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5章 貞觀八年

貞觀八年。

華夏安定,四夷賓服,五穀豐登。

貞觀殿裡,數名大臣出列,齊聲奏道,“臣等請求陛下封禪!”

李世民面帶微笑,“怎麼提起封禪之事來了?”他雖似一臉意外,可卻很高興。

長孫無忌道,“陛下的功德,天下人有目共睹。是封禪的時候了,時不可失,天不可違,現在封禪,正是時候。”

李世民坐在御椅上,身子輕微的扭動着,十分愉快。

封禪,這也算是帝王的盛事。

不過還沒等他說話,魏徵卻從一邊站了出來。

“臣以爲不可!”

這一聲不可,連殿中坐在那打着瞌睡的李超都不由的擡頭看了他一眼。如今魏徵,似乎在朝堂上反對派、少數黨的這條路上越走越遠了。

李世民本來高興的臉上,陰沉了一些。

“魏徵,你認爲朕不可封禪,是因爲朕功不夠高,德不夠厚嗎?”

“陛下,大臣們都以爲封禪是帝王盛事,臣不這樣看。如果天下平安,家給人足,雖不封禪,有什麼不圓滿的嗎?以前秦始皇封禪,而漢文帝不封禪,後來的人難道認爲漢文帝不如秦始皇嗎?而且,掃地爲封,祭天爲禪,又何必登上泰山之巔,去顯示陛下的誠敬呢?”

長孫無忌舉起笏板,立即反駁魏徵。

“封禪雖是陛下親自去泰山,但表示的卻是君王的功績,而君王之所以有功績,是因爲治政天下的結果,不是這樣嗎?”

房玄齡也站了出來,“陛下當然功高德厚,而且華夏安定,四夷牢服,五穀豐收,符瑞已至啊。”

李世民也望着魏徵,“朕爲什麼不能封禪呢?”

魏徵卻不是那種輕易妥協的人,他一舉笏,“陛下,雖然有房相說的這些,但是我們畢竟承受的是隋末大亂之後,倉廩還有些空虛,天下人丁戶也還沒恢復,而封禪,必然是車駕東巡,千騎萬乘,沿餘的供應,朝廷的花費,都不是容易承擔的啊。”

“再說,陛下要封禪,那麼一定是萬國都集中而來,遠夷君長,都要隨從。現在從伊、洛到達海邊的岱嶽,中途遙遠。而且人家來了,總要賞賜吧,賞賜的再多,也未必能讓他們滿意。這樣做一次封禪,就是不收稅賦,也抵償不了百姓的勞苦。與其崇尚封禪的虛名,而得到實際的害處,陛下爲什麼一定要封禪呢?”

大殿裡,對於魏徵這個唱反調的宰相都不太滿意。

李世民也是內心憋火。

他在位已經八年,大唐在他手裡,已經蒸蒸日上,得益於新政的全面推行,如今是國家富裕,百姓安康,大唐前所未有的強盛,可是這個魏徵,卻還總是唱反調。

“太師,你來說說,朕應不應當封禪泰山?”

李世民把目光望向御階下的太師李超。

自武德四年安定嶺南迴京之後,三年來李超沒再離京一步,這三年來李超只掛着太師之銜,並沒有擔任其它實職。

李世民甚至特許李超不用參加常朝,只每月朔望朝會參加,偶爾也會請李超到御前參加會議。多數時間,李超都在趙王府裡。

三年,李超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由他捐資牽頭,建立了京師大學堂。

與擁有八千多學生的國子監不同,京師大學堂比較雜。京師大堂裡有醫學院,還有建築學校、礦產學院、交通學院、水利學院、會計學院甚至還有紡織學院、鋼鐵學院、農業畜牧學院等等,擁有數十個學院,這是一所專業院校,培養的是各種專業人才。

三年時間,這所京師大學堂,如今已經擁有了一萬多名學生,比起國子監的八千學員還多。

每年京師大學堂的招生考試,都不亞於科舉考試的熱鬧,大量學生報考,錄取率很低。讀京師大學堂不受限制,只要能筆試面試通過就行,而且讀書不但免費,還有津貼,讀的好還有獎學金。

