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狗大戶

朝廷新頒佈了一條詔令。

凡天下人戶,量其資產,定爲九等,三年一覆。

戶分等級,這也是自北朝起就開始的,按照家庭資產把戶分爲九個等級。朝廷的許多政策都是按這個等級來執行的,比如西魏開始的府兵制,一開始就是隻從中等以上富戶中選取。

就連差科,也就是瑤役也是戶等有關,朝廷有法令差科先富強後貧弱,先多丁後少丁。

總之,這年頭評上了上等戶,絕不是什麼值得炫耀稱讚的事情,相反,上等戶,意味着得多承擔許多責任。

張家剛被官府評爲了上等戶,還是九等中的上上戶。

評戶等,是計算資產,部曲、奴婢、牲畜、田地、房屋、菜園、車馬等,全都要算進去的。地方官府跟覈查戶籍一樣,每三年就要更新一次,縣州省都要存檔,尚書省的民部更是要存檔九比,也就是二十七年之久。

張家現在身家很厚,非常豐厚了。光是田地,就有一千三百多畝,另外還有林塘溝坡一千二百畝,房宅好幾處,奴婢都有十個。牛馬更是有二百多頭,標準的大戶人家。

縣令頭天給張家定了上上戶,第二天就給張家派了一張單子。

繳稅,地稅。

每畝納糧二升,外加五石。

看着這張單子,張非常的憂傷和蛋疼,唐朝人怎麼這樣,怎麼專挑有錢人欺負?上次弄什麼戰爭稅和募捐,張就被抽了一百多貫的血。如今定個上上戶,又要出一大筆血。

張家現在一千三百多畝地,畝納二升,這就是二十六石多,外還要加個五石,總共要出三十一石多糧。

這個糧還是不能免的,哪怕老爹是府兵,還是軍官,本是不課戶,可這筆糧卻少不得。

這筆糧,其實不算皇糧。俗稱地稅,其實正式名稱叫做義倉糧。

義倉,是在隋朝開皇年間創立。義倉的本意是由國家組織,以賑災自助爲目的民間儲備。

朝廷讓地方百姓每年秋按照戶等不同納糧,交給官府,存在義倉之中,以備災荒之年。待災荒之時,再由朝廷開義倉救濟災民。

本質上,這義倉的設立初衷是很好的。

但義倉雖是百姓自己納的糧,但真到了災年時,卻也不是能隨意開倉的。還得請示朝廷得到允許之後,才能開倉。而且納糧多的,也不是就能分的多。

到了唐朝,李家也開始於各地設立義倉,章程跟隋朝時差不多。

納糧標準是畝納兩升,然後還要按戶等,那些上等戶以及商賈等還要多納一些。

張得納二十多石,算起來畝納兩升半,相當於張家地租收入的二十分之一了。不同於租庸調這個國稅,義倉糧算的上是地稅,免課戶也免不了,府兵軍官都不能免。

二十來石糧,對於現在的張來說,倒不是一個什麼很大的負擔。但張就是不喜歡這種胡亂加派,說好的唐朝賦稅低呢。

這義倉糧還每年都得交,年年不能少,按田畝來收,還要加個戶等徵收,肝疼。

不過該交還是得交,這年頭,不管是鄉下地主還是城中的富商,那都是胳膊擰不過朝廷大腿的。

好在現在糧價較低,張家自己沒糧,直接買糧交就行了。

想想張還是覺得冤,他家一千多畝地,那都是剛置辦下來的,那地裡的莊稼都還屬於前主人,要到明年夏天收穫後才正式歸他,可他現在卻得按畝交糧。

“馬賬房,現在糧價是多少了?”

張站在院外,雙手籠在狐皮袖筒裡,脖子上圍着狐皮圍脖,頭上還戴着狐皮帽子,十足的地主老財樣。

“回東家,最近糧價倒還穩固,如今基本上是粳米一斗八十文左右,麥價相當,粟米則是一斗五十五文。”

張點了點頭,今年長安的糧價也算是大跳水了,從最高峰的鬥米五百,跌到了現在的鬥米八十,不知道多少囤糧的奸商破產。

張自己也都栽了個大跟頭,前期收購的那五百多石粟,直接就虧損了兩千多貫,之前賣麪點那點錢差不多都填這窟窿了。

算一算,這次交二十多石糧,張等於又沒了一萬多錢。

現在張是一個負翁,上次買趙家的地把家裡積蓄都花光了,然後這些天接着是買牛買溝坡還有建房子蓋作坊等,花錢如流水。

買溝坡花了一千貫,買牛花了差不多三千貫。

修窖蓋作坊弄店面這些,前後又要支出近千貫。

馬周很盡職的提醒過張,張家早已經赤字了。

說來赤字還是張教馬周的一個記賬方式,用紅色墨汁來記錄負債。

張家已經赤字五千來貫錢了。

要不是張厚着臉皮去了趟秦家借了點錢,張家的新窯和作坊等都要停工了。

負債五千多貫錢的張,現在對於付賬非常敏感。

“東家,社倉那邊也催着納糧呢,咱們哪天把糧送去?”

