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張體

長安城裡悄悄的新開了一家店,張記書坊。

沒有什麼特別的宣揚,就在東市的福滿樓酒樓邊上,門面不大。孔穎達和6德明從福滿樓出來,意外現這家書坊。

“上次過來還沒這家店啊?”臉色通紅的6德明停下腳步道。

孔穎達也打量着這家小店,“確實沒見過,不如進去一觀。”

讀書人總是好書的,何況6德明和孔穎達都是一代大儒。兩人都是少年成名,如今都是近五十歲的年紀,現在都是太學博士。

就在年前,天策上將秦王李世民在王府旁邊開了一個文學館,請了十八位名士入館,以本官兼任文學館學士。6德明和孔穎達是太學博士,正六品上,因爲是當世有名的大儒,也被請入文學館,成爲秦王十八學士之一。

進門,有鈴鐺響起。

“歡迎光臨!”

進門就是一個櫃檯,但與尋常店鋪裡的櫃檯又不在一樣。櫃檯不高,也就半人高,後面坐着一人,見他們進來,立即起身一臉笑容的打招呼,還躬身行了一禮。

孔穎達點頭回了一禮,覺得這小店店員挺不錯的。

不過他很快就爲書店裡的佈局給吸引了,經過門口的櫃檯往裡,不大的店面兩邊靠牆全是一排排的書架,中間則是平鋪的一個很大的木板桌面。

“好多書!”

6德明感嘆着道,兩邊的架桌,中間的書桌上,全都擺着書。

一股極好聞的墨香瀰漫在這個屋裡,對於讀書人來說,這是最熟悉也最好聞的味道。

孔穎達也有些驚訝,這書店裡的書確實多。這麼多書架書桌,起碼得有千本以上。

連忙走到一個書架前,現這上面的書也都不是尋常的卷軸和冊頁,而都是用線裝訂的書,類似冊頁,卻是裝訂在一起的。

書一排排的擺在書架上,書脊上還有書名。

“這個裝訂方式挺不錯的,尤其是書脊上還寫了書名卷數,這個好,查看起來方便的多。”

《毛詩傳箋》

孔穎達驚訝的現,他面前的這本書居然是毛詩傳箋,這可是東漢經學大師鄭玄所著。這可是本好書啊,毛詩是詩經中的一種,詩經是儒家經典之一,是周至春秋時代詩歌的總集,傳由孔子整理編纂。

到漢代時,說詩的有魯人申培公,齊人轅固生和燕人韓嬰,合稱三家詩。但後來由漢代毛亨作傳的毛詩,流傳更廣。東漢鄭玄曾對毛詩加以箋註,就是爲毛詩傳箋。

對於儒者來說,詩經是儒家經典之一,而毛詩則是詩經如今流傳最廣的版本,鄭玄的這本毛詩傳箋是對毛詩最有權威的解讀。

打開書,更加讓孔穎達驚訝了,這書好乾淨整潔,字體似正楷又不同,每個字橫豎粗細相等,筆畫秀麗,字形呈長方,清秀美觀。

孔穎達還從沒有見過這種字體,翻看幾頁,現全書都是這種字體,每個字都大小一樣,好像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一樣。

“德明,你快來看。”孔穎達忍不住叫6元朗。

6德明手裡也捧着本毛詩傳箋,一臉的興奮之色。

“這兩本書居然一模一樣。”

“是啊,一模一樣,這怎麼做到的?”

兩人一人拿着本毛詩傳箋,然後一頁頁的翻對,現兩本書完全一樣。

“這個字體,從沒見過。”

“我也沒有見過啊,似正楷字,又不一樣。”

兩人國子學博士,站在那裡,激動的臉色通紅。“掌櫃的,過來一下。”

掌櫃的鄭安倒是很平靜,書店剛開三天,進來的客人不少。每次這些人都會如他們一樣的充滿驚訝,甚至是興奮萬分。鄭掌櫃也讀過些書,要不然也不會被安排到這家書坊做掌櫃。他能理解這些客人們的震驚心情,當初他第一次看到這些書的時候,也一樣驚的不行。

鄭安覺得今天這兩個客人肯定身份不一般,他們衣着不凡,而且舉止有禮物,最重要的是這兩人身上有股濃濃的書卷氣。

“掌櫃的。”孔穎達很客氣,“這書不是抄寫的吧?”

