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伴君如伴虎

張對於房玄齡半夜來訪,有些意外。

面對着房玄齡問起的關於朝廷要裁掉四個行臺,將大唐劃分十五道,並派御史任觀察使巡視地方一事,他是一臉茫然。

“我雖然起復,但到現在還沒有去過東宮呢。房叔你半夜就跑來問我這個?”

張打量了房玄齡一會,看出了點究竟。很明顯,房玄齡冒着風險來見面接頭,卻只談這個,估計是李世民對他起了疑心。

真是躺着也中槍。

幸好自己曾經跟李世民那般表白,還說出了那些大逆不道的預言。不然,張估計李世民真會認定太子那奏章,是出自他的主意了。哎,自己當初都跟李世民如此表忠心,甚至還說出那番危險的話,就是給李世民把柄啊,投名狀都給李世民了,可他居然還總是疑神疑鬼的。

“秦王沒有不信你的意思,只是這事情對秦王確實影響極大。一旦陝東道大行臺被撤,那殿下可就連塊根基之地都沒有了。”唐朝此時,不論是親王還是郡王,都沒有分封。這方面,李淵估計是受了隋朝時的影響。

隋朝時,楊堅只有五個兒子,還都是皇后所出一母同胞。楊堅雖沒有直接封太子以外四王封國,但卻都授了大總管之職,每人統轄着數十州之地,幾個親王都是長期鎮守一地,不是封國卻經營的更勝封國。

後來漢王楊諒還起兵造楊廣的反,半個關東都反了。

李淵稱帝也有數年了,雖然大封諸王,但卻一個的封國都沒封過,僅有食邑而已。也正因此,一旦朝廷把陝東道大行臺撤了,那李世民就只能呆在京城當他的天策上將了。

天策上將雖然位高權重,總領對外征伐,但若沒有了地盤,那其實跟個兵部尚書有什麼區別。

張點了點頭,換個身份考慮下,若他是李世民,估計也會急的跳腳,甚至失去理智。李世民現在是有爭奪太子之意的,甚至就是以洛陽爲根基,在積聚實力。可現在太子一道奏摺,就要撤掉大行臺,那李世民可就等於龍困淺灘了。

歷史上,他記得陝東道大行臺是一直到了李世民當上皇帝,才撤掉的。那是因爲這個大行臺尚書令是他當過的,因此才罷撤,改置洛州都督府。

唐朝現在的行政區劃是州縣兩級。

但在戰時,還會設置行臺,甚至大行臺,管轄十幾州甚至是數十州之地的軍事民政,權柄相當的大。

而除了行臺之外,還有都督府和總管府,都是帶着軍事性質的,多在邊關之地,都督府一般比較總管府級別高,類似於隋的大總管府或者中總管府,管轄十餘州或者幾州。總管府,則一般管轄數州或者一州。

但以李世民的身份,他不可能去當個大都督、都督或者總管。一但行臺撤消,就算都督府和總管府暫時不撤消,那李世民也不可能再呆在地方了。

“太子奏請裁撤四個行臺?”

“是的。”

張想了想,道,“這其實還可以搶救一下,四個行臺中東南道行臺尚書令可是吳王李伏威,這人雖然早在幾年前就歸附了大唐,但手裡地盤大,兵馬多,那是割據一方的梟雄。若是此時朝廷突然下旨要撤掉東南道行臺,相信李伏威可不會高興。”

李伏威本叫杜伏威,十幾歲開始造反,在江淮縱橫十幾年,到如今打下了很大一片地盤,整個江淮地區名義是屬於大唐,但實際上這裡是杜伏威控制的地盤,從軍隊到地方官,都是他的人。

朝廷給杜伏威封王,甚至賜姓,可關係還是很微妙的。

朝廷去年滅了夏和鄭、樑,又擊敗了劉黑闥和徐圓朗,還收服了嶺南。

李伏威的形勢可不太好,他基本上已經處於大唐的包圍圈之中了。

“殿下可以找個人,向陛下上書,請求召李伏威入朝。”

