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孤相信文遠

隴關通往渭州的道路,其實就是渭水切割出來的河溝谷地。一條大溝谷兩側,還有無數的小溝谷,小溝谷兩側又有許多更小的溝谷,有些地方又有渭水切割侵蝕形成的河谷盆地。

這是一片十分奇特的地形,其實和黃土高原類似。只不過這裡不僅僅有高坡,還有高山和茂密的樹林。

就是在這河谷低地裡,一條並不算平坦的道路一直向西延伸。

有的路段會比較寬,可有的路段卻十分狹窄,猶如走在一條峽谷之中。

每次穿過這些峽谷路段,張總有點提心吊膽。

這種地形,太容易設伏了。把峽谷兩端一堵,就成甕中捉鱉了。爲此,張不得不把那百騎斥候遠遠的撒出去,又挑了一些老兵帶着一些獵戶出身的新兵四處偵察。

離開隴關越遠,張的警戒心越高。

現在張身着牛皮甲,裡面還襯了絲綢襯衣,這也是老爹傳授過張的經驗。絲綢有很好的防刺能力,尤其是防箭效果很好。

他手裡端着一支弩,單弓弩。

唐軍中的弩有多種,有臂張弩、角弓弩、木單弩、大木單弩、竹竿弩、大竹竿弩、伏遠弩和絞車弩等。

對於遠程攻擊能力,唐軍向來非常重視,正規的軍團裡,有專門的弓手隊和弩手隊,比例還不小。

伏遠弩的射程能達到三百步,臂張弩射程也有二百三十步,角弓弩射程在二百步,單弓弩也有一百六十步的射程。

至於絞車弩,那是需要數頭牛,或者幾十人上百人才能拉開的大型弩機。

張手裡的這副單弓弩是這些弩裡最簡單的一種,上弦容易,可一百六十步的射程,也是相當強悍的。如果訓練有素,有足夠的準頭,這簡直就是敵人的惡夢。

自出了隴關,張就一直弩不離手,他背上背了一張弓,鞍上掛着馬朔,腰上佩着橫刀。

張的弓是角弓,這是騎兵弓。

唐軍中步兵用的弓一般都是長弓,另外還有稍弓和引弓,那是禁衛軍專用。

唐軍主力部隊裡,弓的裝備率是相當驚人的,幾乎達到了人手一弓的恐怖程度。每次作戰,他們不會大喊大叫着直接衝上去砍殺,唐軍會先以弩手隊放弩箭,然後是弓箭手。

敵人要接陣,先得死上一地。

可惜張的手裡只有一百張弓和兩百張弩,而且多數人都不會用,只有少數獵戶子弟會點。

這個時候張就非常希望自己手下有一支訓練有素的弓弩手隊了。

要是遇敵,三百步就可以開始以伏遠弩攻擊敵軍,等敵軍一路上頂着弓箭衝到二十步前的時候,弓弩手們扔下弓弩,還能拿起長槍、或者刀盾近身戰。

“都打起精神來!”

張喝令,看着四周山上的樹林,他總懷疑裡面會有伏兵。

“前面就是伏羌城了,這裡不會有吐谷渾人的。”許敬宗在張旁邊道。

張對許敬宗的樂觀抱之以冷笑,這可不是盲目樂觀的時候,伏羌城在秦州,但距離渭州也就百餘里路了,誰知道吐谷渾有沒有滲透到這一帶來。

吐谷渾可是騎兵啊,這些人雖然居住青海一帶,但其實跟突厥人是一樣的,遊牧爲生,平時都是以部落聚居,也不種地也不蓋房子。逐水草而居,部落統計人口不是稱有多少戶多少帳,直接是以有多少騎來統計的。

他們是小的部落千騎,大的三五千騎。每個成丁,就是一騎。多少騎,就有多少成丁。

“報!現敵蹤!”