“我們這是雕版印刷的書,全天下如今也是獨一家。”鄭安很自豪的告訴他們。

“哦,雕版印書?掌櫃的,可以跟我們詳細的說一說嗎?”孔穎達微笑着道,心裡卻是更加激動好奇了。

“雕版印刷就是刻版,然後跟印章一樣的印刷出來。”掌櫃的很簡潔的介紹,這個介紹形象直白,能讓客人明白意思,但又不會過多透露出印刷的機密。

“果然是一個模子裡刻印出來的啊,我還有個問題,這個字體是何人所書?”

很多讀書人一開始都是臨貼,學習那些有名的書法大家。但有些厲害的人,也會創出自己的風格,形成自己的自體,甚至開宗立派。而他們手裡拿的這書裡的字體,就是他們從所未見過的,似正楷又不同,已經可以稱之爲開宗立派的風格了。

“這種字體,稱爲雕版印刷體,是由我們家郎君專爲雕版印刷所創,因此我們也習慣稱爲新張體字。”

“新張體字,難道還有一個張體字?”6德明更加好奇了。

“確實還有張體字,我們書坊一開始雕版的時候用的是行楷字體,但行楷雖然更加流暢好快,可雕版之時卻更難。後來我家郎君便創出了張體字,類似於正楷,但筆畫有粗細變化,橫細豎粗,未端還有裝飾的字腳和襯線,點撇、捺、鉤等筆畫有尖端。”

“後來我家郎君又對張字體加以改進,使得字體橫豎粗細相等,更加適合於雕版,且印刷後筆畫秀麗更加清秀美觀的新字體。我們把原來的字體叫老張體,後來的叫新張體字。”

這下孔穎達兩人對這個能創出雕版印刷術,甚至還專門創出了老張體和新張體字的人更加感興趣了。

“請問你們家郎君是何人?”

‘灞上張家張三郎,也是白鹿書院山長。’

“難道是寫出三字經的張三郎?”6明德大聲的問道,“真的是他?”

孔穎達也覺得不可思議。

鄭安笑笑,“我們家郎君不但寫出了三字經,還寫了名滿長安的張氏家規呢,甚至他編纂的資治通鑑也一樣受人讚歎不已,稱之爲與史記可並論的兩大史書,讀史不可不讀之書呢。”

“真的是張文遠,嘶!”

兩人都忍不住直吸冷氣,這個張文遠,是妖孽嗎?孔穎達和6德明都是國子學博士,且都是少年成名。但他們的少年成名,孔穎達在鄉里授課教學十年,大業初,參加科舉,明經科高中,那時都已經三十二歲了。

此後他當了幾年河內郡博士,楊廣徵諸郡儒官,集於東都,孔穎達與各方名儒辯論,一舉奪冠,補太學助教,真正的天下揚名。可那個時候,他都三十六了,當時6德明也是脫穎而出的少年才子,可也一樣都三十多歲了,都快四十了,可在當時,卻是天下稱讚的年青名士。

但與如今的張文遠一比較,人家才真正的少年名士啊。今年好像才二十二,書都編了幾本了,更別說如今居然還弄出了雕版印刷和這開宗立派的張體字。

“我記得好像聽說過張文遠書法極差啊?一筆毛筆字不堪入目。”6德明疑惑的道。

“我家郎君確實不太會寫毛筆字,但那是因爲他以前跟着高僧三藏大師學習之時,三藏大師教他用鵝毛筆寫書,因此我家三郎雖不擅毛筆,但卻擅長硬筆書法。這張體字,其實就是硬筆字體。”

“硬筆書法?”

兩人再低頭去看手裡書上的字體,確實有些道理啊。橫豎粗細相同,毛筆字還真不是很好寫這種字體。

“店家,這毛詩傳箋多少一本?”

