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1章 和太子的約定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謝謝兄弟們的打賞!

李府。

襄陽城裡的李府,今年秋天時也把長安城時御賜的七重門樓修起來了,因爲皇帝特賜宰相府第牌匾,因此襄陽城李府的門樓還比長安的多了一重,爲八重門樓。

李府門前,百官下馬,士庶行禮。

今天,李府的中門大開,恭迎聖駕降臨。

李世民過去拉起李超,牽着他的手同行。

李超笑呵呵問,“陛下晚上吃點什麼?”

皇帝面上帶着笑,心裡卻已經在罵李超了,真當朕除夕夜跑過來,就是爲了吃的?

“朕突然想吃芋泥。”

“好,臣親自爲陛下烹製。”

君臣手牽手進入李府。

進入府中大廳,房玄齡杜如晦一衆宰相,還有秦瓊程咬金一衆大將軍也重新過來向皇帝參禮。李世民掃了一眼廳中這些重臣,不是宰相就是大將軍,要麼就是尚書侍郎,或者國公的。

這李家還真是羣英彙集。

“王太監,你回宮去請皇后以及太上皇一起前李府。今年的除夕,朕就在李府與民同樂了。”末了,他又加了句,“把海南王等諸王與請過來吧。”

李超站在那裡,李世民今年還真要在李家過年啊。連太上皇和廢太子等都要一起叫過來了。

然後皇帝還沒罷休,又讓人把李道宗李孝恭等宗室的諸位國公們也都叫來。這些宗室,原來都是封王的,李世民兩年前繼位之初,就削了不少個王,改封爲縣公。然後這次,把李孝恭這樣的宗室名王,都一併降了,宗室裡,除了李淵和李世民爺倆的兒子,再沒有一個王。

李世民說要吃芋泥。

芋泥是道甜品,他要吃,李超便去做。

皇帝留下房杜長孫等人聊天,把李超趕去給他做芋泥了。皇帝要吃的芋泥,當然不是普通的芋泥,李超以前也給李世民做過芋泥,把芋頭煮熟搗爛,然後加上紅棗、櫻桃、瓜子仁、冬瓜糖、白糖、桂花和熟豬油等製成。

這樣的芋泥,就稱爲八寶芋泥,名頭好聽,同時也表示這是用八道材料做成的。和八寶粥有點類似,不同的是芋泥不是粥而是芋頭泥做成的甜品。

“請陛下稍等。”李超退下。

承乾跟李世民說了聲,便也跟着一起出來。

“你不在廳裡坐着跟來幹嘛?”

“我來給老師打下手啊。”承乾很自然的道。雖然師生兩個如今相處的時間漸少,但太子對李超還是一如繼往的親切和自然,兩人也沒什麼客套,也不會行什麼君臣之禮。

李超笑笑。

兩人進了後廚,李府的廚房,有一間是專門給李超預留的,裡面廚具俱全,配料等也很豐富。

李超在外面對着管事吩咐,讓他們準備好芋頭等材料。

等芋頭送到,李超也把其它的輔料準備好了,李超和太子便一起燒火煮芋頭。一邊添火一邊閒聊。

太子說起了自己參加李家考試的事情。

“我以爲我起碼能考個前三的,沒料到卻只考了個第十三。”

李超往竈堂裡添了一把松針,冷竈膛不能一下子添大柴,得先燒小樹枝,最好的還是帶葉子的細些,等竈裡燒暖了,有了炭火了,再加大柴,這時火就燒的旺了。

松針很好燒,扔一把進去,火很旺。

太子配合默契的拿了幾塊小劈材放到旁邊,讓他慢慢烤着引燃。

“我回來的時候,聽你師孃說過了,你的成績是沒有水份的。十三名,這是你真實的成績。一千一百多考生,你能考個十三名,已經非常不錯了。這次考試的試題我知道,那還是我親自出的一套卷子,本來是打算留做以後給你測試用的,沒料到,你師孃直接翻出來拿着做了考題。”

承乾坐在那裡,並沒有得意之色。火光照映之下,能看到他的嘴脣上,居然已經開始長出了一點點的鬍鬚。

營養豐富,加之一直鍛鍊,太子發育的比普通的孩子要早的多。這麼點年紀,居然就已經開始冒出鬍鬚了。

“老師,你的這個考試模式非常好,如果用到朝廷科舉之中,爲國取士豈不更好?爲何老師之前主持科舉考試,卻從沒有向朝廷提出改革此法呢?”