房玄齡一下子猜到了張的用意,朝廷在這個微妙的時候,突然下詔撤消東南道行臺,又要召原東南道行臺李伏威入朝,稍敏感點的人,估計都會擔心朝廷這是要對江淮動手了。

若是杜伏威不入朝,那這就是場叛亂,戰爭必然開打。說不到朝廷也早就在等這麼一個藉口了,朝廷不可能真的允許天下一統後,大唐還有一個國中之中。

而一旦打仗,到時李世民就可以找人上奏,稱裁撤行臺不合理了,甚至可以以平叛的理由,讓行臺繼續保持着。這可能會有些操作難度,但畢竟是個機會。

要不然,四個行臺真可能要撤掉了。

“李伏威會拒絕入朝嗎?”

“也許會,也許不會,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朝廷若真的撤掉東南行臺,緊接召李伏威入朝,估計到時江淮軍上下就會人心慌慌了。李伏威也許願意入朝,但他的那些手下呢,他們亂世裡征戰了十幾年,纔打下了如今這麼一片地盤,你覺得他們願意就這樣放棄嗎?若杜伏威割據一方,甚至當了皇帝,那他們這些人可就是開國功臣,從龍元佐。若杜伏威入了朝,江淮被朝廷接管,那些人絕不會比以前權位更高。”

歷史上杜伏威也是在武德四年入朝的,但他的部下馬上僞造了杜伏威的書信,聲稱杜伏威讓他們起兵反唐。

結果叛亂被平定,朝廷搜到了那僞造的杜伏威書信,可朝廷並沒有給杜伏威清白,反而以此將杜伏威免職,並籍沒其家眷,杜伏威隨後暴死長安。

大唐,就此徹底把江淮勢力清除。

“這也算是一個辦法了,你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更好的辦法?張又不是諸葛亮,哪來這麼多辦法。

“那就只能這樣了。”房玄齡起身,告辭離開。

張一人獨坐在書房,嘆氣連連。老子對李世民都掏心掏肺了,他居然還不信任我。要不是張覺得李世民能當皇帝並不是什麼偶然,他還真想一氣之下跟李建成混了。

不過想想他也沒有那麼大的本事,能讓李建成當上皇帝,還是罷了。

當臣子做屬下的,受委屈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能被猜忌,還得感到自豪呢,這說明你非常有本事。

房玄齡剛走,管家來報,魏徵又來了。

張只得打起笑臉,去迎接魏徵了。

“整點二鍋頭,再來點滷鴨掌鴨脖。”

魏徵一進來,就嚷着要吃要喝,完全把張家當成一家小吃店了。

張無奈的招來下人,讓他去廚房準備。好在張也是個吃貨,家裡人也多,平時家裡都備有不少的熟食。

很快僕人端來熟食。

一盤涼抖豬耳朵,一盤鴨掌、一盤鴨脖,還有一盤五香豆腐乾。

兩瓶二鍋頭。

“三郎啊,你家那個什麼燒刀子,不夠良心啊。”魏徵上來就自己倒酒,還不忘記找碴。

“我這可是正宗的二鍋頭。”

“不是說這個,是現在市面上賣的,灞上燒春,名字挺有意境的,喝起來跟二鍋頭差太遠了,酒下腹,肚裡跟有刀子似的,如今大家都叫燒刀子,不叫燒春。”

張笑笑,二鍋頭一斗三千,燒春一斗才三百。三十文錢一瓶的酒如何跟三百錢一瓶的酒比?

二鍋頭應當處原漿酒了,燒春只是勾兌酒,還是用鍋頭勾的,當然口感味道不一樣。那酒,喝多了會上頭,頭痛。而二鍋頭多喝點,雖然也醉人,但就會讓有那種頭痛的感覺。

“酒坊每月送你二斗二鍋頭,難道你還不夠喝?”