最讓學生們喜歡的是這裡是包分配的,三年學習一年實習,四年畢業後,都能按專業對口分配一個工作。

學醫的,能分到大學堂名下的京師大學堂附屬醫學院上班,附醫三年來已經在全國十幾個道三百餘州設立了分院,也是京大的重要產業。

學礦產的學冶金的學建築的學交通的學水利的都有地方可去,可以說,現在大唐工商興盛,這所京師大本就是這瞭如今這局面而特別設立的。

京師大出來的學員,基本上每年畢業都要被搶。

不過基本上京大自己的附屬各個產業都不夠分,哪裡能便宜別人呢。於是乎,這兩年一年比一年招的人多,甚至不少大商號開始跟京師大簽署協議搞委培生,他們在京師大買名額,然後花高價送學生過來讀書,畢業後直接回他們商號。

但就算如此,他們送的委培生也得參加京師大的統一招生考試,成績不夠就不接收。

當初李超牽頭建立京師大的時候,很多人覺得李超閒的沒事幹。特別是對學校的這麼多專業質疑,連農業都還有個專業,難道種田還要教?來讀書的都是讀書人啊,讀書人讀這麼多書回去種田?

但三年來,京師大越辦越興隆,名聲也是越來越大。

京師大出來的學生,比國子監的也火。國子監的學生出來基本是進入各部衙做吏去了,而京師大的也有不少去各衙做吏員,更多的是去各商號做技術員。待遇可是非常不錯的!

當然京師大里還有一個師範學院,這裡則專門培訓的是老師,初小高小初中高中,每年大量師範生從這裡畢業,然後分配到全國各地。

朝廷還給了師範生一個特別待遇,他們讀書不要錢,而且一考進來就開始拿老師薪水,雖然是底薪,但比起其它學生拿的補貼不是大不相同。此外,他們一畢業分配到校,就算是吏員身份,教學滿五年,就有機會升職到衙門裡做官吏。

京師大這幾年,甚至還組建瞭如京師大附醫院,京師大建築公司等等這些附屬產業,還生意興隆。

如今京師大已經是一個很年氣很闊氣的大產業,李家是最大的校董,其它還有許多豪門也是學校董事會一員,甚至氏族志上家族榜一千零八十個家族,都在京師大里投了錢,有一股。

這所京師大與國子監這與官學不一樣,這是一所不折不扣的私學,而且還是每年影響力越來越大,且越賺且多的大學堂。

李超這個在京閒了三年的人,也讓天下人驚歎,不論在哪,這位都絕不簡單。

不過三年來,李超確實只專注於京師大的建設和學校附屬產業的全國佈局,對朝廷的事務從沒插過手。

連太子掛了大唐水路轉運使這個名字後,想讓李超掛個西運河總監的銜,協助修運河,李超都拒絕了。

“運河是你爭取得到的機會,那麼你應當自己幹好他。”李超是這樣跟承乾說的。

三年,李超把一個京師大學堂從無到有建立了起來,還打造了京師大龐大的產業集團。而太子,也花了整整三年時間,把京西大運河給修起來了。這條包含了多個漕渠、水庫、河閘的運河,全線貫通,已經全線通航。

丹江水庫,漢江大壩,襄漢漕渠,荊襄運河,還有白河與蔡河通匯。加上湘潭運河的疏通。

如今這條西運河,向北連通了黃河、東運河汴水,甚至也連通了淮河和長江。

而西運河在方山埡口往南,白河與丹江相通,還與唐河、漢江相通,也直通長江、湘江。加上荊湘運河的打通,可以說,從河東、河北、到淮北河南,可以直接越過方山埡口通到大唐都城漢京。又可以聯通荊襄、湘潭,與巴蜀、江淮也近了許多。

一條西運河的全線貫通,讓整個大唐的西面,也跟着更加的繁榮起來,商旅興旺。

而這樣一條運河,朝廷並沒有發多少錢,更沒有擾民。甚至這個用了三年時間的西運河,還帶動了地方的基礎建設,一河帶兩岸,使得西運河邊上許多地方都盤活了。

這幾年,沒什麼大災,一些地方的水澇災情,也總能迅速及時的救援。

大唐確實一天比一天強盛,朝臣們這個時候提封禪,其實也不是心血來潮。李超就很清楚這裡面的內幕,大臣們是已經等不及了。

等不及什麼?