一騎快馬自前方飛奔回來,那是張派出去的斥候。

許敬宗目光幽怨的望着張。

張也是怔住,這是烏鴉嘴嗎,一說就靈了。

“報總管,前面二十里現党項羌人蹤跡。”

張望着風塵僕僕的斥候,急忙問,“到底有多少人,他們有沒有現我們?”

“約有千騎,在前面一個村子燒殺,他們應當沒有現我們。”

許敬宗聽說有千騎,面色都變白了。

“該死的党項羌。”

張有些疑惑,羌人是怎麼繞過了渭州,到秦州來的?

“這些人應當不是圍攻渭州的吐谷渾兵,他們是早歸降內附的党項羌人。”許敬宗說出了自己的猜測。

党項羌是羌人的一支,他們生活在青海南部的東南部黃河一帶。漢朝時,大量的羌人被遷往河隴和關中一帶。

比如灞上的寧民縣,就是大量的羌人自寧州遷去的,所以才叫寧民縣。

不過在河湟一帶,依然有着大量的羌人,西晉時,鮮卑慕容部的一支遷到青海附近,後來建立了吐谷渾汗國,幾百年間,與羌人、氐人爭鬥多年,最後反而是猛龍過江壓了地頭蛇,把許多羌氐部族納入了吐谷渾汗國。

而也有許多羌人不願意被吐谷渾統治,或者戰敗之後轉而內附中原,遷往隴西等地。

隋朝時,就先後有許多羌人部族內附,然後這些內附的羌人就被安置在隴西諸州的各個河谷地帶。

事實上,這次吐谷渾能夠這麼快的攻下三個州,就是因爲許多原本早年內附的党項羌人叛歸吐谷渾,做了他們的內應。

而現在,秦州也出現了党項羌做亂,許敬宗立馬認定,這也是原本內附後安置生活在這裡的党項羌人叛歸吐谷渾人了。

“這些養不熟的白眼狼!”

許敬宗大罵。

張卻在思考眼前的處境,若真是內附党項羌人叛亂響應吐谷渾人,這就危險了。

據他所知道的一些情況,在隴西諸州,前後內附的党項羌起碼有好幾萬。而整個党項羌更有三四十萬人,這還不算上什麼雪山党項、黑党項,以及其它的氐人部族,吐谷渾人等。

能夠在青海一帶立足幾百年,這些人的實力還是很強的。

不說那幾十萬羌氐,就只說隴西一帶的數萬內附党項羌,這就是一個大麻煩啊。

伏羌城,現在還不知道是不是在唐軍手裡了。

“我們現在怎麼辦?”許敬宗問張。

張也不知道要怎麼辦,他手下雖然號稱有三個軍,共八千多人,另外還有五千多民夫。可是那八千人都是些農夫啊,都沒有訓練過的,武器裝備也不足。

八千人一起上,都肯定打不過一千党項羌的。

渭州,因渭水而得名,古爲隴西郡。

李世民站在隴西縣城的城頭上,望着城外的連綿白帳,忍不住拳頭緊握,他日夜兼程,最後還是來遲了一步,渭州治所襄武城被吐谷渾給攻佔了。

李世民只能進入渭州東面的隴西縣城。

“張三現在應當快到了吧?”

隴西縣城到襄武城,不過三十餘里,但隴西縣城遠不如襄武城高大堅固。襄武城可謂是大唐在隴西一帶數州之地的軍政中心,存有不少的糧草、軍械,城池高大,人口也不少。

可是在該死的党項羌的裡應外合下,李世民還是遲來了一步。

現在李世民駐守隴西縣城,面對的是越聚越多的吐谷渾和党項羌人。

僅憑着手裡的一萬餘兵馬,李世民都不能出城一戰。

“也許我們應當趁吐谷渾人還沒有包圍之前,先撤回秦州伏羌城。”長孫無忌建議道。吐谷渾來勢之洶遠他們的預計,最要命的還是那些之前內附的党項羌紛紛叛亂,響應吐谷渾人。

這是他們之前都沒有料到的。

屋漏偏逢連夜雨!

