能擋住吐谷渾攻勢就好!”
“兒臣定不負使命!”李世民興奮的道。
終於,他還是得到了統兵出征的機會,終於不用呆在長安城黴爛了。
但是,只有一萬兵馬,如何擊敗吐谷渾?尤其是他原來的麾下大將,幾乎都盡調去了太子麾下。
現在能用者,也僅侯君集、張亮、張公謹、劉師立、公孫武達等一羣車騎將軍級別的低級武將而已。
回到秦王府,李世民立即召來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等人,開始調兵遣將。
“立即貼出募兵榜文,願意從軍者,不限身份,不論是工商子弟,還是部曲奴婢,只要願意從軍,且年青健壯,都可以。錄中者,每人先五千文賞錢!”
李世民也是豁出去了,募一個兵給五貫。
“募多少?”
“我們只招募三天,能募多少就募多少!三天之後,率兵出京。”
“三天時間,只怕募集不了多少人。”
“管不了這麼多了。對了,派人去把張家溝,把張三給帶來,還有他那幾個工坊裡,起碼有四五千工人,從中選三千人帶來。”
房玄齡皺了皺眉頭,“殿下,張三郎是太子的人,而且他的作坊裡的工人,多數都是十多歲的少年!”
“國難當頭,大戰在即,沒有什麼太子的人秦王的人,他們都是大唐的人。張文遠是大唐的官,他有義務隨本王出征,爲國效力。至於他作坊裡的那些少年,我知道都是少年學徒,可也有不少是過了十六歲的少年。年過十六,已經是健壯小夥了。如今特殊時期,他們也要爲國效力。”
“君集,你拿本王的寶劍去,若是張不肯來,就提了他的人頭來!”李世民狠聲道。
“遵命!”侯君集捧了李世民的寶劍,出府而去。
張家溝。
張正在客廳裡陪着一個客人,趙四娘。趙四娘戴着面紗,可如此也摭不住她半邊臉都腫着的事實。
原來如今糧價大漲,趙家父子就覺得他們之前糧食賣給張賣虧了。如今不賣,現在已經漲了一倍,還能繼續漲,說不定他們還能把之前虧的再賺回來。如果糧食還在手上,就這些天,他們那些糧食就已經升值幾千貫了。
趙四孃的哥哥逼着她來找張,讓張把糧食還給他們,或者彌補差價。他開價要五千貫,趙四娘不肯,他哥就打了她。
“你現在來,是打算要我把那批糧食還給趙家,還是讓我補給你們五千貫錢?”張挺平靜的問趙四娘。
“三郎你誤會我了,我只是在那個家裡呆不下去了。當初你收糧時,是幫趙家,這大家都清楚,我絕做不出現在再讓你補錢的事情,沒有這樣的買賣。我只是在那裡呆不下去了,也沒其它地方可去,想在你家借住一段時間。”
“當然沒有問題,秋月,去把十三娘請來,說四娘來了。”
“四娘,你就放心在這裡住,想住多久就住多久,若是你那兄長敢來我這裡撒潑,我會給他點教訓的。”張安慰着趙四娘道。
他真沒料到,世界上還會有趙大郎那樣的奇葩。
侯君集突然闖了進來。
“張三郎,秦王教!”
張看着熟悉的侯君集,卻怎麼都有點聽不明白他的話。
李世民派侯君集跑到張家溝來傳秦王教,這是搞毛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