當年說好的五年平遼,已經四年過去了,明年就是第五年。這個時候提出明年封禪,其實就是在爲明年徵遼做準備了。

皇帝明年先去封禪,然後就不會回來,而是直接去登州做鎮,徵遼也全面開始。

等了四年,大臣們早就按捺不住了,因爲他們遼東的封地一直沒拿到手呢。

人家灞上李家遼南封地都拿手裡四年了,旅順、大連、金山,早已經擁有二三十萬人口,不知道賺了多少錢。

李世民之前就跟李超談過封禪和徵遼之事了,明年封禪,召藩屬國高句麗王高建武來朝,高建武若不來,那麼這就是一個出兵理由了。而李世民敢肯定,高建武肯定不敢來,這幾年,高句麗都快被大唐折磨瘋了。

大唐三天兩頭的喊要出兵高句麗,大唐的水師和私掠商船,更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爲止高句麗都不得不下達了禁海遷海命令,將沿海百里的百姓全都遷往內陸,然後把沿海地區焚燒一空。

遼東千里長城防線,更是建築了四年還沒完工,爲了這條長線防線,高句麗耽誤農業牲畜,這兩年糧食短缺嚴重,已經餓死不少人了。

高建武這個時候豈敢來朝?

李超起身。

“陛下,大唐立國武德六年,貞觀已八年,十四年時間,大唐國力蒸蒸日上,滅突厥,平南蠻,天下安定富強,百姓太平安居,如此,乃是盛世之景,臣以爲當今可爲貞觀之不治,貞觀盛世也。如此治世盛世,當然皆陛下治理之功,臣子們輔助之力。”

“臣請求陛下封禪泰山!”

大殿裡先是靜了一下。

然後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馬周等宰輔們帶頭,羣臣一起高呼。

“臣等請陛下封禪泰山!”

李世民手撫着長鬚,哈哈大笑,貞觀盛世,好一個貞觀盛世!