李超微微一笑。

太子雖然跟着皇帝學習理政,又有東宮那麼多老師教導,但說到底,太子還只是個少年。他現在看待事情考慮問題,還沒有那麼全面。

不過太子能夠想到這些,還是讓李超挺欣慰的。

一個懂得獨立思考的太子,是一個好太子啊。

“我沒有向朝廷建議此法,是因爲還不太適合。國朝初立,內外不穩,就算是改革,也是得一項一項來的。如果冒然一下子就想要把所有的不足之處都改掉,那這步子就邁的太大了,而步子邁太大,是容易扯到蛋的。”

李超不是反對改革的人。

一般來說,既然是改革,就必然是因爲舊法已經不適合發展需要,這個時候與時俱進,改革新法,當然是好的。

但目的是好的,不一定就馬上就能改。

過程也是非常重要的。

李超不想跟商鞅啊,王安石他們一樣,一上來就要全面推行新法,直接喊出改革變法這些口號,這樣子做,雖然有好處,但也有壞處。

李超還是希望一樣樣來,分出輕重緩急,說句簡單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先把這些急症治了,回頭再來考慮全面調養診治。

其實皇帝李世民也是一個銳意進取的人,不合適的地方,他也一直在調整。李世民上臺之後,改動不少,但首先動手的還是兵權、人事、財稅這幾塊。可以說,李世民的目光是沒錯的,軍事、人事、財稅,也正是朝廷最重要的幾處。

掌握了這些,才能真正控制朝廷,集中大權。

從撤消行臺、總管府,設立都督府,到劃分各道,然後是朝廷在中樞分離南北衙,地方全面設立衛府,一項項,都是旨在於加強朝廷的兵權控制,現在已經沒有武德朝時軍隊掌握私人之手的情況了。

這就是進展。

人事方面也是一樣,一次次的調整,從中樞到地方,從道到州,到縣,一級級的在考覈調整,最終隨着這次中書門下確立爲新中樞,隨着十一位宰相的調整到位,也標誌着李世民對於朝廷人事的控制抓到了手裡。

而朝廷加緊推行均田制,推行府兵制,推行移民實邊屯田,推行分封,把諸侯的勳田永業田爵田都置換到邊疆去,也是對大唐根基之一的田地進行改革。

在均田制的基礎上,李超之前提出的兩稅法,也正是大唐田制和稅收的改革。這些改革,沒有喊什麼變法啊,改革這些大口號,都是悄悄的開始。

科舉改制,這是歷史必然走向,早晚有一天,大唐會慢慢的改變如今這種主要以門蔭取士的辦法,而改以科舉取士爲主。

但是這個事情,不會太快。

朝廷推行科舉,必然會對老牌門閥和軍功新貴以及大士族們的利益造成很大損害,他們的反對之聲肯定很大。

就算是皇帝,也不敢輕易的觸動這些人的利益的。上次大災時徵糧,都已經是非常之時萬不得已了,最後還是給了不少讓利補償。

李世民想要從那些豪強們手裡收回他們兼併的田地,都也只有是推出了分封這張牌,然後拿封地換這些田地。

那都是利益交換。

現在內外還不安穩,這個時候皇帝又要改革科舉,要觸犯到這些貴族官僚們的核心利益,這事情豈是那麼那弄的。

沒有一個好的外部環境,做這樣的事情可是很危險的。

李超連提都沒向朝廷提過,因爲他知道這個事情觸犯衆怒。

“老師,朝廷分封諸侯領地,真的能起到屏藩中央的作用嗎?萬一外敵入侵,這些本應當屏藩中央的邊地諸侯卻不抵抗或者逃跑怎麼辦?”