張聽着眉頭緊皺,這都什麼玩意。

隋朝的時候,義倉也叫社倉,義倉社倉都是一樣東西。可到了唐朝,義倉之外,又有了社倉。義倉是由官府管理百姓納糧,而社倉也是百姓納糧,不過卻是鄉里自己管理的一個以備救災的儲備糧倉。

或者是因爲隋時,那些義倉沒能很好的起到救災作用,因此百姓們都情願再納點糧建個倉庫,這樣萬一遇災,也能立馬就可以開倉,而不用如義倉那樣苦苦等待。

社倉基本上是一鄉一倉,由鄉里民望高的地主鄉紳之類主持。

義倉是畝納兩升,而社倉是畝納一升。

另外,大戶也要多納。

張現在對於唐朝的許多制度都看不順眼,比如在唐朝大戶好像特別受歧視。

大唐朝廷是皇權不下縣,縣下有鄉里村三級基層,可有鄉卻沒鄉長,只有五個里正輪流當值主持。不但沒鄉官,連鄉政府鄉公所這樣的衙門也沒,當值的里正都是到縣衙裡去聽差,負責協助縣裡處置本鄉事務,徵賦捕賊甚至是訴訟,這些都要參與。

但是什麼公共服務,卻是沒有的。

教育醫療衛生交通等等,想都別想。

想修路,朝廷不會拔錢,想辦學校,朝廷也不會拔錢,更別說其它的什麼了。

在了鄉里,地方的大族宗氏,那些鄉紳地主,就成了天了。

這個天也不全是權力,更多的是義務。

鄉里要修個路,沒錢,怎麼辦,百姓各家出勞力,然後大戶們出錢。要修個橋,也是一樣,找大戶募捐。

要修個學校,一樣還得找大戶。

甚至百姓平時有個糾紛,也很少直接找到縣衙去,還是找大戶主持。

鄉民們遇急用錢,依然是找大戶借錢。

反正這年頭,鄉里的大戶,簡直就是全能的,既是法官也是銀行家。

你要是大方點,有求必應,那麼能得一個好善樂施,仁厚的名聲。你若是不肯出力,那你就是爲富不仁。

這年頭,當一個地主也好難啊。

義倉剛出完了二十多石糧,社倉又得出十五石。

而且里正村正和那些地主鄉民們還一致請求張來出任社倉的新倉管,前任倉管犯病不能理事。

對於什麼社倉倉管的位置,張一點興趣也沒有。管着個糧倉,又沒工資又沒好處的,有什麼意思,還得費心巴力的。若是糧食出現了黴壞,被老鼠被盜賊偷了,還得承擔責任,幹好了大家也不會有什麼讚揚。

可偏偏還不容拒絕,大家都說張三郎年青聰明,把張家打理的紅紅火火的,若是把社倉交給張管理,肯定能管好,而且大家也都放心。

馬周笑着道,“如今灞上誰人不知道張三郎啊,人人稱讚你是義薄雲天,有求必應呢。”

張哭笑不得,“這可不是啥好名聲,這名聲傳出去,以後我想做個壞人都難了,哎。”

“那東家是接受還是拒絕做這社倉倉管啊。”

“接,我能不接嘛,衆望所期啊。”張哈了口氣,下雪天不冷化雪天冷,這天陰沉沉的也沒有個太陽,哈氣成霜,穿再多都覺得渾身冰寒。

“我想好了,既然大家都要求我做這個倉管,那我就接。不過嘛,我也是很忙的,具體的事情嘛,我想好了,以後就由馬賬房你來管理,反正社倉裡也就兩三千石糧食而已,平時又沒有什麼進出,你兼管一下就好。具體的看護這些,也是有安排村民們輪流看守的。”

既然推不掉,張也不推了,但張好歹也是坐擁千畝田地的地主,怎麼可能事事親爲。自己還是有手下的嘛,馬周就很合適,讓他順帶兼管一下就好了。

“哎喲,這個天好冷,我還是回屋裡炕上貓着去了。”

張籠着手回了屋,留下馬週一人站在寒風中凌亂。這東家,也太不講理了,欺負老實人啊,我一人管着張家所有的賬,既管賬,還管錢,現在還要讓我兼管社倉,太不講理了。

“東家,我要求加薪水!”