第328章 柱國、武安縣開國侯第180章 五姓七宗齊送嫁第1411章 國相第一章 武德四年第264章 暗箭第698章 報復李超第1185章 崩逝第1540章 一人滅一國第788章 投降第959章第1552章 文成公主第394章 臥榻之側豈空他人酣睡第1356章 風雨欲來啊第1308章 美國公第1309章 還我天可汗第781章 強擼灰飛煙滅第306章 國難當頭,匹夫有責!第168章 三郎威武第510章 大帥開課了第1430章 憑他也配第1129章 月黑殺人夜第571章 事關李超,就是大事第756章 波斯可汗阿史那文遠第七十一章 拉起隊伍第1013章 李世民第421章 長安亂第990章 再次起兵第1552章 文成公主第918章 藩王第199章 縣君第831章 和太子的約定第648章 我嗯不下這口氣第233章 鬧大了第1251章 脫離父子關係第417章 明天,我就要貶去嶺南了第393章 三郎,朕該立誰爲太子?第992章 轉移家眷第233章 鬧大了第735章 新太子第三十章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1288章 組閣第225章 知遇之恩第327章 二十抽一第1367章 此間樂,不思蜀第751章 太上皇第498章 天子鏡第862章 釜底抽薪第510章 大帥開課了第728章 家祭第407章 反攻倒算第1380章 偷雞不着蝕把米第724章 狡兔三窟第1495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720章 降唐第965章第1598章 老哥哥第四十七章 好地主第五十六章 把生米煮成熟飯第1112章 收取關山五十州第1453章 公主采邑、皇后采邑第1582章 響亮的耳光第1274章 後院起火第1486章 畫虎不成反類犬第1125章 勢利的蠻子第494章 擁有一口大唐鐵鍋,是所有突厥人的夢想第828章 李超聚衆謀反第1244章 自裁謝罪第1568章 *******第1188章 十五年後第632章 得意的笑第926章 求月票第八章 老相好和燒尾宴第571章 事關李超,就是大事第479章 推心置腹第378章 無忌,我想去隴西,去找張文遠!第429章 求高擡貴手第967章第1146章 氏族志第1266章 逼宮第1190章 這是最好的時代第368章 最好的行軍糧第880章 壯志飢餐胡虜肉第411章 納文遠之妹第172章 排場第1112章 收取關山五十州第721章 御駕親征第168章 三郎威武第七十章 捐款第1173章 三國鼎立第798章 論功分封第1572章 紙老虎第382章 夜色撩人第809章 寧與友邦,不與家奴第781章 強擼灰飛煙滅第182章 當家娘子第1300章 十二金剛第七十三章 按規矩做事第669章 外事不決問李超第1175章 除輔政大臣第630章 行者
第328章 柱國、武安縣開國侯第180章 五姓七宗齊送嫁第1411章 國相第一章 武德四年第264章 暗箭第698章 報復李超第1185章 崩逝第1540章 一人滅一國第788章 投降第959章第1552章 文成公主第394章 臥榻之側豈空他人酣睡第1356章 風雨欲來啊第1308章 美國公第1309章 還我天可汗第781章 強擼灰飛煙滅第306章 國難當頭,匹夫有責!第168章 三郎威武第510章 大帥開課了第1430章 憑他也配第1129章 月黑殺人夜第571章 事關李超,就是大事第756章 波斯可汗阿史那文遠第七十一章 拉起隊伍第1013章 李世民第421章 長安亂第990章 再次起兵第1552章 文成公主第918章 藩王第199章 縣君第831章 和太子的約定第648章 我嗯不下這口氣第233章 鬧大了第1251章 脫離父子關係第417章 明天,我就要貶去嶺南了第393章 三郎,朕該立誰爲太子?第992章 轉移家眷第233章 鬧大了第735章 新太子第三十章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1288章 組閣第225章 知遇之恩第327章 二十抽一第1367章 此間樂,不思蜀第751章 太上皇第498章 天子鏡第862章 釜底抽薪第510章 大帥開課了第728章 家祭第407章 反攻倒算第1380章 偷雞不着蝕把米第724章 狡兔三窟第1495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720章 降唐第965章第1598章 老哥哥第四十七章 好地主第五十六章 把生米煮成熟飯第1112章 收取關山五十州第1453章 公主采邑、皇后采邑第1582章 響亮的耳光第1274章 後院起火第1486章 畫虎不成反類犬第1125章 勢利的蠻子第494章 擁有一口大唐鐵鍋,是所有突厥人的夢想第828章 李超聚衆謀反第1244章 自裁謝罪第1568章 *******第1188章 十五年後第632章 得意的笑第926章 求月票第八章 老相好和燒尾宴第571章 事關李超,就是大事第479章 推心置腹第378章 無忌,我想去隴西,去找張文遠!第429章 求高擡貴手第967章第1146章 氏族志第1266章 逼宮第1190章 這是最好的時代第368章 最好的行軍糧第880章 壯志飢餐胡虜肉第411章 納文遠之妹第172章 排場第1112章 收取關山五十州第721章 御駕親征第168章 三郎威武第七十章 捐款第1173章 三國鼎立第798章 論功分封第1572章 紙老虎第382章 夜色撩人第809章 寧與友邦,不與家奴第781章 強擼灰飛煙滅第182章 當家娘子第1300章 十二金剛第七十三章 按規矩做事第669章 外事不決問李超第1175章 除輔政大臣第630章 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