詩經有三百零五篇詩,因此以往也稱爲詩三百,漢代列爲經。毛詩有傳,毛詩傳箋又加註解,因此字數很多,張家書坊雕版印刷的時候,又加入了標點符號,整理排版,使得這全套書過二十萬字。

全書依然是按鄭經毛詩傳箋分爲二十卷,每卷萬餘字。

“這兩位客官,我們這書是按套賣的,一套共二十卷,一卷一本,共有二十本。每套價格是一萬兩千八百八十八文錢。”掌櫃的笑着回答。這個價格是三郎定的,有零有整,平均一卷是六百多錢。

挺貴,但若比較起手抄價格來說,就要便宜多了,請專門的抄書人抄一卷得一千錢,二十卷得兩萬錢。

張記書坊的書算起來還算便宜的。

孔穎達倒是買的起,可想想還是貴啊。將近十三貫錢啊,一般人哪買的起。

“我們也可以提供租書服務。”鄭安適時的道。

“租?”

“沒錯,可以成套租也以單卷租,單卷租一天只要五文錢,一套租一天是一百錢。一次最多租七天,不過租書得付押金,若書有損毀污壞遺失,得視情況扣押金。”

孔穎達兩人覺得這租書倒是不錯,一般的讀書人可以分卷把書租回去,然後抄寫,若抄的快點,一天抄一卷,每卷只需租一天,也就才五文錢,二十卷分卷租回來,也才一百文錢。比買書便宜百倍。

“二位要租還是買?”

孔穎達自己倒是更願意買一套回去收藏,這書他看了幾遍,越看越喜歡,線裝訂,一整套書還有一個木匣子。而且每本書裡還有目錄頁,子裡有頁碼,且這些書居然還都有了標點符號。

最關鍵的是這書乾淨整潔,他仔細看了幾篇,一個錯字都沒現。

良心之作。

“買一套。”

“我也買一套。”

近十三貫一套,可兩人都沒猶豫。

孔穎達想着,也許回頭可以讓國子學的學生們過來這裡租書回去抄,這店裡的這版毛詩傳箋很好。

“店家,還有其它書嗎?”

“目前我們店裡還有三字經、千字文、上下三千年以及資治通鑑的周紀五卷秦記三卷,另外還有法華經、四十二章經以及道德經。”掌櫃的如數家珍。

孔穎達讓掌櫃的把每套都拿過來看了看,最後沒忍住,把這些全都買了一套,連佛經都買了,實在是這雕版書太好了,他要買回去收藏。

“掌櫃的,資治通鑑若是出了後面的新卷,一定要來通知我。”

拿着資治通鑑的周秦八卷,孔穎達不忘記告訴掌櫃的,有後續卷出了要第一時間通知他。

結賬的時候生了點小尷尬,孔穎達和6德明一人買了一堆書,一算賬,得三萬多錢,兩人身上都沒帶這麼多現錢。

“這書先放這裡,我馬上回去拿錢。”孔穎達讓6德明替自己看好書,然後他急匆匆跑回家去拿錢去了。(未完待續。)