房玄齡也勸李世民暫避吐谷渾的鋒芒。

吐谷渾與黨項羌合勢,起碼有四五萬人,就憑他們現這萬餘兵馬,和這小小的隴西縣城,根本難以一戰。

李世民站在城頭上,目光一直望着遠方敵軍營地。

“不能撤,我們一撤,整個渭州就失守了。吐谷渾人佔了渭州,到時我們被擋在東面,他們可以輕鬆的去進攻蘭州、會州,甚至進而攻打隴右的甘、肅、涼諸州。渭州不能失守,放棄渭州,全盤皆輸,就算吐谷渾不攻長安,可整個隴右都失了,也一樣的是災難般的後果。”

“可我們兵微將寡,城中糧草軍械不足。”長孫無忌還在勸。

“我們有萬餘兵馬,還有城池一座,況且張三正率着八千補充兵馬和五千民夫,還有大批糧草軍械趕來。只要援兵和糧草軍械一到,我們依然有與吐谷渾一戰的實力。”李世民堅持。

“可張三率領的八千兵,只是些剛放下鋤頭的農夫,甚至都是些沒成丁的中男啊。”

“克明,你的意思呢?”李世民問一直沒說話的杜如晦。

杜如晦搖了搖頭,“殿下,如果張文遠真的帶着八千補充兵和五千民夫以及糧草軍械及時趕來,我們確實還有一戰之力。但我擔心的是,張文遠很可能無法及時趕來,甚至來不了。”

“爲何?”

長孫無忌在旁邊道,“還用問爲什麼,這張三早就投了太子,這個時候巴不得借刀殺人呢,怎麼還可能會急急趕來?”

李世民瞪了長孫無忌一眼,“張三一直是秦王府的人,去東宮,那是我的意思。”

長孫無忌有點傻眼,這個消息太震撼了。

他看了看房玄齡和杜如晦,兩人臉色如常,“你們早知道了?”

李世民道,“是我不讓他們告訴你的,這件事情只有幾個人知道,越少人知道越好。克明,你還是說說你的擔憂。”

“殿下,党項羌啊,既然渭州的党項羌人叛亂,那麼秦州也有不少党項羌的,萬一他們也反了,那別說張三郎及時帶着援兵的軍械糧草趕到,甚至他們自身都不一定安全啊。”

李世民牙關緊咬,萬一真如杜如晦所說,秦州也有党項羌叛亂,堵住了張的路,甚至把張的補充兵給殲滅,把糧草軍械奪了,那他這萬餘人在隴西城可就真是危如累卵了。

差四十幾張月票,就能上分類前十,到分類頁露臉了,兄弟們,還有月票嗎?這個月到現在,平均每天都過一萬五千字更新,若是兩千字章節,那就是天天七更還有餘啊!(未完待續。)