二斗差不多就是二十斤了,張不相信魏徵一天喝個七八兩,那他什麼也不用幹了,整天在家睡覺就好了。

“我家那四個小子也都挺好喝兩口的。”

魏徵四個兒子,叔玉叔瑜叔琬叔璘,都是年輕小夥,沒想到居然還都是酒鬼。

“文遠啊,你這也都官復原職了,太子還對你委以重任,你如今既是崇文館學士,又是崇文館副館主,小學也從秘書省搬到東宮了,馬上就要重新開學了,你這個副館長怎麼還天天呆在家呢?”

“剛搬來長安,事忙事忙。”

“再忙,也不能耽誤了正事啊。太原王可還盼着你這個傅過去呢!”

“再等幾天,我忙完了就去。”

“這可不行啊,太子今天說了,讓你明天就去東宮赴任,可不能老是這樣懶散。崇文館主李尚書八十多歲了,又還擔任禮部尚書之職,崇文館這邊沒多少精力的,得由你來主持着。”

“好吧,我明天就去。”

魏徵滿意的點頭,然後夾起塊鴨脖啃的很有味道。

“你這鴨脖不錯,又麻又辣,還香,越啃越有味道。從沒有想過,這鴨脖居然也是如此美味啊。文遠你真是有化腐朽爲神奇的本事!”

“吃貨愛吃而已。”張給自己倒了一杯酒,一抿而盡,這酒有點苦澀啊。

“三郎啊,今天呢,我還有個事情想找你幫個忙。”

“玄成兄何況說這樣的客套話,有事直說。”

“是這樣的,我家老大叔玉也不小了,這不琢磨着給他說門親嘛。”

張差點想笑,魏叔寶老大不小,哈哈,這纔是個十來歲的小屁孩好不,今年應當是十二還是十一?魏徵早年當道士,也是晃當多年,後來娶妻裴氏時,年紀已經不老小了。因此他現在四十多歲,有了四個兒子,可長子才十來歲而已。

“找點說親也是好事,不知道玄成兄看上了哪家?”

“清河崔家!”

噗,這下張真沒忍住。找誰說清不好,居然找清河崔家。

“五姓七家太傲氣啊,不好說親,唯有清河崔家倒算是好說話點的。”

張笑笑,那是,只有清河崔最不要臉,能夠把女兒婚事當成買賣來做。

“你給叔玉相中清河崔哪家的女兒了?”

“就你丈人家的十六娘。”

張看着魏徵,現他好像挺一本正經的,不像是在開玩笑,這他就有些搞不懂了。崔善福夫婦名聲都那麼臭了,魏徵居然還想跟他家聯姻?

難道給兒子娶個五姓女真的有這麼重要?

今天看了一下,現在歷史分類月票榜第十四名,一號的時候好像是二十多名,穩定上升中。那咱們就以現在十四名爲限,每上升一名,木就就加更兩章,大家看清楚了,是兩章。上個月我們最好成績是分類第六,最終是第七,沒有拿到月票獎。

沒拿到獎沒關係,我們要的就是拼勁闖勁!兄弟們,每上升一名,就加更兩章!萬賞照例加更一章,飄紅我加更兩章,盟主我加三章!(未完待續。)