第663章 大地主第1376章 萬不得已第1271章 北唐、南唐第1417章 君臨天下第251章 拜年第165章 酒後第583章 和太子的約定第759章 兒皇帝第1233章 北伐第1441章 除名第1032章 劍斬元吉第672章 我大唐不修長城第1390章 堡壘最易從內部攻破第86章 搖錢樹、聚寶盆第386章 渭橋攔截第546章 新聞發佈會第1429章 女王第1517章 欲擒故縱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世民驚呆了第945章 隆重推薦《逍遙秀才》第461章 青銅峽第816章第1535章 世風日下第352章 洮州牙兵第911章第十一章 三間九屋第1582章 響亮的耳光第三百三十九章 寧可錯過,絕不放過!第634章 一半第1466章 征服稅第887章 雞飛蛋打第1403章 大憲章第1108章 追隨者張仲堅第951章 海賊第1177章 三年又三年第1112章 收取關山五十州第800章 領班第105章 徵召第1492章 打土豪分田地第953章 感謝木屋古鐘萬賞!第657章 中秋第806章 招兵買馬第1381章 強勢插入第1022章 神仙打架第468章 李超這是欺君罔上第183章 奶牛第1562章 新世家第999章 勤王詔第1086章 太子的野心第三十七章 寶馬第303章 大唐半月談第1200章 孤家寡人第1581章 飲血劍第1418章 離婚第193章 樂極生悲第1474章 版圖第629章 小姐姐第123章 釜底抽薪第1488章 皇協軍第993章 勤王第922章 求月票!第951章 海賊第657章 中秋第414章 隋唐英雄傳第八十七章 大舅子,咱們講道理第940章 隆重推薦:楊小逍拔刀記!第549章 漢京第十八章 長安長安第1085章 會長第271章 鳥盡弓藏第517章 皇帝也得交手續費第二十八章 霸王約第342章 農夫山莊有點田第1171章 肉身成聖第832章 君臣鬥毆第1381章 強勢插入第818章 太子取經第674章 崔鶯鶯第541章 腳踏式打禾機第349章 任君採擷第342章 農夫山莊有點田第474章 沒臉見人第785章 十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第1248章 喪子之痛第679章 抄家、滅族第410章 李三,你別敬酒不吃吃罰酒第1289章 權臣一言堂第1580章 朕不是李淵第591章 滅國神將第1039章 密詔第303章 大唐半月談第456章 龍武--陛下,我娘讓老師欺負了第五十七章 浸豬籠第246章 春聯第七章 子憑父貴第224章 臣超曰第406章 改封建成爲蜀王第1318章 選妃第1326章 合夥人第1312章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
第663章 大地主第1376章 萬不得已第1271章 北唐、南唐第1417章 君臨天下第251章 拜年第165章 酒後第583章 和太子的約定第759章 兒皇帝第1233章 北伐第1441章 除名第1032章 劍斬元吉第672章 我大唐不修長城第1390章 堡壘最易從內部攻破第86章 搖錢樹、聚寶盆第386章 渭橋攔截第546章 新聞發佈會第1429章 女王第1517章 欲擒故縱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世民驚呆了第945章 隆重推薦《逍遙秀才》第461章 青銅峽第816章第1535章 世風日下第352章 洮州牙兵第911章第十一章 三間九屋第1582章 響亮的耳光第三百三十九章 寧可錯過,絕不放過!第634章 一半第1466章 征服稅第887章 雞飛蛋打第1403章 大憲章第1108章 追隨者張仲堅第951章 海賊第1177章 三年又三年第1112章 收取關山五十州第800章 領班第105章 徵召第1492章 打土豪分田地第953章 感謝木屋古鐘萬賞!第657章 中秋第806章 招兵買馬第1381章 強勢插入第1022章 神仙打架第468章 李超這是欺君罔上第183章 奶牛第1562章 新世家第999章 勤王詔第1086章 太子的野心第三十七章 寶馬第303章 大唐半月談第1200章 孤家寡人第1581章 飲血劍第1418章 離婚第193章 樂極生悲第1474章 版圖第629章 小姐姐第123章 釜底抽薪第1488章 皇協軍第993章 勤王第922章 求月票!第951章 海賊第657章 中秋第414章 隋唐英雄傳第八十七章 大舅子,咱們講道理第940章 隆重推薦:楊小逍拔刀記!第549章 漢京第十八章 長安長安第1085章 會長第271章 鳥盡弓藏第517章 皇帝也得交手續費第二十八章 霸王約第342章 農夫山莊有點田第1171章 肉身成聖第832章 君臣鬥毆第1381章 強勢插入第818章 太子取經第674章 崔鶯鶯第541章 腳踏式打禾機第349章 任君採擷第342章 農夫山莊有點田第474章 沒臉見人第785章 十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第1248章 喪子之痛第679章 抄家、滅族第410章 李三,你別敬酒不吃吃罰酒第1289章 權臣一言堂第1580章 朕不是李淵第591章 滅國神將第1039章 密詔第303章 大唐半月談第456章 龍武--陛下,我娘讓老師欺負了第五十七章 浸豬籠第246章 春聯第七章 子憑父貴第224章 臣超曰第406章 改封建成爲蜀王第1318章 選妃第1326章 合夥人第1312章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