張頭也沒回,“這個要求可以考慮,你先做,要是做的好,我會考慮的。”

推薦:《明末開封一秀才》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爲何?他是穿越戶!(未完待續。)

第131章 救一半第1136章 征服第897章第359章 分紅第786章 鐵血宰相李文遠第475章 突厥人都慫了嗎?第341章 小別勝新婚第698章 報復李超第1374章 國務卿第831章 和太子的約定第444章 長安有個李青天第1437章 始作俑者第290章 不愛紅妝愛武裝第五十一章 逃之夭夭第96章第657章 中秋第805章 崔鶯鶯第477章 二把手第718章 你就收了她吧第1144章 宋青書第1141章 迷妹第1260章 瘋王第629章 小姐姐第1129章 月黑殺人夜第1120章 鯨吞虎噬第1514章 保守第768章 火候第四十六章 授田第286章 栽桑種茶第916章 感謝墨翠黨盟主萬賞!第1250章 立晉王治爲太子第1009章 刀刀見血第二十二章 擴產第904章第774章 白日夢第356章 被辜負第145章 給你一個任務第1471章 剪羊毛第1369章 出手第1241章 不見硝煙的戰場第1237章 我們也反了!第216章 榮譽院士第179章 東宮衛士開路第五十六章 把生米煮成熟飯第1076章 播種第753章 掌心雷第493章 不如相忘於江湖第1439章 不乾淨第1525章 朕也不想殺承乾第82章 管家、賬房第485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489章 叔父第462章 有生擒李超者,封開國侯第943章 第六更送上,求票!第641章 衆怒第九十一章 秦王第1570章 太寂寞第617章 三把火第897章第1272章 山頭第1313章 元寶第1387章 瘟疫第1491章 太子妃第466章 打土豪分田地第494章 擁有一口大唐鐵鍋,是所有突厥人的夢想第320章 待我君臨天下,許你世代榮華!第520章 生男還是生女第401章 要搞就搞個大的第1087章 漢京第1375章 向張超宣戰第223章 見證奇蹟的時候到了第1288章 組閣第1520章 二世第817章 承乾第1437章 始作俑者第1167章 割裂第1538章 三天三夜第470章 兩稅第一百零四章 馬子第898章第836章 神機營第722章 天王第1301章 私奔第1030章 廢帝第1538章 三天三夜第1568章 *******第1134章 晉王李治第六十六章 春風得意馬蹄疾第589章 火燒李家第247章 壓歲錢、采薇第1322章 二十年後第1075章 好漢不提當年勇第935章第1506章 強權即是公理第1064章 小辣椒第四十五章 五虎第819章 朕也想試試第753章 掌心雷第1235章 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槍挑劉黑闥
第131章 救一半第1136章 征服第897章第359章 分紅第786章 鐵血宰相李文遠第475章 突厥人都慫了嗎?第341章 小別勝新婚第698章 報復李超第1374章 國務卿第831章 和太子的約定第444章 長安有個李青天第1437章 始作俑者第290章 不愛紅妝愛武裝第五十一章 逃之夭夭第96章第657章 中秋第805章 崔鶯鶯第477章 二把手第718章 你就收了她吧第1144章 宋青書第1141章 迷妹第1260章 瘋王第629章 小姐姐第1129章 月黑殺人夜第1120章 鯨吞虎噬第1514章 保守第768章 火候第四十六章 授田第286章 栽桑種茶第916章 感謝墨翠黨盟主萬賞!第1250章 立晉王治爲太子第1009章 刀刀見血第二十二章 擴產第904章第774章 白日夢第356章 被辜負第145章 給你一個任務第1471章 剪羊毛第1369章 出手第1241章 不見硝煙的戰場第1237章 我們也反了!第216章 榮譽院士第179章 東宮衛士開路第五十六章 把生米煮成熟飯第1076章 播種第753章 掌心雷第493章 不如相忘於江湖第1439章 不乾淨第1525章 朕也不想殺承乾第82章 管家、賬房第485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489章 叔父第462章 有生擒李超者,封開國侯第943章 第六更送上,求票!第641章 衆怒第九十一章 秦王第1570章 太寂寞第617章 三把火第897章第1272章 山頭第1313章 元寶第1387章 瘟疫第1491章 太子妃第466章 打土豪分田地第494章 擁有一口大唐鐵鍋,是所有突厥人的夢想第320章 待我君臨天下,許你世代榮華!第520章 生男還是生女第401章 要搞就搞個大的第1087章 漢京第1375章 向張超宣戰第223章 見證奇蹟的時候到了第1288章 組閣第1520章 二世第817章 承乾第1437章 始作俑者第1167章 割裂第1538章 三天三夜第470章 兩稅第一百零四章 馬子第898章第836章 神機營第722章 天王第1301章 私奔第1030章 廢帝第1538章 三天三夜第1568章 *******第1134章 晉王李治第六十六章 春風得意馬蹄疾第589章 火燒李家第247章 壓歲錢、采薇第1322章 二十年後第1075章 好漢不提當年勇第935章第1506章 強權即是公理第1064章 小辣椒第四十五章 五虎第819章 朕也想試試第753章 掌心雷第1235章 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槍挑劉黑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