太子又問了一個問題。

李超把幾片已經引燃的大塊劈材架在火上,又起身往鍋裡繼續添了些水。

“其實你說的這個問題也確實是個問題,但只要朝廷在分封領地的時候,添上一句話,那麼這個問題也就不成問題了。”

“添一句話?什麼話這麼神奇?”

李超笑了笑,“諸侯守土有責,失地者剝奪封地!”

這句話,其實對李家也有影響,但李超覺得應當加。諸侯嘛,拿着朝廷的封地,當然得有作爲的。平時拿了地,當諸侯。結果外敵一入侵,卻跑了。那朝廷要你們這些諸侯有什麼用?

現在直接加一句,諸侯守土有責,失地者剝奪封地。這樣一來,對於諸侯就有些警示了,誰想逃跑的時候,都得想一想,萬一他們跑了,那麼這封地可就沒了。

得封難,失了再想得就更難了。

爲了封地,他們就得抵抗。

當然,如果是那種已經拼死抵抗,但終究還是寡不敵衆失地的,雖有責任,但朝廷也還可以給他們機會,就是他們可以跟朝廷再去奪回。什麼時候,他們幫着朝廷奪回了失去的封地,就還能繼續擁有封地。不過要視情況,對失地的諸侯做出一些減封等懲罰。

“太子啊,做事不要直來直去,有個詞叫曲徑通幽。有的時候,我們定好目標,也可以迂迴的,手段可以更靈活一些。妥協、交換等等,這些其實都是可以的。

“聽老師這麼一說,我也好想有一塊封地啊。”

“你是太子,你的封地就是整個天下,這是上天賜予你的封地。待將來,早晚有一天,陛下會把這萬里河山,都交到你的手裡的。在此之前,你需要的就是學習和歷練,你得保證,等萬里江山真的交給你的時候,你的肩膀能夠挑的起來,而不是被壓跨!”

“嗯,我明白了,老師。”太子望着李超,“待我執掌大唐之時,那時還要老師來當我的宰相,那時,老師當我的中書令。”

李超笑笑,“好,老師答應你,到時當你的中書令!”