第1216章 王玄策第789章 坑殺第1115章 綿裡藏針第1325章 聞風而動第1309章 還我天可汗第794章 我只認李超第366章 免死金牌第1444章 錦衣衛第246章 春聯第1059章 帝王術第895章第1100章 恩惠第445章 一門三公第455章 龍武--突然的分手第1219章 外放第931章 求月票!第1118章 太子代天巡狩第228章 到張家溝搬救兵 第三章第227章 過河卒第738章 劍履上殿第849章 皇后病重第1182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1546章 孽多侯第119章 太子妃第1559章 拉媒第1272章 山頭第1145章 學壞了第1194章 天家父子第997章 勤王軍第1322章 二十年後第1354章 天子血詔第1042章 同室操戈第635章 丹江口第854章 兩隻狐狸的合作第891章 千里救夫第792章 借刀殺人第239章 嚴懲不貸第816章第654章 撒撇第527章 不能慣着皇帝的臭毛病第1389章 張氏盟友第1213章 武裝起來第227章 過河卒第1460章 李世民第1148章 御口欽定第1390章 堡壘最易從內部攻破第 1413章 太子掛帥第294章 皇帝扶犁、張三牽牛第七十一章 拉起隊伍第216章 榮譽院士第407章 反攻倒算第753章 掌心雷第215章 東宮四大天王第823章 李太尉第1447章 皇恩浩蕩第1504章 雙頭鷹第1337章 殺無赦第1433章 十王第783章 一個也別想跑第256章 張體第1475章 牛魔王第1313章 元寶第655章 男爲奴女爲妓第547章 看熱鬧的李淵第430章 捉姦第十七章 日進數千第969章 搶李家的錢第1219章 外放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官人第1023章 憤怒的李世民第629章 小姐姐第1331章 帝王心第1323章 大膽第366章 免死金牌第1402章 投降第280章 科舉主考武安伯第1479章 戰列線第1446章 官媒第1076章 播種第532章 糾結的太子第938章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官人第1578章 老朋友第242章 被遺忘第十四章 拜師收徒第940章 隆重推薦:楊小逍拔刀記!第二十八章 霸王約第308章 從軍行第712章 開始殺人第183章 奶牛第1048章 酒館第763章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第508章 大麻煩第1528章 聞腥而至第1461章 哈里發第988章 私軍第1579章 不想當太子的國王不是好船長第941章 隆重推薦:無雙大都督第853章 造李超的反第428章 權臣
第1216章 王玄策第789章 坑殺第1115章 綿裡藏針第1325章 聞風而動第1309章 還我天可汗第794章 我只認李超第366章 免死金牌第1444章 錦衣衛第246章 春聯第1059章 帝王術第895章第1100章 恩惠第445章 一門三公第455章 龍武--突然的分手第1219章 外放第931章 求月票!第1118章 太子代天巡狩第228章 到張家溝搬救兵 第三章第227章 過河卒第738章 劍履上殿第849章 皇后病重第1182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1546章 孽多侯第119章 太子妃第1559章 拉媒第1272章 山頭第1145章 學壞了第1194章 天家父子第997章 勤王軍第1322章 二十年後第1354章 天子血詔第1042章 同室操戈第635章 丹江口第854章 兩隻狐狸的合作第891章 千里救夫第792章 借刀殺人第239章 嚴懲不貸第816章第654章 撒撇第527章 不能慣着皇帝的臭毛病第1389章 張氏盟友第1213章 武裝起來第227章 過河卒第1460章 李世民第1148章 御口欽定第1390章 堡壘最易從內部攻破第 1413章 太子掛帥第294章 皇帝扶犁、張三牽牛第七十一章 拉起隊伍第216章 榮譽院士第407章 反攻倒算第753章 掌心雷第215章 東宮四大天王第823章 李太尉第1447章 皇恩浩蕩第1504章 雙頭鷹第1337章 殺無赦第1433章 十王第783章 一個也別想跑第256章 張體第1475章 牛魔王第1313章 元寶第655章 男爲奴女爲妓第547章 看熱鬧的李淵第430章 捉姦第十七章 日進數千第969章 搶李家的錢第1219章 外放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官人第1023章 憤怒的李世民第629章 小姐姐第1331章 帝王心第1323章 大膽第366章 免死金牌第1402章 投降第280章 科舉主考武安伯第1479章 戰列線第1446章 官媒第1076章 播種第532章 糾結的太子第938章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官人第1578章 老朋友第242章 被遺忘第十四章 拜師收徒第940章 隆重推薦:楊小逍拔刀記!第二十八章 霸王約第308章 從軍行第712章 開始殺人第183章 奶牛第1048章 酒館第763章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第508章 大麻煩第1528章 聞腥而至第1461章 哈里發第988章 私軍第1579章 不想當太子的國王不是好船長第941章 隆重推薦:無雙大都督第853章 造李超的反第428章 權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