真第178章 場面失控第447章 頡利又搞事第421章 長安亂第558章 乾死侯君集第1358章 宮廷侍衛第841章 世家第320章 待我君臨天下,許你世代榮華!第1326章 合夥人第1465章 黑工第744章 撿肥皂第1179章 獨掌朝政第1436章 帶刀御史第十八章 長安長安第375章 騎虎難下第481章 看你的誠意第1327章 同姓王第863章 火槍兵第1162章 刺殺皇帝第1374章 國務卿第612章 李超的金字招牌第1437章 始作俑者第675章 小別勝新婚第1505章 一女二嫁第1245章 自裁謝罪第1548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1294章 開元第700章 李家的殖民地第238章 獄霸張三第三十六章 新店入手第1116章 釜底抽薪第181章 洞房第1020章 帝國雙璧第457章 龍武--父皇,我要和柴紹和離第1120章 鯨吞虎噬第1077章 太子第1181章 初長成第1445章 天網第368章 最好的行軍糧第1052章 五殺神第433章 封建諸候第672章 我大唐不修長城第738章 劍履上殿第654章 撒撇第1466章 征服稅第299章 平陽中箭第880章 壯志飢餐胡虜肉第1290章 搶班奪權第301章 志願兵第1365章 君無戲言第1474章 版圖第194章 三天三夜第1385章 張學第666章 皇村第1541章 三十六道、八十一省第1108章 追隨者張仲堅第1507章 留一手第309章 後勤大總管第三十五章 部曲第1562章 新世家第1079章 房玄齡第1433章 十王第1038章 謀殺第五十二章 包婚第1259章 弒君之意第310章 孤相信文遠第1244章 自裁謝罪第1578章 老朋友第九十二章 唐僧肉第315章 剁手第720章 降唐第1388章 張家又在搞什麼陰謀第995章 人質第1282章 闖宮第890章 七進七出第1366章 賭一把第146章 招降使第1431章 溫柔鄉第488章 風帆炮艦第926章 求月票第222章 秦瓊與魏徵第四十九章 我不去河北第883章 舊黨、新黨、李黨第1037章 滿門抄斬第1522章 義結金蘭第1225章 臣服第130章 活死人肉白骨第678章 出賣第683章 鯤之大,一鍋燉不下第1423章 閹人僱傭軍第六十四章 陪門財第1565章 李世民西征第四十二章 義薄雲天張三郎第1388章 張家又在搞什麼陰謀第1442章 劊子手第五十八章 情場失意、商場得意第1035章 大清洗第1450章 監視第328章 柱國、武安縣開國侯第756章 波斯可汗阿史那文遠第1314章 得十錢而不死
真第178章 場面失控第447章 頡利又搞事第421章 長安亂第558章 乾死侯君集第1358章 宮廷侍衛第841章 世家第320章 待我君臨天下,許你世代榮華!第1326章 合夥人第1465章 黑工第744章 撿肥皂第1179章 獨掌朝政第1436章 帶刀御史第十八章 長安長安第375章 騎虎難下第481章 看你的誠意第1327章 同姓王第863章 火槍兵第1162章 刺殺皇帝第1374章 國務卿第612章 李超的金字招牌第1437章 始作俑者第675章 小別勝新婚第1505章 一女二嫁第1245章 自裁謝罪第1548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1294章 開元第700章 李家的殖民地第238章 獄霸張三第三十六章 新店入手第1116章 釜底抽薪第181章 洞房第1020章 帝國雙璧第457章 龍武--父皇,我要和柴紹和離第1120章 鯨吞虎噬第1077章 太子第1181章 初長成第1445章 天網第368章 最好的行軍糧第1052章 五殺神第433章 封建諸候第672章 我大唐不修長城第738章 劍履上殿第654章 撒撇第1466章 征服稅第299章 平陽中箭第880章 壯志飢餐胡虜肉第1290章 搶班奪權第301章 志願兵第1365章 君無戲言第1474章 版圖第194章 三天三夜第1385章 張學第666章 皇村第1541章 三十六道、八十一省第1108章 追隨者張仲堅第1507章 留一手第309章 後勤大總管第三十五章 部曲第1562章 新世家第1079章 房玄齡第1433章 十王第1038章 謀殺第五十二章 包婚第1259章 弒君之意第310章 孤相信文遠第1244章 自裁謝罪第1578章 老朋友第九十二章 唐僧肉第315章 剁手第720章 降唐第1388章 張家又在搞什麼陰謀第995章 人質第1282章 闖宮第890章 七進七出第1366章 賭一把第146章 招降使第1431章 溫柔鄉第488章 風帆炮艦第926章 求月票第222章 秦瓊與魏徵第四十九章 我不去河北第883章 舊黨、新黨、李黨第1037章 滿門抄斬第1522章 義結金蘭第1225章 臣服第130章 活死人肉白骨第678章 出賣第683章 鯤之大,一鍋燉不下第1423章 閹人僱傭軍第六十四章 陪門財第1565章 李世民西征第四十二章 義薄雲天張三郎第1388章 張家又在搞什麼陰謀第1442章 劊子手第五十八章 情場失意、商場得意第1035章 大清洗第1450章 監視第328章 柱國、武安縣開國侯第756章 波斯可汗阿史那文遠第1314章 得十錢而不死