第1443章 飛騎第1089章 李超、虯髯客第1210章 玉米第748章 第二可汗第1086章 太子的野心第1507章 留一手第277章 拿着雞毛當令箭第1564章 朕的江山,不用自污第1352章 怕老婆第869章 爲中國復子弟之仇第1172章 征服第1403章 大憲章第345章 憑拳頭說話第888章 泣血明誓第559章 實在喝不下了第542章 搶救太子第1150章 帝師第582章 帝師第1531章 錢多了發愁第812章 匹夫之勇,勇而無謀第364章 生不懼張文遠,死不畏閻羅王第1016章 孽畜第247章 壓歲錢、采薇第454章 龍武--封地第1043章 嫁禍第645章 不許吐,吃下去第868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兩萬白袍滅棒子第293章 平陽公主的禮物第1365章 君無戲言第1503章 草原十八部第669章 外事不決問李超第949章 感謝yyww668萬賞.第863章 火槍兵第837章 開刀第106章 行軍糧第494章 擁有一口大唐鐵鍋,是所有突厥人的夢想第1037章 滿門抄斬第530章 趙國公府的臉面第208章 姓氏排行榜第1352章 怕老婆第1087章 漢京第190章 跟房杜做鄰居第1006章第254章 衆籌第1037章 滿門抄斬第1360章 鐵與血第1575章 西巡第1527章 二營長第1300章 十二金剛第1422章 先機第614章 賣爵第1426章 選秀第686章 貴婦們的賑災彩票第1034章 誰是下一個?第五十二章 包婚第1020章 帝國雙璧第196章 丟官第444章 長安有個李青天第1392章 左派、右派第1216章 王玄策第1077章 太子第256章 張體第1248章 喪子之痛第十八章 長安長安第716章 喜結秦晉之好第241章 探監第698章 報復李超第七百三十一章 皇帝的債主第842章 第二個瘋子第1560章 陛下,爲了帝國,你就娶了吧!第694章 等一下第1148章 御口欽定第854章 兩隻狐狸的合作第1579章 不想當太子的國王不是好船長第1124章 新殺招第843章 堂後官第381章 女兒國第626章 斬!第226章 開盤口第1492章 打土豪分田地第1140章 奪黃金數萬斤第1514章 保守第1066章 紈絝第1331章 帝王心第309章 後勤大總管第253章 觀世音經怎麼印?第430章 捉姦第266章 開張吃三年第1514章 保守第1389章 張氏盟友第1278章 兩個太子妃第1129章 月黑殺人夜第532章 糾結的太子第1283章 矯詔第1269章 難不成讓朕投降第1219章 外放第386章 渭橋攔截第413 李家女兒不可能嫁給太子第940章 隆重推薦:楊小逍拔刀記!第1203章 武媚娘、稱心
第1443章 飛騎第1089章 李超、虯髯客第1210章 玉米第748章 第二可汗第1086章 太子的野心第1507章 留一手第277章 拿着雞毛當令箭第1564章 朕的江山,不用自污第1352章 怕老婆第869章 爲中國復子弟之仇第1172章 征服第1403章 大憲章第345章 憑拳頭說話第888章 泣血明誓第559章 實在喝不下了第542章 搶救太子第1150章 帝師第582章 帝師第1531章 錢多了發愁第812章 匹夫之勇,勇而無謀第364章 生不懼張文遠,死不畏閻羅王第1016章 孽畜第247章 壓歲錢、采薇第454章 龍武--封地第1043章 嫁禍第645章 不許吐,吃下去第868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兩萬白袍滅棒子第293章 平陽公主的禮物第1365章 君無戲言第1503章 草原十八部第669章 外事不決問李超第949章 感謝yyww668萬賞.第863章 火槍兵第837章 開刀第106章 行軍糧第494章 擁有一口大唐鐵鍋,是所有突厥人的夢想第1037章 滿門抄斬第530章 趙國公府的臉面第208章 姓氏排行榜第1352章 怕老婆第1087章 漢京第190章 跟房杜做鄰居第1006章第254章 衆籌第1037章 滿門抄斬第1360章 鐵與血第1575章 西巡第1527章 二營長第1300章 十二金剛第1422章 先機第614章 賣爵第1426章 選秀第686章 貴婦們的賑災彩票第1034章 誰是下一個?第五十二章 包婚第1020章 帝國雙璧第196章 丟官第444章 長安有個李青天第1392章 左派、右派第1216章 王玄策第1077章 太子第256章 張體第1248章 喪子之痛第十八章 長安長安第716章 喜結秦晉之好第241章 探監第698章 報復李超第七百三十一章 皇帝的債主第842章 第二個瘋子第1560章 陛下,爲了帝國,你就娶了吧!第694章 等一下第1148章 御口欽定第854章 兩隻狐狸的合作第1579章 不想當太子的國王不是好船長第1124章 新殺招第843章 堂後官第381章 女兒國第626章 斬!第226章 開盤口第1492章 打土豪分田地第1140章 奪黃金數萬斤第1514章 保守第1066章 紈絝第1331章 帝王心第309章 後勤大總管第253章 觀世音經怎麼印?第430章 捉姦第266章 開張吃三年第1514章 保守第1389章 張氏盟友第1278章 兩個太子妃第1129章 月黑殺人夜第532章 糾結的太子第1283章 矯詔第1269章 難不成讓朕投降第1219章 外放第386章 渭橋攔截第413 李家女兒不可能嫁給太子第940章 隆重推薦:楊小逍拔刀記!第1203章 武媚娘、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